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话,锥儿女的心!” 李薇大舅舅暗吧一声,与何氏打个眼色,何氏便道,“娘,你先坐着,我去交待交待,你这一来,几个外孙女都是要来的。”便跟着李薇大舅舅出了门儿。 两人拐到小偏厅里,李薇大舅一进厅中便红了眼睛,略带哽咽道“大姐,这。。。” 何氏看他这样,心头更急。直催他,“有话就说,你这是干啥?” 李薇大舅哽咽道,“咱娘。。。这几个月来,咱娘象是糊涂了,性子执拗不说,还日日把这样的话放在嘴边儿,你说,这是不是,是不是。。。”说着已在偏厅中间蹲了下来,头埋着,肩头耸动。 何氏唬了一跳,怔怔立住,好半晌找个凳子坐下来,声音已是飘忽无力,“你,你说的是真的?早先怎么没送个信儿来?” 李薇大舅道,“早先只当是她念文轩念得紧。哪敢往这方面想。再说哪能有咒自家老娘的。。。可这回不一样。真要应了她去京城,就怕万一路上有个好歹。。。” 何氏虚坐着,眼前的景物已花了起来。好一会儿,突然站起身子,朝着李薇大舅舅背上,重重的给了两下子,红着眼圈数落,“娘身子骨好好的,你这不是咒娘是什么,你给我起来。待会儿几个外甥女来了,可不准你露半个字儿!” 李薇大舅舅站起身子,抹了把眼泪道,“那是。我这心里头想的,连杰儿娘也没敢说。可是,大姐,你一定得劝着咱娘,京城不能去!” 何氏应了声,“我知道了。” 正说着,院门响了,何氏伸头一瞧,却是梨花已到了。赶忙说,“你擦擦泪儿,等会儿再出来。”
李薇一下车,便见何氏从偏厅里出来,笑着叫道,“娘,姥娘大舅来是不是有事儿?你也瞒得紧,偏不说清楚,害我一路担心着。” 何氏笑着招呼她“快来,是有喜事儿!你小舅舅家里添了大胖儿子。这会儿已有半个多月了。” 李薇一愣,登时眉开眼笑,乐了起来,“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姥娘姥爷定是乐疯了呢。” 李薇姥娘在屋里听到,也招乎她,“梨花快来,让姥娘瞧瞧嫁了人可瘦胃。那姓贺的有没有欺负我的乖外孙女?要是他们敢欺负你,叫你小舅舅替你出气!” 李薇听姥娘的语气不似往常,只当她高兴坏了,连连附和道,“姥娘说得对,我小舅舅可疼我了,她们谁敢欺负我,让小舅舅替我出气。”一边说着一边上了台阶手挽着何氏的胳膊,一边向正厅走去。 踏进正厅的一刹那间,恍惚觉出何氏的眼睛有些不对,象是哭过了一般,遂笑道,“我娘定是高兴得抹泪儿了。姥娘你抹泪儿了没有?” 李薇姥娘却嘟哝了一句,“我好好的,你们抹什么泪儿。”一句话,说得何氏骤然心惊起来,再看梨花姥娘已笑眯眯叫梨花上前,拉着她左看右看,末了十分满意的点头,“养得还好,象是没亏着。” 李薇也奇怪姥娘方才的那句话,不过却是以为她没来的时候,几人正说着什么事儿,才招来她这么一句,便也没多放在心上。笑嘻嘻的偎在姥娘身边儿,说道逗乐。 又问大舅母家中如何,杰表嫂枫表嫂可好等等。何氏见女儿笑得畅快,也跟着强笑了一会儿。便借口去了后院,回到房间,拿帕子捂了嘴,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 早先听村里的老人家说过什么“露出下世征兆”的话,还十分不解,现下却有些明白了,虽是猜测,却也是心痛万分。 不多会儿春兰春柳两个也都过来了,带来三个小萝卜有关当局,春兰春柳教他们叫曾外祖父曾外祖母老舅爷老舅奶奶等等,前院一片热闹欢乐。 春兰不见何氏,便问李薇,“梨花,咱娘呢?” 正巧丫头端茶过来,便道,“回二小姐,老夫人象是去了后院儿。” 春兰看看春柳,站起身子,“你陪着姥娘姥爷舅母坐坐。
我去给这个小的换换衣衫,早上穿得厚了,这会象是冒了汗。” 李薇忙跟着春兰出来,悄悄笑道,“二姐,咱娘肯定高兴狠了,到后院哭去了。” 春兰斜了她一眼,“就你鬼得很!”又问,“最近在那府上如何?年哥儿有没有使人捎信儿来?” 李薇逗着春兰家小儿子,故意叹息到,“反正嫁人自然没有自家好,不自在,日子过得也没趣儿。早知道这样,我便不嫁了,守在爹娘身边儿一辈子。” 春兰骂她没正形。姐妹二人说笑着到了后院,顺着游廊到何氏房外,何氏听到外面的声音,连忙收了声。 两人推门进去时,正见何氏抹泪儿,哭得眼睛通红,都失笑,李薇打趣儿何氏,“娘,我算是知道咱们家人一有喜事儿,便爱哭鼻子,原来都是随你!” 何氏强笑了下,瞪她,“嫁了人,嘴皮子愈发随着春杏长了。” 春兰笑道,“娘,去洗洗吧。这也算是咱们一大家子的喜事儿。我呀,好奇得很,小舅舅和小舅母那样的两个人,这生出来的孩子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说不得比梨花小时候更精怪呢。” 春兰一提这个,何氏心头好受些,也笑,“是,我也好奇着呢。这不,你姥娘非闹着现在去瞧瞧,我不是怕她身子骨受不住,倒真想攒到着她去,我也好跟着去。” 李薇打了水,让何氏洗了脸儿,等面上红色略退了些,母女三人才去了前院儿。 何文轩得子确是一大喜事儿,可李薇却瞧着何氏笑得不宽展,私下认为是因为老皇上驾崩,她担心何文轩。本想劝说,又一想,爹娘是正经八百的平头百姓,许是想不到这么深远,便也就没提。只是姥娘固执得让她有些意外,连带她时而会蹦出一句前言不搭后语的话,若说她是年老糊涂了,也不尽然,最起码面上儿瞧不出什么来的。 三姐妹轮番上阵,极力说服姥娘,最终梨花姥娘哭了起来,说是见不到儿子孙子了等等。哭得一家人都懵了。梨花姥爷也劝不住,最后便说,“她想去还是去吧。人老了就这么点心思了。” 春柳便道,“去瞧瞧也好,周濂近日还提过往京中发展铺子的事儿,说不得有两个得力的人熟识路途,不若先送姥娘到安吉,让年哥和周濂安排人手护着过去。” 李薇大舅无法,便点头,“只能这么办了。” 说定这事儿,李薇姥娘便催着李薇大舅回去,把她这一两年里做的小衣裳小鞋子小包被等都拉过来。她便不走了,专等着从宜阳往京中去。李海歆这会儿也看出端倪来,将李薇大舅拉到一旁问话。他又说一遍儿,“若不让她去,怕万一等不及文轩送孩子回来,见不着一面儿。若让她去,万一路上。。。我们这些人可不也见不着老娘最后一面儿了。”
李海歆闷头闷了一会儿,叹息,“还是让去吧。文轩多少年不在家,她不见一见,哪里能放心得下。”又道,“再说,也不见得就象你说的那般严重,她是上了年纪,糊涂了也不一定呢。” 李薇大舅舅深深叹息一声,“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送他去学堂呢。也能在家多守守老娘!” 李海歆拍拍他的肩头,“哪里有万全的事儿?别想了,明早回去。早去早回。”
第202章 初引入局
定下李薇姥娘要上京去,何氏也跟着忙活起来,原本是她没想着要去的,又不放心老娘,与李海歆商量了下,最终还是决定两口子一块儿去,虎子就暂时住到春兰家里。
李薇担心路途,却也高兴爹娘能有这样的机会走走远处,赶着帮着收拾行礼。这几天孙姨娘还如前些日一般,每天来坐一会儿。
这天她来时,李薇正指挥着丫头在厅中铺了地席,做睡袋式的小包被,她仍旧是先恭喜一番,便顺着这话扯到乡间的风土人情上面儿,说着说着,话头一转,笑着问道,“二少奶奶,听说你们老家那一带,有个大青山,香火极盛,也灵验的很,可是真的?”
李薇正在指点麦穗几个做封口的部分,便随口道,“旁的不知道。只听村里老人们说过,那里的送子娘娘灵验,四里八乡的人家,大多都去山上拾过送子石头儿。”
孙姨娘似是略带遗憾的道,“原是这样呀。我原是想趁着浴佛节,去山上拜神,给老爷祈福,请神佛保佑他身子康健的。”
李薇听这话略有些奇怪,她去给贺萧祈福与她唠叨什么?两人又不是平辈聊。便微微点头,没有接话儿。 ~
孙姨娘随即将话又扯到眼前的针线上面儿,问是做的什么,李薇不想与她多解释,便含糊的说了。还好,她也没追问下去,又扯了旁的闲话儿,便走了。 孙氏看着孙姨娘出了院子,这才回到正房,向李薇道,“小姐,方才孙姨娘问什么大青山的话儿不象是随口问的。”
李薇抬起头来,“怎么了?”
孙氏道,“她问话时,眼睛溜溜的转着。再有,小姐说到送子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