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表示可以后,沈鹰拿了十两银子结帐出了客栈(银子在三国时期还不是主要的流通货币,当时主要是以五铢钱流通,但本书为了记述方便就用银子来说了,请吾见怪)。
沈鹰、顾雍、吾杰、沈勇、凌操、凌统、潘璋顾了一辆马车直抵长江码头。在江边顾了一辆舒适的大船后,沈鹰等人在船上坐定后,沈鹰率先开口道:“元叹此去看望另师,难道看看就回来了吗?”
顾雍当下说道:“我此去愿长伴家师,在身边进孝道。”
沈鹰一众听后,都对顾雍的着种精神暗暗心折。
沈鹰虽是佩服但心里确想道:“如此天载难逢的机会我要是错过了,一定会遗恨终生的。”顾雍之才就不能白白放过,更有蔡大美女在那就更加不能错过了。
想了一会,沈鹰笑道:“元叹此去如是这番想法,那就不妥了;现今天下纷乱,另师年迈,你又一书生如在太平年间,当可活的自在。“可如今这世道,你要想在北方生存恐怕是很难了。
()好看的txt电子书
吾杰听后道:“浩天为何这样说,刚才你不是黄巾很快就会被平吗?”既黄巾平后,那又有何乱了。
现今天下黄巾起义不过是推动天下大势的开始而已,往后的日子恐怕是不会有好日子过了。除非朝中宦官奸臣能够拔除,否则以后的起义和各地的诸侯又岂会服从朝廷调谴。如各地各自为政,朝中不能集权,今天何来安宁。沈鹰一席话说的虽不是至理那也是事实了。
顾雍等人听后,又见现在难民四起,难免不会再有几次黄巾之乱。也都沉思起来了。
略一思索之后顾雍问道:“浩天见识不凡,当知道天下大势以后的走向,总不能永远都处在混乱之中吧!”
沈鹰见顾雍终于走进了自己的布下的套子,当下也做沉重的说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也是天理寻常之事。而如今下要结束以后的大乱,当需一英雄人物雄据一方,整兵历马,以待天时。挥军征讨四方,当可四海终归与一。”
沈鹰一番慷慨发言,之让船上众人听的热血沸腾,都恨不的现在就能提剑大战疆场,而眼中看到的沈鹰就有如天神下凡,霸气十足给人一种完全可是信服的气概。
善于查言观色的吾杰当下就跪了下来,口中直喊主公。而从小玩大的小家伙潘璋和凌统也跟着跪了下来,这时沈勇也明白自己的侄儿原来真的是长大了,而且刚才说的话别人不知道是假,他是知道沈鹰可是根本没有什么消息,说白了就是心口开河。不过他当然不知道沈鹰是现代人的事情了,为了造势沈勇自然也跟了下去,凌操见儿子朋友都认主了也跟着下跪了,考虑了一下的顾勇也就跪了下来认了沈鹰为主。沈鹰见事情已经搞定,但也要再让他们心服,当下也说道:“各位都是沈鹰长辈,以后无须行此大礼;叫我一声浩天就好了。”吾杰见自己的一番心血过来没白费,沈鹰也果真有志与天下。
思索了一下的沈鹰说道:“既然你们有志救黎民与水火,沈鹰当仁不让,保证和大伙一起努力。”现下我们的出路我也想好了,那就是吴郡境内的难民,他们将会成为我们的中坚力量。”
沈鹰对顾雍说道:“你此去北上,可尽力说服蔡先生回居江南,等朝廷平静后,再回归也不迟。”当下挥笔写了几句词给顾雍,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然后说道:“另师非是常人当以此诗的意思劝他先回江南。”
顾雍听后当下说道:“请主公放心,我定当劝服家师。”沈鹰笑了笑道:“元叹有此决心,我放心的很啊!”我们就此一别吧!望早日东归,沈鹰一众下了船后,在码头说上,沈鹰对着船头的顾雍说道:“元叹保重啊!”顾雍此刻的心终于在沈鹰一遍一遍的关心下,在船头下跪道:“主公放心,元叹必不负主公对我的信任。”
三国寻娇(7)
船渐渐的离开了码头,沈鹰却还站在码头上看着远去的船,直到船身淹没在江雾之中,沈鹰突然想起了后人的一句诗来,不由的郎口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吾杰见好友已经北上了,也不由的深出了一丝惆怅。这时听到沈鹰念的诗词当下喊道:“好诗,真的说了心声。”沈鹰心里不由起了一丝愧疚,想到这些可都是后人的杰作啊!希望他们不会怪罪了,想着幸亏刚才写的没有给拿出来看,不然自己还真成了文学大盗了。
沈鹰笑了笑道:“我们回去商量下一步该这么行动吧!”
次日一早沈鹰就拉着小叔找到了父亲沈云,沈鹰当下把自己给自己以取字,叫浩天的意思说了一下。沈云也是明事理的人,也就说取了就好,但可以和母亲说一下。
沈鹰当下又说道:“父亲孩儿和小叔经过一夜的商量,希望父亲能够拿出一部份钱财出来,救济街上的灾民。这样的做法我们当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得到吴郡境内老百姓的拥戴,二也可以免除了吴郡内灾民过多,而引起的暴动。”
沈父听后笑道:“鹰儿如此年纪就有报国安民之心,我沈家有后了;既然是做好事父亲就答应你,钱财方面你可以和你潘伯商量。为父也去郡府和太守说一下,让他能够贴出告示,这样就可以免去不必要的麻烦。
沈鹰早知道父亲和太守关系非同一般,如此举能地官府首肯就更好了。沈鹰和沈勇笑了笑说道:“一却搞定了,两人与是就来到了帐房。”找到潘伯说明了来意,并希望他明日可以搭粥棚先让难民安顿下来。以后的事情再商量,潘伯也表示知道了。
当天晚上,沈父也带来了好消息,因太守这些天也在担心难民太多,恐怕会闹事,现听沈家愿意安民,当下许若让沈鹰举了孝廉。
经过几天的官府的告示和难民之间的相互传送,沈鹰的安民之事,已经是名传吴郡的各各角落了,人们都把沈鹰当着了大善人来看待,沈鹰也每天都去粥棚和难民们交谈,沈鹰和善的态度更是让难民们都把沈鹰当着了自己的神来看待了。
而这是的沈鹰也陷进了困境,因经过七八天的收拢,每天二十几个粥棚的难民多达五万人次,再这样吃下去,别说银山,就是沈家有金山也会吃没了。
住在府内的吾杰见主公烦恼,也在穷思着法子。这时刚进门的潘璋一句话惊醒了沈鹰,原来潘璋这几天也听到父亲再说每天消耗的银子太多的事情,看到沈鹰坐在那一幅没主意的样子,就说了一句,在这样下去我们都得去山上落草去了。
沈鹰听后高兴的说道:“潘爷今日你立一功,只说的潘璋莫名其妙。”接着沈鹰说道:“孔休可知道吴郡境内那个地方能否住人,又不能练兵的地方。”吾杰听后表示不知道有这样的地方。沈鹰听后说道:“明日我们就去找一个那样的地方,然后上山落草去。”只听的孔休一陈迷糊,这时沈勇带着两个人进来了,沈鹰一见,眼睛不由的一亮,忙走了过去笑道:“严兄大架光临欢迎之极啊!”严白虎和旁边的一个比他略小一点,但一看就让人知道就兄弟的人跪了下来。
沈鹰一见忙说道:“严兄何行这样的大礼,有话起来说啊!”这时严白虎才说道:“请主公收下我们兄弟,我们愿意效犬马之劳。”沈鹰忙扶起严白虎兄弟,笑道:“严兄不要客气,欢迎你们的加入。”
原来是沈勇一早就在路碰到了他们兄弟,并说了那日分别后的一些事情,严白虎当下就表示愿意跟随沈鹰一起打天下。
当天沈府大摆宴席,为严白虎、严兴的到来表示庆贺。酒过三旬后,沈鹰对严白虎说道:“严兄可知吴郡境内有什么地方可以安下几万百姓的山林呢?”
严白虎一听想了想说道:“有是有怎么一个地方,但不知主公是否满意。”接着严白虎把一个地方说了出来,离此一百八十里的一个地方,那里方圆几百里都是山谷丘陵,东靠太湖,南靠吴县、北接吴江西边是山崖峭壁。除了水路就只有一条山路进山了,我们都叫那叫虎山。
沈鹰一听大喜道:“如果真是如此险地,当可屯民了。”当天众人吃喝一番后,就各自休息了,经过吾杰、凌操等人十天的探察都一致决定把百姓迁居虎山内安定下来。沈鹰也在这些天之内做通了老百姓的工作,官府方面也以正当的迁移手续办妥了。
三天后,凌操、严白虎、严兴四人带领着四万百姓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