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英国霸权时代的国际金本位下,黄金的流动是完全自由的,居民可以自由兑换黄金。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美国只同意外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而不允许外国居民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1945年之后的10年,美元比黄金还要抢手。欧洲、日本复兴所需要的关键物质和技术,都必须从美国进口,美国当然要求它们用美元结算。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发生关系。从此,美元就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成为世界记账单位、关键货币、合约单位、价值储藏手段、交易媒介、干预外汇市场的主导货币、贸易结算货币、延期支付的货币单位以及国际储备货币。
连设在曼哈顿的联合国总部都是建筑在洛克菲勒兄弟捐赠的土地上的,外国外交官入驻曼哈顿抬升了相邻土地的价值,洛氏兄弟得到的回报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慷慨捐赠。联合国初创时,美国所占的优势显而易见。在51个创始国中,苏联集团只占6个,美国在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多数席位。
不过,当时的美国金融霸权尚未达到一统江湖的程度。美国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操控国际货币体系。因为各国政府有权将美元钞票拿到美国财政部直接兑换成黄金。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是制约美国无限制货币扩张的有效武器。此外,尽管英国实力下降,但直到1953年,国际贸易的40%仍用英镑结算,各国外汇储备的48%仍是英镑,英镑保持了仅次于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而此时英国黄金储备只占全世界的5%。
不买账的苏联
“二战”后的美国最初是将英国视作对手,而将苏联看成自己的左膀右臂。美国政府认为,苏联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于保证战后的美国霸权是极为必要的,因此它们打算将苏联纳入布雷顿森林体系。1943年,美国财政部准备给予苏联10%的IMF份额。苏联想从世界银行获取长期贷款,并从美国那里以租借形式获得信贷来尽快进行战后重建。美国答应给苏联35年期、利率2%的10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对于美国人来说,这可以保证美国获得苏联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并将苏联变成美国商品的出口市场。在“二战”期间,美国出口额的20%都输入到苏联,而苏联的锰、钨、锌、汞、铂、钒、石墨、石油和云母等原材料大量供给美国。甚至在冷战开始后的1947年,美国锰矿石的1/3,铬矿石的1/2和铂的1/2以上都进口于苏联。
“怀特计划”的提出者怀特表示,美苏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对于世界未来的发展要远高于美英关系。美国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汉森甚至提出美苏共治世界的主张,“苏联在地球一端的崛起和美国在地球另一端成为巨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可惜的地缘巧合——两个大国占据辽阔的大陆,在彼此并无竞争的地区控制着庞大的资源——这一现象必须被看做未来历史进程的主导型和支配性力量。我们在此处面对着一个全新的力量分配格局。在这个框架下,法国、德国和英国所扮演的角色,必然地肯定显著不同于过去时代的欧洲歌剧为它们所确定的角色。”
1943年10月,美国国务卿赫尔在美、英、苏三国莫斯科外长会议上提出备忘录,建议由美、英、苏、中、加拿大、挪威和巴西等国组成一个专家委员会来研究国际经济合作,促进非歧视性贸易,重建稳定自由的汇率。苏联政府对此表示赞赏,对建立IMF和世界银行也表示出兴趣。怀特于1944年3月建议给予苏联5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他认为这样做将给美苏两国政府在战后的继续合作提供健全的基础。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之前,美国还答应将苏联在IMF的份额提高到12亿美元,以体现苏联的经济实力。
美国人给足了苏联面子,但其意在于削弱苏联的政治经济自主权,让苏联成为英国一样的附庸国。美国人认为,苏联为了获取足够数量的贷款最终一定会忍气吞声,接受美国的条件。苏联也知道,尽管美国打着自由贸易、门户开放的幌子,实际上是为了美国的长远利益而考虑。
几个世纪以来,俄国多次遭受西欧国家的侵略。“十月革命”后,苏联刚建立就又再次受到了西方盟国的入侵。丘吉尔还曾讲过,“把布尔什维克主义掐死在摇篮里”。这让苏联不仅感到自身的弱小与不安全,还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看成不可靠的盟友。于是,战后在国土周边国家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便成为苏联的根本国策之一。
在苏联红军占领了波兰战前的全部领土后,1945年1月,作为波兰的临时政府,亲苏的卢布林委员会宣告成立。“二战”结束后的两年里,社会主义迅速成为11个国家的政体形式,所辖人口超过1亿,这些国家是: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三国(均被苏联直接吞并)、波兰、德国东区、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它们都变成了保障苏联国土安全的势力范围。
1944年4月20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在召见美国大使哈里曼时表示,苏联政府虽然对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有不同看法,并对一系列问题持反对意见,但仍同意派出苏联专家在华盛顿同美国继续讨论。苏联政府认为,美国将在战后利用这两个机构对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控制和渗透,更担心“基金”关于取消货币管制、固定卢布汇价及交流经济信息的规定会有损苏联的国家主权。
最能表明苏联态度的是斯大林评价丘吉尔的一段话。1945年11月9日正值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丘吉尔借机向斯大林发表讲话,将斯大林恭维成一个真正的伟人和苏联之父。当时的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便让苏联共产党党报《真理报》将丘吉尔的讲话全文发表。第二天,斯大林看到这段讲话后写信给他们说:“丘吉尔的谈话,对于俄罗斯和斯大林充满溢美之词,我认为将它发表出来是一个错误,这种赞美对于丘吉尔是必要的,那是为了抚慰他那肮脏的良心,掩饰他与苏联的敌对关系;特别是掩盖这个事实,即丘吉尔和他在工党里头的信徒是反对苏联的英、美、法集团的组织者……发表这个谈话,我们就帮了这些绅士们的忙……我们现在有很多身居要职的工作人员对丘吉尔、杜鲁门和伯恩索夫的这种赞扬感到傻乎乎的狂喜。在另一方面,却又对这些绅士说出的不利的话感到沮丧。我认为这些情绪是很危险的,因为这使我们在外国人面前表现出一种谄媚。假如将来我们再发表这种类似的谈话,我们将灌输这样一种谄媚和奴颜婢膝的思想。我且不说苏联领导人不需要外国领导人的这种赞美,就我个人来说,这种赞美也是很刺耳的。”
由此看来,斯大林的苏联政府一直都对来自西方的任何表面工作都保持着警惕和防备,绝不愿意成为美元外交的棋子和美元霸权的附庸,苏联经济亦不需要借助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帮助。结果,尽管苏联牵强在“布雷顿森林协定”签了字,但却于1945年12月29日拒绝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退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未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这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1947年的联合国大会上,苏联代表指责说:“布雷顿森林机构只不过是‘华尔街的分店’,世行从属于政治目的,这让它成为了一个大国的工具。”这个“大国”指的就是美国。
但斯大林的决定却成为美国发动冷战的借口。就像美国驻苏首任大使布利特所说的,“苏联每一次向另一个地方或国家扩张其势力,美国和英国就失去了另一个正常的市场”。美国不能允许这个世界出现第二个拥有经济主导权的国家。英国是这样,苏联也不例外。
冷战,妖魔化桀骜不驯的苏联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大使乔治·坎南从莫斯科给美国政府发出著名的八千多字的“长电报”,正式宣称苏联业已成为美国的敌人,建议美国“对苏联的扩张倾向加以长期的、耐心而坚定的、警惕的遏制”。紧接着丘吉尔在密苏里州富尔敦城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宣告冷战的开始。他在公众面前将苏联妖魔化成一个富有侵略性的军国主义国家,呼吁英美联手遏制苏联对欧美的扩张与颠覆。
在“二战”结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