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妖怪茶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休要妄言,六百年前我还在堇理山呢,你见到的应是另一只青耕罢了。”翠儿连忙制止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妖胡说。

倒是汐媛惊讶地看了看仍旧是人型的翠儿又看看前面的小妖,猜不透这小黑怎会知道翠儿的原型。

宸宇见她如此,主动为她解惑道:“山妖之眼能见事物极真之态。”

“原来如此。”汐媛恍然大悟。

小黑连忙接口:“正是因此,大家才让小黑出来寻找娘娘。”

翠儿哼了一声笑道:“她既然走了,没人管着你们不正如了你们意,你又何须假情假意地表忠心。”

“娘娘,我们沂山山贫地劣您不愿意回去小黑能理解,可是我们都真真盼着您回去,请娘娘您一定不要误解我们。”小黑大大的两只眼里盈出了泪光,“娘娘您要小黑做什么小黑就做甚,只求娘娘您相信小黑。”

“得了,休要再唤我‘娘娘’。”翠儿不耐烦道:“你们娘娘既是上天所派,必是已得道,我至今尚为寻常之妖罢了,受不起这名。你哪里来的回哪里去,以后少来这里生事,要是再烦我,小心我吃了你。”说着,翠儿故意露出凶相吓唬他。

“啊!”小黑吓得又跌回地上,顿时泄了气,瘫坐在地上两眼泪汪汪地。

汐媛虽是不喜其貌,然看其可怜,便拉了拉翠儿,对小黑道:“你们的山神娘娘肯定是有事耽误了,等她办完事肯定会回去的。”

“真的?!”小黑充满希望地看向汐媛,两个眼珠子转个不停。

汐媛一愣,虽是更为不喜其表情,终于还是努力地笑着安慰道:“会的。……你既然是山妖怎么忽来京城里做起了窃贼?”

小黑灿烂地笑起来,“山下的人给土地公公建了一座庙,每天都有人去送吃的,从此土地公公总是有吃不完的东西。所以我们就想给山神娘娘也建一座庙,以后不论山神娘娘在哪里都会有吃不完的东西了。”说到这,小黑瘪瘪嘴,“可是建庙要好多银子,听闻京城最富,小黑便来了。”

其余三人听完皆是哭笑不得,宸宇说道:“就算你建了庙也未必有人拜,有人拜对其也未必有益。”

“这是为什?”小黑失望之极地问道。

“既有土地庙,除去猎户,村人何必再拜山神。而如若沂山神不在人间或不再任该职便不能收到所供。”宸宇解道。

“我看你还是回沂山去吧,说不定你们山神娘娘已经回去了。到时见你不私自离山,定会责罚,你可落得个两头不是。”翠儿随口说道,打了个呵欠,懒得再理小黑,便对汐媛说道:“姑娘,我乏极了,咱们回吧,让那狐狸去了此事。”

汐媛点点头,对小黑说道:“你窃富贵之人也便罢了,莫要使贫苦百姓为难,将窃得之物都还了吧,若需银两使用可让宸宇从店中取给你便是。”

“多谢姑娘美意!今日之恩,日后必报。”小黑站起身子,学着曾见大侠的样子抱拳一拜,“就此别过。”

汐媛想其应仅是学人客套而已,便点了点头,便随翠儿回了屋。

汐媛和翠儿走后,小黑有些紧张地望着宸宇,等候发落。宸宇回过头瞥他一眼,懒懒说道:“我亦懒得多管这些事,你自去吧。”

小黑感激涕零地保证道:“多些天狐大人饶恕!小黑今夜必将各物全数归还。钱银已是不需,我遁地便可归去。”

宸宇未再回话,径自回了屋内。再是一阵风过,院内已无任何小黑的踪影。

次日,京中又传出一件怪事,一夜之间曾众多人家门前出现其所失之物,失物旁皆出现一行似字非字的图样,无人能解。

众人只当天降恩泽。一时间坊间众人皆往寺庙、道观中还愿,数日后,渐少有人再提及此事。

*【注释1】九尾天狐: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之不蛊。

——《山海经—南山经之青丘山》

(山中生长着一种野兽,它的样子和狐狸相思,却有九条尾巴,他啼叫的声音像婴儿啼哭。这种野兽会吃人,但如果人吃了九尾狐的肉,便能安全、吉利,不重妖邪之气。)

*【注释2】青耕:有鸟焉,其状如鹊,青身白喙,白目白尾,名曰青耕,可以御疫,其鸣自叫。

——《山海经·中山经之堇理山》

(山中有一种鸟,样子长得像喜鹊,身披青色羽毛,白色的眼睛、白色的尾巴,名叫青耕,它可以预防抵御瘟疫,它的叫声犹如在自呼其名。)

☆、第4章 清幽道观爱财人〔一〕

张清松本在一个安逸的小镇边的道观里过着自己的清闲日子。道观建在半山腰,此山不高,处在镇西十里不到的地方。既不会受到尘世的惊扰,也不会太过于冷清。镇子不大不小,镇上的百姓不论辟邪驱鬼还是求卦请仙都喜去玄清观。赶上有专信佛而不愿信道之人想要拜佛祈福,便只有出了镇子往北赶几百里地才能碰上最近的那佛庙。佛庙位于山顶,山抖路险行路艰难,加之路远人乏,甚为不便,可谓非心诚者不至也。

恐亦是因此缘由,多年来道观里香火一直长兴不衰。

话说,自从老道长飞升之后,张清松便升为道长开始主事。

除却现在的张清松张道长,老道长还有一名徒弟,即张清松的师弟清念。

清念没有姓,老道长带他回道观的时候只给了他一个道名。但稍有奇异的是,老道长自取名后再不曾开口唤过此名,或说老道长从不曾叫过清念此人,从不吩咐他什么,更不向外人提起,就好像他一直就只有清松一个徒弟而已。所以当老道长仙去之后,众人才知道道观里那个杂役模样的人名唤清念,也是老道长的徒弟。

至于张道长姓张,因其原是张姓人家的幺子,只因家中贫困无法养活便只有将其送进了玄清观,为其求个活路。老道长本无意收徒,但忽见在一旁玩耍地这无知孩童在地上画了伏羲八卦图,顺序、方位竟是分毫不差,老道长当即改变主意收了大弟子。

对比张道长想来,许是这清念师弟是个孤儿。

清念话少、表情也少,张清松年少时与他攀谈过几次,却因其几个字搪塞而一无所获。张清松自此也便不再妄图与这个师弟多言,只遇而行礼便罢。

清念初来时是十五、六岁的样貌,当时张清松亦是少年、十八未满。这一晃眼二十几年过去了,张清松虽比常人略显年轻,可已是面有老态,然清念看上去却顶多十八、九而已。再加上其总是闭门修身,坊间多言清念道士怕是要得道了吧。

张清松亦是如此所想,师傅仙去之前清念从未与他们同桌吃过饭,清松也只道他是喜一人独食,直至自己主事方知清念食用甚少,若非他天天叮嘱并常守之,清念怕是一月所食多不过自己一天之粮。

再说张清松为人甚善,座下有一个徒弟,道名广寂,是他几年前去邻镇收腰回来路上捡到的孤儿。要说这张清松为人确实德行甚好,对清念和徒弟也诸多照顾,可他有一个毛病,大约就是因为这个毛病,众人皆言他这一生怕是不会有什么修为了。这毛病就是张道士贪财,认识张清松的都知道他贪财、非常贪财。

水有山泉、观内亦有田,他们三个的吃喝向来是自给自足。观中收到的功德,还有他和清念四处算卦、降妖收到的银子,他都揽了个干干净净。可却不见他使这些银子做了什么只是全都收起,而清念又向来全不过问,就连清松他的徒弟广寂都觉得自家师傅和师叔皆有异于常人。

且说这张清松为了能多收些银子,远远近近不论哪里请他,只要价钱合适他定是二话不说就接下的。因为清念脚程极快,常人两日才能到达的地方,清念只需大半日便已足够,所以较远的地方张清松都支使清念去,幸而清念虽不喜出门但凡是清松吩咐他便去。所以,清松他自己基本上只用附近的一两个镇子上算卦除妖。

这日里,城东头的刘老头找到了张清松,言说自己在京城大户人家做下人的儿子捎信来请张道长。说是他家老爷家闹妖怪,城中的道士、和尚都没了法子。这张道士在这一带名号也是响当当的,所以便想招了去看看有没有办法,不论成不成,银子是都不少的。

京城甚大,又是皇家所在,怎少得有些修行的道友,却竟没一人能治得了么?张清松虽是有些奇怪,可人家既然说了不论成不成都不会白跑一趟,张清松自然是乐呵呵地就应下了。再说这外人不知道,他可清楚得很,虽自己是道行尚浅,他那个木头师弟可是深藏不露。且这趟不近,应是可以说动清念去了。

可不想这次张清松打错了算盘,他回去和清念一说,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