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尔衮旁若无人地大笑起来:“洪大人不必惊慌,我只想问我们进京之后怎么办?”
洪承畴战战兢兢地说:“进京之时,必须要名正言顺,否则激起汉人怨恨,事情便难办些!”
多尔衮说:“怎么才能做到名正言顺?”
洪承畴说:“汉族人将大明江山看得很重,都以为大明朝就是他们自己的。只要我们说是为了保护明廷而来,汉人必然会欢迎的。”
多尔衮觉得奇怪,问:“那李自成后来却为何没有受到京城人们的拥戴呢?”
洪承畴说:“那只是因为李贼进城的宗旨是为了推翻明廷。”
多尔衮想了想说:“我没有觉察出我们与李自成有何区别!”在他心里,他认为自己也是想推翻明廷。因此,他觉得如果汉人欢迎自己而不欢迎李自成是不可理喻的。
洪承畴说:“这其中有很大的不同!”
多尔衮来了兴趣,问:“有何不同?”
洪承畴说:“当然,区别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说的方式。对于我们与李自成进京的目的,汉人都是心知肚明的。区别在于李自成进京时,宣扬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明廷,而我们宣扬自己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明廷。”
多尔衮越发觉得不可思议,奇怪地问:“洪大人的意思莫非是指汉人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容么?”
洪承畴逢迎他说:“大王的悟性极高,一点即透。汉人真是这样!就好比你对待一个汉人,打他一记耳光时,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他必会奋力反抗,甚至以死抗争;如果在私下里打他,他不会反抗,甚至不会感到受到了侮辱!”
多尔衮问:“他不同样都是受到了侮辱么?”
洪承畴说:“这其中便有大大的不同。无人在时,你打他耳光,他只会觉得你打了他,却不会认为你侮辱了他;有人在时,你打他耳光,他不会觉得你打了他,而是认为你侮辱了他。其关键在于:有没有人知道你打了他。”
多尔衮问:“怎么会这样呢?”
洪承畴说:“因为人在多数情况下并非为自己活着,而为别人活着。”
多尔衮赞叹说:“汉文化真是博大精深!”然后语气一转,继续说:“按洪大人的意思,只要我们继续打着保明廷的旗号便够了么?”
洪承畴说:“基本如此!”
多尔衮问:“洪大人能否说得更明白些?”
洪承畴说:“进京之前,我们发布一布告,告知明众,我们进京之目的是为了复君父仇保护明廷,等待太子,光复明廷。进京之后,我们守好明廷宗室即可!”
多尔衮会心一笑,心想:我非为明廷的孝子贤孙,却为何帮明廷守好宗室?从这里也可看出洪承畴尚存一丝私心。我只管先进了京城再说!多尔衮忍不住又看了洪承畴一眼。洪承畴惶恐地避开了他的目光。多尔衮心里沾沾自喜,任你洪承畴奸似鬼,也要吃本大王的洗脚水。
根据洪承畴的意思,多尔衮打出了保护明廷光复明廷的旗号,并率兵于一六四四年六月六日进京。
那是极晴朗的日子,天空之中已没有春日朦朦胧胧缠缠腻腻的情绪,已呈现出夏日时的清清爽爽利利索索的氤氲。多尔衮坐在极为华丽的马车之上,眺望着四周目光各异的汉人,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快感。他认真地观察着欢迎自己的人们,想从中寻找出一些特别的地方来。果然,他发现了一个独特之处:那就是欢迎的队伍之中,没有普普通通的百姓,只有明廷故官或者高贾大户。那些百姓只是站在离欢迎队伍很远的地方,用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多尔衮和多尔衮所率领的清兵。不知为什么,多尔衮心里划过一丝恐慌。
见到富丽堂皇的皇宫之后,多尔衮所有的杂绪都消失了,完全沉浸于汉族文化的氛围之中,为明廷皇帝所享受的荣华富贵而惊叹!多尔衮率众人走进英武殿,情不自禁地朝皇帝的御座走去,然后便坐了上去。
洪承畴说:“这就是皇帝的御座!”
多尔衮故作吃惊地连忙站立起来。其实他知道这是明廷皇帝坐的地方。因此,在心里他有些怨恨洪承畴!同时,也不得不为洪承畴的缜密心思而赞叹。他知道洪承畴在提示着他!突然他想到上午进城时的奇异现象,便问洪承畴:“本大王进京之时,为何只见明廷故官和一些商贾之人在欢迎,却不见百姓呢?”
洪承畴笑了笑说:“这不用奇怪!”
多尔衮问:“我只是不明其中道理。”
洪承畴说:“在百姓看来,兴,是兴皇帝之明廷;灭,也是灭皇帝之明廷。是兴是灭又与己何干?”
多尔衮一脸惊诧地看着洪承畴,心想:原来汉文化如此精深,自己要学的地方还多着呢!
四、吴三桂恐怕再失时机而班师回朝
在固关休整的吴三桂见李自成逃入山西,头脑渐渐冷静下来,再无穷追李自成的兴致,经过仔细的考虑,他觉得自己中了多尔衮的恶计。虽说自己应该为吴家报仇雪恨而追杀李自成,但多尔衮怂恿自己去报仇所表现出来的“义气”却未必是出于好意。他只是为了阻止自己进京!然而自己在血仇蒙住了眼睛的情况下竟然忘记了国事,失去了进京恢复明室的大好时机。
他认为自己不能够一错再错落个千古遗恨。自己必须尽快回京,一者可监视多尔衮的行动,二者可筹划恢复明室之计。然而,令他心里有所顾忌的是阿济格及六万清兵。阿济格本来就是来牵制自己的。现在自己如果提出来要返京,阿济格想必不会同意。如果自己与阿济格发生冲突,阿济格的力量又优于自己,自己势必要吃亏。所以,他不得不慎重起来。为此,他召集自己的将领开了个绝密会议。
吴三桂将自己的意图与忧虑都对众将领说了,然后要众将领帮他出个主意。
胡守亮说:“只要我们仍然按兵不动一段时间,阿济格便会同意我们班师回京的。”
吴三桂问:“这却是为何?”
胡守亮说:“因为这样,阿济格便会生疑,一生疑,他就不敢随我军深入山西去追杀李自成。到那时,他便只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同意我们回京!”
吴三桂想了想,虽然觉得胡守亮的主意可行,但怕时间紧迫,误了大事,正要说出自己的顾虑时,方献廷说话了。
方献廷说:“此计虽好,却不可施行!”
吴三桂故作不解地问:“为何不能施行?”
方献廷说:“因为时间紧迫,我们不能再等待,若再失时机,必将铸成千古大错。”
吴三桂没有作任何表示,只是问:“请问你有何妙计?”
方献廷说:“其实谈不上妙计!只是对胡兄之计有些更改罢了。胡兄认为等待阿济格生疑,这是被动的。我认为倒不如变被动为主动,设计使阿济格生疑。”
吴三桂略表赞许,然后说:“你将自己的计谋说出来吧!”
方献廷便将自己的计策说出来了。
自从随吴三桂追杀李自成至固关以来,阿济格心里已隐隐不安。他的内心是矛盾的。如果随吴三桂继续追杀李自成,怕自己控制不住吴三桂,自己一逼,反令吴与李结盟。到那时,自己便反被吴三桂控制,甚至围杀!如果不逼吴三桂继续追杀李自成,又怕放虎归山,让李自成逃了。
现在,他见吴三桂驻在固关已休整多日,丝毫没有要继续去追李自成的迹象,他认为这其中有阴谋,但到底会是什么阴谋呢?他没有根据,也说不上来。因此他打定主意派人严密注视吴三桂的动向。
但经过两日观察,除了吴三桂按兵不动之外,仍然没有其他迹象。阿济格便有些急了,亲自跑到吴三桂的帐篷里来了。
阿济格直接奔入帐篷,却未见吴三桂坐于军帐之中,心里一愣,便问兵士。兵士告诉他说吴三桂已不进军账多日。阿济格心里更多了些疑惑,问吴三桂现在何处?兵士告诉他说吴三桂在自己的房里。
阿济格又奔入吴三桂的住房。吴三桂正和衣而卧,听说阿济格来了,便装作挣扎着起来。阿济格连忙奔过去,问他何故如此?吴三桂说只因连日来过分劳累,又加上前日偶染风寒才病倒的。说到这里,吴三桂正色地说:“只是耽搁消灭李贼的大事,心里难有片刻的安宁!”
阿济格连忙安慰他说:“先安心养病,其他以后再说。”
吴三桂感激涕零地说:“李自成灭我吴门,吴三桂不报此血仇,死不瞑目!”
阿济格见吴三桂动了真情,又无法分辩其真伪,只好温言好语地安慰吴三桂一阵,然后怏怏不乐地走了。
阿济格回到军营之后,继续思索吴三桂是真病还是装病,是真要继续灭李还是假意之际,部下进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