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货不是马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此诗一出,手下众人彻底拜服,程昱终于承认:“主公笔下确有大才!”
  其实……对于这首诗,我本人只是一知半解,甚至连第三句的第一个字该怎么读都忘掉了……
  -
  辽东冬季漫长,直到正月将尽,老天爷才显露出一丝绿意。
  不过,也仅仅是一丝绿意。
  进入二月之后,街道两侧的树木还依然一片灰色,丝毫看不到枝芽萌发的迹象。
  不过我已经脱掉了厚重的冬装,一身劲袍内衬短衫便敢于驱使追命在草原上奔驰。
  直到有一天,庞淯忽然问了一句:“陈到他……怎么还没回来?”
  我猛地一拍脑袋,差点忘记了这件事情:“这家伙已经走了整整两个月了吧?”
  “可不是嘛,”庞淯道,“他不会是怕冷故意不来吧?”
  “这个笑话……也很冷啊!”我放缓了追命前进的速度,对他说道。
  他耸了耸肩膀,拉弓朝远处射去。
  树林中顿时响起了一阵扑腾之声。
  “虽然劲力十足,但是没中。”跟在我身边的陆仁平静地说道。
  庞淯只能再次耸肩。
  -
  二月初八。
  春风终于吹绿了辽东大地,屋顶积攒了三个月的冬雪仿佛在一夜之间全部消融,推开房门,湿润清新之风顿时扑面而来。
  我站在屋檐之下,一支冰棱不偏不倚,直直砸落在脑袋之上。
  毫无防备之下,我竟然没能躲过,满头满颈都是冰凉的雪水。
  看着院内葱葱绿绿的草木,我忽然产生了一阵不太舒服的感觉。
  褚燕、王烈、刘政、国渊、邴原等人早在月初,就已经深入基层督促春耕事宜去了,辽东幅员辽阔,区域形状又不甚规整,即使是五路人马分头并进,没有十天半月也无法完成。
  我照例来到城外军营,与士卒们一起操练了一个时辰。
  春天已至,将士们精神十足,这让我颇为欣慰。
  秦阵、张辽与太史慈在靶场进行着比试,这场比试据说决定这谁是军中第一神射手。
  我作为特邀嘉宾被他们强行拉了过来。
  比赛规则极其简单:三人三靶,同时射箭,一箭脱靶就算淘汰。
  一刻钟之后,我开始感到后悔。
  三个人连续射了一百余箭,箭靶都换了一次了,竟然还没有分出胜负……
  许多士兵都打起了哈欠,甚至在地上坐了一大片。
  等他们又射完十只箭后,我不得不打断了他们的比试:“三位,我看不到天黑,恐怕是分不出胜负了。”
  三个人都扭头看我。
  “我有一个提议,”我嘿嘿笑道,“既然三位射术精准程度难分上下,干脆就比比,谁射得更远如何?”
  秦阵向来无所畏惧:“我是无所谓。”
  张辽也点头道:“辽也赞同。”
  “如此甚好。”太史慈整了整弓弦,最后一个表示同意。
  “那就这样,每人三箭机会。”我从地上站了起来,准备亲眼目睹胜利者的诞生。
  “何必三箭?”张辽自信地一笑,“我只要一箭。”
  秦阵不甘示弱:“一箭便一箭!”
  太史慈并不答话,只从弓鞬之中挑了一支长箭,而后将整个弓鞬扔给卫士。
  我笑了笑,抚掌道:“那便一箭定胜负!”
  三人也不分前后,彼此之间相隔丈余,并肩而立,都是搭弓上箭,转向西面宽阔之处。
  “喝!”
  不知是谁大吼了一声,只听得“嗤嗤嗤”三声破空之声,三人已经收回了弓箭
  在我看来,这三人都可称当世一流弓手,光看三支长箭在空中划出的轨迹,就知道他们的射术究竟到达了何种地步。
  想要射远,并不需要多大的角度和弧度,三支长箭的抛物线都极其平缓,却各个后劲十足。
  我在心中已经默默数了二十个数字,这三支箭才开始露出了下坠的势头。
  又数了十个数字,三支箭几乎不分先后坠落于地。
  早有士卒快马赶到落箭之地,高声将结果汇报了过来:
  “张营长射得最远,秦营长次之!”
  张辽哈哈而笑。
  我点了点头,却看到西面官道上有数十骑正向这边赶来。
  为首一人,似乎正是派往洛阳公干的……陈到。
  

44 一把拖把惹来的麻烦

 “哪位是征北将军马超?”当先一名年轻大汉,跃马而来。
  我当即应道:“在下马超。”
  他在马背上摸出一卷黄纸,高声斥道:“圣旨在此,缘何不拜?”
  我暗骂了一声:因为你他娘的没早说啊!
  “阁下一路辛苦,不如进城后稍事歇息,待在下沐浴更衣后再行宣旨。”我拱手道。
  “如此也好!”他一夹马腹,带人朝襄平驰去。
  我摇了摇头:这货怎么这么没礼貌?
  记得在赵国时,那个传信的使者更加不堪啊……
  “高顺何在?!”我装模作样大喝了一声。
  高顺本就在身边,当即沉声应道:“属下在!”
  “令你整肃全军,待命而发!”
  “属下遵命!”
  “其余众将,随我入城!”我率先跳上马背,扬鞭而走。
  -
  “诏曰:自董卓乱世以来,辽东前太守公孙度戾行郡内,不思报国靖难,而诛尽郡中大户百族,更兼侵并玄菟、乐浪、辽东属国、辽西三郡一国,越海而击东莱,其被甲者十余万众,欲行割据之心,昭然若揭。”
  这信使读起诏书来倒是抑扬顿挫,情绪起伏也无不恰到好处,大概一路上苦练了很多次。
  “天意幸甚,有征北将军马超持节讨逆,未负朕意,其挥鞭北上,公孙父子授首,幽北郡国得定。更兼亲帅轻骑远击句丽,天意存于大汉,令句丽国都为之崩,缴掳金财十八万斤,获其王室数百口,四夷镇服。使我大汉天威远扬者,马卿之功也!”
  他的语调忽然由慷慨激昂转至平静如常:“卿又思辽东苦于战乱久矣,令十税其一,大善之举,万民美焉。”
  他略微一顿,加重语气继续诵读道:“念及卿之将士苦寒于外,特令……卿率本部兵马于四月前南返洛阳,卿及将士功勋,届时另有封赏,钦此!”
  我先是一愣,而后狂喜:朝廷竟然召老子回去?!而且……是率领本部兵马一同返回洛阳?!
  有万余铁骑在手,说句不好听的话……老子就是董卓第二!
  不过……朝廷公卿的脑子没被烧坏吧?
  虽然头脑中一瞬间产生了诸多疑问,但我还是依足了规矩以大礼拜谢圣恩,然后客客气气邀请使者进入后院客房休息。
  当我兴冲冲返回大厅之时,只见程昱正一脸严肃地端坐着喝酒,看我进来,也只淡淡地道了一声:“坐。”
  我收敛了笑容,环顾厅内一周后在他身边坐下:“先生为何一人饮酒?其他几人呢?”
  “主公缘何如此高兴?”他不答反问。
  “能返回中原,自然比呆在辽东更令人高兴。”这个理由我没必要隐瞒。
  “旨意上说了令你返回洛阳,却并未提及如何安排主公的官职吧?”
  他明知故问,我只能点头确认:“是。”
  “主公不觉得奇怪?”他又问,“不觉得不正常?”
  我舔了舔嘴唇,给自己也斟了一爵酒:“先生想说什么?”
  “老夫只怕,这是个阴谋。”程昱端起酒爵,浅浅吸了一口。
  “我有万余铁骑在手,他能有什么阴谋?”我笑着陪他喝了一口。
  他似乎有些无语,一口酒半天没有咽下。
  “先生有何想法,但请直言。”我放下了酒爵,直视他的眼睛。
  他喉头终于一动,思索再三,却是叹了口气:“但愿是老夫多想了吧。”
  “那……我便向其他各郡传令去了。”我将爵中残酒一饮而尽。
  程昱放下了空空的酒爵,缓缓点头道:“一切谨慎行事,万勿再出差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