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篇充满理性的对话 开篇语
这是一篇充满理性的对话。书中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唤起人们思考的话题。
本书的作者燕炼和线儿米均为大学本科学历,意外的伤害给他们的身体留下了不同程度的残疾,使他们走入了残疾人的行列。他们因残疾而相识,因残疾而悟出了更多的人生道理。
线儿米是北京某高校的理科毕业生。正当她为考研做积极准备时,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不幸摔伤致残。从此,生活偏离正常轨道,她加入了残疾人行列,以轮椅代步。一个偶然机会,她遇到了今生最挚爱的男人,目前在北京某外贸公司供职的王先生。王先生冲破世俗偏见与她步入婚姻殿堂。至今,他们已风风雨雨走过了近十年。于是,线儿米对生活、恋爱、婚姻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和理解。
燕炼是北京某高校的高才生。与线儿米不同的是他在恋爱结婚乃至生子以后摔伤至残,却在伤残以后妻离子散离婚了。他对爱情婚姻同样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甚至与线儿米的观点也有很多冲突。
残疾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异变,他们彷徨过,困惑过,但更多的是不停地追问,不断地思考,不懈地努力。E…mail成了他们之间交往的平台,他们利用现代网络,以邮件的方式极力阐明自己对情爱、Xing爱和生命的态度,形成了这篇洋洋数万字的对话。从对话中可以看出,这不仅是两个残疾人的对话,其实也是广义的男人和女人的对话。
序:有了困惑就想相互交流 序
序
找名人作序,似乎是现在出书的一个必备程序。作为两个有着十几年写作经历的普通作者,多少也认识些文化人。虽名气不大,但通过他们的关系够着名人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一位朋友说:咱不追那时髦行不行?咱自己写序行不行?细一想,打鬼自然借助钟馗好,可你还得端量一下,要是打不着鬼,是否会折了人家钟馗的名声?再说了,你都有信心把书出来了,怎么就没信心自己写个序呢?本来有些事情就想与读者做个交代,让名人帮你交代,忒不真诚。人家必然得美言,言过其实了我们也臊得慌,还真不如自己来呢。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朴朴实实挺好。
线儿米(女),燕炼(男),两个有着十多年伤残史的截瘫残疾人,都受过高等教育。线儿米是致残后建立的家庭,现在蛮幸福的;燕炼是致残后解散的家庭,现在提起来还挺没面子的。
虽然伤残了,别人把你视作累赘,可自己的日子还得过,且不想将就。线儿米想,得掌握一门生存技能,不能让缺钱把自己整治得苦兮兮的,否则连老妈都放心不下。燕炼更多的是耐不住寂寞,总想要整出点事来证明自己没白活一遭,人嘛,就怕别人把自己给忘了。于是两人都瞄上了写作,别的干不了,这行当还行,避短扬长嘛,过去也都喜欢,又挺雅的。这么讲,多少有点亵渎的味道,可坦白总比拿着劲儿真实。刚入道时,免不了单纯,不过以后就越来越成熟了。您要是看了书的正文,绝不会有亵渎的感觉,因为我们太认真了,就怕对不住自己,更怕对不住读者!
既因为生活得很自在,又因为生活得不自在,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困惑,有了困惑就想相互交流,一开始只是口头上的,但能在一起的机会并不多,于是就决定采用文字形式,从内容到题目实实在在就是“对话”,用邮件一来一往的很随意,想到哪聊到哪,后来发觉还真聊出点东西,就开始越发的上心了。从《婚恋篇》、《Xing爱篇》到《生命篇》一路走下来就直奔了出书的目的。过去也都曾有贼心贼胆尝试过,却有心栽花花不开,如今本无意,倒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书基本上决定要出的时候,北京来了“非典”。人人自危,街巷无人,自我封闭,群体隔离,史无前例的恐惧,好像末日的来临。我们突然感到过去对生命认识的狭义,于是,在那段日子里又写下了《生命篇》的续篇。成书的时候,考虑到阅读心理,把“续篇”改成了“导篇”放在了前面,一并《生命篇》紧随其后。这样,我们以邮件时间排列为序的“对话”,在篇章的关系上便成了倒叙。感谢中国三峡出版社给了我们一次机会!
感谢读者您对我们这次机会的认可!
线儿米&;燕炼
美好的生命遭病毒蚕食 美好的生命遭病毒蚕食
美好的生命遭病毒蚕食
战争来临时,人们祈祷生命;生存环境恶化时,人们忧虑生命;瘟疫肆虐时,人们护卫生命。只有当生命受到威胁时,人们才最懂得珍惜生命。
从记事时起,从来没有看到作为社会群体的每一个人,像今天这样如此地关注生命。这种关注不仅仅是对个体生命,而是整个社会的链接。因为在这个非常时期,个体生命已经完完全全被整体生命所溶解,每个人都可能是引发核裂变的一原子。
本书《生命篇》的写作本已在去年七月份完成,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就是对整部书稿进行修改。就在此时,中国发生了近代以来最具破坏性的灾难疫情。不到三个月的时间,SARS病毒的幽灵遍及到了世界近三十个国家和地区。进入四月,北京已成了全球瞩目的疫情核心地带。
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使几千个生灵惨遭涂炭。而SARS病毒的汹涌传播,又拉开了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我们的生命及至北京人的生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近距离威胁。我们有责任把它记录下来,《生命篇》应该继续,而且作为“导篇”引入我们的对话。
黑色的灾难潜伏在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春季是北京最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山花烂漫,一年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春天。每到这个季节我就有种莫名的兴奋,湖面的冰溶化了,岸边的树返青了;朝阳背风的墙角小草露头了。看着杨树吐出胡子,看着柳树一点点变绿发芽,我便心花怒放。阳光变得很缠绵,风也不像冬天那么尖利,心也变得温柔了,山桃花开得异常烂漫,把西山都染得粉一片白一片的。我有一种再生的感觉。那几天,家里来了客人,我和他们一起到公园游览。当时还不到旅游高峰季节,可是,颐和园已经人满为患了。那天早上,天下着细雨,出门的时候还拿了雨伞。可是,到了颐和园雨却停了。空气里弥漫着清新的潮湿气。每一根松针上都挂着水珠,晶莹欲滴。一阵阵松香沁人心肺。脚下的路被雨水洗过,干净得出奇。虽然天上的云依然很厚,却给人极其舒服的感觉。踏着公园里古老洁净的方砖甬路,第一次来北京的客人兴奋地说,北京真好,地面比老家火炕还干净!他们来自西北农村,对城市的文明感到新鲜。尤其是颐和园这么古老的皇家园林,在那么多工人的管理维护下,又是在雨后,地面没有一点垃圾和污渍,的确给人很清爽的感觉。我从小在颐和园里长大,很为那里的环境卫生骄傲。那时候,我有很多同学的家长都是公园里的职工,我们从小养成习惯就是帮助那些大人维护环境。因为,我们每天都看见他们像一群勤奋的工蜂,在湖边、山道、大殿里外前后不停地忙碌着。无论男女,都身上挎个垃圾箱,手里拿着一把笤帚,眼睛专门看着地面和卫生死角。他们尽量让自己管辖区内达到卫生极致。可是,还是有很多游人不尊重他们的劳动,随地吐痰和扔垃圾。我们虽然还小,却对那些人厌恶之极,常常出口不逊;可是,那些工人却毫无怨言。刚扫干净的地面上,有人公然扔冰棍纸,他们一声不吭,重新扫一遍。他们的容忍给我留下很深刻印象,感觉他们很伟大、很亲切。我就像尊重自己的父母一样尊重他们。现在,重新回到那熟悉的园子里,看见那些工人仍然和以前一样默默地清扫劳作,任劳任怨,心不由得一阵温暖。儿时那些小伙伴的父母早就退休了,而接替他们的年轻园林工人竟然和他们神态一样,还是那么尽职尽责。跟在那些不自觉的游人身后,一路默默无声地捡拾、清扫过去。
长廊里人挤人,几乎挪不动步子。等胶卷冲洗出来,背景里都是游人。可那才是公历的三月半!那时候,已经有广东在传播非典的消息。可是,我并没有当回事。我们毫无设防地在人堆里挤来挤去看景点,给客人讲解,尽我们的地主之谊。从公园出来,还到饭馆去吃饭。其实,正当我们尽情游览,在人堆里挤来挤去的时候,北京已经有了非典病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