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权贵-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近东道:“我看现在洛水县连资本主义都算不上,这是权贵资本主义,权利和金钱结合得天衣无缝啊!”
    汪东平颓然道:“是啊,你看董集那里到处都是三层小洋楼,没事还有省里领导过来参观呢,说是集体经济的样板,真是黑色幽默,霓虹灯下有血泪,高楼背后有阴影!”
    夏近东没有说话,气氛由嬉笑怒骂变得沉闷无比。
    汪东平道:“凭咱这样的角色,我也不想陪他们玩了,我和他们斗,那是用鸡蛋碰石头,不,那是用鸡蛋碰地球,对方的后台是我的老大!或者说,我就是和我的老大斗,我怎么玩得过他们?”
    夏近东道:“嘿嘿,当了总编脾气还大了!你呀,就凭这书生意气,也不是做生意的料。”
    夏近东了解汪东平就想了解自己一样。
    汪东平道:“嘿,现在是商品经济大潮,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以赚钱为中心。我只要下了海,那就算融入了社会潮流!咱好歹也是大学毕业,脑子怎么着也得比他董九星强吧?他不就脸厚心黑么!老子一下海,就两眼一闭,六亲不认,再把脸一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咱咋就赚不了大钱!”
    夏近东笑了笑,没说话,心道,就怕你做不到这个脸厚心黑。
    通过刚才那一席话,汪东平是不是真的辞职下海不得而知,但是,此人对体制的怨恨可是非常明显的。
    夏小洛蓦地想起一件事来,《东方周末》就是在这一年创刊,这个报社以直言敢谏著称,四处开炮,没有他们不敢报道的,以“正义、良知、爱心、理性”为基本理念。
    到二十一世纪《东方周末》已经发展成华夏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是华夏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每期发行量稳定在200万份以上,核心读者群为知识型读者。
    在未来,东方报系号称是华夏媒体的黄埔军校,从这里培养训练成的各种人才占据了华夏媒体包括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的半壁江山,掌握着华夏媒体的话语权,其影响力成为政权之外的另外一种隐形权利,力量不可小窥。
    在此时,这个报社正处于招兵买马的阶段。



第83章 悲惨世界
    葛峻峰道:“没错,有这事,你怎么知道啊?”
    夏小洛淡然一笑,道:“听说的,这案子怎么样?”
    葛峻峰道:“结案了,犯罪嫌疑人已经全部抓获了,这次主要是抓制造的厂家的负责人,没有动销售的人,因为波及面太广了。”
    夏小洛貌似平静的“哦”了一声,一颗为王大力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虽然此前他通过《经济日报》的报道推断王大力应该没有事情了,但是毕竟没有得到印证,这下终于得到权威的印证。
    也想到葛峻峰是个难得的资源,在90年代初,市场经济不健全的阶段,创业者要是不认识几个公检法的朋友,是不可能行得通的。
    这葛峻峰是个可交的朋友。
    夏小洛心道,你还是太单纯,后面还有更大的“老板”啊。
    葛峻峰道:“你的智商绝对高处同龄人许多,但是,你以后也要小心行事,惹了这伙人,没好果子吃的,如果有什么异常,你就立刻用呼我,这是的BP机号,你留着!”
    他从笔记本里扯出一张纸,写下一串号码递给夏小洛。
    “葛兄,你还欠我一顿饭呢!”夏小洛没有接过那张纸条,他一拉车门下了车。“我觉得以我的身手,这帮废柴还不能让我怎么样。既然你不能打他们,那么就让他们来吧,我帮你废了他们。”
    他下了车后,“嘭”地一声关住了车门,道:“我相信,我会完好无缺地去吃你请我的那段饭!”
    头也不回的走了。
    葛峻峰点了一颗烟,抽着,望着夏小洛渐渐远去的孤独背影,却好像也给了他无限的力量。
    夏近东问道:“葛峻峰找你什么事儿?”
    “嘿,学校里有几个小混混,天天收保护费,骚扰同学,他过来问问情况。”夏小洛随口撒了个慌。
    要让父亲知道自己重手伤人,这老古板不定怎么想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两人刚刚要走进卫生局大院,忽然一个颤抖的声音在喊:“同志……同志……”
    夏小洛回过头看见大门口的路边跪着一个人,吃了一惊,两人就下了车。
    只见那人五十来岁,脸庞瘦削,又黑,显得很苍老,一双眼睛很浑浊,好像啥也看不见了,这是在当时很常见的白内障。
    他身边放着一个沾满了尘土的破旧的蛇皮袋,里面有一个搪瓷缸子,一双筷子戳破口袋露了出来。
    他听见有人靠近,膝头一前一后挪动着超夏家父子这边挪了几步,一只手伸着,怕两人走开,有气无力地道:“同志、同志,你可别走啊。”
    夏近东赶紧跑过去,扶着他道:“老先生,你别慌,我不走,你这是怎么回事?”
    传达室的老冯头撇着嘴道:“嘿,夏局长,是这么回事,这个人说他是和店乡的赤脚医生,现在得了重病没钱治,要闯进来找钱局长,这要是谁都能见钱局长那不乱了套。”
    夏近东气呼呼地没有说话,传达室老冯头还以为夏近东对这个老汉很不满,赶紧蹿了出来,对老头指指点点道:“老头,我告诉你,你在这里一直跪着像什么样子!我告诉你,这事儿不归我们管,卫生局管的是医疗卫生事业,不是扶贫办!”
    夏近东眼睛里好像要喷出火来,冲老冯图怒道:“你给我住嘴,看你的大门去。”
    老冯头一看敢情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讪讪一笑,回到了门卫室。
    夏近东温言道:“老先生,你的腿有毛病?”
    “毛病不在腿上。”
    “那老先生你站起来,你找我们卫生局有啥事?”夏近东温言道,“我是卫生局副局长,有什么事,你告诉我。”
    “哎呀,原来是大领导啊!我可找着人了。”老汉又激动又恭敬地说,“我本来是和店乡的赤脚医生。”
    “和店乡,不是田凤才的老家嘛。”夏小洛在心里说。
    “这是我的病历,县第一人民医院开的。”他抖抖索索地从口袋里掏出病历递给夏近东,“我的病啊,是肝癌,扩散了,是没治了,我从家里带了一千块钱,这可是所有家底,到了县城,不敢住旅馆,不敢吃饭,只是吃干粮,唉……转眼就花完了,医生说要化疗,还得交一千块钱,我哪还有钱啊?我这不是求钱治病,我是求点钱回家……等死……”
    夏近东的脸显出悲伤的神色,他无奈地说:“老先生,你这情况的确是可怜,可是,我们这里不是社会救助机构……”
    看到那汉子的一张瘦脸痛苦的扭曲着,夏近东已经没有勇气说,好像任何推诿都显得苍白无力。
    中年汉子一双浑浊的双眼流出了几滴泪水,他用脏兮兮的的袖口一抹眼泪,满面灰尘的脸上留下一道白色的印迹,他又摸出一张泛黄的证书,道:“这是我的医生证书。”
    夏近东接过一看,只见那证书上写了“洛水县乡村医生,和店人民公社颁发”等字样,上面有一张一寸的黑白照,上面的一位俊秀的青年穿着中山装有点局促地笑着。
    无论如何也无法把照片上的俊秀青年和眼前的这个老汉重合在一起,无法接受他们是一个人的事实。
    但是仔细看一下就可以看出,他们的确是一个人。
    夏小洛也心中恻然,是岁月太无情,还是这世界太冷漠。
    夏小洛知道赤脚医生是文革中期开始后出现的名词,指一般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一些情况下“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当时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医学世家;二是高中毕业且略懂医术病理;三是一些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
    赤脚医生为解救华夏一些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燃眉之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们这群人和农村电影放映员一样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在物质文化条件极端落后的情况下,他们深入农村第一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曾经荣耀一时。
    但是,在完成他们阶段性的历史人物的时候,就必须退出历史舞台。
    他们没有编制,受不到体制的庇护,在为国家和人民做完贡献后,注定是一个被遗忘的群体。
    老汉的眼泪一滴一滴地落在了土里,转瞬就不见了。
    他又抬起头道:“人都是活脸面的,我虽然穷,可是也有一张脸啊,不是到了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我也不走这一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