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重新高兴起来,连连点头,仿佛油田已经到手的样子。
苏城暗自感慨一声。哈萨克斯坦的油田可不是那么好得的,以石油总公司的总经理现在的样子,怕是到退休都难得到等到一块油田。
没有绝对的掌控力的中小型公司,又如何能与石油七姐妹这样的庞然大物竞争。石油总公司在国内算是庞然大物,可出了中国,没有了行政垄断权以后,它的牙口就差多了。基本上,国际市场上的石油总公司就等于是一个没牙老太太,不光行动缓慢迟钝,而且吃饭只能靠口水浸润。在里海石油圈竞争最激烈的时代里,这样的老太太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陈立正他们却不会觉得自己实力孱弱。如同大多数人那样,他们总是喜欢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客观原因。没有门路没有关系,同样是石油总公司自怨自艾的原因之一。
如今,苏城承诺了门路,陈立正和总经理都高兴坏了,东来顺送的涮锅来了以后,二人都不用劝,连连干杯,将三瓶56度喝了个底朝天,才唱着歌离开。
翌日,陈立正的秘书,更是郑重的送了一个新礼物,正是先前看过的长安街边上的地块,2亩多,也就是1500平方米的样子,只要了400多万元就可以转让,相当于每亩两百万的样子。
即使如此,陈立正的秘书还很不好意思的解释:“因为有一栋楼的原因,价格太低不容易通过审核。不过,我们尽量留下附属建筑里的东西,苏董如果自己不住的话,用来办公也是可以的。”
“每平米3000元是吗?”苏城看的有些发呆。
“这个,建筑面积其实有7000多平方米。”秘书小声道:“按规定,是要按建筑面积出售的。”
“明白了。替我向陈总道谢。”苏城不知道该表现出什么样的情绪。长安街边上的80年代老房子,建筑本身又有什么价值。
看他笑纳了,门口的秘书微笑道:“我一定转达。陈总还说,您要是用飞机的话,总公司包机很方便,提前一天说明就可以了。”
他递给苏城一个单子,才躬身离开。
单子里正是中航所拥有的几种包机。在93年,除了俄罗斯的道爷们会包些二战水平的旧货机,也就是石油总公司这样的土豪,才能用得起用得上包机了。在需求较多的情况下,他们的包机往往都是固定的,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私人飞机也相差无几了,只不过飞机仍然是属于航空公司的名下,且由航空公司来运行。
包机当然要比所谓的头等舱商务舱舒服,不仅免去了机场候机的麻烦,而且能够自定航空线路和大致的时间。阿塞拜疆通往国内的国际航线本来就少,从京城出发的更是没有,包机能省下很多事。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包机,肯定是石油总公司埋单。
又是一份礼啊。
苏城心想,如果陈立正真人跑来提醒通门路的事,自己大概会有点不高兴吧,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送礼包过来,想要不高兴都不可能了。
这些家伙们,摸人脾胃委实摸的准确。
(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三章 碳纤维
联络纳扎尔巴耶夫并不费什么事,新兴集团正用大华实业的钱,给哈萨克斯坦建设新都城呢,为了自己的政绩更漂亮一些,纳扎尔巴耶夫对苏城的要求也会尽量满足,态度好的像是亲人似的。
陈立正和林永贵以大华实业的合作伙伴的身份,同期抵达阿拉木图,也蹭到了国宾级的待遇,入住哈萨克斯坦大酒店的总统套房。
哈萨克斯坦大酒店是当地最大的酒店,高28层,外表庄重富丽,且是“苹果城”里的最高建筑,看起来气派非常。它的大堂格局宏大,装修考究,别说是在中亚了,就是放在西欧,也足够最高标准了。
无论是纳扎尔巴耶夫本人,还是赫鲁晓夫等苏联老大到哈国来,住的都是哈萨克斯坦大酒店,总统套房更是最高规格的礼遇。
不过,其他房间的设施就不敢恭维了。
随行人员的普通房间不仅小而陈旧,许多设施都是坏的。只响不转的空调,雪花点的电视,不够胖子滚动的小床,乃至于洗浴不畅,热水不足等等,不一而足,典型的苏联时代风格。事实上,由于苏联结束了3年时间,哈萨克斯坦官方也无余力重修该酒店,这里的破旧比当年是更上一层。
杨明焦头烂额的协调修理,最终也解决不了几项,好在哈萨克斯坦的瓜果委实好吃,三四十斤重的大西瓜,一斤半的大苹果,甜似蜜的葡萄,数不胜数,挽救了许多人的中亚梦想。
真正令陈立正等人惊喜的,还是纳扎尔巴耶夫的态度。
抵达阿拉木图的第二天,纳扎尔巴耶夫即在共和国广场前的总统府召见了大华实业一行人,包括陪同而来的陈立正和林永贵等石油总公司从很远。
这个时间点选择的非常玄妙。
如果是当天召见,显的急切却不够隆重。毕竟对方是舟车劳动而来。休息一天时间就恰如其分,而两天以上的话,就显的有些怠慢了。
当然,以政治待遇来说,除了各国领导人之外,很少有人能得到类似的待遇,即便是官方的大使,被晾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也是很正常的。3年前派往苏联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等戈尔巴乔夫接受国书都等到苏联解体了,只能回国换过给俄罗斯的国书。
哈萨克斯坦虽然没有苏联那么大牌,那也是中亚大国,谈笑皆巨鳄,往来无白丁。世界第一的钨矿,200亿桶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有兴趣的不仅仅是大华实业,有的是BP,埃克森美孚之类的大牌公司,像是正在秋明油田奋斗的英国BP,总裁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前苏联晃悠,争取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的接见,也不是想见就能见到的。同样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间的会面,以及来自欧洲和美洲国家的政要,对这样一个资源国家的兴趣不浅,免不了经常出现国家级的访问。
大华实业能得到郑重的对待,本身就说明了大华在哈萨克斯坦的实力。这是多方面的作用所决定的,修建新都城是其中之一,中哈石油管道是其中之一,苏城的个人魅力也不能忽视。
任谁敢拿出十亿美元,豪赌政治,都应该得到一个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在哈萨克斯坦,苏城等于把宝全押在纳扎尔巴耶夫身上,赌他迁都顺利,赌他能坐稳总统宝座——在动荡的中亚,这样的赌博的风险,可比美国总统选举激烈多了。他们面临的不光是一个新国家的新**选举,还有军事政变的风险。
从马后炮的角度看哈萨克斯坦的证据,也许会觉得苏城的决定理所当然。然而,同时代的人身在局中,又哪里能生出理所当然的念头。
90年代初,世界大变局,不光有苏城在豪赌,半个世界的石油公司都在豪赌。英国BP在豪赌秋明油田,输了70亿美元;中东数国豪赌阿塞拜疆艾利奇别伊,输给了军事政变;相对安宁的土库曼斯坦笑纳了上百亿美元的投资,最后和土耳其闹出了满脸的翔;豪赌车臣独立的华尔街商人就更惨了,血本无归说的就是他们;惨上加惨的还有投资阿富汗的先生们,自从苏联从阿富汗撤军以后,该地区就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著名的阿富汗羊毛曾经源源不断的供应西方市场,当苏联解体以后,这里得到了更多的资金,又有几个人能料到,曾经的盟友会转过头来入侵阿富汗……伊拉克、伊朗、黎巴嫩、叙利亚到处撒着风险投资家的鲜血。
苏城如今还不能说是豪赌成功了,但越是如此,纳扎尔巴耶夫的态度才会越真诚。
身处棋局中央,他们是一个战壕里的士兵。
会面前的种种前戏,给了陈立正很大的信心。而哈萨克斯坦官方也很快组织了一个团队,来与石油总公司谈合作。
他们虽然改用了西方的**制度,但本质上仍然是苏联体制,对大型谈判的反应快,对小市场的敏锐性差。加上欧美石油公司频频来哈,倒是培养了大量的专业谈判者。
陈立正迅速的陷入了哈萨克斯坦人民的文山会海。
苏城却不管他们和哈国政府谈的怎么样,做了中间人以后,就带着舒兰轻松游览阿拉木图。
这个漂亮的花园城市就像是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无论第几次来,都能找到新鲜感。而且,它还完整的保留了苏联时代的建筑遗产和装饰风貌。
舒兰看的流连忘返,以至于一个房子挨着一个房子的看下去。
这次轮到苏城很是不解,问:“你怎么突然对建筑这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