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双宝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挂了电话后,张灿才微笑着道:“老师傅,会不会打扰您吃饭的时间了?”

老吴头一摆手,笑道:“说什么话呢?我这人啊,那是遇到知己就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顾的人,多少年来,我老吴头就没遇到一个看得上眼的人啊,更何况还是像你这么年轻的,当真是难得,难得,今天就跟你吃肥肠喝米酒,好好的谈谈古董……”

张灿这才知道,老吴头叫的肥肠那是要招待他的,当即说道:“老师傅,那怎么好意思?我只是……只是……”

“不用什么只是不是的,你那块石头,你就放心吧,你想怎么切,我就给你怎么切!”老吴头笑呵呵的一口就应了下来,让张灿放心,然后就把张灿给他的那块石头拿到手中看了看,然后奇怪的问道:“小老弟,按说以你的眼力技术,应该不会拿没有价值的东西吧,这块石头有什么古怪?”

这个时候,老吴头就觉得张灿拿来的这块石头不那么简单了,因为张灿刚刚表露的那一手,实在是太厉害了,换了老吴自己,如果这些东西不是他的,不是他费心费力得到的,那他也不一定能完全无误的认出来,这就是说,他的见识尚不及张灿了,可要明白,他是一辈子都在与木头石头打交道的,而张灿说是古董鉴定师,一个古董鉴定师,那最擅长的应该是古董了,能连带把木料也学到有如此高深的技艺,那可是真的了不起了!

所以说,老吴头就觉得张灿拿的这块石头虽然外表看起来是块普通的石头,但估计肯定是有什么玄机了。

张灿想了想,觉得这时候要再隐瞒装样子,肯定就瞒不过去了,索性大方承认,不过把这个可以推到自己的技艺上去,想必老吴头也不会想到别处,只会叹服他的技艺了得了。

“呵呵,老师傅,这块石头看起来就是块普通的石头,但我觉得有些不同,这石头有皮,尤其是从中间那两道白色的纹理上可以看出来,表皮层青里泛白,纹理细而密,而且这纹理是由外向里,我觉得这石头里面可能有玉!”

“有玉?”老吴头一怔,明知张灿不会无缘无故的找块普通石头来切吧,但给他说出来里面有玉,却也是不怎么相信,他一生就在与木头和石头打交道,现在老了,在京城这一带毫不出名,但几十年前,在江南一带,他却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只是因为一些伤心事才隐姓埋名,躲到京城以刻印章过日子,以他的眼光技术,对玉石的了解很深,尤其是国内的软玉,眼前张灿给他的这块拳头般大的石头,却是无论以哪种方法都看不出来有玉在里面。

当然,老吴头也不敢百分百肯定张灿的这块石头当真只是块普通石头。

看了半晌,老吴头看了看墙上的石英钟,当即又说道:“我就先把这块石头切了吧,几刀也费不了什么时间,我叫的菜要送过来,那还得半个小时的时间,不如先切了吧,呵呵呵,来来来,你过来看着我切。”

张灿也不推辞,当即过去看着,老吴头这里的切刀远不能跟解玉厂的相比,毕竟老吴头也不是专业的翡翠雕匠,他擅长及喜欢的是国内的软玉,尤其是被称为“印石之王”的田黄石,如果是以往的老吴头,那收藏的极品田黄石也有几方,不过隐姓埋名到京城后,可就家徒四壁了,只剩下一身技艺,不过时间太久,加上又远到了北方,现今也没有几个人还认得当年的“南北雕王”之称的南雕王吴冠了!

老吴头把石头固定好,小切刀对准了那石头上的画线,然后打开切刀上的电源,慢慢的,很稳的切了下去。

拳头大的石块边上石屑纷纷溢了出来,张灿没有半点的着急,透视眼之下,这一刀切不坏里面的玉。

第一百九十八章石中之王之帝石

一刀切下去了,老吴头把切刀上的电源开关关掉了,然后把切刀挪开了,再弯下头对着那切面吹了一口气,把石屑吹开了,仔细的瞧着切面,不过这一瞧,顿时把他惊呆了!

这拳头大的一点切面上,整个石头的边缘是一圈青色的石皮,而里面却是显现出一整片的帝王黄!

对于这种黄,老吴可就熟悉得很了,这种黄色,只有在极品的田黄石上才能见到!

不过就是很奇怪,田黄石的石皮通常都不会是这种青石的样子,以老吴头那么好的经验都不曾见到这样的事。

但老吴头又肯定这种颜色是属于田黄石的一种,而且是最上等的颜色,田黄石中的“田黄凉石”,“金裹银”,“桔皮红”,“黄金黄”,“楷杷黄”,“鸡油黄”等等,都是属于田黄石中的极品,尤其是黄金黄,又称之为“帝王黄”,是田黄石上乘中的之最。

在古时,尤其是明清两代,田黄石的名气达到了顶峰,文人雅士竞相刻意收藏田黄石,相传在清初时期,皇帝祭天,神案上都会有一方上品田黄石,其意是“福寿皇”的吉祥之意,福自然是指福建的意思,田黄石产自福建,寿则指田黄石的产地寿山,皇则指田黄,因而田黄石就被称之为“帝石”。

清乾隆皇帝有一块极品田黄石刻成的“三链章”,被乾隆奉为至宝,清室代代相传,据传末代皇帝溥仪在皇朝解体而逃走时,不要所有珍宝,只要那枚“三链章”便可见田黄石之珍贵。

老吴头惊呆了一阵,然后又省悟过来,赶紧找了一块毛巾来,细细的擦拭了一下,把切口面上的石屑擦了个干净,然后瞪着眼又看了一阵,越看越是吃惊,颤着手指着石头,然后对张灿说道:“小……小老弟,你……你大……大大财了!这块石头里面真的是块玉,而且是最……最最上乘的田黄冻石……”

张灿自然是早知道了,笑了笑道:“老师傅不用着急,也就是一块玉而已吧,怎么上乘,也只是价值高了一些,并没有太特别罢了,如是在沙漠中,干渴快死的时候,我想摆在面前的是一碗水和一方上乘的田黄石,你会选择什么?”

老吴头一怔,对张灿的话自然不认同,但又找不出话来反驳他,在现在这种世情之下,又哪有什么生命危险?即使有,那也离普通人极为遥远!

看到张灿毫不动容,老吴头更觉张灿不是常人,寻常人哪有听到了大财的话后还能如此镇定从容的?

老吴怕张灿不明白这石头的贵重之处,当即又解说道:“小老弟,田黄石的种类比较多,比较珍贵的有桔皮黄啊,鸡油黄,金裹银,银裹金,白田石,黄金黄等等,其中尤其是黄金黄中的冻石为最,为田黄石中的最上品,全石通体明透,就好像是凝固的蜂蜜,润泽无比,看起来就像是被冻起来的样子,所以被称之为‘冻石’。”

老吴头说到这里,然后又说道:“小老弟,你看,田黄石的辨识以四点入手,一要看颜色,田黄石以黄,白,红,黑等颜色为分,其中以黄色为最尊,你看这切面上露出来的颜色,黄得纯正浑厚,就是最上乘的冻黄啊,二是手感,你再摸摸这切面口,这质地细密,细腻,摸起来又温润,光洁,三则是看透明度,你看,此时还只切了一面,其它面还不见光,但从这切面瞧进去,似乎就已经隐隐看到最里面了,最后还要看玉石里含不含杂质,有杂质的次之,纯净者则为上品,你看,这看上去,里面没含半分杂质石屑,萝卜纹理明显,纹理细致有序,纹理明显,却又不重,刚好合了纹理颜色不能太重,不能影响田黄石以纯净为贵的原则!”

张灿听得还是很仔细,虽然他有透视的能力,但对田黄石的理解和熟悉,那是肯定不敌老吴头的,所以很是有兴致的听着老吴头说起田黄石的典故来。

“你看看!”老吴头指着切口面继续解说着,“纹理决定着田黄石的贵重和价值与否,论田黄石有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的说法,田黄石又被称之为‘石中之王’,鉴定田黄石是从形状,色相,肌理,格裂形态,手感和比重等等,小老弟,你这块石头,其实不用再细解下去,就是以现在的这个切面就能卖出高的价钱,我可以肯定,如果你拿到正规的大拍卖行去,这块田黄石至少值两千万元以上,可惜了……”

这个价钱,说实话,还是有些出乎张灿的意料之外,原本他以为是一两百万,但却没想到能值上更多十倍的预计,一到京城就能捡到这样一个大漏,那还是不错的运气,不过听老吴头又说“可惜”了,倒是不明白他指的是什么,能值两千万,还有什么可惜的?难道是还有什么缺点吗?因为缺点而导致并不值两千万?

张灿当即便问道:“老师傅,有缺憾吗?可惜什么了?”

“可惜啊……”老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