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毕竟从不留宿,夫妻情分已经淡薄到只是维持表面和睦的阶段。因此虽然宫中的人不敢明目张胆踩低中宫的人,但是态度也不自觉地改变了,风向吹向了几个皇帝的宠妃,更重要的是这几个宠妃膝下都有皇子,虽然皇帝没有表现出特别宠爱哪个皇子,但是特别宠爱哪几个皇子,还是人人都能看出的。
忧思过度下,皇后的身体彻底垮了,皇帝虽然如今极少宿在中宫,又对废太子十分失望,但是与皇后毕竟是少年夫妻,得知皇后命不久矣,十分震怒,勒令太医一定要治好皇后的病。皇后知道后,派人请了皇帝到中宫,皇后说,“能与皇上做了这么多年的夫妻,是我的福分,只可惜我福薄,不能继续陪伴皇上了。皇儿他在封地行事荒唐,但是我是明白他的,他是在害怕,自古以来,被废的太子能有几个得到善终呢?我有三件事相求皇上。”
皇帝问皇后是哪三件事,“第一件事,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清楚,这些年来,也吃了不知道多少药,从今天起,我不会再吃药了,你也不用为难那些太医;第二件事,我病了这么久,早就容貌已残,以后再无面目见皇上,恳求皇上在我死后,不要掀开布看我的样子,我想留好点的印象给你;第三件事,皇儿他一生也就是这样了,我也看淡了,恳求皇上派人送他去西域,离开中原,或许以后他还有一线生机。”皇帝听到这里,忍不住落泪,毕竟对于这个嫡子,自己也曾经期待很大,他想安慰几句皇后,事不至于此,但是他也是从皇子身份,杀出血路才登上皇位的,自然知道皇后句句都无法反驳。皇后说完这些后,就不肯再跟皇帝说话,不肯再见皇帝,等皇帝离开中宫,甚至吩咐紧闭中宫大门,不肯再问医吃药。
第七十七章 薨逝
收费章节(12点)
第七十七章 薨逝
消息传到宫外,有能力竞争太子宝座的皇子们及其母族都各怀心思,皇后的母族崔家反而异常沉默。皇后异常的固执,让皇帝也没有办法,只好下旨宣召崔家太夫人入宫劝皇后服药。皇后娘娘肯见崔家太夫人,但是崔太夫人也无法说动皇后,从中宫出来后,她一路哭着向皇帝请罪。待崔太夫人出宫后,皇后娘娘向皇帝明确表示不会再见崔家的人,但是希望可以见见江东王。宫外不少人都在打听皇后的病情,消息传到外地,异地的皇子也开始心浮气躁,毕竟皇后如果薨了,继后的儿子就是嫡子。
与此同时,宫内也是各种激流暗涌,一开始还有妃嫔和皇子日日在中宫外跪求皇后用药,后来皇帝撞见的次数多了,就烦了。再加上皇后身边服侍的令姑姑求见皇上,要求给皇后最后的日子归还清净,皇帝沉默了良久,终于下了禁令,未经传召,不许任何人接近中宫,违令者重罚。这样中宫才恢复了一些往日的安静。
九月二十日,皇帝发布诏令,召各地的皇子,包括江东王迅速回京。京城人心浮动,苏锦想着应该是皇后身体日渐衰弱,恐怕支持不了多长时间。嫡母病重,从孝义来说,所有皇子都应该回来方便尽孝。十月二十日,所有的皇子都已经赶回京城。但是并无诏令召他们入宫见皇后。事实上皇后只允许江东王见她。其他皇子就算入宫,也只能在中宫外叩头完礼即可。江东王去见皇后,足足谈了半个时辰,之后江东王就脚步虚浮地走出中宫。江东王在中宫前发了半天呆,才接着去见皇帝,据闻二人密谈了良久,等到江东王从皇帝议事殿出来的时候,两眼通红, 皇帝当时屏退了所有下人,所以谁也不知道他们谈论了什么。
宫外宫内的各股势力对此很是心焦,但是奇怪的是江东王此后却再无举动,只是整天守在中宫皇后身旁,不只不再去见皇帝,也不见其他人。看见江东王如此,不少暗地里的力量才松了一口气,他们最担心皇帝因为皇后病重,皇帝念及旧日恩情,为了皇后娘娘,复立太子,但是这样看来,又不像是这种风向。
宫中气氛凝重,京城上空也弥漫着紧张,除了各个边关的守军不动外,京城附近的守军却是领命加强守护京城安全。各个皇子入京,携带随从的人数和兵器都是有规定的,皇子回京后,不经传召是不允许擅自入宫的,他们只许停留在自己的王府中。各个王府都有皇帝的禁卫军负责监视着。
京城各种消息满天飞,苏锦不禁万分担心,朝代更替都会伴随着铁血历程,这一切不会这一年发生吧,想到这里,她万分后悔当初结婚就不该留在京城,特别是现在许承周在京城当差,首当其冲。最后还是许承周安慰她,仔细分析局势给她听,皇上身体好着呢,这次异动,只是为了预防万一,毕竟皇后如果去了,各个皇子都需要为嫡母送一程的。苏锦听了,才放心些,只要皇上身体还好,就表示局势还在把握中。想来皇帝今年估计也不过四十多岁,正值壮年,只要没有被别人害,相信活多二十多年都是没有问题,不过皇帝的那些年长的儿子们估计日子不大好过呀,皇家的事情,虽然苏锦不愿意多碰,但是为了自家的安全,也需要密切关注下局势。但是虽然苏锦心中很多疑问,但是也不敢轻易与楚王府的敏侧妃联系,毕竟越是这种时候,越应该注意自己不要站队或者被站队。
十月二十五日,宫中传来国丧的钟声,皇后薨逝,举国哀悼。由于皇后病重日久,葬礼的一切事宜,皇帝早已经着令宗人府和礼部提前准备好。皇后被葬在皇陵,等待皇帝百年后合葬,送葬出京城那日,苏锦没有出门去大街为皇后送别,她留在家中照看孩子,只是在后花园点了三支香遥敬皇后亡灵。许承周最近比较忙,一直到皇后平安入了皇陵后,才有空回家。
国丧期间,禁止一切娱乐。这个禁令对于专心养儿为乐的苏锦来说,并无什么区别。相反,她还准备了一个紧急情况下可以轻装逃跑的包裹,有了孩子后,她发现自己之前一直安稳地做千金小姐,没有危机意识。但是从历史上来看,还是要备好一个轻便的重要包裹最为安全,以防万一,万一真的那么不幸,京城出现动乱,届时只需要拿起一个包裹就可以出门了。
丧礼结束后,皇帝特许各个皇子在京城过年,年后再返回各自的封地。虽然很多人心痒痒,但是皇帝没有丝毫要商议立太子和继后的意思,而且皇后新丧,他们有贼心也没有贼胆提这个事情。从正月十六日起,各个皇子陆续启程回到自己的封地。江东王那边却发生了异动。先是封地被皇帝收了回来,只保留了江东王的称号。其次,皇帝宣布,江东王要去皇陵为皇后守孝三年, 但是自此之后再也没有江东王的消息,包括三年后。
据民间的野史说法,江东王并没有去皇陵,而是由一支军队保护着去了天涯海角。因为皇后死后,皇帝再也不容情,将江东王流放到荒芜地区。对于这个说法,苏锦半信半疑,苏锦想的是,如果江东王真是失踪了,要么就是皇帝把他杀了,要么就是皇帝把他放了。而皇帝不可能无声无息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就算杀也肯定有个冠冕堂皇的名目。而实际上官方的说法就是江东王失踪了。所以不可能是皇帝杀了江东王,而且江东王也不可能是被杀了。苏锦宁愿相信是皇后死前求情,皇帝已经将江东王送出中土,只要远离了整个帝国的势力范围,比如西域,比如海外,江东王生存下去的可能会更大些。 而自己的儿子活下去,相对于绝望的皇后来说,还有什么比得上这个希望更加重要呢?
江东王走后,朝中开始有声音要求皇上早立太子和继后,以稳天下民心,皇帝压下谏议不理,只说等一年后再议。
相对于朝中局势的浮动而言。许府内平静喜乐。浩哥儿的周岁礼到了。苏锦听说过孩子爬行阶段很重要,所以她一直鼓励浩哥儿爬行,而不是尽早学会走路。因此浩哥儿虽然一周岁了,但是喜欢到处爬,偶尔也能扶着东西站起来,跌跌撞撞走上几步,但是由于速度不如爬行快,所以他自己也不耐烦走路,更加喜欢四脚爬爬。
苏夫人看见了,嗔怪苏锦不早日让浩哥儿学会走路和说话,苏锦却说不着急,小孩子爬行的样子多可爱呀,小孩子依依呀呀说着自己的语言的时候也很可爱,何 必一切都要尽早学会呢。也不知道长时间爬行的原因,浩哥儿的手脚比同龄的孩子显得健壮不少,苏夫人很心疼地说,“幸亏不是女孩子,否则手脚这么大,多不好看呀。”
浩哥儿的周岁礼,苏锦和许承周都不打算大搞,皇后新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