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两人默认不语,安在涛突然叹息一声。
“换句话说,我们三个来这里,还真的没啥事做,就像谢大使说的那样,到处走一走转一转,熬上几个月然后就回国吧……”安在涛慢慢站起身来,走到窗户跟前,望着外面热闹的街景。
“其实,安主任,我们就是做一些面子上的工作,比如我们今天上午组织召开的华商座谈会……过两天,我们再以正式身份跟R国人谈一谈——虽然是有些像是在做无用功,但还是要做一做的。”冯清低低笑着说,“要不然,我们回国也没法交差。”
安在涛默然不语。
他此刻心里才真正明白过来,被R国人查扣的货物根本就不可能要回来,因为这本身就确实是非法进关的货物,人家查扣依法而为,况且,这一批批货物恐怕早就流通在R国人的市场上了。而纵然是跟R国人斡旋抗议交涉,也不过是做做表面文章,不会构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人家该查的时候还是会查,一点也不会手软。
所有外交上的努力,不能说是无用功,但终归是虚应故事。包括成立工作组,也不过是在摆出一种外交姿态……自己这些人,来到这里没有必要做什么,也做不了什么,呆上几个月等事情平息下来,就可以打道回府。
当前,驻R国使馆已于本月14日向R国外交部和内务部发出外交照会通报情况,“要求R方正视灰色通关经贸活动的现实,要求R方归还所有查抄的货物,公正、客观处理此事”。同时,谢亚宁和晏驾包括已经回国述职的公使衔商务参赞高明亮在内,都紧急约见俄外交官员当面进行交涉。该做的大使馆目前都做了,还需要他们三个人做什么?他们又能做什么?
难怪外交部会放心地将自己这个外交领域上的“门外汉”派出来,原来是当一个面子上的花瓶。
想通了这一节,安在涛却并没有放松下来。
他知道,不要说自己无力回天,就算是有通天之功,也改变不了长期沉积下来的矛盾累积,不仅涉及灰色贸易潜规则,还涉及R国官场腐败和黑社会……
但是,安在涛是一个做事认真的人,从本心来说,他不愿意做一个无用的摆设和花瓶,既然拥有了相应的使命和职责,他就想付出相应的努力。纵然于事无补,但自己努力过,也不枉自己出国这一遭。
想到这里,安在涛心情沉静下来,他霍然转过身来,深深地望着冯清和孙继红,沉声道,“两位,我是这么想的。我们既然来了,就要尽力做好每一件工作……总之,该做的我们要做,至于有没有效果,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外交和对外贸易方面,我是一个新兵,有些业务方面的问题,我把握不准。所以请两位尽量协助我做好工作……好了,现在我们下去开会,去跟莫城的华商见见面。”
说完,安在涛大步而去。
冯清和孙继红两人面面相觑,赶紧追了下去。他们跟安在涛解除的时间虽然短,但也看出他的性格作风雷厉风行,工作姿态非常严肃认真,见安在涛这个外行开始“较真”,两人心里暗暗叫苦,知道要跟着安在涛做很多明知道没有任何效果的事儿。
*****************************************
大使馆一楼的会议室里聚集了十几个在莫城的华商代表,基本上都是一些国内企业的驻莫城商务代表。召集会议的是大使馆经商处的另外一个县处级参赞薛刚。
薛刚站在会议室外边,见安在涛三人大步走来,赶紧迎了上去,笑道,“安主任,您来了……我是经商处参赞薛刚。”
“你好,薛参赞。华商都到了吗?”安在涛一边跟薛刚握手一边问道。
“都到了,基本上能来的都来了……还有几个因为去了其他城市,恐怕一时间赶不过来。”薛刚笑着帮安在涛推开了会议室的门,“安主任,冯处、孙处,请进。”
第七卷激流勇进 第513章【声名鹊起的外交官】2
来了17个华商。基本上都是哲州鞋商和一些国内皮革企业的驻莫城商务代表。
安在涛三人在大使馆参赞薛刚的陪同下走进了会议室,众人本来在会议室里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什么,见四人走进来,便都慢慢起身来鼓起掌。
大多数人好奇的眼光都落在了安在涛的身上。这个被簇拥在中间的年轻人,分明就像是一个领导,他就是从国内来的工作组组长?公使衔参赞——竟然有这么年轻的厅级干部?不简单啊!
只有少数几个人向薛刚望去,似乎是要从薛刚那里得到一点什么信息。
安在涛扫了众华商一眼,心头微微有些讶然。很显然,他没有从这些华商脸上和身上发现什么“惶急”之类的情绪波动,他们的心态很平静很平稳,根本不太像是处在一个所谓“四面楚歌”的商务环境中。
货物被查扣,损失如此之大,国内惶惶不可终日,调动诸多资源开始忙活,可这些人咋是如此的镇定自若?
安在涛笑吟吟地坐了下来,平静的目光在众人身上一闪而逝。此时此刻,他突然想起了来R国之前夏晓雪跟他说过的一段话。
夏晓雪劝他不要太较真,她说在R国的华商绝不像国内人想象中的那样“处境艰难”和“非常危险”,他们中的大多数活得滋润得很。夏晓雪因为能源业务拓展的缘故,来过莫城多次,跟R国能源商人打过很多次交道。对于在R国的华商情况,多少有些了解。
夏晓雪说,R国的生意就像一个赌场,赌准了,一本万利。在莫城,华人的发货量很大,如不出现意外,华商都是赚钱的。
而事实上,华人除了做商人,还办宾馆和地下钱庄。
一是宾馆生意。由于到莫城的华商日渐增多,有“本事”的华人租下房子出租给华商或提供给临时到莫城出差的华人住。而所谓的宾馆和公寓都是以前的学生宿舍。据说,全莫城这样的“华夏楼”有30多座,每个月的房租至少400美元。
二是地下钱庄。华商在莫城把美元交给钱庄,5分钟后他们就可以通过电话告之亲朋好友可以在燕京指定的地点收取美元和按国家外汇牌价折算的等值人民币。
夏晓雪说的时候,安在涛还没怎么放在心上,如今实地一看,似乎果然不假。他心里暗叹一声,再望向众人的眼神中就不由自主地多出了一丝冷意。
既然这些人活得是如此滋润,那么,自己所作出的一切努力岂不是都等于是打了水漂?安在涛心里有些不爽,就想试探一下眼前的这些所谓的华商。
……
……
安在涛坐在面南背北坐在条形会议桌的正中,身边坐着薛刚、冯清和孙继红三人,而众华商则围拢而坐。
薛刚清了清嗓子,笑道,“各位,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工作组的组长。特派全权公使衔参赞,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安在涛安主任!这两位是外交部的冯处长和商务部的孙处长。安主任他们昨晚刚到,今天上午就立即组织大家开座谈会……”
薛刚做了一番简单的开场白,无非是介绍安在涛三人的身份职务以及表明国家政府对于华商利益的看重。
华商们貌似热烈的鼓着掌,其实神色多少看上去有些敷衍。
安在涛看了心头暗暗冷笑,却神色坦然地接过薛刚的话茬,淡淡道,“欢迎各位。首先,我代表工作组的同志,向各位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外交部和商务部专门为本次事件联合成立了特别事务工作组,这表明了国务院领导和外交部、商务部领导对于华商利益的高度重视。这一次,我们三个来到莫城,工作目标只有一个:按照外交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在R国法律的框架内,尽最大可能地为大家争取利益,减少大家的损失。”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情,我想大家心里都很明白。原因很多很复杂,但是我们自身方面的因素也不少。时至今天,我们更应该考虑这样的问题:矛盾为什么会激化和越演越烈?无非是在于利益之争。华商和华人商品的大量涌入,以种种不正当竞争的方式,对R国本土商人的利益构成了巨大的冲击。”
安在涛侃侃而谈。直指深层次的问题。他这么一上来就开始指责华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让在场华商感到不满和郁闷,也让薛刚等人感觉尴尬。
这些问题谁都很清楚,但作为大使馆方面,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在这种场合下,在这种时机背景下,安在涛如此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着实出人意料。
见几个华商脸上浮现着某种不满和不屑一顾的神情,安在涛的神态不变。他心里冷冷笑着,既然大家都保持沉默喜欢看“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