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阎长转过身蹲下说:“大人,我背你。”
阎长背起金阳走入殿内,只听得宫内已乱成一团,哭喊连天。
新任君王金均贞面色惨然坐在御座上。御座是惟帝王使用的圣座。即位仅仅两天的新王金均贞或许正在叹息自己的短命吧。
金均贞斜坐在御座上茫然地看着进入殿内的金阳。
“君王陛下,”金阳焦急地喊道:“得先躲一躲。”
金均贞苦笑道:“躲?能躲到哪里?”
金均贞注视着金阳说道:“该躲的人不是我,而是你。我年纪也大了,也活够本儿了。你还年轻,你必须活下去,再图大事。”
金阳刚要开口说些什么,金均贞递给金阳一件东西。金阳低头一看,原来是御用玉带。那是新罗帝王世代相传的帝王信物之一,也称做“天使玉带”。
天使玉带与黄龙寺的“丈六像”、黄龙寺的“九层塔”一并称为“新罗护国三宝”。据传,天使玉带是镇平王一年即公元579年,天宫上皇派天国使臣馈赠新罗帝王的御用长腰带,从此成为彰显帝王神圣地位和权势的国宝之一,是历代新登基君王向世人耀示君王神圣的必备之物。
从金均贞手中接过玉带的一瞬,金阳改变了主意。他寻思到,与其在此惨死,不如遵循陛下旨意,接下玉带来日再图大事。
于是,金阳将玉带缠在腰间后,对阎长说:“快!背我快走!”
阎长卸下金阳的铠甲和头盔,背起了金阳。阎长的部下李小正,在前拼力厮杀,试图杀出一条血路,但阎长等人还是被重重包围的金明军生擒了。
然而无巧不成书,生擒他们的却正是利弘的部下。利弘闻迅拍马赶来,亲自过问。一看到伏在阎长背上的人,利弘便认出那人正是自己的女婿金阳。
金阳已箭毒发作,全身青紫,伏在阎长的背上昏死过去,腿上的伤口仍然血流不止,脸色如同死人。利弘心想,反正现在金阳与死尸无异,与其背下亲手杀死自己女婿的恶名,不如让他自生自灭。


于是,利弘命令士卒道:“放他们走!”
如此,金阳侥幸死里逃生,得以留下了性命。
后来金阳突破重重包围,逃到北川柏栗寺附近的山野。金均贞则在御座上惨遭乱军砍杀而死。
金阳拥立金均贞登基的图谋,仅仅维持短短三天后随即夭折。
第二天清晨,金阳在柏栗寺附近听到了这个悲惨的消息。
据传,金阳听到金均贞惨遭叛军弑杀,尸身也烧尽成灰,不禁跪地痛哭。
金阳深深自责,认为所有这一切皆因己而起。
金阳仰天叹泣,指日发誓:“天地神明在上,此仇不报死不瞑目!”
从此,金阳踪迹皆无,无人知晓他的下落。
杀死金均贞,夺取朝廷大权的金明一党,按照计划,拥立悌隆登上王位。由此,悌隆成为新罗第三十四代君王,即僖康王。
违背自己的意志,被迫当上傀儡君王的僖康王,即位后,即封金明为上大等,利弘为侍中。至此,天下实权掌握在这两人手中。
但是僖康王虽登上王位,却未能确保君王应有的正统性。因为,每位新登基的君王必须系在腰间的玉带不见了踪影。天帝借天使之力下赐天使玉带,腰上没有玉带,谁也不肯认僖康王为大王。金明命手下将王宫翻了个遍,仍未找到玉带。
为了笼络民心,僖康王即位后,赦免了除死刑犯外的所有囚犯,却依旧无法安抚人心。
此时,金均贞之子金徵仍留在京城庆州。金明一党完全可以斩草除根,但慑于民心他一直未敢下手。
金明弑杀金均贞,连尸身都被烧成了灰的这等不义之事,尽人皆知。如果再杀掉金均贞之子金徵则必将遭至民心谋反。因此,金明犹豫不决,不敢贸然杀他。
另一方面,金徵却不断散布父亲屈死的言论。声称父亲被大火烧死时,天使玉带也一并烧成了灰,这是违逆天意,触怒上天的报应。
“除掉他吧!”利弘气急败坏地说道:“趁早铲除祸根,才是上策。俗话说,祸生于忽。对金徵绝不能掉以轻心。杀掉他才能免除后患。”
对金明和利弘想要除掉自己的心思,金徵早有察觉。于是,当年五月,金徵带领全家悄悄地逃出了京城庆州。
金徵逃到了一个叫黄山津口的地方,即位于今天阳山和金海之间的洛东江港口。在这个港口,金徵率跟随自己的残兵,向茫茫大海驶去。
在无边无际的苍茫大海上,金徵万念俱灰,甚至想跳入海中,了此一生。
不过几个月的工夫,父亲登上王位仅三天,便惨遭弑杀,连尸身都被烧成了一把灰。
不知守卫宫殿的金阳躲到哪里去了。金阳的丈人是利弘,而利弘又是金明的策士。如此看来,金阳早已降服,站到敌人一边去了。
鼠辈小人!
与平素偏爱金阳的父亲不同,金徵对金阳无甚好感。
早在数年前,金阳半夜造访以后,金均贞曾对儿子佑徵说道:“……我年纪大了,世间之事也经过了,荣华富贵也享受过了,死而无憾。但你不一样,你还年轻,必须为来日作打算。调金阳去武州任都督吧。金阳是个聪明出众之人,他日必将知恩图报,助你一臂之力。”
于是,金徵遵从父亲之意,将金阳升迁至武州任都督。
金徵望着远处的海平线,不禁叹息。
知恩图报?!这便是知恩图报吗?!事情到如此地步,归根结底均由金阳而起。金阳是辅佐金均贞登上王位的核心人物,也是指挥士兵护卫宫殿的将军。金阳事前夸下海口,声称已除掉金明。事实上,金明不但没死,还率兵杀了回来。所有这一切都是曾被父亲夸奖为聪明出众的金阳引起的。
像躲在洞里,伸出头左右察看的老鼠一样,心怀二心,伺机见风使舵,这不就是金阳的写照吗?
金徵将所有这一切都归咎于金阳,他认为是金阳让他落到如此地步。船内只有金徵和他的家人以及三、四名追随自己的心腹。天地之大,却无容身之地。到底应逃往何处?

()免费电子书下载
突然,金徵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人,那便是清海镇大使——张保皋。
是的,在这茫茫大海上,可去的地方只有一处,那便是张保皋任大使的清海镇。所幸当时推荐张保皋任清海镇大使的正是时任侍中的父亲金均贞。父亲金均贞有恩于他,张保皋不会无动于衷的。
想到此,金徵急忙掉转船头,穿过南海,向清海镇驶去。
闻听金徵连夜逃到清海镇投靠张保皋的消息,金明气得火冒三丈。视金徵为眼中钉的金明之所以迟迟未动手杀死他,还有一层原因。那便是金明的大姊昕明。
原来上大等金均贞丧妻续取的正是金忠恭之女,金明的大姊昕明。
金明拥立为王的悌隆是金明的姊姊文穆王后的夫君,被金明弑杀的金均贞是金明的姊夫,新登基的君王悌隆亦是金明的姊夫。
夫君遭叛兵弑杀后,昕明找到弟弟金明哭着说道:
“你怎能不顾手足骨肉之情,杀死我的夫君?”
虽非亲生,但名义上金徵仍是昕明夫人之子。因此金明确有些不忍一下子杀死姊姊的丈夫和儿子。于是一念之差,金徵从眼皮底下溜掉了,并且投身于清海镇大使张保皋。
当时,张保皋已经拥有自己强大的武力,连朝廷都惧他三分。张保皋率先王认可的万余军队镇守海上。不仅如此,张保皋还掌管着通往唐朝和日本的整个南海,拥有一支强大的商船船队,能赚取大量的财货。更何况,他所治理的清海镇是一个新罗法令所达不到的地方,简直像一个独立王国。
气急败坏的金明直接闯进君王的寝宫,高声说道:“大王陛下,阿餐礼征一党正是金徵投身清海镇的帮凶,应迅速拿下处以斩刑。”
礼征是金均贞的妹婿,也是助金均贞登上王位的核心人物之一,自然是金明不共戴天的仇人。金明带刀闯入寝宫,胁迫僖康王。在金明的逼迫下,无奈登上王位的悌隆僖康王,这位无意于政治的白面书生,情急之中不得不应允了金明,但却实难忍心杀死礼征。
恰好这时,发生了一件值得举国同庆的大喜事。先王兴德大王末年,前往唐朝“献忠守卫”唐文宗的金义宗回到了新罗(实际上他被派到唐朝充当人质,以示忠心)。后来,唐文宗下赐接替金义宗“献忠守卫”的金忠信锦彩,以示两国之间的友好。
锦彩,是指染绸缎的泥金或金粉。下赐锦彩,实际上是唐朝间接表示承认新罗新君王之意,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而且,王子金义宗从唐朝归来时,直接带着唐文宗赐封的官爵。
于是六月,一场盛大的酒宴在王宫举行,地点是雁鸭池。雁鸭池是统一三国的文武大王为了建造人间世外桃源而造的王家庭园。完成三国统一大业的文武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