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庆王道:“只要你好好的跟着我办,遇事我总要维持你的,你放心吧。”
崇礼喜得嘴都合不起缝来。又请了一个安道:“谢王爷的恩典,崇礼一生的幸福,都是日落西山。”
这才进城。次日早晨,庆王便到太后那边,预备召见。将查看情形面奏一遍,格外添枝加叶地称赞不休。太后大喜,赏了庆王十缎宫缎,庆王退下。第二天光绪帝就下了两道上谕,第一道是“奉上谕,万寿山大报恩延寿款,为高宗纯皇帝,侍奉孝圣悉皇后,三次祝嘏之所,敬踵前规,允徵祥洽,其清漪园旧名。谨拟名颐和园,殿宇一切自应重加葺治,以备慈舆临幸,着派御前大臣奕匡,督理该园工程,钦此。”
第二道是“奉旨派崇礼为颐和园监修大臣,钦此。”
这两道上谕下来之后,奕匡,崇礼二人进内谢恩。当日崇礼送了奕匡一挂朝珠,价值一万元以上。奕匡大喜,次日崇礼又到庆王府拜谢庆王奏明太后。由军机处行文各衙门,设立钦工处,所有监工委员,皆由奕匡一人派定。又与天顺、兴隆、庆丰三家大木厂子包定工程。木厂商人便跟着监工委员,到万寿山昆明湖等处,测量地势,何处要修何式楼阁,何处要建何种殿宇,都规划清楚。足足量了三个月,然后绘图估价,又费了许久,才把李莲英、庆亲王两处说妥。开列了价钱,共四千五百余万两。奕匡奏明太后与皇帝,皇帝因需费太多,不觉惊讶,便对慈禧太后奏道:“估价太贵了,恐有不实不尽之处。”
太后道:“现在尚未动土,就有弊端,也不能确定。”
皇帝道:“奕匡身任军机大臣,岂能常到工地监察况且这样的大工程,非专责一人前去监督,是断不能免去弊实的。最好派一近支大臣前去就没有毛病了。”
慈禧太后道:“近支大臣中谁可去呢?”
皇帝道:“五爷倒很可去得。”
太后道:“五爷整天喝酒,醉而不醒的,怎可办这种细事,我想不如叫七爷去的好。”
()免费电子书下载
皇帝道“他们老哥儿俩,谁去都行。”
慈禧太后道:“皇上就不用管了,明天我把七爷传进裘再说吧。”
皇帝退出。次日慈禧太后便传亲王进宫,当面派为颐和园监修大臣。亲王便不推辞。当晚下了一道上谕,就派定了。亲王回到府中,就奏调海军衙门总办恩佑(字宝亭)充任监修常铭(字子清)、奎焕(字章甫)、联奎(字星桥)、松梅(字文涛)、昆秀(字子岩)为监工员。亲王亲自到万寿山昆明湖等处查勘一回,又在山上住了半月,督催修造。这项大工程从光绪十五年修起,直修到十八年五月,才大工告成。亲王也不知费了许多心血。真是涓滴归公,一尘不染。只有那奕匡、李莲英、崇礼、恩佑这一班人,可都是满载而归,大得其法了。工程完竣之后,亲王奕匡领衔具奏,请皇太后临幸颐和园。皇太后闻奏甚喜,谕令奕匡择定吉日,率领皇帝后妃及各宫眷各府福晋格格命妇等,一律随从游园。又命军机大臣六部九卿各堂官,翰詹科道各员司,亦随同游览。正是:海军经费从兹竭国本摧残隐祸胎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
第九十三回 慈禧后游览颐和园 李莲英值宿乐寿堂
话说慈禧太后择定五月十五日游览颐和园。这一天辰刻,太后由宫内起身,出西华门穿御河桥,出西直门,沿途皆是新修的石径,两旁种着垂杨柳。路过骆驼脖儿,海淀扇子河,到了一个小村。远远望见一座高大牌楼,额上书写“颐和园”三字,宫门外早有庆亲王、奕匡率领王公大臣,文武各官,在门外跪接圣驾;宫内都是宫眷及各福晋格格命妇等跪迎。太后坐着亮轿,一直到了乐寿堂。此时皇帝、皇后已绕道先至殿前,扶太后下轿,众宫眷们,只见太后身穿深黄|色宾纱敞衣,上绣淡蓝色飞蝠各衔金寿字,浅绿色素绢,围着脖子,二领纽上悬着十八粒珍珠手串,腕上带着翠镯子,手上戴着钻石戒指,指上套着一对赤金镶宝石指甲套,梳着两把头,两耳戴着一对祖母绿坠子,头上珠翠钻石,插了许多光彩夺目。太后的容颜,打扮起来,更觉得不老反少了。太后下了轿,皇帝笑道:“请太后额娘,先行休息,然后传膳。”
太后说道:“我现在有点饿了,先传膳再游览罢了。”
李莲英在旁连声“喳、喳”的答应。太后走到殿阁中,登上宝座。恭王府大公主率领各福晋、格格等上前请安已毕。李莲英奏到:“御膳备齐,请老佛爷的示,摆在什么地方?”太后道“就在这儿吃吧。”
李莲英答应着下去传谕。不多一刻,宫女太监各手托黄漆盒,走上殿来。庆王府三格格等一样一样的呈递上去太后爱吃莲子,先用了一碗,便不吃了。笑着说道:“我不饿了,你们吃吧,我要去休息休息,等会子还要到湖边上去溜达溜达呢!”
说着便站起身来,众人齐声称喏。三格格递上漱口水,大公主递上手巾,太后洗脸漱口毕,慢慢走进里间去。大公主跟着进来,将太后带来的衣包打开,取出衣服,请太后更衣。太后说道:“我不换了,我腰也觉酸,腿也觉僵想歇一会呢!”
大公主道:“老佛爷,今天累了,真得睡一觉才好呢!”
太后便向一张紫檀木雕龙的榻上躺下。大公主见太后躺好,忙给太后盖上一床薄棉被,两个宫女在床旁看守。大公主退下。那殿下的皇眷们都用膳已毕,皇后暂回宜芸馆。大公主暂回养云轩,其余福晋格格、命妇等,都在东西殿上休息。时有三点多钟,太监传进信来,皇帝前来请安。各宫女纷纷到处送信,皇后及大公主等皆赶到。皇帝一直走进殿去,二格格奏道:“老祖宗现在歇觉,请皇帝暂坐。”
皇帝坐在八仙椅旁,大公主及皇后在东外间屏后闲谈。众宫眷都在殿外伺候,忽见三格格出来,向大公主说道:“老祖宗醒了,请皇帝、皇后、大公主一齐进套间。”
大公主便奏知皇帝,与皇后一同进去请安。皇帝向太后奏道:“太后额娘,今天劳累了,请明天再游园吧。”
太后道:“我不累,今天先游一次。”
遂命李莲英去传奕匡。李莲英应声而去。不多一刻,奕匡传到,太后命皇后等退至屏后。太后升了宝座,皇帝侍立在侧,奕匡跪在宝座前,叩头请安毕,慈禧后命奕匡传知:“徐桐、徐甫、陆润痒、陆宝忠、孙毓汶、孙家鼐、翁同,荣禄、长萃、世铎、奕谟、景善等随从游园。外边人齐了,我就起驾。”
奕匡忙答应着叩头退出。这时各王大臣都齐集门外,太后即出殿升舆。皇帝在左,皇后在右,大公主等都跟在后面。太后的肩舆,刚出宫门,礼亲王世铎领着一班大臣匍匐门外,口称:“臣等恭迎圣驾跪请圣安。”
太后在舆中点点头,命他随在舆旁同行。礼亲王等遵旨起立,跟在肩舆,慢慢行走。奕匡、崇礼二人,在御舆左右侧身斜行引导。御舆走到湖边,见有一个彩色木架,高约二尺安一盏大电灯,太后问此灯亮不亮。奕匡奏道:“此灯有八千支烛光力,开灯之后,可普照湖面。”
太后道:“好!可名曰佛光普照。”
奕匡回头向军机章京吴郁生道:“快些记下。”
吴郁生手拿着记事簿,便记下了。奕匡又奏道:“由这条路向东,那一座殿阁,便是皇帝的寝宫。”
太后点头,问道:“咱们先游哪一处去。”
奕匡奏道:“全园山前,共分八大处,六小处,山后尚有几处,若欲游完,非一两天不可,今日天色将晚,请皇太后沿着湖岸,略看一遍,明日再游各处。”
太后道:“也好。”
奕匡又向前引导,太后的肩舆,抬着向西而行走不多远,大公主指着一处宫院奏道:“此处便是奴才的住所。”
太后命肩舆稍住,见向东一座宫门,门作钟形,上刻“川、泳、云、翔”
四字。正殿上悬着一块匾,大书“养云轩”三字,太后道:“好一个养云轩!正合大公主居住,咱们先游别处,明天再来细瞧。”
肩舆太监遵旨,抬着肩舆又向前走。走进了长廊,见花木青葱,十分幽雅,那长廊东自养云轩,西至石舫,共有二百八十多间房子。中间有一个亭子,名曰“留住亭”,正对着鸥舫太后的肩舆一直抬到排云门。奕匡又奏道:“此处最当初孝圣悉皇后三次大庆,祝嘏受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