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家一行人像斗败公鸡一样垂头丧气回到破草棚。大家大眼瞪小眼一番,后还是外婆郑氏拍了板:这种无理之人跟她说话都浪费口水,算了,吃亏就吃亏吧,过去都不说了,你们夫妻俩好好过日子,几个男人都留下来帮几天忙,把房子盖起来,差点儿就差点儿,总得有片瓦遮头、有墙挡风才行啊,何况这女娃还这么小。
说着抱起小云舒,慈爱拍着云舒后背,“唉!可怜娃儿哦!这是造什么孽哦!”
李氏一旁直抹眼泪,心中对汤氏恨无以复加、深入骨髓,水志诚则红着脸低头站一旁不敢出声。
☆、第二章 地基风波
外婆郑氏拍板让几个男人留下来帮云舒家盖房,中午大家勉强凑合一顿,便开始商量盖房问题。
眼看冬天就要到了,目前要紧是将房子盖起来,其他不论,总得有个能让人待地方吧。
首先确定要盖多大房子,这个问题外婆郑氏问云舒他爹水志诚,他爹脸一红,嗫嚅着道:“娘,您说怎么盖就怎么盖,我们都听您,只是…现我们家连锅都接不开了…家里一共就十文钱,这……”
郑氏皱着眉头考虑了一阵,道:“请人是不用了,有几位老表帮忙足够了;石头、砖瓦都要钱买,不能用。
这样吧,先盖两间:一间人住,一间当厨房并堆杂物;墙用黄泥蹋实了也能用个十来年,屋顶就用稻草,对了,稻草家里还有吗?
李氏红着脸道:“分家时候没分稻草,没说哪些是谁,不知道能不能用!”
郑氏瞪李氏一眼:“你成天跟那老婆子吵吵,怎么就没争点实用回来?有时间去吵架,还不如多出去干点活儿!”
李氏低头不语。
郑氏愤愤道:“罢了,现也没办法,先把墙立起来再去搬稻草,大不了再吵一次,找村长来处理也行,她再狠总不能真让自己亲儿子、亲孙女冻死吧?”
没人敢说话,等郑氏消了气儿,继续道:“牲畜暂时不要养个头大,就养几只鸡鸭给如书和小云舒补补身子;志诚有空自己搭个小棚子、编几个鸡窝先凑合着用,待过两年你们日子好过些了再盖大点儿。”
云舒他爹赶紧点头,直道好。
商量好后,郑氏和几个姨都要忙着回家,他们各自家里都还有一大摊子事儿,离这里又远,要走二十来里路,紧赶慢赶都得大半个时辰。
郑氏本想将小云舒也带去,可一则云舒还小,要喝奶;二则舅娘二儿子就比小云舒大一个月,也需要人照顾,何况外婆家地本来就多,现又少了个壮劳力,家里实照顾不过来,只好作罢。
郑氏走时,想起来,问道:“如书,家里还有粮食吗?”
李氏红着脸低着头不说话。
郑氏叹一口气,道:“我明天叫隔壁小三子给你们送些粮食过来,再给你送两只老母鸡、几十个种蛋过来,都是粗粮,你可别埋怨娘,娘那里也不是很宽裕。”
李氏感动得眼泪直眼眶里打转,道:“娘,您别这么说,什么粗粮不粗粮,咱们家一粒粮食也没有,您能这样我们已经感激不了,那粮食就当我跟志诚借大哥,以后收了粮食一定还上。那老母鸡您还是留着吧,您天天割草捉虫辛苦养大母鸡,怎么能送给我们了……”说到后面是哽咽了起来。
郑氏等人离开后,几个男人开始准备挖地基,云舒他爹出去借挖地基家伙,娘和舅舅跟几位姨夫附近看地形,看来看去,就茅草棚边那块空地合适。那块地正好是属于汤氏这一大家子,因这地上碎石挺多,没种粮食,一直当鸡鸭等家畜放养地,分家时候没有分,这也算是公共用地了。
李氏很是犹豫,可实没其他合适地方,没钱去买地基,只好如此了,几人将地形看了一遍,商量好了大小、朝向,便将房屋墙壁所占位置画出了框框来。
云舒爹借回来家伙,几个男人便开始动手挖地基,开始一切都很顺利,半下午时,两间房子地基已经挖了半米深,李氏旁边捡小石子儿,云舒半躺被窝里。
云舒看着爹和舅舅几人挖地基心里挺高兴,过几天就可以不用住四面漏风草棚了,看了一会儿开始犯困,眼睛转转想清醒一下,转到右边看见旁边大伯家院门附近,一个挂着鼻涕男孩儿躲墙角偷偷摸摸往这边张望,看样子这娃已经张望了好一会儿了。云舒总觉得这娃不是个好东西,于是便哇哇哭两声,给爹娘报个信儿。
李氏起身来抱云舒,那男娃转身就跑,看样子是去了汤氏院子。
傍晚,地基挖好时候,汤氏带着大儿子水志华、大儿媳周氏、小儿子水志奇、小儿媳刘氏气势汹汹过来,手里拿着锄头、铲子等,下午那鬼鬼祟祟小男孩也跟这群人身后。
汤氏还没到地方,洪亮声音便已传来:“谁让你们这儿挖?谁准你们挖?这是我老婆子地,谁敢乱挖?”
李氏赶紧拉过水志诚上前,拦住那群人,道:“这块地本就是公用,分家时候没有分,分家不给我们家具就算了,房子也不给,难道我们就不能盖房子?”
汤氏道:“哪个短命鬼说这地是公用?你这个丧门星,老娘地什么时候成了你公用地?你个不要脸……”汤氏上蹿下跳、骂得口沫横飞,身后几个儿子、儿媳提着家伙是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扑上来把人撕碎了!
舅舅和几个姨夫虽不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汤老婆子厉害,可看到自己妹妹、妹夫被这样欺负,以前还不知道怎么样了,于是提着家伙便从地基沟里跳出来,站到了水志诚和李氏身后。几人干了一下午活儿,个个挽着袖子,扎起裤腿儿,健壮肌肉若隐若现,很有一番打架斗殴气势。
眼看一场群架一触即发。
“唉!等等,等等!”一个女人声音传来,片刻后跑出来一五大三粗、个子特高妇女,这妇女三十岁左右,看她衣着打扮,家里条件应该算是不错,她身后还跟着一位比她矮半头男人和两个分别十岁和五岁左右男孩。
汤氏一看,见是自己大女儿,道:“阿珍,来得正好,这群人居然欺负到老娘头上来了,操家伙,今天非得把那坑給我填平啰!”
李氏拿起铲子拦前,道:“你敢,你不给我们房子,还想撬我们地基,就算到官府你也没道理。”
两群人拿着家伙对峙,互相咒骂吵闹,依然没有结果,没有哪方敢上前,也没有哪方甘心撤退。天渐渐黑了下来,村民大都收了工具回家,有村民听说这里又吵架,就要开打了,有空便三五成群往这边聚集,比赶集还热闹,就差敲锣打鼓通告这里有好戏看了。
不一会儿,两方人马周围就围了一大圈村民,里三层外三层。天黑下来,居然有几个村民主动去点了火把,把那地基周围照通亮通亮。
汤氏越骂越起劲,骂了一个多时辰,重复句子极少,周围人听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插上一两句。
汤氏骂李氏不是个好东西,好吃懒做,把她家鸡都吃完了,旁边一小伙子道:“汤大娘,你家以前不是只有五只鸡吗,下午我收工回来还看见你家那五只鸡了,那鸡莫非都是些妖精变?”
周围一阵哄笑,汤氏瞪那小伙子一眼,又骂:你们李家没一个好东西,生出来也都不是好东西。
又有人道:“汤大娘,跟你小女儿定亲亲家不也姓李吗?”
周围又是一阵哄笑,汤氏把那出声之人臭骂一通,如此种种,实是好不热闹。
双方对峙两个时辰后,围观者之一看没打起来,觉得还不够热闹,扇风道:“汤大娘,你不是说那房基是你?你儿子已经挖了坑,你吵吵有什么用啊?那坑自己也不会填进去啊!”
汤氏被这么一提醒,一把推开李氏,提起铲子冲到那地基沟边,将堆沟边泥土往沟里推,李氏冲过去,想动手推汤氏,幸好水志诚一把拉住了李氏,要真推下去麻烦就大了。
没办法,水志诚只好跳进沟里,娘沟上往里填土,儿子沟里往上铲土,李氏和舅舅姨父们见母子俩斗,外人也不好插手,只好旁边焦急看着;水家儿子儿媳本想上去帮忙,见对方还有四个大男人,自己这方不是对手,也只好站旁边干着急。
周围村民看这母子俩忙活,很是来劲,嚷道:“汤大娘加油啊,你儿子比你铲!”
有人喊:“志诚,你老娘比你狠,这种娘还给她什么面子,一铲子打到坑里埋了算了!”
一听这话,汤氏停下来,提起铲子就朝刚才说话人去,一铲子敲到那小伙子头上,骂道:“你个有娘生没娘养狗东西,刚才你说什么?再敢胡说八道老娘把你房上瓦给拔个光信不信?”
刚才那小伙子其实是个挺正直小伙儿,实看不惯这老虐婆,趁着人多吼一嗓子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