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运韬一直没到东方文化出版中心来,为了Z部的事情去了上海。苏北不知道廖济舟看没看书稿,谈了什么意见;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就可以脱手这件事情了———他希望就此结束,这样,他就可以为自己做时间安排。他动过念头给吴运韬打电话问一问,又怕吴运韬会产生错觉,也就没问。
其实,吴运韬已经从上海回来了,并且听取了廖济舟关于《一个中国妇女的传奇》的评价。廖济舟对这部书稿大为赞赏。他没想到一个默默无闻的人竟然能够写出这样漂亮的作品,或者换一句话说,有这样的才能。
“苏北这个人其貌不扬啊……真是人不可貌相……”
吴运韬提醒说:“这几个人都不错……”
“是啊是啊,都不错。你那里有这么几个人,我看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好……金超怎么样?他还行吧?”
“还行。比我想象的要好。”
廖济舟大喜过望:“好!好!”
吴运韬在作品署名的问题上颇费了些心思。如果按照原来的设想写第一人称的回忆录,署名卢荻,当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现在的问题是,这是一部以第三人称写的报告文学。卢荻曾经在打印稿上郑重地写下“苏北著”———这是老人对苏北表示感谢的一种方式。苏北把稿件交给吴运韬的时候,既没涂掉,也没跟吴运韬说不可以这样。苏北是不是认为理应这样署名?
吴运韬当然认为不能这样署名,他用很大功夫寻找不能够这样署名的理由,准备必要的时候向苏北说明。他找到的理由是:第一是事理上的———这是很多人都投入过精力和智慧的稿件,不能算苏北一个人的功劳;第二是法理上的———苏北写作这本书占用的是工作时间,是职务作品,他自己不具备对这部作品的著作权,因此,也不具备署名权。他认为有这两点理由,是能够说服苏北。
于是,他给苏北拨电话。
“廖济舟已经看了,”吴运韬平静地说,没有向苏北传达廖济舟的评价,一句话也没说。“稿子就这样了。”
“好好好。”苏北这天的情绪好像特别好。“能发排了吧?”
“那咱们就很快发排。”吴运韬停了一会儿,说:“有一件事情我一直没顾上问你,你看这本书怎么署名比较好?”
吴运韬攥着电话,微蹙眉头,准备听非常不想听的话。
没想到苏北爽快地说:“署什么名都行。”他好像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什么?”吴运韬把身子坐端正。“你说什么?”
“我想啊,”苏北说,“鉴于老人的身份,这本书最好淡化写作者的色彩,即使在后记里,也不要提参加写作的人的名字,这样有利于扩大书的影响,因为,归根结底这本书的价值在于老人的人生历程……”苏北建议随便捏一个名字。
吴运韬怔怔地听着,竟然一时反应不过来。
“你说捏一个什么名字?”
苏北想了想,说:“写作班子是东方文化出版中心的人,就叫‘东方’怎么样?‘东方著’,听着也挺像回事的。”
吴运韬沉吟片刻,说:“行!就这样!”
这件事让吴运韬很不理解。他曾经想:是不是太小看苏北这个人了?但是最终他还是否定了这种想法———在他看来,没有无个人动机的历史,苏北如此认真地做这件事情,付出一年的时间和精力,当然会有个人的期求,他怎么、竟然会自觉自愿不在作品上署自己的名字呢?
在很多种类似情况下,吴运韬无法理解苏北。
……
吴运韬把文稿呈递给邱小康,并且把苏北的意见巧妙地演化成了自己的意见,解释说:“我考虑,这样署名好一些。”
邱小康没有提出异议,但是他一再让吴运韬向苏北、金超、师林平等人转达他的谢意。
从邱小康的办公室出来,吴运韬脚步轻盈,就像吸食了毒品的瘾君子,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浑身通泰,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显示出健康与活力,这在这个长期失眠的人是不常有的情形。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竟然什么都干不下去,就打电话叫司机,说要出去一下。
他回过头张望邱小康的办公室。
()
吴运韬清楚地意识到,他给邱小康交出的是一份漂亮的答卷。
吴运韬知道他的这份答卷有多么漂亮。
就在这一天,张柏林和牛鸿运拜访金超来了。
第二天,牛鸿运和张柏林一直守候着凤凰大酒店房间里的电话。牛鸿运陶醉在与邱小康合影的想象之中,他甚至已经把想象力延伸到了洛泉地区行署柴进贤副专员那里,柴进贤副专员说:“我的天!你和邱小康认识?你咋不早些儿跟我说嘛……”
柴进贤是崤阳县人,洛泉大学中文系毕业以后,到《洛泉日报》当记者。有一年一个高官到洛泉视察,柴进贤全程陪同,写了一些关于这位高官早年在洛泉建立民主根据地的文章,深得高官的赏识,就把他调到北京当了秘书。给高官当秘书,在洛泉是一件被人艳羡的事情,有浓重的政治进取意味,但是只有柴进贤自己知道他是什么角色:他根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秘书,他每天都要遭受高官的训斥甚至辱骂,没完没了地要打扫高官夫人拉在床上、沙发上的屎尿……他曾经一个人躲到大街上痛哭。然而柴进贤毕竟是柴进贤,就在这种情况下,他硬是为高官代笔写了一本三十万字的回忆录。回忆录出版以后,年仅四十二岁的柴进贤荣归故里,到洛泉地区行署做了副专员。
柴进贤在崤阳中学读书时,牛鸿运是这个学校的团支书。柴进贤回到洛泉以后,牛鸿运曾经到洛泉去看他,柴进贤虽然表情极为严峻,像所有初登高位的人那样拿捏着派头,终归还是认了他这个老乡,亲切地说了很多话,还一起照了像。牛鸿运一直在想为柴进贤做些事情。
张柏林说:“有这样一张照片,就把什么事情都办了。”
牛鸿运扬扬手,意思是:“那还用说吗?”
但是张柏林心里觉得金超办不了这件事情。果然,下午三点多钟,金超的电话打过来了:“我昨天晚上就给邱小康打电话了,他的秘书说是参加国务院的一个重要会议去了,没联系上。今天我一直在打电话,刚才,就是刚才,我才找到他……你猜怎么着?真是不凑巧,他说晚上要到云南去……你看巧不巧?你们要是先给我说就好了……”
张柏林口里说着“对对对,我们应当先跟你说……”捂住话筒,简要地对牛鸿运把意思说了一下。牛鸿运的汗都下来了,接过话筒。
“金主任……”
“牛部长吗?你看这事有多不好……”
“没关系没关系。”
“这样好不好?我们等一等,你看行吗?”
“邱小康去多长时间?”
“说是二十天。”
“那不行了,我呆不了那样长时间。”
“那就……”
“金主任,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吧?你,尽力了,我很感谢,是吧?我想,这次就这样,见了你,是吧?这是我们有缘份,来日方长呢,是吧?说不定还要麻烦你哩……”
张柏林看着亲爱的牛鸿运部长,忿忿想到:部长在县上是何等样人物?到北京咋就让金超这样爽快地耍了一回?北京人就是个这?
牛鸿运放下电话,擦擦汗水,说:“行了,这事就这样了。”
“日他个妈,这金超……”
牛鸿运阻止了张柏林:“不要。谁都有难处。”
张柏林不说话了。
“你说吧,柏林,明儿想去哪儿?!”
张柏林充满感情地看着牛鸿运。这是一个老实人,同时也是外拙内巧的聪明人,正因为这样,他才一直不图回报地伺候着他。
“你看是这样啊,”吴运韬在他的办公室对苏北说,“小康看了,他认为不错,基本上写出了老太太的一生,写得是不错的。但是他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吴运韬翻着笔记本,笔记本旁边放着已经转过好几个人之手,边角已经翘起来的《一个中国妇女的传奇》原稿。“他说有些细节还要推敲一下,要听一下老太太的意见,比如他跟我说到的……”吴运韬又翻开稿件,“你看,真的。我想,可能是你的文笔太好了,像这样的地方,就是有些硬,有些不谐调……肯定是要改一改。小康的意思是,你一下子弄了八个月时间,太辛苦了,他说修改的事,可以让别人来做……我觉得这主意不错。我已经跟师林平说过了,他说全力以赴……你看,咱们这个写作班子是一个非常好的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