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婶。阿禾来了。”苏攸禾一跑出去就扑进了常婶的怀里。
“哈哈,还是阿禾乖。”常婶说着便腾出一只手捏了捏阿禾的脸蛋。弯腰道:“来,亲一口。”苏攸禾二话不说就抱住她的脖子亲了一下,许是习惯了这种见面方式,苏攸禾也没有之前的那种扭捏和郁闷了,表现的自然而然。
“看婶婶给你带什么东西了?”常婶说着,就将手里提着的小篮子往前一放,道:“看看。”
苏攸禾也很想知道,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了。
白花花嫩嫩的豆腐放在碟子里面,下面好像还有东西。
“豆腐啊,阿禾最爱吃了。”苏攸禾尽量的表现高兴一些。这还是来到这里第一次见到豆腐,之前她可是最爱吃的了。
“爱吃就好。”常婶说着便将篮子拿到了蓉娘的灶房里面,蓉娘要接过去,常婶还不同意。
放下竹篮,这才开始取出上面的碟子,便露出一大老碗的豆腐脑。
几个孩子这时候也围了过来,看到豆腐脑,立马兴高采烈的大呼起来。
“我要吃,我也要吃。”小猫和苏攸禾异口同声的喊道。大牛和拄着拐杖的二牛站在旁边也看起来嘴馋的样子,二牛还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都吃都吃。”常婶沉溺的看着几个孩子,笑道。
“看你,带这么多豆腐和豆腐脑要花多少钱啊?”蓉娘嗔怪道。
“你不知道,这几天家里不上工,就做了豆腐去卖,今儿有一人预订了好几板竹的豆腐,家里的做的有点多了,这不,想到石材的三个孩子和阿禾就拿了过来。你们就用吧,也不值几个钱。”
“没想到常哥还会做这个,真是个能人。”蓉娘一听,夸赞道。
“是啊,师傅可厉害了啦,还会刷墙呢,盖房子呢。木工活儿就更不用说了。”大牛站在旁边自豪的说道。
“是是是,到时候你可一定要去跟着你常叔好好学木工的手艺。”蓉娘微笑着回道,
“请蓉姨放心吧,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一片心意的。”大牛憨厚的说道。
“大牛这孩子,是个乖孩子。”常婶夸奖道。“你们这过年的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都差不多了。今儿你拿来的豆腐刚好结了急,可以油炸一些,放在面里吃。”蓉娘一说道‘油炸’,这便想起刚刚做好的菜籽油,便将豆腐脑倒进自家的碗里,然后擦干净常嫂的大老碗,从灶台上一个黑瓷坛子上倒进大老碗里面一些菜籽油,道:“也没什么好东西,上次去你家里听常贵说喜欢吃这菜籽油,今儿就给嫂嫂一些,这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蓉娘边将碗递过去,边说道。
“你看你,这讲究的还不行。”常嫂推辞一番,最终收了下来。
“就这,我也没什么事情,回去还要准备准备一些食物,你们忙,我先走了。”常嫂说完,拿起蓉娘取出的豆腐的碟子放进了篮子里面。
“那行,常嫂路上小心。”蓉娘说道。
常嫂走到土地堂的时候,忽而想起什么,转身道:“明儿你们四个过常婶家来,常婶家里安静,也就你们常贵哥一个孩子,每年都没什么意思,今年你们要过来看看常婶啊。”
几个孩子一听,连忙点头。常婶这才提着竹篮子回去了。
蓉娘重新回到灶房,将豆腐脑在锅里热了一下,跳了蒜汁水,放了盐醋,这才给孩子们每人碗里均匀的分了一些,看着他们高兴的吃起来,这才将豆腐用水洗干净,切成片,放在菜籽油里面油炸了一下,取出来放在木盘里面,端到了外面去晾凉。
石材今儿跟旗的时候,买了四片红色的砂纸,这不,正蹲在那里不知道在鼓弄什么玩意儿。
不过,过了一会儿,当石材手里的东西成型后,才发现,原来是用红砂纸做灯笼来着,只不过两个大的,两个小的。
蓉娘将锅里的菜籽油刮出来,放了红辣椒进去,开始烤起来。随后,刮在盆子里面,大牛和二牛便开始轮流摸起辣面子。
之后,开始炒肉了。
正文 第六十四章 过大年了(下)
蓉娘将炸好豆腐的菜籽油又倒进了锅里,重新烧好后,将葱花,蒜末倒进了油锅里面,翻炒之后,过滤了水分的猪肉倒了进去。用铁勺子开始不断的翻炒直到油全部浸入,开始倒一些水,快熟时又加点醋,再加点刚刚磨出的新辣椒面。盖上锅盖慢慢的焖煮起来。
石材开始和大牛两个人贴对联,门神,神爷像。将做好的灯笼挂在外面屋檐两角的弯钩上面。又给里面放了少半截子蜡烛,待晚上的时候只需要点燃就可以了。而小猫和苏攸禾没事可做,只得偶尔帮帮下手。
蓉娘随后开始切了冬瓜,野菜,以及蘑菇,金针菇,顺便还将大辣子也单独切了一些,又泡了黑木耳。不过这些菜基本上都切成几乎是豆丁般大小的样子。这才又看了看锅里的肉,翻炒几下。然后放上叉子,又放了几个窝窝头和包子在锅里。不一会儿,肉香味就从锅里溢散开来,扑鼻而入。
其实这过年的也没什么可以做的,不过就是那些琐碎的事情比较多,这不,待石材贴完对联,放好神像之后基本上天已经入黑了。
而蓉娘将猪肉早就炒好放在一个盆子里面,又炒了大烩菜。然后将油炸豆腐切成丝放在盘子里面,随后切了一个葱根,切成细细的碎末打算放在面里做漂菜。
将面擀完,见大家都完了,这才开始烧水下面了。
只是这次做的是臊子面,孩子们好久都没尝到猪肉味了。因此,这臊子汤里面也倒了猪肉汤汤,以便吃起来更香浓些。
这时候,山下已经想起了鞭炮声,花炮,响炮一起开放,过年的喜庆之气渐渐的浓郁起来了。
孩子们也欢呼着在外面大喊大笑。小猫和苏攸禾手里也挑着灯笼算是过一把瘾。
蓉娘在石材进来帮忙烧水的当儿,这才有时间去屋子里面取出五件新衣服,分别给了大牛二牛小猫以及阿禾,算是过年的新衣服了。
只是没想到大牛和二牛拿到这衣服,乐的嘴都合不拢,特别是看到口袋上拧着的腊梅更是爱不释手,甚至都舍不得穿了。
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过年的时候穿新衣服了。每次都是将先前的旧衣服洗干净去穿,哪里穿过这么新的衣服?几个孩子一见顿时都兴奋的喊叫起来了。
蓉娘将石材的衣服放在了他们的炕上,这才分别给六个神爷上香。当山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的时候,蓉娘也做好了面,这第一碗面先敬石材灶房里面的灶王爷,搁双筷子,放在凳子上,叫做献饭。而后蓉娘又舀了一碗面,给每个神爷像面前开始泼一点臊子汤,算是奉祭了。
随后蓉娘开始给神爷们烧纸,这每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待一切完毕之后,才开始给家里的几个孩子剩面了。
坐在石材的炕上,每个人都高兴的吃着臊子面,孩子们许是很早没吃过这般好吃的东西了,就大牛一连吃了四晚。后来见没擀的面了这才悻悻的放下碗筷露出意犹未尽的样子。蓉娘见状便叫大牛将献给灶王爷的献饭吃了去。大牛一听,这才眉开眼笑的端了吃完。
其实,大年三十就算除夕了,这除夕守岁是必须的,也是农村人最为重视的,必须守夜到午夜。
蓉娘让孩子们穿上新衣服,算是辞旧迎新,以便换来来年的安康福禄了。
随后,石材便将之前买的瓜子,糖果,花生以及核桃取了一些放在盘子里面,大家坐在炕上开始边吃边说话的去守岁,当然,蓉娘是不可以长时间呆在石材屋里的。
她便去自家屋里守岁,而苏攸禾就和大牛哥们在一起。只是,这压岁钱也是必不可少的。
石材将早先就准备好的铜板放在红帖子里面,总共五份,四个孩子各一个红包,蓉娘也少不了的。
至于蓉娘,在收到那绣活钱之后就将红包早早的包好了。每个红包里面包了十文钱。依然是人手一份。
终于,到了敲钟的时候,石材领着孩子们在院子里对着土地爷磕了三个响头。随后,又和大牛放了两挂鞭炮后,这才回屋里休息了。
到了第二天,这便要去拜访长辈了。苏攸禾在这里没有什么亲戚,昨儿常婶过来了,这便心里有数,准备去常婶家里拜访。
穿好碎花的布衣,就兴高采烈的准备去婶婶家里。
不过,走之前,石材叮嘱几个孩子待会儿他要带他们去趟大伯家里。孩子们一听,似乎很不情愿的样子。但是一听爹爹也要去,这才都点了点头。
几个孩子精神劲足,一口气就跑到了常婶家里。
“常婶好。”大牛,阿禾和小猫一见穿着粉红棉袄的常婶就赶紧跪下来磕头道。二牛最终还是因为腿脚不便的缘故没能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