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种操纵方式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过分粗放的控制,却失去了对单兵的细节操纵。细节决定成败,如果对机甲的单一操作完全失去,那么在很多时候,会产生致命的恶果。
所以,集成了机甲几乎所有能做出动作的类比摇杆就应运而生。
不得不说,【机甲超级大战】的设计是非常到位的,将指挥控制和单兵操纵融合在一个手柄按钮上,却做得天衣无缝,让游戏者能够很容易的上手,并在游戏中领略机甲大战的风采。
陈啸鸣曾经一直对这个手柄操作系统赞不绝口,不止一次幻想着拿着手柄开机甲战斗的梦幻场景。
只是,当这个手柄操作系统真的拿在手上时,陈啸鸣却崩溃了。
众所周知,无论哪种机甲的操纵都是非常复杂的。
最原始的机械机甲,将机甲的行为模式集成到键盘和按钮上,通过类似机车的操纵方式,完成机甲的各种动作。
这类机甲的使用是非常困难的,对驾驶员要求很高,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手速(指标准人类,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操纵模式-比如爪速度,触角速度,等等)。
只有手速够快,才能在同一时间在不小的键盘等输入设备上完成足够多而且准确的操作,并且对机甲的行动进行精准的指挥。
这种类型的机甲是最机械的,但是却还是有准确的反应机师想法的优点。而对手速的要求,也恰恰说明了这种机甲操作到底有多么繁琐。
再比如传感身体信号的机甲,这种机甲通过直接将机师的动作信号转换,来进行机甲的操纵。
驾驶舱内的机师踢腿,机甲也会踢腿;机师挠痒,机甲也会挠痒。
看似简单,实际上操纵起来却一点也不容易。脱胎于重机械外骨骼的这种机甲在大型化的同时,有着更坚固的装甲和重量,更凶猛的火力,更强劲的动力,更敏锐的战场感知能力,以及更丰富的行为模式。
但也带来了不易操作的特性。机甲和人体的不对称性是其中的关键。人迈出一步只有半米,那机甲能迈出多远,十米,二十米?难道机甲只能做出人能做出的动作么?特殊形态的机甲又该如何操作?如何让人在简单运动幅度下,在可承受范围内让机甲进行更加有效的动作,是这一类机甲研究的课题。
最终除了只能反馈人体动作的巨型标准外骨骼机甲这种原始型号,大部分这种类型的机甲则形成了机甲智能辅助身体反馈的模式,机师的身体行动来进行同步机甲操纵,同时通过机师和机甲的AI进行沟通调整,通过按钮,脑波,声控等形式来达到对称协调以及使用特殊技能的目的。
除了身体操纵的机甲,当然还有纯粹的以思维模式操纵的机甲。
这类机甲完全摒弃了机师身体的使用,仅仅保留机师思想对机甲的作用,达到想跳就跳,想动就动,怎么动都没问题的效果。
可以说,即使只有一个脑子,机师也可以操纵机甲。
但是能够使用这种操纵模式的机甲往往消耗资源非常大,或者说很昂贵,同时对机师的要求非常高。
根据机甲使用的技术不同,对机师的要求往往也不相同,但是大部分都至少需要机师有脑波外放(或者高精神力,魔法力)的能力。
但这里却产生了一种矛盾,拥有这些能力的生物文明,往往不会发展出机甲文明。
而能够发展出机甲的文明,这种类型的人才又往往很稀缺。
而且,由于一切操纵都是通过机师的思想、脑电波或精神力来进行,也因此,当机甲受到任何损害的时候,伤害也会反馈到机师大脑或精神中枢等关键部位,这就让该类型的机师相对于普通的机师所承受的危险性更大。
总的来说,能够满足条件的思维操纵机甲并不常见,根本无法做到泛用化。
三卷 雷霆篇 233章 ‘完美’的单摇杆操纵单机体
—人永远无法像机器人一样!
尽管经历了神科技的入侵,地球的机甲也只停留在第一种最多就是第二种机甲的前期阶段,大部分地球人对于第三种机甲的想法只存在于小说、影视等空想艺术上。
陈啸鸣能知道这些完全是依赖那本无所不包的【星问】。
新世界星界何其广阔,机甲的操纵方式又岂止这区区三种,更多的还没有被陈啸鸣发现。
然而,即使只是这三种操纵方式,除了那种根本不靠谱的脑波外,在陈啸鸣看来也都是复杂无比的。
这就是陈啸鸣最大的悲哀。
第二类召唤的操作模式是手柄,可以很轻松的对大量机甲进行各种各样准确的操纵,但是对于单个机甲却恰恰相反,最糟的是,它完全引入了单摇杆操纵单机体的设计,非常诡异的将单兵机甲的所有操纵集成到了一个摇杆键上!
好吧,第二类操纵是统筹大量机甲的第三人称模式,所以操纵模式需要泛用化,那种对机甲和机师要求都极为苛刻的精神力/魔法/脑波系统自然可以直接排除,甚至排除了身体操纵也很正常—以一个人的身体想要同时操作很多机甲根本不可能。
但是,无论怎样,将一台机甲的操作集成在一个摇杆按键上也未免太恶搞了吧。
原本在【机甲超级大战】这款游戏中,这样的操纵方式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他只是平面游戏,单兵机甲所需能做的事再多,也超不过几十种,而标准的基础动作更是只有几种。
这样简单的操作即使融合在一个手柄里也没什么问题,对于手速和思维敏捷的高手来说,反而能极大地丰富打法。
因此,单摇杆控制单机甲成了【机甲超级大战】这款游戏最有特色,也是最有趣的设计。
但是,这可不是平面游戏什么的,这是真实的机甲,动作怎么会只有几种,几十种那么简单!
仅仅是一个按键啊,就算是加上360度空间感应系统,无极触感系统,力回馈微调系统,这样乱七八糟、说起来好听,实际也就那么回事的奇怪系统,也还是一个按键吧?!
就靠一个按键,想操纵一个机甲的全动作。。。。。。这怎么可能?!
虽然觉得完全不可能,但是事实竟然真的如此。
摇杆的移动可以看做是一种球坐标,以摇杆的重心为原点O,那么摇杆的坐标可以用【距离原点的距离r;平面角thita、高度角z】来表示。
举个例子,如果摇杆水平向左推3毫米。就是【3mm;-90度,0度】,而垂直下压4毫米,就是【4mm;0度,180度】
其中摇杆推动的距离来控制动作幅度,推动到头的1厘米代表动作极限(比如机甲一步能走3米,那么这个3米就是动作极限),以不推动为不做动作,而其中的距离以一个特定的曲线函数来换算,即越接近极限的每一毫米代表越大的跨度,越接近原点,则对动作进行越微小的细分。
而摇杆的方向和力度则控制机甲的使用的动作。
比如【70mm;0;0】就是摇杆前推70mm,最终反映在被锁定机甲上,就是机甲一步前行大约1。8米。
而【3。2mm;45;77】则是被锁定机甲斜向前跳一小步。
【10cm;0;180】则是出直拳一击。
如果这三个方向能够连续并且准确的滑动摇杆,那么机甲就能做出向前1。8米,前跳,并出直拳的动作。同时根据操作者的力量大小,摇杆速度,会对动作的力量和连贯性等进行修正。
好吧,这些东西陈啸鸣用了几天总算勉强搞懂,但这复杂的解说直接说明了一点,想要完成动作将极为困难。要知道单单是试出这些动作,已经让陈啸鸣焦头烂额了,更别说还要用手精确的操作了……
其实,第二类召唤的操作原理上的确和【机甲超级大战】是基本一致的,只是能够映射的动作量更大,灵敏度更高。但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可是会产生质变了。
尤其是这已经不是量变了,这是海量的畸变!
要知道,陈啸鸣只是进行简单的研究,发现这些动作已经至少精确到了0。1度,而且对力量速度的反馈也是非常敏感。也就是说,哪怕有0。1度的角度差别,力量上或大或小一点点,都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
简简单单的一个摇杆,却能映射出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动作,即使能将这些动作全部记住,想要快速将每一个动作在战斗中使用出来的难度可想而知,更不要说连击了。
陈啸鸣看来除非自己是个标准的机器人,否则绝不可能办到。
这玩意,压根不是给人用的!
试验了几种可能后,强忍着摔掉手柄的冲动,陈啸鸣愤愤地想:也许等夜回来,整一个思维反馈系统控制自己的身体,才有可能完美精准的操作吧。
但无论如何,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