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在涛呵呵笑了笑,微微欠了欠身,摆了摆手,朗声道,“好了,大家不要再欢迎了……这从门口到这里。掌声已经好几遍,如果大家再鼓掌,那可就是喝倒彩了。呵呵!感谢同志们的欢迎——好,我简单说两句。”
掌声渐渐平息下来,现场虽然没有了掌声,但场上的气氛却非常热烈,很多中层干部俯身互相窃窃私语,望着端坐在主席台上的安在涛,神情显得非常兴奋。
当初季梦洁来房山能源协助公司搞集团化运作,她一眼就看出了安在涛的终极野心:解决房山煤气公司的内乱和内讧失控局面,安置下岗职工,只是他长期计划中的第一步;组建集团公司是第二步,而第三步就是将他一手操作出来的这个集团公司谋划上市。
而如今,安在涛重返房山,这就意味着由他推动主导的房山能源集团上市计划,已经被再次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房山能源集团如果能成功实现上市,那么,整个公司的档次就会向上提高一层,而相应地,公司上下的收入待遇和“社会地位”都会水涨船高。
对于在企业工作的人来说,图得无非就是一个实惠。企业能有更加辉煌的前景,这些中层管理人员兴奋也是在所难免。
而安在涛是一个善始善终的人,无论如何,房山能源集团上市的事情是他开的头,他希望自己能尽快将之结好尾。
……
……
“安市长这回来,肯定是要帮着我们公司操作上市的事儿了吧……”
“你们听说没有,国务院领导要留安市长在中央工作,但被安市长拒绝了……安市长跟上面的关系一定很好,这回我们公司上市肯定没问题……”
下面中层干部的小声“讨论”,隐隐传入了安在涛的耳朵。
安在涛淡淡笑了笑,瞥了台下兴奋地交头接耳的众人一眼,继续道,“我今天来公司呢,主要是调研。以调查研究和了解情况为主,少说多听多看。这是我的原则。呵呵,好了,下面我们正式开会。李杰,我看也不必拘泥于形式,就权当是我和大家坐在一起开一个座谈交流会,大家畅所欲言!”
说着,安在涛打开自己的面前的笔记本,正襟危坐,准备记录。彭军赶紧从一侧的饮水机上给安在涛的茶杯填满水又端了回来,放在他的面前。
李杰清了清嗓子,笑道,“安市长,我先代表集团公司党委和行政班子,给领导简要地汇报一下当前公司的基本状况和近期工作……”
李杰的话没有说完,就被安在涛打断了,“今天我不听长篇大论的工作汇报。李杰,同志们,收起你们手里的材料……李杰,先从你开始,你重点给我讲一讲集团公司具备还是不具备运作上市的基本条件,如果具备条件的话,在上市前又该做哪些准备工作?你们目前已经做了哪些工作!不要废话套话,我要听实际内容,你拣实质性的问题谈。”
李杰暗暗苦笑,不得不收起讲话稿,沉吟了一下,恭声道,“安市长,我们已经聘请了一个专业财务团队来公司协助公司运作上市,从目前的测算和各项评估来看,房山能源集团公司完全具备上市的基本条件……我们目前进行的,就是调研、评估和审核,同时还要重新对集团下属的产业板块进行梳理确定……”
李杰打头,房山能源集团的高管挨个发言,围绕房山能源集团的运作上市,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看得出来,李杰在之前已经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前期的准备工作做足了,目前的情况基本上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安在涛沉吟了一下,扬了扬手里的签字笔,朗声道,“不是说所有的企业都能运作上市的,但只要能运作上市的企业,就都是前途无量的企业!我想,运作上市就是房山能源集团进行二次腾飞的一个关键。”
“深圳、上海?美国?香港?究竟在哪里上市比较好?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条件和意愿去做一个合理的选择。”安在涛微微一笑,“就在国内上市,二级市场的市盈率国内可以达到40到50倍,国外一般只有12倍左右。如果想降上市成本,还是在国内上市比较好。在国内上市的成本大概占到筹资额的4%到8%,在国外一般是15%到20%左右。而对于一些力求走向国际的企业,第一选择是境外上市……这就要看你们房山能源集团的发展定位了。”
“国外上市时间比较短,像我们国内的A股上市基本上都要等审批,这个时间一般是两到三年。而香港的话一年之内可以搞定……我之前看了一些资料说,我们的邻国韩国的市场市盈率不是很高,但是最近加大了对华夏国企业上市的扶持力度。”
“总之,企业选择上市地点应考虑的因素,市场资本的充足性、市盈率、流动性,企业的产品投放市场、上市成本及维护成本,财务及税务负担,语言和交通文化等等……这些因素都要考量进去——”安在涛挥了挥手,“你们抓紧时间拿出一个方案来,选择好上市的地点,报市政府批准。”
安在涛俯身喝了一口水,抬起头来正要继续发言,突然听到门外有一阵阵的嘈杂声响。
安在涛皱了皱眉,停止发言,抬头扫了李杰一眼。
……
……
房山能源集团公司的门口处突然被一群村民给团团包围住,村民们扯着红色的横幅,用各种农用车和拖拉机将公司的大门口给死死堵住了。
安在涛面色阴沉,站在会议室的临窗前望着大门口,见那横幅上写着斗大的字样:还我空气,还我耕地,我们要生存!
安在涛心里突然有了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他的手心紧紧攥了起来,回头来紧紧地盯着李杰,沉声道,“怎么回事?”
李杰叹了口气,面色有些苍白,他凑过身来低低道,“老领导,这些都是云兰村的村民,他们最近正在跟公司闹腾,说是咱们新建的气源厂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污染……要求我们停止生产……”
“什么时候的事情,怎么不及时向市里汇报?!”安在涛的声音已经变得有些凌厉了起来,李杰本想要辩解几句,却蓦然看到了安在涛那双眸中的冰寒,心里一颤,不由就无力地垂下头去。
第八卷砥柱中流 第555章【抽薪止沸】2
“宋书记,他们的项目投资小。是因为他们没有上环保设备。比如煤场上的防尘网,焦炉上的消烟除尘车,再譬如各种排污的设备。而我们的项目则全部考虑了整个生产环节上的环保设施,仅仅这一块的投资就是一个多亿!”
“环保当然是很好,但是工业项目嘛,总是会有污染的,只是一个污染的程度大小而已。为了经济发展,不可能有绝对的绿色环保,这也是一个不能两全的事情。你们的思路很好,我很赞成。但是呢,在资金紧张的前提下,这些额外的投入我看暂时还是可以缓一缓,等项目见了效益再上也不迟!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是嘛,宋书记说的对,我早就跟在涛同志沟通过,资金紧张就先别上环保工程,以后再说!先把工程建起来,以后再上嘛!”
“宋书记,这种项目的烟尘排放如果不加控制,会非常严重。这个项目所在地周边有十几万群众,我们不能不考虑他们的健康安全……同时。工程设计已经完成,光是图纸就花了十几万,如果要推倒重来的话,实在是有些浪费……”
“更重要的是,这种项目附着的环保设备,必须要与工程设备一起建设、安装和调试,后期进行环保技术改造,成本是一起建设的数倍,还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现在国内很多焦化厂都在同时上环保设备,为了城市环境,我认为这些钱花的还是很值的。”
……
……
那一日,与宋迎春和吴国锦的力争言犹在耳——安在涛站在窗前,往事一幕幕迅速回放着。
当初,为了消除房山市的供气缺口,同时也是为了给房山能源集团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安置数百名下岗职工,安在涛经过慎重考虑,向市里提出要新建一个年产焦炭100万吨、日供气100万立方的城市供气工程——实际上就是一座人工煤气气源厂(焦化厂),市里通过后,经过多方筹措资金,工程很快开工并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正式投产供气,即现在房山能源集团公司下属的全资国有子公司:天弛燃气有限公司。
后来的事实证明,天弛燃气的投产运营,不仅将管道煤气推广到了全市每一个县区,使房山市成为全省管道燃气普及率最高的城市。目前,加上原先的两个气源厂,房山能源集团的产能达到了210万吨,人工煤气总户数高达28万户。而且。随着焦炭市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