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迷惑之间,突然见庄子的形体越来越小,一会儿,很神奇地,庄子,竟真的变成一只蝴蝶。与人相比,蝴蝶是那样小。
庄子颤动着翅膀说:“哈哈,真是虚惊一场。我如愿以尝,真是好高兴,只是全身好累。”
我说:“没想到真的能变成蝴蝶。只是你现在看起来很小,这是刚变成蝴蝶的缘故吧。”
庄子说:“蝴蝶本来很小。我这就去见胡蝶。”
本来以为庄子变成蝴蝶的过程至少需要一整天的时间。程雨和邱风在我身边,看见庄子变成蝴蝶。
邱风说:“庄子变成蝴蝶的样子,真可怜。”
程雨说:“既可怜,又好笑。”
我说:“是太小,看起来有点不习惯。”
正在此时,褒姒走进房来了,一脚正踏到庄子刚才席地而坐的位置。我的心随着褒姒的脚步猛地往下一沉。谁也来不及说话,这时间比眨眼还快。
褒姒说:“怎么只是你们三个人在说话,庄子呢?”
我说:“在你的脚下。”
程雨和邱风都惊叫了起来:“哎呀,快把抬脚抬起来,踩死庄子了。”
褒姒抬脚一看,什么也没有。
就这样,庄子不见了。他变成了无形之蝶,再也不能被看见。
无人可知,庄子心中那位胡蝶,他是否已经找到。
齐国田忌率军攻燕,韩乘其虚,出军攻齐。
齐燕正战,田忌闻韩军攻齐,无心恋战,急急退师,燕将乐乘领军追击,齐师败绩,溃亡之众,不计其数。
韩伐齐,取灵丘。
齐以清济、浊河为固,以长城、钜防为塞,闭关固守。韩军不得进。
韩约燕共击,齐王出战。
韩燕共击齐,齐王败走,韩军未进,而齐使请和。燕王率军临约战之地,韩已和齐,退兵而回。燕独深入,与齐战,取临菑。
75 非韩即秦
75非韩即秦
韩与秦,战于绝尘道。
连战三月,泪血和地而成泥,绝尘道成为绝尘潭。
韩非请求为使,西入秦国,与之议和。
韩非说:“两军交战,大动干戈,虽胜,而死伤数万,有损上天好生之德。臣不用一兵一卒,可使秦兵尽退。”
我说:“秦国吞并巴、蜀、戎,位居强国之首。韩与秦交战,胜败难料。战非良策,若能不战而胜,自是最好。不知你有何法,可退秦?”
韩非说:“臣请用三寸不烂之舌,入秦说服秦王。实现和平。”
我问:“你怎么那么肯定,秦王肯听你的话?”
韩非说:“实不相瞒。臣虽不才,却有几卷佳作名篇流传各国,很多人都崇拜我的文才。秦王也把我当成他的偶像,最崇拜我了。看到了流传到秦国的我的书后,秦王说如果能见我韩非一面,虽死无憾。而且秦王最宠信的谋士李斯是我的同学,和我师出同门,都是荀子的弟子,所以要是我去说秦,秦王一定会听。”
我说:“这也是你显现才能的时候。快去快回。”
韩非即起程,以韩国使者的身份,赶往亲国议和。
褒姒和梅美听说后,即跑来见我,说:“韩非一去不复回,请即派卫毒领军追击,沿途袭杀。”
我说:“韩非怎么得罪你们了,怎么如此置人于死地?”
褒姒说:“韩非通秦卖韩。此时不杀,国之大患。”
梅美说:“韩非与秦勾结,久矣。秦国谋士李斯和韩非为同门师兄弟,所以李斯就把韩非拉拢到秦那一边。秦攻韩,实乃韩非与李斯之合谋。秦国战书上明言,秦攻韩,其意只为取韩非一人。这是也韩非教秦王这么写的,韩非以此为台阶,自请出使,名为议和,实为出逃。”
我问:“韩非通秦?可有证据?”
梅美说:“韩王大军征赵之战时,命我与韩非、卫毒、卫害共守我国。 期间,我发现国内有大臣于秦勾结,意欲卖国者,却一直不知道是谁,而且并没有抓到证据,所以也只是怀疑。接连抓住几个秦国派来与之联络的人,可他们一直都什么也不说,所以我把他们关起来,天天拷问。直到刚才,有一人终于忍不住说了,才知通秦卖国之人,即是韩非。”
我大悟,即派卫毒领着一支骑兵,急急追赶。
我对卫毒说:“见之即杀,提首而来,即是大功一件。”
卫毒追至两国之界,终不见韩非踪影。韩非早已经被秦王派人迎接而去。
褒姒说:“韩非,非韩。韩非入秦,语其兆:非韩即秦。”
我不高兴了,说:“你的意思是,韩国将被秦国吞灭?”
褒姒说:“韩非在韩国成名,就是非韩之预兆。当时劝你杀之,免除后患,你不听吾计。事已至此,运势已成。”
韩非至秦,果然投靠秦王,把他在韩国时搜寻到的各处军事机密全部泄露给秦王。绘制成图,报于秦王。自此,韩之城池山关,兵马战力,秦一应悉知。
韩与秦战,韩因军机泄露而处处失利。
76 朝秦暮楚
秦败韩于脩鱼,掳韩将寒。
韩与秦,战于浊泽,秦掳韩将申差。韩急。
韩明对我说:“再战,国不可恃。今秦之心欲伐楚,王不如赂之以一城,约与秦共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
我说:“善。”
于是遣使入秦,行韩明之策,约以名都之地入秦,韩与秦共伐楚国。
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郇阳之塞。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乃霸王之地。
楚王闻韩秦和而谋攻楚,大恐,召陈轸商议。
陈轸说:“秦欲伐我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具甲,秦、韩并兵向南,此秦吞诸国而并天下之策。以臣之言,楚王列战车于楚韩边地,塞满道路,发心腹信臣,选能言之士,入韩游说,言楚将为救韩而战秦。多其车,重其币,使韩信楚之救己也。纵然韩卫不能听我,也会感激楚王援救之德,必不肯雁行秦军之后而攻楚。如此,则秦韩不和。秦韩不和,兵虽至,楚国无大害矣。韩若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厚怨于韩。韩得楚救,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我困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
楚王大悦,用陈轸之谋,四境之内选士,言救韩,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对我说:“楚王已悉起楚国之众,前来救韩。愿韩国绝秦而厚楚,楚王将举楚国而听于韩。”
我听信其言,止韩明合秦伐楚之策。
韩明说:“不可,以实苦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恃虚名而绝实策,必为天下笑矣。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秦者。秦欲伐楚,楚因此出师而言救韩,必乃陈轸之谋也。且王已使人报于秦矣,今弗行,是欺秦也。轻强秦之祸,而信楚之谋臣,王必悔之矣。”
我说:“我用朝秦暮楚之计,欲使秦楚相攻,秦楚交战而疲敝,韩从中渔利而强大。此乃长策。若与秦共攻楚,助秦灭楚而吞,韩劳师动众无功而返,徒劳国力。秦暴而贪,并楚之后,其势倾韩。那时,韩国之兵,何敌并楚之秦?”遂不听韩明,绝秦。
秦王大怒,兴师与韩战于那门,楚救不至,韩国大败。
比及楚国兵至,不救韩而攻韩。如此,韩分兵与秦楚并行两战。战火交困,国力大费。
韩败楚将屈盖,斩首八万于丹阳。
秦将甘茂攻韩宜阳,拔宜阳城,斩首六万。
其后数年,秦取韩武遂、穰。韩或战楚,或战秦,或战或和。
韩伐燕。
秦拔韩之陉城于汾水之旁。
秦击韩于太行,上党郡守以城降赵,秦攻取上党。
秦使张仪至韩,说韩降。张仪说:“若韩王举全韩之地投秦,秦王将实行一国五制,以韩地为特区,韩人制韩。”
我说:“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一国岂能五制乎?”
张仪说:“王知否?秦之民,以其户口,有士农工商四等之别,分而治之。是一国四制。若设韩为秦国特区,则秦为一国五制矣。”
我说:“区而特,别且殊。韩若受制于秦,其为特困地区也。”
张仪说:“非也,韩若投秦,韩为秦特封之地,韩王为特首。”
当此时,苏秦正往来于六国之间,说合纵拒秦之策。
苏秦之楚,三月,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说:“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
苏秦说:“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