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面立即变得十分安静,只有街道上的车辆声和围在外层的人语声。
林耀左手从怀里取出一个装青霉素粉剂的小玻瓶,打开盖子,手一甩,一缕细小的水线飞向金针,并迅速附着在金针上,沿着凹槽滑入金针中心的小孔。
右手的抖动没有停歇,嗡嗡声依然震耳,那些药液迅速在震动中被吸入金针小孔,并立即消失不见。
收金针,林耀将重新变得柔软如棉的金针收入急救包,取出几根银针,刺入天池、天泉、曲泽和极泉穴,双手在几个穴位上的银针上快速轮番搓捻,最后一挥手压在老人的额头上。
老人的情况明显好转,胸口开始正常的起伏呼吸,脸色也变得好了起来。林耀收起所有的银针,此时他已经听到了救护车的警鸣声,自己的工作算是做完了。
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林耀将老人的衣服盖好,一边收拾银针一边说道:“心肌梗塞,部分心肌缺血轻微受损,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坏死的可能,应该马上急救。病人暂时不会有危险了,但必须到正规医院的重症病房进行实时观察和医治。”
说完,林耀站了起来,感觉到一阵头晕,身体有些不稳。林红梅立即上前扶他,关心的问道:“耀儿,不要紧吧?”
“还好,我们走吧。”林耀有些虚弱的回答,转身就准备挤出人群。
“耀儿,那这个老人……”
林红梅回头望了一眼仍然躺在地上的病人,有些担忧。此时救护车已经停在旁边,从车上冲下来几名医生护士。
“唉……”林耀没有说话,从怀里取出一张名片式样的纸片,递给林红梅。
林红梅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扶着林耀的身体调整了一下姿态,然后放手离开。
走到那位跪在老人身边的年轻女子身旁,蹲下后将纸片递给她,说道:“这位姑娘,你拿着这个。如果在医院救治时遇到严重的情况,就打上面那个电话,我们会尽量赶来。这个病很危险,你们家里一定要重视。”
年轻女孩痴痴的接过纸片,没有说话,只焦急的等待救护车上的医生到来。此时她心里虽然感激这两名热心帮忙的医生,但并不认为她们的医术能及得上大医院的专家,乱成一团麻的脑袋已经忘记了道谢。
林红梅没有计较这些,见到急救车的医生已经挤进了人群,她站起来走向林耀,搀扶着他离开。
“耀儿你真的不要紧吧?我看你满头都是汗。”林红梅依然有些担心。
“老妈,不要紧的,也就是真气透支了。现在我只修炼到了气阶一级,真气量太少了,稍微动用一下真气就非常虚弱,忙过这段时间我要加紧修炼了。”林耀有些自嘲的说道。
利用罗家的医疗真气配合着林家的金针刺穴术确实效果十分好,可惜林耀的功力不深,每次只能施一针,而且还不能持久,两针就更加勉强,只能用于特殊情况。
这真气就像身体里的浓缩精气,一旦耗尽就感觉虚脱,提不起一点力气来,全身都空虚难受。
“老妈,我们可能要迟到了。”林耀无可奈何的提醒了一下林红梅。
听到提示的林红梅大吃一惊,她立刻扶林耀站稳,然后冲向路边招计程车。
第一卷 【命运的开端】 第二十六章 挖墙脚
杏林药厂老厂长家住在成都市北一环区域,等林耀和母亲林红梅赶到时,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分钟。
成都的交通有些堵,在钟德高的办公室耽搁了太多的时间,路上拦车又不顺利,加上中途下车救人和再次拦车,两母子哪怕是没吃午饭,也必定会迟到。
听闻作风严谨的老厂长很注重时间,母子俩心里惴惴的乘坐电梯来到十七楼,出电梯后找到1703房,对了个眼神,彼此给予无声的鼓劲,林耀硬着头皮按响了门铃。
开门的是一位中年妇女,衣着干净整洁,这位女人给人第一印象是属于这家的主人之一,直到对方开口说话才知道身份是保姆,让林耀母子对这家人的评价又高了几分,心里则更加紧张。
“三位文经理都在啊,真是对不起,路上塞车,我们来晚了,文老在家吗?”
林红梅进门就带笑,向客厅里三名中年男人解释迟到的原因。
林红梅当然不会说在路上因为救人才耽误了时间,此类借口显然不适合在这种场合下说,因为太巧合,一旦巧合过头,更容易让人不信任。
林耀见到母亲跟三人显然以前见过面并互相认识,立刻知道房间里的三名中年男人就是老厂长文老的儿子,分别负责杏仁药厂的采购、生产和销售。
“林总好!”
三名中年男人分别跟林红梅打招呼,迎她们坐在了客厅沙发上,保姆阿姨端上茶水。
“林总,真是不巧,因为你们迟到,我父亲刚刚接到一个电话出门了,刚离开五分钟,我见他出门前很不高兴,估计是不愿意卖厂了,你们回去吧。”
一位年约四十多岁,体型富态,有点秃顶的男人首先发话,语气虽然客气,但态度很明显没有回旋余地。林耀听母亲说过这是文家的老大文佑国。
“文佑国经理,昨天我跟文老联系的时候他邀请我今天过来谈,今天迟到的事情实在抱歉,我还是等文老回来吧。”
林红梅当然不会就此回去,自己家时间紧迫,哪怕是等到明天都觉得晚了,按照儿子的说法,做人有时候就得脸皮厚,否则办不成事情。
“文伯伯,我叫林耀,您帮我们联系一下文爷爷吧,文爷爷一直是我的偶像呢,今天特意跟我妈过来看文爷爷的。”
林耀见气氛有些不好,赶紧插话,语气显得有些天真。
“你要看文爷爷就去华西医院看,他每周二下午在那里坐诊。今天你们就回去吧,我们家不卖厂了。”
文佑国没有因为林耀年轻而照顾他,满脸的不耐烦。
旁边坐着的文家另两个兄弟没有出声,看表情他们对林耀母子的到来很不热情。
林耀立即明白了文家三兄弟的态度,他们都反对卖厂,这跟昨天在家里父母分析的情况想吻合。
杏林药厂以前曾经风光过,主打产品“乌鸡白凤丸”曾在全国市场独占鳌头,这款源自明代《寿世保元》记载的中成药全国很多药厂都有生产,但只有杏林药厂的产品疗效最佳,他们的产品甚至占据过全国市场80%的份额。
按理说药品生产的利润颇高,哪怕是大家都能使用的传统配方产品也应该能够为药厂带来可观的利润,可杏林药厂这几年的亏损得很严重,按照罗济民的分析,原因肯定出在药厂内部,只能是采购、生产和销售的某个环节或所有环节。
文家老大文佑国负责的恰恰就是采购环节,罗济民估计他在其中吃了巨大的好处,这才让杏林药厂的产品质量和疗效因为原材料的关系越来越差,因为到杏林药厂考察时,罗济民亲自品尝过某些药材原料,显然不能入他的眼。
药厂如果转让给林耀家,文佑国以后就只能指望文老百年之后的财产,眼前的利益损失很大,自然要反对卖厂。
想通这些环节,林耀将公关对象转向文佑军和文佑民两兄弟,却发觉他们也兴趣了了。。
文佑军负责产品销售,估计也干了不少损害药厂利益中饱私囊的事情,他反对卖厂林耀可以理解。
可文佑民属于一个实干家类型的人,他负责的药厂生产连罗济民参观后都连竖大拇指,还说生产管理和员工管理方面自愧不如,甚至昨天晚上一家人还想着收购了药厂后能聘请文佑民担任生产副厂长,他怎么也会反对呢?
林红梅母子就这么跟文家三兄弟耗上了,跟他们谈收购没意义,药厂的事情都由文老做主,此时谈了也白谈。
遇到一个形象气质颇佳的女人耍赖不走,文家三兄弟也不好直接赶人,毕竟是父亲请来的,人家又按照父亲的意思颇有诚意的来谈生意,他们三兄弟也只能浅浅的说几句忽悠的话,真要拍板赶人也不敢,他们承受不起文老的怒火。
一时间,房间里众人各干个的事,林红梅和林耀不走,安心的看电视,文家三兄弟也不愿意在这紧要关头离开现场,各自在屋子里找事打法时间。
“文叔叔,我听我爸说您是个能人,我爸我妈以前也是开药厂的,他们说参观了杏林药厂后很佩服您的管理水平。”
林耀凑近文佑民搭话,声音很小,刚刚能让文佑民听清楚。
“你爸妈过奖了。”
文佑民脸上浮出了笑容,被人夸赞自己的得意能力,他也不能继续板着脸,笑容顿时就显现出来。
“是真的,我就跟我爸说,既然你能力不如人家,以后就干脆请文叔叔帮忙管理药厂的生产,这样药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