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倾颓的花园 作者:傅君影
(1)第一章
李计然出生的那一天,不是中秋,也不是除夕,老黄历上既没有写着黄道吉日百事大顺,也没有写着天狗来犯诸事不宜。他母亲生他的前一晚既没有梦到文曲星下凡,也没有梦到活佛转世,而他出生的时刻,不是正午十二点,也不是凌晨零点,那时的天气,不是电闪雷鸣暴雨倾盆,也不是千里碧空万里无云。
事实上,那是一个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生育图景,当白云镇医院那破旧的产房里传出宣告新生命诞生的“哇”的哭声时,李父也只是象征性的跳起来搓了搓手,然后便匆忙跑回就家中,将这一喜讯告诉李老太爷。
李老太爷是整个村的人对李计然爷爷的尊称,李老太爷出生于地主家庭,上过私塾,读过大学,解放后,在县里镇上的学校里都教过书,至今仍有人称他李老师。
全村人都说李老太爷学富五车,其证明就是李老太爷有一书房的书。李老太爷无甚喜好,唯好藏书,举凡阴阳、卜筮、占相、医书、采桑、种地、养殖、打猎、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传奇外国小说塞了整整一屋子。李老太爷会看相能算命,还知道一些掌故,比如谈到李姓的来历,可以从三皇五帝说起“李姓系理姓所来,昔者颛帝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皋陶生益,益生思成。历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至纣之时,得罪而死。其妻陈国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于依侯之墟。食木子得生,遂认理为李氏。。。。。。”村里人娶亲建房什么的,都会向他讨教几句,李老太爷亦因此而挣些小钱。
李计然的父母结婚的时候,李老太爷在书房里摩梭了半天,抽出两本书包起来,就当作礼物送给了新人,李父李母洞房花烛夜打开一看,一本是《男女绅言》一本是《素女经》,李母只看了一会儿立刻满脸通红,娇羞无限,倒省却了老实巴交的李父许多调情手段。
李父李母都是镇上小学的老师,镇叫白云镇,时间太长了,名字的来历早已无从考证,人们总是习惯用遗忘来对待那些被时间践踏过的人和事。一条东西向的河从镇边绕过,河叫白水河,镇上的房子就沿着白水河从上游绵延到下游,上游最古老的一个牌楼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下游的乡政府大楼却是九十年代的产物,从镇东到镇西,就像是踏进了历史的长河,只可惜河水太浅了,一举步便从清末踏进了二十一世纪。
小学的名字取自镇名就叫白云小学,有二十多个老师,十个班,全校的班级编制形似汉字“尜”,幼儿园一个班,一年级两个班,二年级两个班,三年级两个班,四年级两个班,五年级一个班,六年级一个班。这是因为农村的父母大多不会花冤枉钱送孩子读幼儿园,都是到了七八岁,直接送去读一年级,而到了五年级,大多数无心学习的都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所以年级越高人越少。
洞房花烛夜,李父李母初试云雨,征战半宿,早上不免起得迟了,其实也不是很迟,只是起床后刚好可以吃午饭而已,午饭吃鱼,李父李母经过昨晚一番恶战,吃起来不免狼吞虎咽,突然“啊”的一声,李母被鱼刺卡住了,李母碍着公公婆婆的面,不好采取以前在家时常用的手抠法,只得起身去倒了些醋,一口喝了下去,过个半晌,鱼刺不仅没下去,还仿佛扎了根似的,如鲠在喉的真实感觉就是这样了。李父有些急了,不住拿眼看李老太爷,李老太爷却只是不慌不忙,倒了碗水,画了道符,用火一烧,灰入水中,让李母喝下去,李母将信将疑地喝下去后,不到一炷香的功夫,顿感喉头轻松,不好意思地朝李老太爷粲齿一笑,李老太爷却“呵呵”笑着进书房去了。
李母眼睛原有些近视,一个星期的课上下来,双眼常又红又肿,李老太爷瞧着可怜,又传授了她“眼明经”,其经云:千眼千手流世章,大至菩萨放毫光,文殊菩萨骑狮子,普贤菩萨坐象王,大地空罗汉,眼翳云雾一起散。短短几十个字,李老太爷说,多念则灵,长期坚持,不仅能明察秋毫,甚至能视通万里。李母念了一学期,虽然没念成千里眼,却也颇觉眼睛比以往舒服多了。这究竟是心理暗示还是科学,谁也说不清楚,倒是至此以后,李母对李老太爷那一套更为信服,每日一早醒来,便翻开《玉匣记》,记准当日的喜神贵神去鬼死门之位,小心地趋福避凶,晚上回来偶尔还要烧香燃纸,渐渐连上课也有些恍惚了。
婚后,李母为了能生下最大限度传承二人身上优点的龙来,曾潜心研究周易、八卦、《清宫秘解。生男生女妙方》类的东西。李父则谨守《男女绅言》之说,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一年后,李母便有了身孕。李母有了身孕后,迫不及待地便请李老太爷看看是男是女,但直到李母怀孕六个月后的一个中午,李老太爷才沐浴更衣,为其卜筮。为了增加准确率,李老太爷从书房抱了一摞书出来,现场助阵。他先拿起一本《三命通会》看了看,摇了摇头,放在一边,又拿起一本《黄帝龙首经》,李母凑过去一看,见所翻页上写着“正午视下之辰于今日比者力。假令甲日时加午甲年为比者生男,假令今日甲时加未,未为时下之辰,无甲未为不比,生女无疑也。”李母看得云里雾里,只得又坐回原位。李老太爷又翻了几本书,在纸上写写划划,不时看看李母,最后留下一张纸条抱书进屋去了。李父拿起纸条一看了看,把纸条揉成一团,转头对李母说:“我爸看是一个男孩。”李母喜不自禁,离预产期还有三四个月,就提前请了产假,在家专心待产。当然若是她请李老太爷预测一下当今男女的不同待遇,估计就不会那么高兴了。
李计然出生一个星期后,李父护着李母出院回家了,李计然的奶奶早已在家里把一切都准备妥当了。李计然的奶奶也出生书香门第,解放后是县里的妇女干部,擅长谈心,与当时在县里中学教书的李老太爷经人介绍相识后,自由结合了。李老太爷半生多舛,解放初期就被打倒过几次,文革中更是受尽折磨,剃阴阳头戴高帽站高板凳坐飞机一个也没有落下,文革后,李老太爷的性情愈发孤僻起来,但李计然的奶奶都对他不离不弃。文革之初,更是全靠李计然的奶奶用背篓一背一背地把李老太爷苦心珍藏的书背入深山密洞中藏起来,直到文革###完全过去,才又一背篓一背篓地背回来,饶是如此,李老太爷仍是被烧掉了好些书。李计然的奶奶退休回来后,由于以前与人谈心的工作惯性,爱好串门话家常,家里的事大多交给了李老太爷,可怜李老太爷一介书生,到得老来,竟然还要整日与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为伍,只好且吟着“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苦中作乐,吟着吟着却吟出了“一庭春雨花泣泪,满架秋风独自凉”的味道。这几日因为儿媳生子归来,李计然的奶奶才因私废公,在家收拾了几天。
孙子抱回来后,李计然的奶奶冲上前去,抢先抱过,嘴里唠唠叨叨发泄着无人谈心之苦。李老太爷隔着半米,细细端详半晌问:“有名字没?”李父回答说:“还没,就等着您取个名呢。”李老太爷沉吟了一会儿说:“就叫李计然吧,既然到了这个世上,就要好好的活下去。”李父李母面面相觑,均不知这个名字出自何处,有何深意。李母试探地问:“爸,你看他。。。。。。”李老太爷道:“书上说‘鼻准洪直,富贵无极;鼻头短小,意志浅小;口如角弓,位至三公;口如含丹,不受饥寒。’这孩子嵩岳不高,衡岳不挺,泰岳无霸,角弓不张,丹红不露。”又看了会儿,叹了口气说:“古人云,淮水不清,穷相也。这孩子的眼睛偏偏像蒙了纱一样……”李母听得心灰意冷,李老太爷转头对李父说:“我在家里已经帮这个孩子排过八字了,戊辰年庚申月甲辰日丙寅时。甲戊庚,这孩子命中是带着天上三奇的,书上说,八字中逢三奇者,襟怀卓越,博学多能,大富大贵”。李母一听心中大喜,只听李老太爷继续说道:“只可惜乱了顺序,便什么也不是了。他出生的第二天本是道德腊之辰,只可惜早了一天,倒也清静,百事没有。用称骨法称出来,他是三两七钱,诗云:此命般般事不成,弟兄少力自孤行。虽然祖业是微有,来得又去过平生。”李母听到这里,心里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