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市里的方案中,司机随公车一起“移交”到车管中心。但司机的人事关系和劳资关系仍然保留在各单位,也就是说虽然司机日常在车管中心上班,但其工资福利待遇仍然是原单位发放。但这样一来,因为各单位福利待遇不同,好单位与一般单位之间事实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造成了司机工作量一样,但收入待遇却不一致的现象。
同样是开车的,同样接受车管中心的调度奉命出车,但收入待遇却不同……这又让很多司机心理不平衡起来,情绪很大。有些甚至直接找到了车管中心的领导,提出了“同工同酬”的合理要求。此其二。
……
……
应该说,市里的方案因为推出太急,在这方面考虑得有些欠周全,等车管中心将问题反馈回来,而再等杨华将这些问题一一向安在涛请示汇报了之后,矛盾已经激化了。
8月11日上午,200多名司机聚集在市政府机关大院里,要求面见分管市领导杨华,一部分嚷嚷着要回原单位工作,不愿意呆在车管中心;而另一部分,则义愤填膺地要求市里给一个交代,甚至还打出了一条“我要工作岗位”的横幅,在机关大院里闹了一个鸡飞狗跳,很多机关干部们都站在窗前看热闹。而一些失去了专车特权的县处级干部,则幸灾乐祸地“围观”着,就看市里领导怎么收场。
安在涛面色阴沉地站在窗前,静静地凝望着院中群情激奋的黑压压一群司机。手紧紧地攥着。
改革推进得太快,而他的精力有限,要管的事情太多,凡事又不可能亲力亲为,这就直接导致本次公车改革方案的设计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漏洞——司机问题的爆发,就是方案考虑不周全、配套制度不完善而诱发的恶果。
杨华没有出面,车管中心主任钱雪莉和市长助理周军出面协调,跟司机们就在院中展开了谈判。但很显然,这事情很难谈得拢,除非市里抓紧出台相应的政策,保障了这批司机的个人利益,否则,他们还是会继续闹腾下去。
门被轻轻敲响。安在涛知道是杨华,也没有回头,就径自沉声道,“进来!”
杨华面色焦虑地匆匆走了进来,轻轻道,“安书记!”
安在涛头也没有回,摆了摆手,“怎么样,老杨?问题该怎么解决?”
杨华叹了口气。犹豫了一下这才小声道,“安书记,方案本身呢确实也存在一定的漏洞,确实忽视了这部分司机群体的利益。这样吧,安书记,我马上召集市委办、市府办、车管中心的人开一个会,看看怎么在制度上完善起来,尽可能地解决这些司机提出来的问题。”
见安在涛没有吭声,杨华又轻轻解释道,“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按照市里公车改革的制度设计,下一步肯定会有180名左右的司机没有车开,事实上是下岗了。这部分人怎么安置?是转岗还是分流,抑或者让其原单位内部消化……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他们就是司机,没有了车,岗位自然就不存在了。”
“第二,因为各单位福利待遇有些差异,所以统一管理后,就导致了同为司机、同样接受车管中心调配管理、但收入待遇却各不相同的现象。有些好单位,比如财政局,福利待遇很高,可有些单位却很一般……同样的工作量,同样的岗位,福利待遇不一样,一些人心理不平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安在涛淡淡一笑,“嗯,不错,你们马上开会研究一下。立即着手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力争拿出一个比较靠谱的解决办法来……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可以考虑将所有司机的人事关系劳资关系也从各单位剥离开来,挂靠在车管中心,让财政局、劳动局、人事局拿出一个方案来,专门划拨一部分资金出来,列支这部分司机的工资福利。”
“这样啊……”杨华稍稍有些犹豫。
安在涛猛然回头来凝望着杨华,轻轻一笑,“老杨,其实咱们心里都明白,真正让这些司机舍不下的还是在各自单位给领导开车的那点特权和油水吧……每天跟着领导出出进进,天天酒宴饭局,那小日子过得多么逍遥自在?不仅有油水,工作量也不大……”
“市里的改革无疑就触及了他们的个人利益。我想,这才是他们集中起来上访的关键之所在……老杨,你下去告诉他们,市里不会让一个司机因此而下岗,让他们放心。至于他们心里的那点小算盘,该收起来的还是要收起来!各单位的干部们尚且都要为改革让渡个人的利益,何况是他们!告诉他们,这个思想观念必须要尽快转变过来,想不通也得想通,市里的改革绝不会因此而停滞不前!”
“赶紧让他们散了,在市政府机关大院里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想要做什么?”安在涛猛然挥了挥手。声音低沉而有力,“让他们先回去,一个星期后市里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交代……如果有人恶意闹事,依法处理,绝不姑息!”
“同时,好好查一查,看看这事儿背后有没有人恶意煽风点火……老杨,咱们市里的风气非常不正,我看,下半年有必要搞一搞整风运动了……狠狠地杀一杀这股歪风邪气!”
安在涛的话说到最后,声音里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丝丝的寒意。杨华听了心里一颤,知道今天这事儿让安书记非常不高兴。一念及此,她赶紧恭声应下,匆匆出门去院中跟那群迟迟不肯离去的司机对话去了。
……
……
司机聚集上访时间虽然暂时平息了下去,但有好事者却把这事儿捅到了网上去。起先是在房山信息港的一个论坛上,接着又被人转帖到了国内某著名大论坛上去,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包括一些媒体。
8月13日这一天的时间,网上就出现了好几个批评房山市车改的帖子。有人说这纯属作秀,成立什么狗屁车管中心,将全市党政机关所有公车集中起来使用,换汤不换药,搞形式主义造成更大的浪费;也有人说房山市党政机关何止365辆公车,名义上都收归了市里统管,但实际上各单位还保留着好几辆车,只不过这些车都不在册,要么是小金库资金购买,要么是下属企业出资购买进贡,车子的户籍都不在机关单位上,而是以各种名目落在了一些企业甚至是个人的户头上。
还有人甚至将批评的矛头对准了安在涛这个市委书记兼市长,公开嘲讽安在涛是一个好大喜功的市委书记,打着改革的旗号其实是在为自己捞取政绩云云……如此种种,不一而同。
市委办主任童洪刚敲门走进安在涛办公室的时候,安在涛正神色平静地在网上浏览这些关于房山市车改和他本人的“负面消息”。
“安书记!”童洪刚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安在涛的脸色,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市里的干部都猜测安书记最近心情非常烦躁,谁也不敢在这种时候不长眼,成为领导的出气筒。
“来了,老童,坐。”
安在涛微微一笑,摆了摆手。
童洪刚欠着半个屁股坐下,犹豫了一会才恭声道,“安书记,我正要想来跟领导请示一下,我们要不要通过有关部门封锁关闭一些网上的帖子,这些帖子不是无中生有就是造谣生事……”
安在涛摆了摆手,“不。不,老童,坚决不能这样做。凡是改革,必然会触及一部分的利益,有人跳出来反对什么的,也很正常。我们做事不能怕批评……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推进改革,让改革尽快出成效,时间久了,任何流言飞语都会消失的!让时间来检验一切,对于网上的这些东西,大可不必理会!”
“不过,网上的这些帖子我刚才也都看了……虽然很多都是夸大其词胡言乱语,但也透露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帖子上说,咱们市里党政机关的公车数量绝不止车管中心收归起来的这365辆,还有相当多的公车隐蔽在各单位……有些局,还让下属企业给买车,也有些单位用小金库的资金购车,这些情况应该是现实存在的!”
“我考虑了一下,这批车的数量应该不在少数。老童,你也是从基层一步步起来的干部,对下面的情况也都比较了解,你跟我说一说,咱们市里是不是这种情况?”安在涛摆了摆手,微笑了起来。
见安在涛的神色非常平和,没有“郁闷”和烦躁的征兆,童洪刚这才慢慢放松下来。他犹豫了一会,轻轻笑道,“安书记,您说的很对,大体上就是这种情况。一个是小金库,我估摸着,可能所有的单位或多或少都存在有小金库财政,当然了,也不仅是咱们市里,其他地区也是一样,这个是体制问题……既然有各单位自己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