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腔责问的话语,开口却一句也说不出来,半晌只问出一句:“没有别的办法了么?”
李光弼道:“菡玉,上次处置赵郡降兵,大夫听了你的建议没有为难,但这次不一样。他们是胡兵,是安禄山的部下,不是被逼降贼的郡兵,他们不会真心归顺我们。”他顿了一顿,看她面色并未缓和,轻声道:“凡守城者以亟伤敌为上,我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菡玉闷闷道:“我们并不是在守城,我们打了胜仗。”
李光弼道:“现下史思明虽然败退,但局势仍是安禄山占上风,整个战局官军是守方。这一万人不能放回去,留下来我们又得养着,还要时时提防他们作乱反戈,眼下我们还没有这个余力。”
菡玉沉默片刻,问:“这是郭大夫的决定?”
李光弼道:“是。大夫并非不仁德,只是……”
菡玉打断他:“我明白。”郭子仪治军为人并不狠辣,但他去年年末于静边军大败大同兵马使薛忠义时,就将俘虏的七千骑兵全部坑杀,这次当然也不会手下留情。“郭大夫现在何处?”
李光弼正色道:“菡玉,你要做什么?”
她扯动嘴角一笑:“我知道这件事没得商量,只是想尽量避免恶果。”她想了想,“师兄,这事还要劳烦你去跟大夫说说,能不能把这一万人分批在不同地方处决,不要全聚在一处。”
李光弼问:“为何?”
菡玉道:“一万人坑于一处,怨气太重,恐生变数……此等怪力乱神之事,我去跟大夫说怕他不听,所以想麻烦师兄一趟。”
李光弼与她一起师从方士,又亲见师父以莲藕为她做身,对神异之事早就见惯,便点头答应:“这没问题,我也可以做得主,只是多挖几个坑而已,届时告知大夫一声便可。”
菡玉勉强一笑:“多谢师兄,那我回去了。”
李光弼见她神色落寞,想安慰她几句,又无从说起。“菡玉……你就别过去了,我另派人督责看管就是。”
菡玉心想自己既无能为力,避开了总比眼睁睁看着一万多人被坑杀好,眼不见为净,便点了点头。李光弼命别的将领顶替她看管俘虏,自己带着菡玉去见郭子仪。
郭子仪正在写上报朝廷的奏表,看见李光弼进来,便拿起来问他意见。李光弼看了看,提议道:“陛下听信谗言促哥舒翰出关,便是有急于求胜之心,不甘被动。大夫只说咱们据守河北可断绝范阳与洛阳信路,摇敌军心,恐陛下不为所动。不如请引兵北取范阳,覆贼兵巢穴,质其妻子以招之,使贼内溃。如此变守为攻,陛下或愿采纳。”
郭子仪道:“此计甚好。”回座上将李光弼所说加入奏表中。李光弼又建议分批分地坑杀俘虏,郭子仪也都同意。不一会儿写好了奏表,再与李光弼阅览,二人商量确定,各自署上名,封入招文袋中。郭子仪道:“明日一早我便派人送往长安。”
菡玉上前请命:“大夫,下官愿担此任。”
此言一出,郭李二人对视一眼,神色都有些异样。李光弼转身问:“菡玉,你是想回京师了么?”
菡玉道:“我本是京兆府吏,奉命前来宣旨,逗留三月本已不该。如今官军大胜,河北稳定,菡玉愿为大夫回朝献捷上表,顺道请解旧职,名正言顺地来大夫麾下效力,都正便宜。”
李光弼看向郭子仪,郭子仪微微一笑,坐下不语。李光弼快走两步,拉了菡玉到门边,低声问:“菡玉,我只问你,你回朝是为公还是为私?”
菡玉心中立时明了,转开眼去:“原来师兄是担心我去告密。”
李光弼道:“那我问你,你和那杨昭,是否确无情弊?”
她不意他会如此直接了当地问出来,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只垂下眼去。他苦笑道:“原来你这月余来一直挂念的朝中故友就是他。”
她小声道:“我只是……不想他死。”
“他死有余辜!”
菡玉惊抬起头:“师兄,难道你……你答应了?”
“我当然没有答应。哥舒翰都不肯,我怎么会答应?”他语气稍缓,“但是谁知道除了哥舒翰、大夫和我,他们还去游说过谁?安禄山以讨杨昭为名举兵,天底下有几个人不恨他、不想他死?”
菡玉讷讷道:“那只不过是个幌子。”
“我也知道那只是个幌子,但别人不一定知道,远离朝堂的百姓不一定知道。他们只知道杨昭骄纵召乱逼反了安禄山,让他们饱受战乱之苦。汉景帝时七国之乱,晁错难道不比他无辜?还不是被腰斩于市。”
“我正是不想他步晁错后尘。”她眼里浮起泪光,强自忍住,“师兄,他曾数次救我性命,就当是报这救命之恩,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死。西平郡王既然不愿做陶青,大夫和师兄也不想学那陈嘉张欧,还担心我回去了走漏消息么?”
李光弼叹了口气:“菡玉,我不是担心自己,我是担心你。”
菡玉道:“小弟保证绝不提起那日副将中使与二位大夫密议之事。师兄如果信得过小弟为人,就请让小弟回京去。”
李光弼道:“我当然信得过你,你要回京,我也不拦你。只是……”他摇摇头,转身往郭子仪座前走去。
郭子仪看他俩谈完回来,笑着问道:“吉少尹决议要回京去了么?那这份奏疏就有劳少尹代为传递了。少尹屡献良策,今日能大破史思明,少尹功不可没。子仪当虚席以待,敬候少尹归来。”
菡玉抱拳道:“承蒙大夫厚爱,下官定不负所托,在朝亦会尽力谏议,使河北局势闻达上听,以免陛下再定误策。”
郭子仪道:“好极,子仪先代全军将士、河北诸郡父老谢过少尹了。”将案上招文袋递给她,“少尹一路小心。”
菡玉道:“大夫放心,下官就算粉身碎骨,也一定会将此表交到陛下手上。”接过招文袋辞别而去。
郭子仪见菡玉已出去了,李光弼还盯着她离开的方向愁眉不展,遂笑道:“你这师弟还真有意思,说话也与别人不同。都粉身碎骨了,还怎么把奏表交到陛下手上?”李光弼仍不展颜,他站起身,拍了拍他肩膀:“放心吧,吉少尹虽然仁厚重情,但为人处事还是是非分明,不会因私废法的。”
李光弼这才叹道:“我就是担心她太过重情,心存妇人之仁,最后苦的还是她自己。”
三五·玉还
菡玉从来没有连续赶过这么多路。从井陉东口回京师,近两千里的路程,来时花了十多日,回去竟只用了四天。她反复地在心里对自己说,要镇静,不要着急,手中的马鞭却停不下来。若不是随行的其他人熬不住,或许她真会马不停蹄一口气奔回长安去。
六月初三中午行经潼关。潼关两侧是高峻山壁,依山而建,城墙与山石连为一体,远看如一道大坝截断山隘,拔地而起数十丈,无从攀援,当真是一道雄关。菡玉亮出官牒,潼关守将便放她过去了,畅行无阻。
潼关内有朝廷派给哥舒翰的八万将士,并高仙芝封常清旧部共十四万余,号称二十万。入关后只见山坳腹地密密麻麻的营帐,近处还一座座看的分明,到远处就连成一片,遥不见尾。哥舒翰治军严厉,十几万人驻扎的营地竟是悄寂无声,只听到山风从顶上刮过,吹得旌旗猎猎作响。
忽一声呜咽,由低而高,如劲风掠过空穴,声音不大却是尖利非常。紧接着嚎啕声起,竟是妇人孩童的哭喊,在这肃穆沉寂的营地里显得格外刺耳鲜明。
菡玉因问那引路的守将:“军营中怎会有妇孺,还喧哗恸哭?”
守将道:“这是罪人的家眷,来领尸首的。”
菡玉问:“罪人?是谁触犯军规?”
守将答道:“是杜乾运将军,前日刚被斩首。”
“杜乾运?”她皱起眉,“可是左骁卫大将军?”
守将道:“正是。不过他统领的一万军队前几日已经划归潼关管辖了,应算是哥舒将军副将。”
菡玉点点头,又问:“杜将军为何获罪斩首?”
守将也觉得难以启齿:“是因为……杜将军贪图享乐,从长安私运酒馔……哥舒将军向来严以治军,如今又是危急存亡之刻……”
就因为贪口腹之欲便将一员大将斩首,哥舒翰治军再严,这理由也难服人。何况这杜乾运……还是杨昭亲信。
菡玉不再多问,匆匆告辞。潼关到长安还有近两百多里路程,又走了半日,总算赶在城门关闭前进了城,天色也擦黑了。
她看天还未黑透,便先去了省院。三省六部灯火通明,尤其是武部,战时数他们最忙碌。菡玉报上来历,立刻得到召见。
竟是左相韦见素在主持全局。他兼任武部尚书,大约是最近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