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劝了半天,好不容易那家主人才犹犹豫豫的看着那长辈,说这东西,先前那人开价60万。那长辈哪里不知道主人的意思,正满心热乎着,开口就加到80万。主人咬了咬牙,同意了,却非要现金。
那长辈心想着东西要是真的,至少几百万,这可算是个大漏了!当然钱不是最在乎的,主要还是面子捡回来了啊!他怕东西没了,不敢走开,就打电话让助理第一时间送现金过去,当场成交。”徐东一口气说了半天,觉得口渴了,抄起杯子来,也不管什么咖啡不咖啡,三两口喝光。
徐蕾眨了眨眼睛,突然恍然道:“我知道了,就是那张桌子,摆在客厅显摆了很久,有一次我跟爸爸去做客,听他吹嘘了半天。嘿嘿,回家后,老爸还长吁短叹的,跟妈妈说就怕家里小子也学着败家啊!”
“什么败家啊!”徐东嘿嘿苦笑了一声,他是顶级红后代,又是独子,父母自然盼望他能从政,那才是正途。他小时候还好,人机灵,胆儿也大,在小伙伴颇有点领袖味道,父母很是欣慰。
不曾想这孩子越长越歪,后来整日里混迹纨绔圈里,现在则连正经生意都不做,搞什么古玩,你好歹去个国企,一步一步往上走也成啊,再不济弄个靠谱点的公司,就算是做做那些国企的关联生意也好!幸好家族里,还有个堂兄,在体制内混得如鱼得水,他才能这么逍遥自在。
徐东咳嗽了几声,赶紧说道:“咳、咳~,说回那长辈的事哦,就这个桌子,带回去之后放在大堂,谁来都要吹一通,后来几个专家上门做客,看了之后都不置可否,把他急的,找马老看了看,哪里是什么明代黄花梨,分明就是现代仿的,材料也不是黄花梨,而是草花梨!
真正的黄花梨是指国标里的降香黄檀,这种木材几近断绝,作为补充,在晚清至民国时期,就出现了几种假冒黄花梨的木材,草花梨正是其之一,相对于“黄花梨”来说,草花梨木质较粗疏,棕眼大,但是一般人还真分辨不出来。”
“是啊,现在到处都在讲黄花梨、紫檀什么的,其实这材料基本断绝了,现在市场上大都是假借其名。别说海黄了,就是越黄什么的,都不多见。”吴晨好歹也是零散的学过,捧个哏还是可以的。
“那长辈一怒之下把那桌子劈了做柴火,其实就算是现在仿的,也是下了苦功夫,不算被坑太多,不过是面子难过而已。这一行这种事情多着呢。”徐东缓缓的说道,“谁没有个打眼挨坑的时候。”
“你就给自己开脱吧~嘻嘻,等以后有了嫂子,我就将给她听,让她出一本书就叫《徐二挨坑记》。”小姑娘好不容易插个嘴,说着觉得好玩,自己嘻嘻笑了起来。
徐东对这个妹妹还是很了解的,也不敢还嘴,让她高兴一下,明天就能忘了这事。万一得罪了她,还真会干出这种事来,到时真是糗大了!
吴晨则是深表认同,现在市面上,一万件可能就那么三两件是真的!真敢说自己从未打过眼的,只怕没有。想想自己想通过捡漏来致富的想法,是不是有点太过天真了?
……
第二天一大早,闹钟就把吴晨吵醒了,他努力睁开有些酸疼的眼睛,胡乱洗刷了一下,穿戴整齐就下楼了。
昨晚因为聊得很投机,加上徐蕾这个小丫头不停地打岔,三个人聊到大半夜,吴晨才跟他们兄妹留了电话道别,回到酒店,还要继续完成汇报材料,弄到深夜才睡。
胡乱吃了点早餐,吴晨跟着黄智超坐上侯总的车,前往部委汇报。因为事先打了电话,登记了车牌号码,到了大门口简单验证了一下就进去了。如果自己过来,则要用身份证,到门外值班处换取临时出入证。
吴晨他们系统鼎鼎大名的部委大院,位于六里河大街边上一条小巷子里,离西单其实并不远,典型的京城行政大楼建筑,四四方方,宏大古朴,透着一种庄重威严。
吴晨很喜欢这种风格的建筑,接地气,有年代感,这才是真正的权力部门该有的形象,那些华丽高耸的大夏或者奢华无度的白宫,不伦不类,除了给自己找骂之外,毫无用处。
因为每年都来几次,也不陌生,进到办公大楼,入门处大堂间堆着一个假山,据说是有风水考据的,国人都喜欢如此,吴晨也是一听而过,玄学这东西可信可不信,填饱肚子才能争论这些形而上的东西。
走在前面的黄智超突然停了下来,满脸堆笑,往边上让了让。吴晨亦步亦趋的跟在他后面,就见到一个满脸威严的领导,快步的走过,对黄智超讨好的声音直接无视,居然是部委副头子之一,姓刘,正经主管他们这条线的,这可是副部级官员,怎么会自己下楼来呢?
正疑惑间,就见刘部迎着一个年纪跟吴晨差不多,身材不高的青年走了进来,满脸笑意的退让在那年轻人半步之后。
那青年也是满脸笑容的,谦逊而坚决的让刘部走前,自觉不自觉的落后半步,走了进去。这得什么人啊,吴晨吓了一跳,天生贵胄?
看黄智超模样也是不认识的。这种事最好还是不要打听的好,大家都很默契的选择沉默。
一行人先到对口的办公室里,拜访了处长们,才到会议室。部委的办公条件省里还艰苦,几个处长挤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办公,会议室则是跟其它司共用的。
司长没有空,是一个姓李的副司长跟两个处长接见了他们,除了项目单位的侯总,大家都是熟人了,李司跟那两个年轻处长,也到过南越省几次,都是吴晨他们负责接待,徐志飞有一次感叹道:“官员出京,猛于和尚下山啊!”。
大家寒暄了几句,开始汇报项目情况,因为是重大项目,部委对其项目内容等基本情况还是很了解的,主要还是针对此次招投标事件询问。
侯总也是做了充分准备,一番应对说得滴水不漏,最后承认负责具体工作的同志存在疏漏,自己把关不严,检讨了一下,希望部委领导充分理解并继续支持。
整个询问跟汇报的过程,吴晨都没怎么参合,只是微笑的聆听着,到后来,自己都觉得自己有点像在傻笑了,脸上的肌肉都是酸的。
再看了一眼黄智超,也好不到哪里去,细微观察,能现他腮帮子的肌肉也在微微颤抖,都不容易啊!
吴晨心里就有点疑惑,以黄智超一向的细心谨慎,这种事情他是不会瞎参和的,怎么这次显得有点积极?不过他也没多想,不在其位,不谋其事,瞎操心什么。
就这样晕乎乎的撑到午,汇报也结束了。黄智超满脸堆笑的约请李司,晚上一定要一起吃个饭,对方也没推辞。
大家约定时间,吴晨他们就告辞出来,在外面就近吃了个饭,回到酒店休息。
第55章天圆地方
下午就没有吴晨什么事了,黄智超自有自己的门路要去走,他今年40岁上下,已经当了5年正处长,一直想努把力再进一步。吴晨一个人,在房间睡了个午觉,起来后就有些无聊,想了想决定还是去逛逛琉璃厂。
作为最著名的古玩集散地,琉璃厂位于现在京城的和平门外,从和平门地铁口出来,往南步行两百多米就到了。虽然名字叫厂,其实是一条不到一公里的大街,被南新华街分成东西两半。
这里在辽元时代属于郊区,元朝定都后,出于修建宫殿的需要,在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故名琉璃厂;到了明代,修建内城和宫殿,就扩大了官窑的规模,琉璃厂成为当时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后,这里变为城区,不宜在城里烧窑,将官窑迁至现在的门头沟区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厂”的名字则保留下来,流传至今。
到了清初顺治年间,在京城实行“满汉分城居住”。而琉璃厂恰恰是在外城的西部,当时的汉族官员多数都住在附近,后来全国各地的会馆也都建在附近,官员、赶考的举子也常聚集于此逛书市,使明朝时红火的前门、灯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庙书市都逐渐转移到琉璃厂。各地的书商也纷纷在这里设摊、建室、出售大量藏书。
繁华的市井,便利的条件,形成了“京都雅游之所”,使琉璃厂逐渐展成为京城最大的书市,形成了人荟萃的化街市,与化相关的笔墨纸砚,古玩书画等等,也随之展起来。
当时一年一度的东安门灯市也迁到这儿举行。《都门杂咏》有竹枝词唱咏:“新开厂甸值新春,玩好图书百货陈。裘马翩翩贵公子,往来都是读书人”,说明当时这里繁荣的景象。
而在《藤阴杂记》程晋芳寄袁枚的诗则反应了更真实的现状:“势家歇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