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1
81、十 前路 。。。
京都南书房内,青瞳凝视着大苑西南地形图,容色憔悴。安州、益州、扈州,这三州都和麟州相连,西瞻军出了麟州之后会向哪里走,可真的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安州有嘉陵郡、樊城、采石郡,扈州有巴城郡、会稽、万春、长陵,都是人口众多的大郡,随便哪一个被西瞻攻破,都会造成大规模的恐慌。益州更不得了,整个大苑一半的粮食产自此州,大苑十个最繁华的商业城中,三个都是益州的,若益州被占领,朝堂民间不知多少人对她的信心会就此崩塌。
青瞳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她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如果是箫图南,会往什么地方走?很多时候,她觉得自己和箫图南是可以心意是相通的,因为他们绝对是同一类人,他们要的是同样的东西,所以他们很有可能做出同样的行动,所以青瞳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在怎么从哪里走?
她冥想着,我刚刚从麟州杀出,军队士气如虹,但是箭支武器损耗不小,都需要补充。我直接去占领一个有武器库存的郡县自然是最方便的,但是有武器储备的郡县都是军事重地,全都有驻军,不但会增加难度,还容易被人算计出行动方向。不如选择一个大郡占领,堵住城门,命全城铁匠一起加紧铸造,最多两天也就补充上了,并不比攻打一个军事重地更浪费时间。
那一瞬间,青瞳仿佛真的有了错觉,自己就是那个转战北褐万里的西瞻振业王。骑着战马,带着金鹰面具,领着一群狼虎一般的骑兵,大苑的土地变成了自己要征服的目标,她竟然会为这种假想觉得激动。
青瞳很诧异自己这种激动,赶紧睁开眼睛重新盯住地图,回到自己的立场上来。安州八郡中有兵器库的是采石郡,超过五万人居住的是嘉陵郡和樊城,自从嘉郡王在他的封地嘉陵郡称帝以后,城池重新修建的十分牢固,那么说来……应该是樊城?
青瞳霍然跳起,手一指陈文远:“拟旨——命霍庆阳与樊城城守……”
说到这她突然停住了,陈文远写下了与樊城城守五个字以后,毛笔上墨汁还是满满的,青瞳戛然而止,他也只能端着笔等着,又怕墨汁流在纸面上,一支笔被他拿的小心翼翼,好像拿着一杆长枪一般费力。
他这里等着下文,谁知青瞳目光突然有些迷茫,竟然就这么停住,没有下文了。
陈文远实在等不了了,小心问:“陛下!有何旨意给霍元帅?”
“先收起笔,让朕再想想。”青瞳用手指轻轻扣着桌面,许久才道:“陈文远……有什么能静心的文章,你给我读一遍。”
陈文远颇为摸不清头脑,但还是应声‘是’,略想想就道:“《宝箧印陀罗尼经》可让世人心与佛通,佛言,若人读诵此一卷经,即为读诵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所说经典,最是……”
青瞳一摆手:“就是这个,读吧!”
陈文远只好在脑中搜索出宝箧印陀罗尼经,轻声背诵:“由如是故,九十九百千万俱胝一切如来、应供、正等觉侧塞无隙,犹如胡麻,重叠赴来,昼夜现身,加持其人。如是一切诸佛如来无数恒沙,前聚未去,后群重来,须臾推迁,回转更赴。譬如细沙在水旋急,不得停滞,回去复来。”陈文远说话的声音清越中仿佛带着一点甘甜,此刻放低放慢,本就有空山幽谷的感觉,用这种声音说佛经,非常容易让人听的沉迷进去。
“好了!”等他读完,青瞳点点头,又道:“你盯着点,以后我要是再要给霍元帅下旨,你就直接背一遍宝箧印陀罗尼经再说。”
陈文远有些迟疑:“陛下……这是为何?”
“提醒我自己别做蠢事!”
青瞳咬着嘴唇,深深吸着气:“我真想告诉霍庆阳,试试在樊城设伏!绕道樊城绝对来得及!安州尚有八万驻军,只要烽火传信……前后截击……”她双手紧握,将嘴唇越咬越紧!
“那陛下为什么不拟旨?”陈文远迟疑片刻,终于忍不住道:“霍元帅如果能打一场小胜,陛下也不至于……”
他住口不语,这些话不应该由他来说,但是他作为弘文殿文书,连日来整理的奏章,十个里九个都是弹劾霍庆阳的。当初霍庆阳在骁羁关拦截失败,将敌人放进内陆,就有许多言官叫着要严惩他作战不力之罪。如今西瞻人如狼似虎的逼近,京都群臣已经越来越恐慌,参奏霍庆阳的奏章也就越来越多,甚至有激烈的说他这样跟着一战不打,有通敌的嫌疑,上奏希望另派主帅,将他押回京都审问。
皇帝对此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有上奏参劾霍元帅的一律驳斥,让他们回家闭门思过!恐慌和矛盾得不到转嫁,群臣反应日渐激烈,陈文远整理的奏章中,甚至已经有人用‘刚愎自用,任人唯亲’来暗指皇帝了。
陈文远觉得,京中的形式对霍庆阳却始终一言不提,可以理解为皇上对霍元帅的信任看重,但是有了战场上的主意,这是有利的事情,为什么也不说呢?
青瞳看着他的脸色,皱眉道:“你也觉得霍元帅作战不利?”
陈文远吓了一跳,连忙摇头,道:“臣岂敢胡言乱语?不过霍元帅始终和西瞻没有接触,恐怕是对西瞻人行踪难以掌握,陛下信任霍元帅,哪怕不命令,给霍元帅一个意见也好啊。”
“我就是怕霍庆阳太重视我的意见了!”青瞳叹了一口气:“陈文远,你聪明能干,博闻强记,为人又小心谨慎,将来会有重用你之处。所以你要记得,并不是只有真正刀对刀枪对枪打起来才叫战争。
战争通常从整军行军就已经开始。几万、十几万军队出动,会是多长的队列,你没有亲眼看见过恐怕很难想象。我只告诉你,一直在主将视线范围内的最多五六千人,其余的都只能靠各级军官整肃,这中间士气的保持、首尾的呼应、士兵的休养,甚至吃饭宿营巡逻的顺序,一切皆是学问,尤其是疾行的时候,一个小问题都可能引发大哗变。定远军的周元帅曾经和我说过,如果要一个不会养兵的将领领军,不必打仗,单单行军就可以让几十万军还没有走到战斗地点就自行崩溃。”
青瞳摇摇头道:“你和上奏章的人一样,光看到霍元帅带兵追击西瞻没有丝毫成效,可是没有看到,霍元帅已经带着军队以每天百里的速度追着西瞻军走出麟州八郡四十一城,军队不但没有因为连续不断的行军而减少,也没有因为急于追赶被西瞻人伏击,我们没有成功,也没有损失,这已经是霍庆阳称职最好的证明。”
陈文远认真的想着,道:“臣明白了。”青瞳见他还有些期期艾艾,眉毛一扬,问道:“你想说什么?”
“陛下,臣觉得霍元帅养兵确实得法,可是征战……”他终于还是说道:“陛下昔日带军平定杨宁之乱,也是转战千里,并没有耽误前后打了那么多场胜仗,谁不说陛下用兵如神?臣愚钝,并不懂得军事,不过陛下既然想到樊城,为什么不提醒一下霍元帅?”
“用兵如神?”青瞳苦笑:“简直是开玩笑,我要真是用兵如神,我就不会让他从青州杀个措手不及了!”她摇着头道:“取道樊城也只是我的推断,不一定正确。何况我能想到樊城,霍元帅未必就想不到。战场上随时会有蛛丝马迹出现,还不如让他自己判断,才不会束手束脚。”
她伸手把陈文远叫过来,一点点给他讲些自己战场上的心得,与其说要耐心给他讲解,不如说她自己想找个人说话,找些话说也是分散压力的一种做法。
青瞳要用很大力气才能控制自己不要去掺和,这真的很难,对于一次这么重要的战役,任何一个自以为懂得军事的皇帝要控制自己都真的很难。
昔日在定远军中景帝派来监军韩维时,周远征曾经到她身边发了一顿脾气。大概意思就是将军在前线征战,皇帝在后方自作聪明的指手画脚,遥控指挥,那是战争的第一大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机会往往都要临时抓住,又怎么是远在都城的皇帝能掌控的?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大战就是坏在这种自作聪明上。
青瞳当时心中对此也深以为然,觉得父皇此举不妥,此刻轮到自己头上,她才明白将能决定命运的大事交到别人手中,的确滋味不好,尽管那个人是她在忠诚上可以绝对信任的霍庆阳,滋味也不好。如果可能,她很愿意立即飞马到麟州将霍庆阳换下来。
如果现在带兵的人是她,那么一定会在樊城设下伏兵,却不知道霍庆阳会怎么处理,更不知道箫图南会怎么选择了。
——————
“王爷!前面就是安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