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王想亲自处理交给臣下办的事,能不睡着吗?韩非子即认为,君王如有用人之术,即使偶而贪恋女色,也不会对统治有多在关碍。但君王如果没有用人之术,那么,纵然他呕心呖血,心力交瘁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这里所说的“术”,便是指要善于运用他人的智慧。古人有“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初,上君尽人之能”之说。
只有善于运用他人智慧并将其才能尽力发挥出来的为职者方是成功的为职者。
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一个人的社交面毕竟很窄,一个人的智慧毕竟很少。如果为职者善于运用他人的智慧,为自己谋事,则成功在望。相当年,刘备带领关羽、张飞等人三顾隆中草庐,请诸葛孔明出山,也正是要借用其智慧,助刘备争取天下,兴复汉室。美国联邦调查局聚集了那么多的专家学者,涉及各科学领域的权威人士,也正是借用他们的智慧为政府服务。当代美国许多大公司大财团都高薪聘用了许多高科技人才,这些人才各显其能,为公司制造或创新产品,便公司获得丰厚的利润。如果为职者善用他人智慧,则可八面玲珑,通达亨盛。
为职者相时而动,驾驭时势,善用他人智慧,则更要因势而导之。
为职者把握住时势只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更为重要的则是要善于因势而导之,使之向着有利的方面发展。就好比天气久旱不雨,禾苗急待浇水一样。现在我们第一步应是找到水,水找到了,却并不意味着事情解决,我们还得想办法将水送到旱地里。将水引到地中,问题才得以解决。
因势利导
春秋时期,王侯争霸。其中郑国的郑武公生有两子,大儿子寤生,二儿子段。说也奇怪,大儿子寤生从娘胎里出生时,先出两足,最后出头,与正常的婴儿出生时先出头后双足相反,故取名“寤生”,意即“倒着出生”,寤生的母亲生他时很受了一番折磨,又嫌他出生时与常人相异,总是心里不喜欢他。
母亲姜氏更喜欢小儿子段。但是按照世袭原则,只能立长子为太子,将来以继承王位。姜氏因为讨厌大儿子寤生便在郑武公活着时候,建议废掉寤生,武公严然否决了她,
武公死后,寤生继承皇位,掌握了国家大权。姜氏便与小儿子段暗中商议对策。最后订下阴毒的计谋,欲夺取庄公寤生的皇位。
其实,庄公寤生对此早就有所觉察,对其弟早有戒心。其弟段在封地内招兵屯粮,扩张缰土,吞并邻近邦邑之事,庄公都佯作不知,但暗中却都早有防范。公叔段阴谋篡位,举兵谋反还未实施,便彻底暴露,公叔段见大事已去,便引颈自杀。
庄公却又从段那里搜出了姜氏写给小儿子段的谋反密信,庄公大怒,将其母姜氏逐出京都,并发誓:“不到黄泉水不相见!”
但事后,庄公又有了悔意,无奈话已出口无法收回。送走母亲后,痛哭不止,惆怅异常。
庄公手有。管理疆界土地的官吏,名叫颖考叔。此人为人正直,非常孝敬老人,在其附近人群中很受赞誉。
那天,颖考叔出门打猎,猎获几只猎头鹰,正自高兴,忽见前面两个人跑来,告诉他:“你知道吗,庄公的母亲已经着车马来到咱们颖地了。”
颖考叔听后惊诧,问:“庄公母不在都城荣阳,为何无缘无故来我们颖地?”
那两个人便将其中原委说与颖考叔,颖考叔听罢,什么也没说,转身回家,辞别母亲,提着那几只猫头鹰进京向庄公进献野味去了。
庄公一见颖考叔便笑问:“你进献何等珍奇的野味呀?”
颖考叔赶紧回答:“主公,小人进献的乃是一种叫“鹃”的鸟,这种鸟最令人憎恨之处就是极为不孝。小的时候,这种鸟的母亲辛辛苦苦将它喂养大,它非但不懂回报,还要啄食母亲的肉。所以人们都纷纷捕它蒸煮解恨。”
庄公听出话中有话,便淡淡地说:“难得你有如此忠心,不远百里为孤送来此鸟,本王赐你御膳一顿。”
御膳房为颖考叔准备了一桌羊肉羹,颖考叔谢恩后开始吃羹,但他只吃了几口汤,便向庄公讨旨,希望能将羹带回家中,说:“主人,小人已然尝过您赐的御用肉羹,小人的老母却未曾尝过,敢请主公赐小人一饭盒,带些回去孝敬老母,小人替老母谢恩。”
庄公听此,想到自己的母亲被自己远逐,心中凄然,不觉长长叹了一口气。颖考叔伴作不明,问道:“主公,可有什么忧虑之事,不知小人能否为主公您分忧解愁?”
庄公口答唉声,便说了自己的悔意,颖考叔等庄公讲完,微微—笑,说:“主公,这又何难,小人有一办法,可使主公母子早日团聚。”
庄公大喜,忙问:“什么方法,快快讲来。”
颖考叔说:“主公发誓说:‘不到黄泉,不相见’,主公请想,所谓‘黄泉’者,不过是指地下之水,蚯蚓便是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主公说不到黄泉不相见,则派人在地下挖一条隧道,挖出黄泉不就可以母子相见了吗?”
庄公听完拍案大喜,连声称好,遂命人重赏颖考叔,又派人去挖地道。
后来,庄公与母姜氏果然在隧道中相见,母子捐弃前嫌,和好如初。
这则故事中,颖考叔便善于权变,因势利导,巧妙地变换了考虑角度,从另一个角度去解释“黄泉”的含义,从而解决了问题。
方圆兵法(兵法四)
博采众长善为伯乐
“国有三不祥”
古代晏子曾说:“国有三不祥: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
一个国家有了贤才而不知道,发现不了人才,发现了人才却又不用,尽管用了人才,却又不委以重任,当然是“不祥”喽,国家如此,又怎能会兴旺发达,繁荣富强呢?
其实,大的说,在一个国家中是这样,小一点说,在一个公司,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学校,在任何一个正式的组织中不也是这样吗?这里面就涉及到为职者如何用人的问题。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为职者应善于发现千里马,善于利用千里马,善为伯乐。
为职者应善于博采众长。人总有自大的毛病,而且往往表现为对别人的不自觉的贬斥,总喜欢吹毛求疵,不愿承认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毛病容易找到,优点同样容易发现,事物中充满着矛盾。矛盾的双方是相反相成,相伴相生的。毛病或缺点与优点或长处作为一对矛盾也是对立存在的,找到缺点的同时也就会发现优点,只不过是有时我们不自觉地否认了罢了。为职者却应该注意克服这种不是习惯的习惯,转而应该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应当贵人所长,忘人所短。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总难免有长处也有缺陷,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各有各的长处,又各有各的短处,正如太阳也有黑子,月亮也有圆缺,哪怕再精美的壁玉也会有瑕疵一样,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十全十美。
三国时魏国人才学家刘助在《人物志》中曾这样描述人物:
厉直刚毅,材在矫正,失在激讦。
柔顺安恕,第在宽容,失在少决。
雄悍杰健,任在胆烈,失在多恩。
精良畏那,善在恭谨,失在多疑。
强指坚劲,用在祯干,失在专固。
论辩理绎,能在释结,失在流窟。
普博周给,弘在覆裕,失在涸浊。
清介廉洁,节在位固,失在物肩。
休动磊落,业在拳跻,失在疏越。
沉静机密,精在玄微,失在迟缓。
朴露径尽,质在中诚,失在不微。
多智韬情,权在谲略,失在依违。
可以说,这段话精辟地指出了人的辩证统一的性格双重性,道出了人的矛盾对立性,从正反两方面剖析了十二种不同性格的人物的优缺点。
有平原便有高山,有陆地便有大海,我们不能求全责备,希望找到完美无缺的人。一个人没有短处也就必然没有长处。奇*書网收集整理这是符合辩证法的,正如没有乌云遮住太阳,也就不会有降水现象的发生,只有有所短,才可能有所长。为职者应当学会看到别人的长处,而忘掉别人的短处,懂得“瑕不掩瑜”的道理。
五根手指不一样长
长处和短处都是相对而言的,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二者又是会相互转化的。比如在举重、拔河等比赛时,胖子显然有优势,可是在跳高赛跑等比赛中,胖子却又明显处于劣势。所以说,为职者不能顽固或机械地认定某人有何长处或有何短处,不能绝对化。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