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买上一两回,而作为世界头号大国国民,美国人当然不想等到退休时才拥有自己的房子,而是有工作就想买房。所以很少有人会选择全款买房,通常都采用长时间贷款购房。
可大家都知道,美国人失业和再就业稀松平常,而银行发放贷款一个基本标准就是评判你是否有稳定收入和工作,而有些人的收入并不固定甚至一段时间根本没有收入,他们又怎么买房呢?按美国信用等级,这些达不到标准但又有购房意向的人就被定义为次级贷款者。
要知道这几年美国房市火热,地产开放商大量提供房屋,供应很快超出了需求,地产商不愿意把房子压在手里。就把销售对象扩大到了次级贷款者身上。大约从10年前开始,贷款公司和银行就在电视、报纸、街头漫天大做广告,吸引许多本不符合贷款标准的人来买房,甚至为了吸纳客户,不少贷款机构还推出了零首付的房子。
很快贷款机构通过房价上涨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可新问题来了,由于房产贷款往往一次需要几十年时间才能还清,许多还有点理智的贷款机构开始担心,万一房价下跌,放出去的那么多贷款能否收回来?幸好美国有其他国家没有的优势。那就是金融业异常发达,贷款机构就找上了美国经济界的带头大哥——投行。
投行可都是名字响当当的主儿(美林、高盛、摩根),他们每天做什么呢?就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成天找诺贝尔经济学家,哈佛教授。用最新的经济数据模型,一番鼓捣弄出几份分析报告。从而评价一下某某股票是否值得买进,某某国家的股市有泡沫了,让投资者跟着他们的指挥棒转。
这一群在风险评估市场里面搞风搞雨的主儿,你说他们看到次贷里面有风险没?用脚都看得到!可是他们看出这其中大有利润啊,那还犹豫什么,接手搞吧!于是经济学家、大学教授以各种复杂数据模型计算,再叫上三大信用评估机构装模作样评估之后,重新包装一下,就弄出了一系列金融衍生新产品——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债务抵押债券),说穿了还是债券,只是通过发行和销售CDO债券,让债券的持有人来分担房屋贷款的风险。
光这样卖,风险太高还是没人买啊,可这难不倒投行,把原来风险等级是6,属于中等偏高的债券。一分为二成高级和普通CDO两部分,承诺发生债务危机时,高级CDO享有优先赔付的权利。这样两部分的风险等级分别变成了4和8,总风险不变,但是前者就属于中低风险债券了,凭投行三寸不烂“金”舌,4等级风险债券当然能卖个满堂彩,可是剩下风险等级8的高风险债券又怎么办呢?
于是投行又找上了对冲基金,对冲基金是什么人,那可是在全世界金融界买空卖多、呼风唤雨的角色,过的就是刀口舔血的日子,这点风险小意思!于是凭借着老关系,在世界范围内找利率最低的银行借来钱,然后大举买入这部分普通CDO债券,要知道此时世界经济体都采取宽松经济政策,日本央行贷款利率低到1.5%,而普通CDO利率却达到12%,两者间光吃利息差,对冲基金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这样一来,奇妙的事情发生了,眼看着美国的房价一路飙升,短短几年翻了一倍多,发放次级贷款的金融机构眉开眼笑,觉得根本不会出现还不起房款的事情,就算没钱还,把房子一卖还能再赚一笔钱,实在是不会吃亏,那就发放贷款多多益善吧!
结果除了贷款买房的人外,贷款银行,各大投行和对冲基金人人都赚钱,都很满意,只有投行海不太高兴,当初他们觉得普通CDO风险太高,才扔给对冲基金,没想到这帮家伙比自己赚的还多,净值一个劲地涨,早知道自己留着玩多好。
这就好像自家有馊的饭菜,正巧看见隔壁邻居那只讨厌的小花狗,本来打算毒它一把,没想到小花狗吃了不但没事,反而还越长越壮了,投行这下不干了,难道馊了的饭菜营养更好,于是打算捡回来自己吃!
这下把对冲基金乐坏了,他们是什么人,手里有1块钱,就能想办法借10块钱来玩的土匪啊,现在拿着抢手的CDO还能撒手?于是他们又把手里的CDO债券抵押给银行,换得10倍的贷款,然后继续追着投行买普通CDO。嘿,当初可是签了协议,这些CDO都归我们。投行心里那个不爽啊,除了继续闷声买对冲基金之外,他们又想出了一个新产品,就叫CDS (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交换)。
华尔街就是这些天才产品的温床,不是都觉得原来的CDO风险高吗,那我投保好了,每年从CDO里面拿出一部分钱作为保金,白送给保险公司,但是将来出了风险,大家一起承担。保险公司想,不错啊,眼下CDO这么赚钱,1分钱不用出就分利润,这不是每年白送钱给我们吗?干了!
对冲基金想,不错啊,已经赚了几年了,以后风险越来越大,光是分一部分利润出去,就有保险公司承担一半风险,干了!
于是再次皆大欢喜,CDS也卖火了!但是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因为“聪明”的华尔街人又想出了基于CDS的创新产品!先假设CDS带来了50亿元收益,现在我新发行一个专门投资买入CDS的基金,也就是买基金的基金。
显然这个建立在本就风险高的金融产品之上基金风险会更高,但我把之前已经赚的50亿元投入作为保证金,如果这个基金发生亏损,那么先用这50亿元垫付,只有这50亿元亏完了,你投资的本金才会开始亏损,而在这之前你是可以提前赎回的,规模500亿元。
天哪,还有比这个还爽的基金吗?1元面值买入的基金,亏到0.90元都不会亏自己的钱,赚了却每分钱都是自己的!评级机构看到这个天才设想,简直是毫不犹豫:给予AAA评级!结果这个基金一推出就卖疯了,各种养老基金、教育基金、理财产品,甚至其他国家的银行也纷纷买入。
结果基金规模可能定下只有500亿元,但后续发行了多少亿,却谁也说不清,但保证金50亿元却没有变。如果现有规模500亿元,那保证金就只能保证在基金净值不低于0.99元时,你不会亏钱,可超出的部分,投资者是一分钱也拿不得到的,这也是造成次贷危机爆发后,许多投资者想要收回投资时才愕然发现,由于过量发行,他们投在基金里的钱不但赚不到一毛钱,反而会倒亏一大笔的缘故。
第七百九十三章 贪婪是原罪
听杨星像说单口相声一样把次贷危机来龙去脉讲了一遍,惹得听得的女人们笑得前仰后合,大概只有他才能这样把华尔街投行和对冲基金高高在上的形象给打翻在地,还要踩上几脚才解气。在他口中,拗口的CDO和CDS等名词贬得一无是处,说穿了不过是用来骗人的把戏而已。即使是王伊人等对次贷有所了解的人,今天听完杨星诙谐的讲述,对此才有了全面和清醒的认识。
叶捷琳娜不由追问,“既然像你说的,这其中许多花样说穿了一文不值,可为什么当时就没有任何人主动站出来表示质疑,我看前一阵你发表次贷危机的讲话,大部分经济专家都是骂你的人多,相信你的人很少,这里面一定莫非还有什么玄机不成?”
杨星这时才换上了郑重的表情,他摇摇头接口道:“其实这很简单,这是人类的通病,是圣经里七宗罪中的贪婪,就像我所说,开始的时候,好像各方面都能从次贷中赚到钱,买不到房子的得到了房子,放贷款的可以转嫁风险,借助风险投机的人在美国房价一路上涨中获利最多,大家都觉得皆大欢喜。而通过种种转嫁风险的金融工具,好像即使有损失也不会太大。”
“但大家都忘了,皮之不附毛之焉存,每个环节的人都很贪婪,以为自己能侥幸逃脱,但每个环节的风险一点点汇总起来,就是吞没所有人的灭顶之灾。虽然华尔街一向认为贪婪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可没有限制的贪婪,只会召来毁灭,次贷危机总的来说就是因为制度的框子无法限制住贪婪的本性。贪婪是原罪啊!”
杨星身边搞商业的女性听了都大有启发,仔细想来。的确问题出现前,所有人都觉得通过次贷能赚钱,可谁也没想过,这一切的基础是建立在这几年美国房价一路高涨,并坚信未来也会如此的前提下。而房价会涨就会跌,二十年前日本地产泡沫破灭已做了很好的反面教材,可人们依旧重蹈覆辙。杨星并不是神,仅凭一人之力就能让倾覆世界经济,可正是因为世界经济本身漏洞百出,只要他不懈的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