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打,就这样过去吧,妈的,就这样忍了算了,用句江雪经常说的话:失节事小,失面子事大啊!
老妈也在那里郁闷了很久,随后就想开了,说好男人后面有的是,去了一个,还有千万个站起来,半夏看着老妈,觉得她参加革命的话是个好样的。
这件事情成了半夏的一个不解之迷,为了解开这个迷,她埋头苦想了很久,无果。于是在朋友圈里把这事拿出来,大家先是和半夏一样的气愤,然后是不解,再然后,有人猜测,是景程的妈妈嫌弃半夏的工作,也有人猜测,是那晚半夏喝酒的原因,哪有男人喜欢自己的女人在外面随便喝酒的,更有人猜测,是因为半夏在小酒的衬托下唱的那首《冲动的惩罚》把人家吓跑了,这个猜测得到大家高度的一致认同。
于是,景程事件后,《冲动的惩罚》成为半夏在去KTV时,朋友必为她点的成名曲……
十一章 快闪一族
幸好半夏的老妈亲戚姐妹众多,景程事件虽然让大家很郁闷,可是在集体把那家伙的全家问候了一通后,又很快行动起来。半夏好像已经很熟练这一套,她已经选好了专门为相亲见第一面时用的衣服,特别挂在衣柜显眼处,到时只要拿出来套上就行,她努力忽略那种像在课堂上写公文时套模板的感觉。反正,这几场相亲下来,她的功夫已经大增,也有了些小小的经验,只是,无论哪一次相亲都没有吃到一次饭,她感到很遗憾,也很不好意思,当然,这事除了家人她谁都没告诉。
很快地,下一个相亲对象新鲜出炉了,依然在老地点,老妈神秘的声音:“这次这个肯定合适,也是和你同龄,听说长得很俊,自己开了一个广告公司,年轻有为,父母都退休了,退休金都很高,没有一点负担。我觉得你肯定能看中这个,广告公司嘛,和时尚占边,对我女儿味口。”
半夏无所谓点头:“行,说个时间地点,见个面吧,是骡子是马出来溜溜。”
“瞧你这傻孩子,怎么说话呢,以后可得文雅些,真不知道你那几年中文是怎么学的。”老妈有些无奈。
半夏笑笑,不然还能怎么说,难道要自己花痴一样表示很想立刻见到这位大哥,就是文雅了吗?
半夏的手机号已经由介绍人告诉那个人了,然后半夏就只要等着人家召见就可以了,也许这事一般都是男方主动些吧,所以她只能等着,手里也没有人家的手机号,或者说,即使有,她也不能像嫁不出去的样子上赶着人家啊。
记得那天是周五,下班后,在家里正上着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半夏一看不认识,迟疑了几秒接下,里面传来的声音让半夏怀疑又回到了大学时代接到隔壁班里男生的电话了,充满阳光活力的声音:“HI,柳半夏是吗?我是杨阳,雪姨给你说过我吧?(好像很自信哟)怎么样今晚有时间吗,出来一起认识一下好吧?”
然后半夏就让这充满活力的声音吸引住了,她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种声音了,在公司,在周围的男人的声音,或磁性或者沙哑,或低沉,可是很少会有这样干净阳光的声音,那会是多么快乐的人才会有的声音啊,半夏不能拒绝,也拒绝不了。
对方说了一个地方--布鲁,半夏知道,那是本市有名酒吧,很有品味,曾经和江雪一起去过几次,感觉很好。
于是按套路打扮好,出发。刚到布鲁门口,就看到一个帅哥站在那东张西望,凭感觉,她认出那就是杨阳,因为他身上散发出的阳光活力的气息,有那么一瞬间,她甚至觉得自己有了些许的苍老,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就像回到大学时代,走下宿舍楼,看到楼门口那些在爱情中的青涩男生,就像,在操场上,看到正在打篮球的青春活力四射的男生……
来不及多想,杨阳也已经走上前来:“柳半夏?”
“杨阳?”
二人几乎同时问出口,然后同时笑起来,都能在人群中认出对方,感觉出对方是自己要见的人,要找的人。
一起来到酒吧里面,看来杨阳是这里的常客,一进去有很多人和他打招呼,坐到吧台前,调酒师暧昧地笑着看杨阳,问他要什么,杨阳看着柳半夏征询她的意见。
柳半夏点了卡布基诺,杨阳看着柳半夏笑了笑,对调酒师说了些什么,然后调酒师给他拿过伏特加,又笑着看柳半夏:“你是个传统的女孩子。”
“这话怎么讲?”
杨阳不再说话,只是笑,然后转移话题:“我是一个不甘于平淡生活的人,人这一生活得太累,如果还要勉强自己或者说围绕着长辈设计好的路走下去,我觉得很悲哀,趁着年轻,做自己想做的事,会更快乐些。”
柳半夏摸不清他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不满意长辈介绍对象相亲的事情?于是她笑笑:“谁都想过你说的这种自由的生活,都不想平淡地过一生,可是有时候,人不只是为自己而活,也不是生活在人群之外,不是吗?或者说,你的意思是对这场相亲很不满意?”
杨阳大笑起来:“你是个有意思的人,哈哈,明人不说暗话,我的确对父母安排的这样的相亲讨厌至及,可是又不能违背,我已经拒绝太多次了, 这次总要装一个样子给父母看,不过,没有想到是你给我的是惊喜。”
柳半夏听出他话中赞赏的意思,不再说什么,两人一起听着音乐,感受着这一刻……
回到家后,老妈问半夏情况,半夏把与杨阳见面以后的情况一说,老妈沉吟片刻:“这孩子好像比你年轻啊。”
半夏翻个白眼:“我也不老啊,只是他的性格比较明显地外向吧。交往一下看看再说吧。”
老妈不再说什么,相信女儿会有自己的选择。
第二天,接到杨阳的电话:“半夏,明天休息吗?一起参加个活动吧。”
“在哪里啊,远吗,我只有两天休息时间。”
“人民广场,你会喜欢的,你加上我的MSN,我在上面给你说具体情况。”
MSN上,杨阳发过信息,是一个网址,柳半夏打开后,发现是一个论坛--快闪一族。最上面的公告就是杨阳说的明天的活动:上午十点,人民广场,快闪一族们一起喊“我爱人民币”。 再往下一看,报名者竟然有几百人,而且现在还在刷新报名。
“怎么样,感兴趣吗?一起吧!”杨阳的信息又发过来。
柳半夏不是落伍的人,关于快闪族,她也听说过,可是这样实际的接触,甚至于要去参与其中,她还是第一次,并且觉得,有一些些的期待、不安。
在百度录入“快闪族”,上网了解一下具体的信息情况:快闪族(Flashmob)是一群互不相识的人,透过因特网相约在指定时间和地点集合,然后一起做出一些无意义的动作,例如拍手掌、叫口号等。
出现过程 :快闪族是于2003年最先在纽约出现,后来扩展至欧洲、亚洲等。
快闪族最早起源于2003年5月美国纽约的曼哈顿。当时一个名叫比尔的组织者召集了500余人,在纽约时代广场的玩具反斗城中,朝拜一条机械恐龙,5分钟后众人突然迅速离去,快闪族因此而闻名。
快闪族是都市时尚文化中的一种,是现代人在忙碌之余和世界开的一个善意的玩笑。他们当中的多数人表示,如果活动设计合理,自己将会主动参加。当然,也有些人因为担心造成误会,而采取保守的态度。
如今,快闪活动已风靡全球,罗马、东京、香港、台湾等地,都可以见到快闪族的身影,以及他们类似于行为艺术的表演或娱乐。
“快闪族”,他们一般拥有高学历和有固定职业,只是平常接触电脑的机会多,并愿意去尝试一些新的行为,当然前提是不准损害社会和危及安全的言行。
柳半夏看着这些关于快闪族的文字,心中不知是什么感觉,即期待着明天要见识一下传说中的快闪,又隐隐觉得,这不是自己的生活,如果,换作十年前,或者说五年前,她还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少女时……想到这,又摇头,其实,不是年龄问题,而是她的心……
约定的时间很快到来,杨阳开车来接柳半夏,找好停车位后,杨阳拉着柳半夏在广场上闲逛起来,半夏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群,睁大眼睛看着他们,不知道哪个人会是这个活动的参与者。杨阳看着她的样子,不由得笑了:“别到处看了,半夏,我告诉你啊,快闪,做完了即闪,从网络的虚拟世界走入了现实社会后,就要快些闪回到虚拟世界去,绝不相认。如果你问其他快闪友:‘我们一起去泡吧……好吗?’那可是违反了快闪族的‘天条’了。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