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功!”
青松又想了想对李老爹说:“这几月贫道对山上风水脉络已查勘完毕,若贫道带走李正,对你家也算好事。”李老爹不解,青松解答了一番:李家受祖荫护佑,二个孩子本都有福气,尤李正最大。但李正命数已改变,必须下山避祸才能解劫,若继续在人世呆着,其剑也会另创机缘,让李正脱离此山,稍有不慎入得魔道,使前途会更加迷茫,与其如此不如跟贫道学法。李英没有道缘,留在山上可读书可从业,总之能承继家业,子孙满堂,李正走后,其祖荫会加持给李英身上,特别是那头大花牛,所葬之坟风水很好,继能守住水潭,又能护佑李家。总之不会因李正下山学道后对李家家运有任何不利。青松在带走李正之前可以再给李家增调下气运。
李老爹想了想,认真把青松的话仔细嚼了三遍后有气无力地对青松说道:“让李正自行选吧,让他自己做主选,就算将来有个什么,也怪不着别人。”青松点了点头认可。
时间在大人的眼中如白驹过隙,有去无回,但在李正眼中,时间很慢,也希望过得慢。因为过年对孩子来说是天大的喜事,没有之一。从初一那天青松与老爹谈后就没有再谈,也没对任何人讲。
时间在李正走亲戚,窜朋友家收过年红包的笑声中来到正月十五日元宵之节。但山上过元宵也就是再好好吃一顿而已,地上的庄稼要施服,要除草,还得整治去年让洪水冲坏的田。
元宵这天,全家吃完饭,李正还在过年的喜悦中没有回过神来,在他眼里,过年没有端而兑之,有的是白米饭,大鸡块和红包收,当然还有新衣服穿。
青松回李正房间拿出那根很久都没有拿在手里的绿竹杖,回到客厅与李老爹坐成一排,对李老爹点了点后对李正笑道:“李正啊,年过得快乐吧,你想不想跟我下山去学道啊?”李正还在清手里的红包,头也不抬就答道:“下山修道有什么好玩的,能不能天天像过年一样,有好吃的有好玩的,还有钱呢?”
青松哈哈一笑:“没有,下山修道会吃苦,吃很多苦。”李正当然不会答应。
青松又笑了笑:“下山修道,学了会飞!”“飞?”别说李正了,李正张大了嘴巴,收不回来了,其它如李英和老娘全都定定的看着青松。青松又点了点头。
李正不信,好半天才把张开的嘴巴给收拢了对青松说道:“你骗我,你飞给我看看?”
青松拿着竹杖,走到院坝对李正说:“你说贫道往哪里飞?”
全家人都跟了出来。李正左看右看地,看了看院后有一棵大松树,有七八丈高,离院子众人也有十五六丈,李正指了指松树。
青松也不说话,站在院子里,把竹杖一点,奇迹出现了:“只看青松全身纹丝不动,脚下如有什么力量轻轻地托举起青松,慢慢地升高五尺,再轻轻地飘向那棵松树,最后离松树顶三尺而不落,正飘渺如仙!”
李正眼睛都要掉到地上了,那张嘴巴也再也合不拢了,口水都流得胸前打湿了一大片,其它如李英老娘早就看得心神俱裂,要不是都认得这是在家里住了四五月这久的青松,早就跪下了。
这青松站了一会又如秋天之落叶,冬天之雪花般缓缓降至李正面前,用手把李正的下巴给捡起来安好。才对李正笑问:“能飞,学吗?”
这李正脑中现在除了这个能飞,什么都忘得一干二净,什么红包啊,新衣服啊,好吃的啊全给忘了,小眼神里充满了不可思议,就这样望着青松点了点头,半天才回答一个字:“学!”
李老爹心里一痛,又无可奈何,见是李正自己所选,也就只能暗自神伤。
于是,李老爹准备好香案,沏好山茶,准备好礼品,让李正拜青松道长为师。
在堂屋,青松道长高坐在堂屋最中央的椅子上,旁边放着自己的绿竹杖,前面地上放着一张席子,席子上放着一个垫子。李正穿戴整齐,脆生生的跪在青松面前,一边磕头一边念:“徒儿李正拜见师父!”说着行完三跪九叩大礼,并接过李英递过来的山茶捧给青松说道:“请师父喝茶!”
青松接过茶来,喝了三口,交给李英接了过去,拿出竹杖点在李正的头上说:“吾道当以,修身养性,修德行善,积功造福,吾道有三不欺,一不欺穷弱,二不欺良善,三不欺天地,徒儿,你能做到否?”李正反正不太懂,只答道:“徒儿定能做到!”青松点了点头,说了好,礼成。
青松又道:“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贫道决定给你改个名字,单取一个“乐”,希望你能快乐成长,快乐生活,做有智有仁之人,望徒儿谨记。”
李乐道:“徒儿记下了。”青松决定在山上再呆几日,一是帮老李家调理气运,二是让李乐家人再相聚几天,青松知道,李乐下山后,很可能再也回不来了。李乐虽不知下山后做什么,但也知道过了不几天就会下山与家人分离,所以更是粘着家人,好好尽享天伦之乐。
青松收了李乐为弟子后,找到一块老木,做了一把剑鞘给李乐,并给李乐的剑取了个名字:“龙泉剑”。
第三十二节 红尘修道
下山的日子要到了,青松特意带着李乐来到潭边,对李乐讲:“徒儿,贫道给你单取一个乐字,你可知用意?”李乐回答道:“师父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要我做有智慧还有爱心的人。”青松点了点头:“我再给你讲一个善字。”
“善?”
“嗯!上善若水的善。”
“请师父给徒儿讲!”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有几德:一曰守拙,二曰齐心,三曰坚忍,四曰博大,五曰灵活,六曰透明,七曰公平;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又讲水有五德:沐浴群生,流通万物,仁也,扬清激浊,荡去浑秽,义也,柔而能犯,弱而能胜,勇也,导江疏海,恶盈流谦,智也。李乐,听懂了吗?”
青松一个人啪啪啪讲了半天,李乐最初还听得懂几句,自己读过道德经几天,后面的就如天书,怎么能听得懂吗?只能回答道:“徒儿记住了。”青松也不在意,这些书就是自己还有些没太明白呢,想一个刚刚九岁的小娃儿听懂,可能吗?只记住就行,等大了再讲。
下山的日子还是到了。水潭边,牛坟前。老娘哭得稀里哗啦,李英也红着眼睛。老爹还好点,估计内心也绝难平静。
青松对各位稽个首,行了个礼对李老爹说道:“贫道就带李乐下山,贫道会看好李乐。”老爹抱过李乐,紧紧地抱着,老娘也抱着,李英也过来,一家人哭在一起,李乐也哭,跟着哭。
最后还是老爹狠了狠心,把李乐抱了出来,亲手交给青松。青松抱将过来,转身走下垭口,一去不复还。
李乐毕竟是个孩子,哭了一会就云去风收,由青松抱着,看着身边新鲜的一切。青松好像没事似的,随着李乐的性子见到什么,就讲什么,见事说事,见物说物。
青松和李乐下山后,才发现去年的洪涝比想像的还要严重:“田地冲毁,房屋倒塌,人失其地,物失其居。还有很多人受洪灾冲走,还有很多人被泥石淹没,好一幅人间惨像。”青松面色如水,李乐怏怏不乐。一路上青松看病治疫,一路上李乐递东送西,一路上走走停停,一路上收收放放。
这样到了六月,天气有点热,青松和李乐顺着嘉陵之水而下,沿途修行。
说来也怪,这李乐本不是修道之人,没有悟道之质,所以青松教给他道家修炼之法时,是炼得了前面,忘记了后面,炼了后面,忘了前面。除了炼吐纳导息等气功之术掌握得快点,有点效果。但李乐学其它非常快,学什么记得什么,比如经商之理,种植之理,百工之理等仕农工商的道理学得最好。
青松也明白,这是李乐本身资质所决定。本不是道家之人,让青松强行给引入的必然结果。
李乐不太明白,反正青松教什么就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