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6年8月一周之内花旗银行股价跌幅就高达68,现在已从最高点时35美元左右一路狂跌到每股1。6美元,其市值甚至不到最高年份时的5!要花旗银行在国人心目中几乎就是美国金融业的代表,尽管其英文正确翻译应该是城市银行,但作为最早来华开办业务,在上海滩因为长期使用美国国旗,让中国人误以为这家银行代表美国zhèng 府,直接称其为“花旗银行”,日后更成为中国人约定俗成叫法,可以说在中国家喻户晓就连这样的百年老店也出问题,实在让全世界都感到金融亥远未结束啊
花旗银行是当今世界资产规念大利润最多全球连锁性最高业务门类最齐全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1998年和旅行者集团合并后一举跃居世界银行业龙头位置随着美国银行和投行法律壁垒被打破,它也积极投入到混叶经营慕中去,可这也为它如今的困境埋下了种子
由于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着低资本要求和有着高额利润回报,而这样的机会又被华尔街一个一个“神话”所证明,作为商业银行的花旗银行,传统商业银行的审慎经营逐步让位于冒险扩张,而且还给其披上了银行就是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这件华丽外衣,实质上已将商业银行的经营变为了与投资银行赌博,其经营日益严重与商业银行核心业务脱节(欢迎您来订阅,打赏,,
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中华星
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中华星是
由会员手打,
第八百二十三章 花旗银行大危机
第八百二十三章花旗银行大危机
花旗银行家大业大,但相比美国其他商业银行,在这次金融海啸中不仅所持有的次贷相关资产规模大得多,而且其参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也是其他传统商业银行难望其项背的。作为商业银行,花旗银行曾是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第二大交易商,拥有资产组合价值最高达36万多亿美元!
花旗银行可以说是美国银行业打破传统银行和投行界限后,综合化经营的典型代表。客观来说,综合化经营本身没有错,关键是这种战略能否得到自身核心能力的支撑。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确实大大拓宽了银行生存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大大增加了银行风险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改变了银行风险的范围和性质。包括组织结构复杂化和文化多元性带来的利益冲突、金融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风险、会计制度和行业适用监管制度差异带来的信息披露风险、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风险传递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而最关键的是像花旗这样传统银行由于转型为金融控股集团,过于积极介入资产证券化市场,使许多本已转移的信贷风险再次循环回归,最终银行承担了过度风险。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大多脱胎于传统商业银行,其传统的内控机制是难以有效管理高度专业化和复杂化的证券投资业务,尤其是表外证券投资业务,有可能成为拖垮银行的“黑洞”。
花旗银行走到今天将要破产的地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1998年美国拆除了银行体系与资本市场之间的风险隔离,花旗银行90年代后一改此前主要在自身比较熟悉的商业银行领域进行并购扩张的做法,大举进入到自己比较陌生的领域———投资银行领域。2006年,花旗集团通过建立spe实体而交易的各种证券化产品占总资产的比例达到了114,如mbs、cdo、clo、cds等等,花旗银行通过长期证券化过程,本来试图把相当部分的信贷风险转移到外部,没想到却事与愿违。
花旗银行本身作为美国资产证券化交易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同时又在从事证券化基础资产的收购与证券化衍生品的设计、发售、承销等业务,以及二级市场的证券产品交易业务和相关信用支持业务,过于庞杂的金融衍生品业务使得它内部管控机构都没有发现,此前认为转移出去的信贷风险,其实又悄悄的通过资本及衍生品市场业务再次循环回归到了银行内部另一个部门。
花旗银行还是一二级市场的主要交易商,许多其他银行发行的证券化产品所蕴藏的风险也集中到了花旗银行身上,多重危机爆发,使花旗银行在劫难逃。花旗集团在快速扩张的1999~2003年,年均并购交易金额超过100亿美元,从传统的商业银行迅速发展成为囊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的全能和全球金融控股集团,资产规模从2000亿美元左右一跃到了2万亿美元的巨无霸,翻了10多倍,但也引发了一个致命问题,这些帐表外资产哪怕遭受10的损失,花旗银行也将资不抵债。
结果金融海啸一至,花旗银行忙着出售手中的大量次贷资产,可是没想到没有及时关闭的金融衍生品部门还在继续制造更多的有毒资产,只好拆东墙补西墙,直到最后没人敢再投钱让它继续补下去。花旗银行这才发现它的大部分金融衍生品都化为泡影,并且还要承担巨大的损失。花旗银行原有资产2万多亿美元,在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亿多个客户账户,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金融帝国,可一夜之间就“玩”到了不接受外部救助就将一文不值的这个地步,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杨星带领海外抄底团低价收购花旗资产时,就详细分析了花旗银行的危机成因,还特别提醒国内金融监管部门注意这种风险,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全部都是“混业”经营,在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上先天不足,很多时候难以清楚认识其中的风险,更谈不上对其进行管理。
现在国家推出的4万亿救市资金中,大部分都是通过银行系统发放,而许多基建项目中,地方zhèng 府也要拿出资金配合中 央下拨资金,而由于地方zhèng 府没有发债权利,就变相成立了许多担保融资公从银行贷款出来运作。由于国内银行大部分政企职能没有完全分开,无法拒绝地方zhèng 府的指示,因此许多贷款评估和投放目标都不符合经济规律。
这样的贷款一旦出现问题,就
会导致大量呆账、坏账出现。当初为了解决几大商业银行庞大的坏账,不得不剥离这些资产,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才解决问题。现在旧账才了,新账又生,为了压低坏账比率,国内银行最容易采用的办法就是把问题资产打包,做成所谓“理财产品”向市场推销。
据杨星了解,目前国内银行的这些理财产品买单方大部分都是普通储户,为了吸引他们,许多银行的理财产品采用的都是发新债抵旧债的把戏,杨星因此向中 央建言,美国为次贷危机付出了惨重代价,而国内庞大的地方债务和银行理财产品也是定时炸弹,花旗银行就是前车之鉴,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啊!
花旗银行宣布要破产,无论是规模还是市场影响力,它都要比雷曼兄弟公司大得多,如果美国zhèng 府不救花旗银行,那么给美国及世界金融进而经济带来的打击,恐怕比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起的全球经济冲击还要猛烈得多,因而美国zhèng 府无论如何不能放任它不管,真正是“太大不能倒闭”。
不过鉴于刚出台的对“大到不能倒”公司救助提出了严厉限制,2006年10月24日,美国zhèng 府、美联储和美国联邦保险公司联合发表声明,对处于破产边缘花旗银行实施一揽救助的同时开出了苛刻条件。
一是美国zhèng 府从8500亿美元救市计划中拿出800亿美元注资花旗集团,获得其40的优先股,花旗集团宣布一拆为二亿美元资产划分给新花旗银行,剩下的8500亿美元非核心资产划归花旗控股公司,标志着花旗集团作为金融超市时代的终结。
且zhèng 府规定未来三年,未经zhèng 府批准,花旗银行派发普通股股息不得超过每股001美元,并必须遵守对管理层薪金福利制度加以封顶的规定。zhèng 府对花旗银行306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提供担保,四家签订损失共担协议,但花旗必须自己消化3060亿美元不良资产造成的大部分损失。
三是美联储对3060亿美元之外的风险资产提供一定贷款,邀请外部投资者进行收购。zhèng 府“国有化”花旗银行后,也欢迎其他国家投资者收购花旗股份,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将为此大开绿灯,即使是国家的主权投资基金也没有问题。
这可是项巨大优惠,要知道美国人说喜欢zì yóu贸易,但对其他国家来美国投资,尤其是他们眼中国家投资挑三拣四,前不久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公司功败垂成就是个例。但现在时势使然,美国人也不得不做出让步。如今金融海啸对欧美各国造成了巨大损害,以往的经济迷n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