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4年建设新都城,基本是以垫资的形式完成的。才建国几年的哈萨克斯坦用官方语言说是百废待兴,用民间语言说是穷的叮当响,有什么资格建一个新城市,还是一个都城。纳扎尔巴耶夫虽然没有明说,但付款的手段,想来也只能是用石油支付了。
    这倒是目前的石油国家的常用套路。如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等后富起来的资源国家,都得经历这么一遭。
    中哈石油管道的先决条件是不容更改的。如果中方最终拒绝签订这个协议,刚刚有了眉目的中哈石油管道,也会被重新考虑的。
    霍昌眼珠子一转,顿时眉开眼笑了。大华实业有本事全垫资4年以上,给哈萨克斯坦做一个新都城,不代表胜利油田也行。
    这也是国企和私企的区别了。苏城只要决定了,哪怕欠款做这个项目都行,林永贵即使确定有利可图,估计也动用不了多少资金。
    霍昌扬扬手中的文件,就笑说:“那我给胜利油田回话,让他们自己决定条件。嗯,权利和责任对等,这个要求合情合理,我想,他们也能理解。”
    可不是,石油行业里面,出钱出力是最简单的事了,不管是油田也好,石油管道也罢,甚至炼油厂,那都是稀缺资源,不是谁挥舞着支票就能得到的,否则还要竞标做什么?现在,世界上最有钱的是日元升值以后的日本人,他们每年花几千亿美元购买海外资产,但能被他们掌握的油田,也都是经过凶狠的争夺的,至于石油管道这种新热门起来的东西,他们更是在熟悉阶段。
    应当说,大华实业敞开胸膛,让胜利油田尽其所能的选择持股的比例,这就是最大的让步了,总不能钱让大华掏了,股份却全给了胜利油田,那就不是合作,是剥削了……
    苏城的政策,就摆在明面上,任谁也说不出一个错字。不光说不出错,还得赞赏两声才对。
    其实,就是按照霍昌最初的想法,强行压迫胜利油田降低持股的比例,在圈内人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用简单的替代法就能理解,在中哈石油管道里面,大华实业是不可替代的,胜利油田是可以随随便便替代的。既然如此,自然是苏城给出什么条件,只要差不离了,他们就得接着。
    霍昌在议案上兴冲冲的写了几个字,这件事就算是过了,他已经能够想象,其他人知道大华的决定的惊讶了。
    其实,何止是惊讶呢。
    简直是疯狂了。
    别人不说,就林永贵自己,自收到大华实业的回函以后,眼睛都是红的。
    只要咬咬牙,油田每年就可能多出几千万的利润,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难找啊!
    油田每年的利润是不少,可花销也大呐。石油工业,随便搞点基础建设,那都是千万美元计算的,不搞又不行,油田是日渐枯竭的,技术不先进,设备不够好,油田的产量都有可能减少。对油田干部来说,这可是要掉乌纱帽的大事。如果能多几千万周转,不光是油田生产能顺畅些,多出来的钱还可以改善职工的福利。
    想到福利,林永贵就是一阵头大。
    在国内,单位的一把手表面威严,实际上不可能真的无视下面的职工。别的不说,但凡领导升迁,组织部都要到单位来搞考评打分。
    不得人心的领导,这时候就等着员工下眼药吧。说不准,板上钉钉的晋升,就有可能因此变成平调。林永贵要想做总公司的老大,一分力得当两分力的用,自然要想法设法的给职工谋福利,以期考评时打个高分。
    一个油田上万名员工,每人多发100元的福利,那就是好几百万元,这些花销,全得从常例以外扣出来。
    这么大的一个单位,就像是海绵一样,一个窟窿连着一个窟窿,想要喂饱了,着实不易。
    石油管道的利润,对林永贵来说,是个好消息。
    就是要拿下来,太难了。
    建一个新城得多少钱?垫资4年要多少利息?
    林永贵想想就头大。
    九三九四年的银行,真正是翻身做主人了。20%的存款利息,40%的贷款利息,后世的银行新人,怕是听都没听说过。
    就是这样,借钱也比抢钱难。
    林永贵摇晃着椅子,一阵的脑仁发胀,人要是没有个念想也就罢了,机会临到自己却抓不住,实在是不甘心。
    办公桌对面,一条南方来的风水鱼,正游的悠然自在。
    林永贵看的痴了,不由想:苏城和他的大华实业,资金充沛,倒像是这条鱼,很有几分从容。
    想到此,林永贵的思维突然活泛了。
    苏城的大华实业,是不缺钱的!既如此,对等的权利和责任里面,责任就不一定只能用钱来承担吧。
    林永贵一边想,一边拿起内线电话,摁了个0,就喊:“小刘,给我订明天到上*海的机票。”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四章 真正的“美食”
    由于是临时通知,苏城并未改变原定计划,而是决定在大华船业与林永贵见面。
    经过一年多以来的研究和投入,大华船业基本掌握了韩国人转移的LNG船技术,但何时开始工业化生产,苏城仍然存有疑惑,工人的培训和材料购买,也不是完全准备好了。因此,苏城最近一段时间,都在跟进大华船业和大华实验室,同时等待石油总公司那边的回应。
    随着大华实业名下的公司越来越多,苏城分配给每个公司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确定要来大华船业以后,他就不愿轻易更改,只是和林永贵见面以后,稍作解释道:“日前就确定了要来大华船业,一些部门经理和工程师,都停下了手上的工作,专程过来等着,突然取消实在不好,而且容易让人误解。”
    “是我没有计划好时间。”有求于人的情况下,林永贵哪有矫情的资本,笑呵呵的就将话题转移过去,指着跟前的一艘油轮,笑道:“这是大华新造的大船吧,感觉真不一样。”
    “4万吨的油轮,再过一个星期,就是下水和命名仪式了……这估计是大华最后一批大中型油轮了。”苏城话里颇有些感慨。
    “最后一艘……大中型油轮……”林永贵仰望着几十米高的油轮,一阵无语。这艘船比一般的地县城市的最高建筑都要高了,容量更不用说,4万吨的油轮若是用来装酒水,足够用来处决全国的贪官污吏了。这么大的油轮还要用“大中型”来形容。
    他不禁怪异的道:“大华是准备造更大的船了?”
    “早就定下的事。”苏城点点头,道:“海上运输业的压力也很大,越大的船的运行成本就越低,大华内部讨论以后认为,巴拿马型以下的油轮,经济性太差,没有继续制造的必要。我们也得替船东考虑,如果卖船给人家赚不到钱,以后谁还投资海上运输业。”
    林永贵自己就在石油圈子里面,对原油运输还是有些了解的,知道巴拿马型油轮,是6万吨到8万吨的,能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油轮。按规程来说,那是比4万吨的油轮,大至少50%的。
    想到自己接下来有可能做到石油总公司的总经理宝座上,林永贵忽然对油轮来了兴趣,问道:“这么说,大华船业是要主做大型船舶了?中小型船舶的市场不赚钱吗?”
    “中小型船舶市场现在还行,国际法不是才确定了要求船舶双壳双底吗?船东们都在忙着换船,过了这一段,中小型船舶市场的需求量要降低很多的。”苏城随口解释了一句,然后道:“以后,大型船舶以外的市场,还是留给中船下属的工厂。”
    “你们和中船的关系,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差嘛。”林永贵半真半假的试探了一句。
    苏城一笑,道:“做好了利益分配的工作,仇人也能变成朋友,做不好利益分配的工作,亲兄弟也是敌寇。”
    “这个话说的没错,两家吃亏或者两家赚钱都行,一家吃亏一家赚钱的生意,是做不长的。”林永贵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继而认真的看了一眼苏城。重新再接触,他和苏城也在慢慢的平衡各自的位置,曾经的上下属关系,潜移默化间就到了平等的地位,林永贵也是通过中船和大华的关系,暗自判断未来的中石油和大华的关系如何相处。
    两家央企的地位差不多,中船的现在有可能是中石油的未来,林永贵对此是很清楚的,而且,严格来说,苏城本身就有中石油的股份,虽然不多,但有这个口子留着,他日后或增加或减少,都不是没可能的事。
    林永贵思考的时候,苏城招手要来一辆敞篷吉普,就让古洪军开车,他和林永贵坐到后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