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器克格勃的杰作……”
白蕾在几天后又随尤金游览了列宁格勒。列宁格勒是苏联仅次于莫斯科的第二大城市,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这是一座颇具独特风格的城市,全城有大小河流60多条,像蛛网一样把城市分成100座岛屿。各种特色的桥有400座。走上宫廷桥,彼特罗巴甫城堡的金色尖顶和列宁格勒广场的景致呈现在眼前。从桥上还可以望见华西里夫斯基岛的尖端。
尤金和白蕾悠闲地来到河边,夕阳在天边映染了大片彩云,河边人群熙攘,孩子们在追逐嬉戏。尤金指着一排美丽的建筑物说:“那就是冬宫,是十月革命胜利的标志。它原是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时是克伦斯基临时政府的所在地。从外表看,冬宫并不壮观,但里面却是一片金碧辉煌。高大的大理石柱,幽雅的长廊,华丽的吊灯,精美的壁画,千姿百态的雕像,幽静的屋顶花园,形成富丽堂皇的宫殿气派。如今冬宫正变成一座大博物馆,陈列着几千幅著名的欧洲油画。斯莫尔尼宫是一所普通的楼房,十月革命爆发时,它成为起义军指挥部。革命胜利后,它是列宁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白蕾抬起头,眼睛里闪出迷茫的神色,问道:“你们现在还信仰列宁吗?”
“我也说不清……”尤金忧郁地说。
白蕾拂了一下头发,平静地说:“对于我们来说,共产主义就像洪水猛兽。共产党人的所作所为,不可思议,但是我也崇敬像列宁这样的人,他为了穷人,为了一种信仰,忠贞不渝,献出了全部智慧和生命……”
尤金望着金色的暮霭包围着的冬宫,眼前浮现了那个高大的人,他正挥动着有力的胳膊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成千上万的起义者,手持枪支,呐喊着,似潮水般涌进了冬宫……浩瀚的大海里,一艘飘着红旗的阿芙乐尔巡洋舰乘风破浪驶来……
红旗呼啦啦飘着……
尤金眼睛一亮,喃喃地说:“我的父亲是老布尔什维克,曾参加过攻打冬宫的战斗,他崇拜和爱戴列宁,听过列宁的演讲。我小时候总倚在他膝旁听他讲列宁的故事……”
白蕾噘起小嘴:“哼,可是你们的赫鲁晓夫同志,反复无常,比列宁差远了;我不信仰共产主义,但是我觉得人也应当有一种追求信仰的精神……”
“嘘,小声点……”尤金紧张地望了望四周,拉着白蕾疾步离开了河边。
晚霞消逝了,褪去了金色,夜,要来了……
第四部分第二十八章 阴谋与“爱情”
回到高尔基城后,白蕾参与了“马克思恩格斯”学校的教程。
学员一进入这个学校后,特务的培训工作随之开始。基础课程是四个月,主要学习《世界工人运动史》和《苏联共产党史》。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如下:
7:00起床
7:25在操场集合
7:30早操
8:00早餐
8:30在课堂集合
9:15第1节课
10:45休息15分钟
11:10第2节课
12:30午餐
13:00在阅览室阅读当日报纸
13:45在课堂集合
14:00第3节课
15:30休息15分钟
15:45第4节课
17:15在礼堂集合,由值班员评讲每日发生的事情,然后讨论。
18:25在操场集合
18:30体育锻炼
19:00洗澡及个人清洗
19:15晚餐
20:00自修
21:00在礼堂看电影或电视
22:00熄灯睡觉
学员寄宿于学校,学校的地址不许让任何亲友知道,学员不能同外面的人通信。男学员和女学员各住一座楼,每个集体宿舍住20人。学员在这四个月中,根本不知道自己将来是当克格勃特务。四个月来的观察,使学校对每个学生的特长有了充分的了解,学员在毕业时,学校领导会问他想不想进高级党校去深造。每个学员当然不肯放过这机会。因此当第一阶段的学习结束,第二阶段的初步训练也就开始了。
学员被送到离喀山约90公里的“列宁技术学校”去了,白蕾由于教学的需要,也来到了“列宁技术学校”。
“列宁技术学校”是在韦尔霍沃内伊靠近鞑靼自治共和国,只有从喀山通过一条不公开的汽车路,才能来到这座学校。校园四周有高高的围墙,每个出口都有克格勃士兵守卫。校内有学生俱乐部,学生在这里可以看电视,听收音机,跳舞,看内部电影。学校领导和教师一律穿克格勃制服,白蕾作为中国教师,自然也穿上了克格勃制服。那是一身墨色的皮衣服,脚穿一双短靴。首先是体育锻炼课,包括爬山,穿过障碍物、攀墙、游泳、长跑等;接着是自卫术,包括拳击、柔道、摔跤和擒拿;以后是学会掌握各种武器,如手枪、来福枪、手提机枪等,都必须学会迅速拆卸和组合,并熟练掌握射击本领。学员们还学习了爆破,除了学会使用烈性炸药外,还学习自制地雷和炸弹,把体积小的炸药安装在烟盒、打火机、火柴盒、手电筒等日用品内。教师还教学员如何使用麻醉剂,在酒中、巧克力里以及香烟、食品中放毒药等。白蕾为学生们讲授了她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务训练学校学过的“偷听学”,就是如何在墙壁、窗帘、地板安装强有力的窃听器,学员们听了很感兴趣,白蕾做了示范表演,教学员使用微型的窃听器,如手表、衣扣、戴在女人头上的发卡等。尤金中尉向学员们教授了电报术和摄影术。电报术的课程是教授每个学员学会使用手提式半导体强力收发报机。这是一种高速拍发电报,每次发报只有几秒钟,使敌方无法追踪发报点。拍摄术则要求学员掌握拍摄文件、技术图纸、地图等的要领,并将微型文件复制成“微点”,贴在邮票后寄出而又不损害“微点”的影像。
尤金在一天晚上带白蕾参观了学校的展览室。尤金指着一个微型摄影机说:“这是克格勃工厂最新制造的一种摄影机。拍摄时连‘得得’的声音也没有,它能在摄影光线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拍摄任何东西。它可以藏在打火机、收音机、衣刷、男人的眼镜盒或女人的镜粉盒中。”
尤金又指着一个微型窃听器说:“这是一种名叫‘蝙”的微型米高风,它可以在远处用汽枪发射,粘附在建筑物的外壁。这种具有高度收听力的精密电子仪器,不易被人发觉,而且像蝙蝠一样粘附在墙上,却能听到屋内每一种声音,而且十分清楚。它的体积还没有一个火柴盒大,却能将收到的声音,用超短波发射到5公里直径的范围内。只要在这个范围内,用强有力的超短波接收机,就能将这些电波录下来,每一句有用的话即用密码译出,用打字机打出来,拍摄和制作成菲林微点,贴在邮票后,当信件一样寄出,用不了多久,莫斯科克格勃总部就收到了。”
白蕾道:“我记得1945年,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曾收到莫斯科送给他的一份礼物,是一个雕刻的美国国徽。哈里曼将它挂在大使馆的书房内,可是这礼物是一件很特别的装饰品,整个国徽是用木头制成的,在中间挖空了一个地方,有一个U型金属片,连接着一个钢质弹簧的震荡器,是一个微型窃听器。这个木质国徽一挂在大使馆的墙上,那弹簧就很敏感地被在书房里谈话的声波激发而震动起来。克格勃在大使馆对面的一间房内,安装了一个高度敏感的收听雷达器,对准弹簧震荡器。接收器能将震荡器最轻微的活动都收录下来,再将这种震动频率‘翻译’成声音,这样克格勃就听到美国大使书房里谈话的全部内容。美国国务院保安官员直到1952年才发现了这个情况。”
尤金不以为然地说;“像这类事情举不胜举。到1960年止,美国人在驻莫斯科大使馆已查出130个非法安装的窃听器。克格勃正在不断改进偷听技术,最近发明一种新的技术,利用玻璃窗玻璃的震荡来窃听室内的谈话,谈话的声音使玻璃发出细微得连肉眼也看不见的震动,特别是一种超声波能源集中射在玻璃上,再用一种声纳似的仪器,侦察到玻璃上最轻微的震动,然后将谈话内容‘译’出来。再一种是用玻璃上的震动‘翻译’出语言的办法,设法用一块电导玻璃,就是在一种特制铝玻璃上面蒙上一层肉眼看不见的的氧化锡透明薄膜,用一种高度敏感的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