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第十层楼顶平台,这个平台上除了三座类似铅笔头的尖顶阁楼,大部分都是空地,天明便在这些空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土壤,移植了大量的睡眠草,草地上除了可以放晒衣服的晾衣杆,天明甚至还有打算,在楼顶建一个小型的足球场,带几个小鬼头上来踢楼顶足球。
当然,还有就是楼道和水塔。
城堡太大,层数也很多,天明便做了三个楼道。
三个楼道中。其中两个是旋转楼梯,可以踩着红木台阶和红木扶手上楼,位置位于城堡左右两端。
另一个是电梯,有两台可供使用。位于城堡中部,可以乘电梯到达城堡的任意层数……当然,为了保证安全性,天明在电梯通道的底部。加了一套弹簧装置,电梯就是从10楼直接掉下来,也不会出现摔死人这种情况。
最后便是水塔。
这么大的城堡以及这么多的人。每天的用水量都是很大的,天明便在城堡顶部的中央,电梯通道的正上方,建了一座高大的水塔。
水塔的主体高度有25米,底面积15平米,可以存储300多吨的淡水,补满一次,足够家人用两三个月。
水塔的顶部,天明照例建造了一座尖顶阁楼,面积10余平米,顶部为弧形的玻璃罩,作为一个独立的小房间,处于城堡的最高点,站在此处,小空间的所有美景都一览无余……在这里,如果将所有高度都加上的话,从地面到这里的高度,超过80米高了。
建造城堡的材料都是上等,城堡内部的装修基本不要怎么搞就亮丽堂皇了,只要把家具搬进去,再把电力、供水、燃气系统装好,就可以在城堡里简单入住了,为此天明做了一番分工。
“爸、妈、程伯父、程东,我们先从一楼开始,把家具全部搬进来,还有厨房要用的厨具、吃饭要用的桌子,我用异能把这些东西搬过来后,你们再合理地布置一下,还有二楼住的地方也要搞好……至于电力系统和自来水,这个我和天林去弄,争取将所有电线、插头、电灯全部装出来。”
“好!没问题!”
众人都挽起了袖子,积极热烈地大干一场。
最近这段时间,绪今升打制了好几套红木家具,每套都精美异常,精致的花纹,生动鲜活的龙凤,用“艺术品”形容都不为过……这些家具,现在都被带进了城堡,放到了一个个的客厅与卧室中,发挥其被打制出来的意义……从老爸脸上的笑容来看,他是蛮有成就感的。
众人框框歘歘地忙活着:有些在搬东西,有的在打扫卫生,还有的在厨房,看到自来水通了后开始做饭,连冲冲成成小雪儿三个宝宝,都没有人照料……本来是安排宋雪瑶照料小孩的,但她看到这么热火朝天的场面,实在忍不住,便让三个孩子去外面的草地玩,她也帮忙起来。
城堡二楼,6号套房中。
几个人奋力将一张双人床挪到墙边后,蓝洛擦了擦脑门上的细汗,这是二楼最后一间房了,今天的工作基本完成了。
啪。
卧室顶部的水晶灯亮了,天明又反复开关了几次,都没有问题,这才拍拍手舒了口气,城堡的电力系统都安装完毕了。
咕咕咕咕。
肚子咕咕的声音响成了一片,忙活了五六个小时,大家的肚子都发出了饥饿的信号。
恰好,楼下传来一阵扑鼻的米饭清香,“吃饭了”薛红的声音也传了过来……
……(未完待续。。)
第449章 沈中石
小空间的那座城堡,除了一些装修工作要等到后期慢慢完成,基本上住人没有问题了,家人也很满意。而靠近大棚空间的那栋小别墅,天明还是留在了哪里,这样,平时去那边干活的程方文他们,累了可以在小别墅里面小憩一会,缓解身上的疲劳。
吃完饭后,休息了四五个小时,看时间不早了,天明带着蓝洛回到了地球的别墅。
又睡了个回笼觉,上午10点,天明才从床上爬了起来,随便吃了点东西,带着蓝洛去蓝明公司看了看。
……
蓝明大厦,一栋23层高的写字楼。
之前这栋大厦的名字叫金贸大厦,常盛将这栋大厦买下后,改名蓝明大厦。
第18层,总经理办公室,常盛正在对一名中年男子进行面试。
中年男子浓眉方脸,穿着一身干净整洁的正装,坐姿端正,一丝不苟,一副成熟稳重的气质。
“你叫沈中石?”常盛看了看手中的简历道。
“对。”
“以前做过外贸生意,还是一家外贸公司的老总?”
“对,”沈中石眉宇间露出一丝苦笑,“外贸这行干了十八年了,半年前公司倒闭,我只能出来找工作了。”
“我们是同行啊!”常盛立时兴奋起来:“我之前也干过十几年的外贸,也是一家外贸公司的老总……你主要和外国人做什么生意啊?”
沈中石惊讶地看着对面的常盛,同行?
他心里升起一股莫名的希望,见他问自己的情况,便娓娓道来:“我主要是玩具外贸的,将h国沿海工厂生产的玩具,运到米国销售……”
因为是同行,谈起外贸,沈中石说的一些专业术语和行话。常盛不仅完全听得懂,还跟他探讨起做外贸的诀窍,老外做生意的习惯,如何和老外谈判等等,甚至连一些做生意的诀窍,俩人都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生意经吐露出来,如同老友一般,越聊越投机。
聊到后面,沈中石便唉声叹气起来。
他的外贸公司倒闭的时间比常盛的公司晚一些。但是损失更为彻底和惨重。
米国人其实是很聪明的,甚至可以称之为“阴险”。他们知道短时间内无法摆脱对h国轻工业产品的依赖,所以他们在找到替代产品之前,先不急着和h国摊牌,而是从h国进口了大量的钢管、铝材、服装、玩具、塑料制品等轻工业商品……进口的量,足够米国人使用一至两年。
h米关系刚开始恶化的时候,h米经贸上的往来,不仅没有冷淡下来,反而在短期内出现暴涨。
而等这些商品进口的量。足够米国人使用一段时间了,这时候米国人的丑陋面纱就揭开来了:他们会先给h国的外贸公司下一个超级大的订单,让这些公司运满满的一船货物到米国去,等这艘货船抵达米国港口时。等待h国船员的不是绿油油的米钞,而是冷冰冰的铁铐。
然后,米国海关会以“货物倾销”“非法走私”“商品质量低劣”“船员中混有间谍”等名义,将货船扣押起来。卸载船上的货物,对船员开出巨额罚金,如果不交钱。将面临10年、20年以上的牢狱之灾,如果船员中有强硬不合作者,判终生监禁都有可能。
“我们就像一头肥羊,他们会先好好地养着,等肥了、胖了,他们会一刀砍下来,毫不留情,毫不讲究道义,强盗、畜生!”
沈中石愤愤地咒骂着。
“沈大哥,消消气,来,喝点水。”常盛给沈中石倒了一杯茶。
“谢谢常总,”咕噜一口喝掉半杯温水,沈中石懊恼地道:“可是我不争气,明明知道这里面有陷阱,还是忍不住陷了进去……那笔单子太大,如果能够做成,我的公司能赚到过去一年才能赚到的利润,别的人也看出了这里面有问题,轮船公司也劝我别跑这趟,但我还是把所有家当都投了进去……”
沈中石遇到的情况,和常盛遇到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常盛当初也是因为订单大量增加才不惜将所有活动资金投入了进去,最后亏的血本无归。
沈中石比常盛还要惨,他不仅将所有流动资金投入了进去,还找人借了500万贷款,货轮出事后,不仅赚钱的梦想泡汤了,赎回几名公司员工也花了几百万,轮船公司也找到他,要求他为货轮被扣负责……总之,沈中石卖了公司、卖了车、卖了房之后,还是有一屁股债等着他。
“常兄弟,当时我站在十几层高的楼上,看着马路上来来去去的车和人,就想纵身一跃,结束我这失败的一生,要不是我老婆死活拉着……我悔啊!其实我早就知道米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了,我干点什么不好,为什么偏偏就和这种国家做生意!”
沈中石是海城人,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的时候,因为h国国内发生的一起政。治事件,以米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起了对h国的制裁。
那次制裁中,海城某罐头公司生产的蘑菇罐头卖不出去,不得已,政府只能将这批罐头分给了海城市民……哪一年,包括沈中石在内的数百万海城人,整整半年的时间,都在吃这种蘑菇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