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赤手空拳到亿万富豪(修改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问题?”毕自强瞅着桌上的草稿纸上的数学题,轻松地说道:“这很容易嘛!……这样移项,两边同除去五,这样答案不就出来了?”

  “瞧我笨的,嗯,你这么一说,这道题我就会了。”

  房间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了,区志刚和毕自强各自读着自己的书。

  那时候,厂里与区志刚年龄相仿的许多青工,大都在忙于恋爱或者结婚,苦心经营着“三转一响”(注:指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三十六条腿”(注:指家俱)的家庭幸福生活。但已过晚婚年龄的区志刚,却不着急找女朋友,而是明智地选择了学习生活的道路。有时候,区志刚比毕自强还要睡得晚。从头学起,一步一个脚印,欲越万水千山,待那无限风光出现在眼前。区志刚这种刻苦用功学习的精神,着实让后辈的毕自强吃惊不小,不由肃然起敬。

  每天清晨六点,毕自强都会准时被自己的闹钟吵醒。然后,他下楼去锻炼身体。区志刚倒是从来不起床晨练的。但上班时,区志刚总是第一个到车间开门打水扫地,绝无迟到的现象。

  毕自强绕着青工楼前的篮球场跑上几圈后,便来到厂区内的一棵大树下。清晨,这里无人过往,相对僻静些。他让身体各关节活动开之后,站桩吸气,猛然大喝一声,使出一路拳法。

  别看毕自强人长得白净,眉清目秀,显得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而此时亮出拳脚架势,竟是威风八面,虎虎生风……
第三章 如兄如弟(之一)
说到毕自强曾练武学艺的事,这可有些来历。

  七十年代初,每隔一段时间的周末,南疆市机械厂的职工们都能看上一次电影。在厂里篮球场上看不花钱的露天电影,是那个年代里人们在生活中最快乐的文化享受了。

  还没等到的太阳落山,七、八岁的毕自强早早就扛着小板凳冲出家门,和一些小伙伴们屁颠屁颠地来到篮球场上摆好一长串小板凳,霸占了“有利地形”。那时,只有《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等几部影片是允许长年累月放映的。

  铁杆影迷毕自强一直是那些影片的忠实观众。尽管每部影片都已经看过N遍了,甚至有些大段台词都能倒背如流了,但他仍然逢场必到,从不漏过。每当放映机把影像投射向那横挂在半空中的白色银幕时,他和那些半拉大的孩子们便欢呼雀跃起来。也许是因为对这些电影太熟悉了的缘故,在影片放映过程中,他总是和一大群男孩们在放映场外奔来跑去,到处打闹、嬉戏、冲杀,到了电影中开始有激烈的战斗场面时,才会吸引他们的眼球和耳朵,让他们终于安静地坐下来。毕自强和那些男孩们,正是在这几部国产战斗故事片的影响下不断成长起来,从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烙下了革命英雄主义的情结。

  上小学时,毕自强与同班同学陈佳林、田志雄玩得最好,这三个小家伙都属于那种生性顽皮、不服管教的小祖宗。他们平时只要凑在一块就无端地惹事生非,弄出不少麻烦。有时实在是百无聊赖了,他们就去用石块砸别人家的玻璃窗听清脆,用自制的弹弓比赛谁先把高挂着的路灯打碎,为摸几个鸟蛋不要小命地爬上高高的桉树顶,偷着到学校附近的池塘里游泳、摸鱼,简直没有他们不敢去干的事情。每当毕自强领头去和别人打完架后,总是抱着被扯烂的小书包,一副鼻青脸肿的样子回家。自然,他还少不了挨父亲一顿狠揍,说不准晚上还得饿肚子呢。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毕自强就与陈佳林、田志雄三人就建立了相当深厚的感情,三人如兄如弟,形影不离。他们在学校里也少不了一些恶搞和闯祸,给年轻的女班主任惹出了许多让人头痛不止的事情。不过。毕自强脑瓜子聪明、理解能力强,读书不太用功,但学习成绩还算不错。陈佳林、田志雄两人的作业几乎全是照抄他的,有时干脆还由毕自强直接代笔。这三个小家伙也有一项最为愉快的课外活动,就是在放学后步行十几分钟,到北宁街上一家叫“连环画之家”的租借店去看小人书。

  这家小人书租借店,有两间各十几平方米相通的屋子。在店门口,通常放着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店主人就坐在那儿。他背后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很大的纸板,那上面都是介绍最近新出版或者内容火爆吸引眼球的连环画书。只要给店主人一分钱,他就会拿来你指定要看的那本小人书。店内的布置很简陋,四面墙壁上张贴着各种花花绿绿的连环画封面,每个封面有巴掌那么大,你挨我挤地在墙壁上排着一行行队伍,让人瞧着不禁眼花潦乱。靠墙的周边都固定着没靠背的长条木凳,屋中央到处摆放着小板凳。有时候,来看书的人太多了,屋里挤得连站脚的地方也没有了,还可以拎着小板凳到临街的店外面,在店主人视线范围之内看书。平时来店里看连环画的,大多是一些街道上文化水平不高的青年人和中学生。每天放学后,特别是星期天,小学生便成了租借店里看小人书的“主力军”。

  毕自强、陈佳林、田志雄都是家境贫寒的孩子。为了看连环画,他们往往靠捡纸皮、收集破铜烂铁,换来一角几分钱,然后一起共同分享着连环画给他们带来的那份简单的快乐。口袋里没钱的时候,他们也常常不嫌路远地跑来店里逛一逛,寻找着看书人身边的空座位,好去挨着“蹭”看几眼别人手上的连环画。唉,真是可怜了这一代人的童年。

  毕自强最喜欢看的是《三国演义》、《水浒》、《岳飞传》、《杨家将》这类小人书了。他崇尚那些名扬四海的英雄人物,而他们身上那种耿直豪爽、嫉恶如仇、不倔不挠的性格,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少的毕自强。他心中期待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一个武艺高强的人物。

  一九七四年,十二岁的毕自强读小学四年级。他神不知鬼不觉地探听到,市里南国街上有一个习武之人叫胡大海。有一天,他找来陈佳林和田志雄暗地里商量着要去拜师习武。最后,在毕自强的带领下,三个男孩不知天高地厚地结伴而莽撞地闯入胡家。不料他们刚说完来意,便被胡大海吹胡子、瞪眼睛地驱赶了出来。但他们并不死心,在门外待了一会儿,又壮着胆子走进来,死磨硬泡地把好话说了一箩筐,硬是赖在人家里不肯走。可胡大海不吃这一套,挥动着长扫帚吓唬着他们,最后还是把这三个男孩来了个扫地出门。没有办法,他们只好唉声叹气地拖拉着小书包离开了胡大海家。回去的路上,他们三人还在讨论着有没有什么别的办法。


()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毕自强的父亲出于对儿子的疼爱和无奈,只好亲自和这三个男孩去找胡大海,为孩子们拜师习武的事登门说情。毕自强提着两瓶桂林“三花”酒,陈佳林怀抱两条平装“大前门”香烟,田志雄拎着一网袋柑果。三个男孩欢天喜地领着老毕师傅一路前往,他们的脸上都挂着灿烂无比的笑容。就这样,一老三少的身影出现在南国街上。

  南国街是市内一条颇有商业气息的老街道,这里的房屋建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街道的两旁,大都是那种南方人称之为“骑楼”(注:就是最下面一层有宽敞走廊的一种旧式楼房)的两层楼房。据老一代人说,这些房屋大都是百年前按“法国式房屋建筑”的样式建造的。在并排相对的楼房之间,夹着一条不太宽敞的街道。所有底层的房屋门口,不论建筑物的方位如何,每家每户的大门都是冲着街面方向开的。街上的小店铺很多,有百货店、小吃店、杂货店、修鞋店、凉茶店等,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因而这里成为了市内最为喧闹的主要街道之一。

  不一会儿,老毕师傅和三个男孩一行四人便到了胡大海的家门口。胡家门牌是南国街36号,一个摆卖凉茶、酸嘢的店铺。

  或许是因为南方天气炎热、环境潮湿的关系,南方人一年四季都喜欢喝口凉茶。“酸嘢”,是南方人的一种很流行的口语称谓,说的是用米醋腌制成的各种各样的小食品。在胡家店铺内木制的长形柜台上,摆放着十几个透明的大玻璃瓶,里面各自装着酸萝卜块、酸木瓜片、酸豆角束、长条的酸黄瓜、整个的酸青椒……酸制品种不下十几种呢。旁边,摆着一排排盖着玻璃片的凉茶杯子,里面装满了各种颜色的凉茶,有淡黑色的王老吉、罗汉果,淡黄|色的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