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超级强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原方向,相对高对800米,巡航速度800公里……”

能随时发出这样指令的人,不应该是这个时代的人,但赵无极却是。隐形战斗飞梭,在高速飞行时,不但没有马达的轰鸣,甚至连与空气摩擦都不会发出声音,这是140年以后的科技杰作,此时的赵无极自然还没对其进行研究。

不研究,但却可以享受。最奇特的是,赵无极竟然能用积分来换取燃料和弹药,想起来还真是科幻。但赵无极却明白,这个,与空间科学有关,当地球人能够造出这样的武器时,那些所谓的宗教纷争、种族独立的事,才会真正的销声匿迹。

从卢江到平原,刚开始一段路属于丘陵或浅丘,但过了梓州后,就差不多是完全是平原了。沃野千里,虽然有些夸张,但平原市正在西南平原的正中间,这块平原不是很大,但也有6000平方公里。

从高空看平原,如果在白天,可看性更强一些,因为阳光之下,大地色彩缤纷;但月色之下,却是一片灰扑扑的模样,并没有什么观赏性。

不过,赵无极却很喜欢这种感觉,或许,这正是生活的另一种解释,一种更本质的解读。譬如,让每一个年老之人来面对死亡,可能就是这样一种灰扑扑的心情,而这正是生命归终的归宿。

“时速100公里,高度200米,绕城飞行,看看城市夜景!”800公里的巡航速度,仅仅10分钟,赵无极就看到了前方扑面而来的建筑群落。

这个年代的平原,其实是非常落后的,楼最高不过九层,惟有一条机场大道是双向四车道,路两旁的云杉排列齐整,蔚为壮观。至于其他地方的道路,快车道、慢车道都还混杂在一起。

看过香城港的现代化后,此时来看平原,让赵无极徒境一些烦恼,“继续向西,去高原!速度800,相对高度1200……”

刚离开平原百多公里,大地就开始汹涌起来!

是的,“汹涌”两个字是最形象的概括。这些相对高度达数千米的山脉,有如大地突然涌出的中蹈天巨浪,一浪高过一浪地向赵无极迎面扑来!

而且,那蹈天巨浪的速度是每小时800公里!

壮观啊!

哪怕赵无极已经称得上文学宗师,此时,脑子里也只有念叨出这三个字!

“相对高度2000,速度2000!”赵无极看到迎面而来的山脉,突然想去传说中的城市和山峰看看。或许,趁着月色,他应该去那座人类足迹最少的山头留下了一点什么,是丢几片甲骨并在上面附一段易经?还是留下2130年之后的一颗金属球?

不要怪赵无极有这些恶作剧的想法,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人实在太奇怪了,至少还有一半的人还在信仰传说和神迹,想在那些陈旧的书籍中找到通向永生和极乐的门。

后世,关于高原的话题很多,关于高原的图书也不少,流传得最广的,当属高原奇特的风景。赵无极因为是西川人,对西川西边高原的事情,也颇为关注,再加上后世有个同事作为援边干部,在那里呆过两年,回来后讲得是绘声绘色。

譬如,同事讲到他“结对”的那家亲戚,共生育了八个儿女,一家人拥有一片草场,和二十几头牦牛,以及在低海拔山坡上的二十来亩青稞地,八个孩子中,大多不喜欢念书,而喜欢去念经……

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那块神奇的土地与那种生活方式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秘密?让当时年过不惑的赵无极产生了强烈的向往,有生之年,一定要去高原看看。

前世的赵无极,并没有完成这一壮举,不过,这一世的赵无极,却乘着夜色,驾驶着未来战机,不声不响地降临到高原,了却了心中恕愿。

从后世了解的情况,高原这块神奇的土地,也不是真正的净土,总有一些人想要脱离华夏而去,而米国和颠国的一些组织,正是这些人的后盾,闹得华夏长时间不得安宁,而华夏则不得不花大费大量的物资和经费去“维稳”。

赵无极重生而来,自然不愿意再看到这种境况发生。如果需要,他不在乎降临一点“神迹”什么的,以震慑一些人的盲动和野心。

天朝上国虽然雄风在再,但中央王朝的权威也不能被随意践踏!

从世界范围看,战后的民族独立,多是发生在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而华夏与高原或者与整个西北,并不是殖民地与宗主国的关系,从汉以来,或唐宋以来,华夏的疆土就基本成形,而且如果不是满清的无能,华夏的疆域还将大很多。

另外,后世还有一个趋势,那就是民族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将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欧洲各民族之间,已经在使用通用的货币,两国之间的货物,早就是零关税,从一国到另一国,开着汽车就相当于从西川省到渝东省,并没有什么边防检查之类的东西。

你在普国的一个城市生活,但在卢国的某个城市上班,并不是小说而是现实。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闹这闹那,想要闹到哪儿去啊,月球上能去吗?

赵无极无意改变人们的信仰或生活方式,但哪怕再独特的信仰和生活方式,也不是滋生事端的理由。

当进入到真正的高原部分,那种“蹈天巨浪”变小了很多。赵无极将速度降到800公里,慢慢向古城逻姿飞去。

在淡淡的月光下,高空俯瞰的高原景观就比平原市具有更多的美感,独具特色的寺庙建筑,闪动着银色波光的吉曲河,以及远处银灰色的雪山,宁静,祥和,空灵,不愧为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

在逻姿城的上空,赵无极以巡逻的方式呆了大约五分钟,然后才命令“银鹰一号”继续向西偏南的世界最高峰飞去。

因为他突然来了一个灵感,他决定在珠穆朗玛的最高处,立一块重达5吨的大理石石牌,上书四个上古篆字:天佑华夏!

第317章九龙神碑

天佑华夏,就是要让一些人明白,这块领土,这匹山脉,这座高峰,天然属于华夏!

从逻姿到珠峰,公路里程为600多公里,但对于“银鹰一号”来说,慢慢飞也就半个多小时,在这个过程中,赵无极钻进系统,开始制作他梦中的“神碑”!

赵无极在前世就知道,珠穆朗玛峰顶有约3。5米深的固体冰雪,非常坚硬,如果只是要求把碑立得稳当,把冰雪掏个洞插进去就可以了。因为峰顶冰雪,除非是地球末日,其冰雪是永远不化的。

但是,赵无极却不想这样做!

他初步的计划是从系统中购买一些耐低温白色合金,焊接一个下面为8根立柱,上面为一个插架的合金构件,立柱与插架之间的联接全部用扣件固定,插架深度为50cm,到时将碑石直接放进去就行,在地面上,则看不出有任何金属构件。

根据大理石的比重,赵无极将把这面碑做成4m高,1。5m宽,0。3m厚的长方体,甚至0。5m在冰雪之下,也即人们看到的将是一块3。5m高的厚重巨碑。

在碑的两面,各刻上“天佑华夏”四个字,不分正面反面,都一样涂成华夏人喜欢的红色。在四个字的空隙间,另刻上华表、祥云装饰;在碑的侧壁处0。3m宽处,则分别刻上九条神龙,用金色涂料涂就。

这些化学涂料,可保百年如鲜。不会风蚀,不会锈蚀,不会脱色。赵无极亦在考虑,等到化学与化工达到“宗师”之后。是否把这一防腐蚀防脱色的化时代产品也给生产出来。

赵无极在后世看到过一则资料,说华夏每年因自然环境腐蚀、锈蚀而损失的材料、机械、建筑等,约在GDP的5%,即便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个比例也在1。8%—4。2%之间。

虽然地球上的各类金属矿藏含量相当丰富。但其资源也是有限的,再说有些矿藏开采的成本也非常大。如果能够彻底解决材料的腐蚀问题,其价值完全不可估量。

如果复杂的巨碑雕刻,赵无极只在在系统中对其加工,因为系统提供“租赁”业务,即一些未来的施工设备。赵无极可以用,但只能在系统之中。如果要拿到系统之外,则为“兑换”,那么赵无极就得具备相应的条件。

赵无极当然也可以在珠峰顶上加工这一块碑,对于他一个筑基期境界的修士来说也不太困难。只是,要刻画那些龙啊华表啊。那是慢功出细活的活儿,赵无极即便动作再快,都可能要干到天亮,显然,这是不允许的,因为凤山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呢。

在系统中对其进行加工,也不是赵无极亲手干。系统中能够租赁智能机器人,除了表情略为生硬以外,其他表现完全像一个人类一样的机器人。只要赵无极发出指令,他们就能精准地在大理石的石面上刻下精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