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着安在涛沉稳飘逸而去的背影,李湘的眼神中轻轻一阵闪烁迷离,心头更是五味杂陈:这个男人,已经距离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远了……哎!
其实,人家又何尝跟自己走近过?李湘自嘲地一笑,也就坐了回去。
刘媛媛一直站在一旁很仔细地观察着李湘的情绪变化,她也是女人,自然很容易就发现了李湘的某种情绪异常,心下稍一揣摩,就知道自己这位大姑子不仅暗恋着安县长,而且还“中毒”很深。
“姐,其实安县长这人真不错。我觉得,他跟你关系挺好的,要不是有你在,李杰怎么会有今天?哎,说起来,李杰现在能有点出息,还都是人家安县长所赐……”刘媛媛试探着笑道。
李湘哦了一声,神色不变,径自就岔开了话去。
***********************************
安在涛虽然还是安在涛,蔺然虽然还是蔺然,但仅仅时隔一天,现在的蔺然看着面前的安在涛,却是另外的一种感觉了。如果说昨天的安在涛让她居高临下地俯视,而今天的安在涛,就足以让她仰望了。
三人坐在那里,不住地碰杯并说着些闲话,蔺然的眼神微微有些闪烁,也不知道在打着一些什么算盘。
冷梅坐在一旁,见蔺然眼神闪烁,心头就暗暗有些不太舒服。也不知道怎么地,她直觉蔺然似乎是在打着安在涛的什么主意。这个利欲熏心的女人,还有什么干不出来?
这一顿饭其实吃的很无趣。所以时间不长,匆匆跟蔺然谈了谈工程的事情,安在涛就萌生了去意。而冷梅,似乎也不愿意让安在涛再跟蔺然继续接触下去,也颇有些意兴阑珊。
要上来的菜几乎没怎么动,三人就散了场。
“真是太浪费了。”安在涛耸了耸肩,向侍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女服务员笑了笑,“小姐,把这几个菜,还有那一盘炸鱼给我打包吧——冷书记,蔺总,我打包了哟,否则太浪费了!”
蔺然意味深长地一笑,“安县长还真是有个性!”
冷梅皱了皱眉,“你晚上……”
冷梅本来想说晚上我帮你做饭,但当着蔺然的面,她焉能说出这种话来,就只得任由安在涛提着装在袋子里的打包的几个菜,与她们一起下楼而去。
县长吃饭打包……这事儿看上去的确是很诡异、和荒唐。但安在涛却显然并不在乎女服务员那异样的眼光,安之若素地提着东西扬长而去。
蔺然显然有些“意犹未尽”,但她心里另有想法,也就没怎么坚持,只是在临出门分别的时候,她紧紧地握着安在涛的手,笑了笑,“安县长,冷书记,这一回让你们破费了,实在是不好意思!下一次,我请客,我们好好聚聚!对了,下个月月初,我们公司组织员工要去黄山旅游,两位县领导有没有时间,咱们一起出去玩玩?”
安在涛呵呵一笑,不着痕迹地从蔺然的手里抽出手来,“蔺总,我工作挺忙的,到时候可能抽不出时间来,至于冷书记——”
安在涛回头望了冷梅一眼。
冷梅勉强一笑,“呵呵,蔺总的心意我们领了,但是最近县里工作实在是太忙,恐怕我也脱不开身。”
……
……
蔺然开着自己的黄色宝马飞驰而去。
两人站在门口等司机开车过来的时候,冷梅长出了一口气,低低道,“你是怎么让这女人甘愿放弃城郊镇的物流项目投标的?”
安在涛淡淡一笑,“很简单。我就是去找了张市长,跟张市长谈了谈,就说参与咱们这个项目竞标的有一家企业是上面的关系……所以——”
冷梅先是愕然,继而笑了起来,“这就是你所谓的原则?安在涛,我就好奇了,你这人哪里来的这些个花花肠子?阴谋诡计是一套一套的,令人叹为观止……”
安在涛耸了耸肩,“这怎么能叫花花肠子,这是头脑和智慧。冷书记,我们这些做基层工作的,其实在很多时候,都要学会动动脑子!”
冷梅脸色一红,突然掐腰嗔道,瞪着安在涛,“安在涛,你的意思是在说我没脑子吗?”
安在涛哈哈一笑,“我可没那么说,你别对号入座。”
冷梅掐腰娇嗔的神情神态落在了带着车过来的张萌和冷梅的司机眼里,两人面面相觑,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一向是高高在上、浑然不食人间烟火、冷艳不可方物的冷书记,竟然也有这种小儿女之态?
联想起最近冷梅私底下一些古怪的表现,张萌心里一跳:冷梅该不会看上安在涛了吧?两人……
一个未婚一个未娶,同样的年轻有为有背景,郎才女貌看上去似乎还真有些般配……张萌越想越觉得有些可能,就用狐疑的目光缓缓从两人身上扫过。
咳咳!
安在涛干咳了两嗓子。而就在安在涛干咳的声音中,冷梅旋即意识到了什么,两只手悄然放下,而在转回头的瞬间,神态就已经恢复了既往和既定的冷艳高贵。
张萌心头一凛,赶紧打消了自己心里那些不该有的念头来。人家两位县领导的事情,不是自己这个县委办主任所能管的事情。她跳下车来,“冷书记,安县长!”
冷梅一边往车上走,一边左右四顾道,“在涛同志你咋走?你的车呢?”
“呵呵,我就搭冷书记一个便车吧。我的司机黄韬家里有点急事,送下我就让他回去了。”安在涛说着就跟着冷梅一起向车走去。
上了车,暗暗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坐在自己身边近在咫尺的安在涛,冷梅心头莫名有些欢喜。
突然,安在涛的手机铃声骤然响起,很不合时宜地生生打断了冷梅心头的这一抹情动的欢喜。
第六卷施政一方 第353章【招标会、黑马】完
安在涛看了看,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号码。他一向不接陌生人的电话,见号码不熟悉就立即掐断了电话。冷梅奇怪地扫了他一眼,低低道,“咋不接电话呢?”
“我从来不接陌生人的电话。”安在涛耸了耸肩。
但时隔几秒钟,手机又再次响了起来,他皱了皱眉,这才接起沉声道,“哪位?”
电话那头,一个似是熟悉又似是非常陌生的男声试探着问了一句,“请问,是安在涛吗?”
安在涛一怔,淡淡道,“是我!我是安在涛。”
电话那头的声音旋即兴奋了起来,“喂,安在涛,咋的,听说你现在发达了,发达了就不认识哥们了?我是尹超啊!”
“尹超!”安在涛愕然一声,但也立即哈哈大笑了起来。“原来是你小子!现在在哪里工作呢?毕业都好几年了,也一直没有你的消息!”
尹超撇了撇嘴,“得了吧,是你老兄当了官,成了领导干部,就看不起兄弟了吧?去年的同学聚会你也没来——我还是前不久听其他同学说的,你如今是堂堂的县长大人、风光地了不得……”
尹超是安在涛当年燕大新闻系的同班同学,曾经有一年还住一个宿舍里,交情还算不错。只不过,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各忙各的,倒也就断了联系。
“呵呵,找我有事?”
“是有事。得,我就是先跟你打个招呼,我就在你们省城天南呢,明天我就能赶过去!我找你有点要紧事!见了面再说吧……”尹超又跟安在涛闲扯了几句别来无恙的话,也没有说自己现在的近况,只是约好了见面时间后就挂了。
天南某宾馆。
尹超放下电话,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此次来东山省找安在涛,已经是他最后的一线希望了。如果此行再不成,他大概就只有跳楼来逃避巨额债务了。
尹超比安在涛大一岁,燕京人。与安在涛一样,大学毕业后,在家里的安排下,他进了燕京日报的群众工作部工作。一开始,在报社他干得挺顺乎:整理读者来信,接待群众来访,编辑“读者来信”专栏。领导让干啥就干啥,没有一点怨言。他家离报社远,上下班光是做公共汽车路上就得耗费近2个多小时,尹超索性就在办公室里支起一张行军床来,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反正是单身汉也无所谓了。
就这么干了一年,虽说他也曾经到外地调查,写过几篇有影响力的批评稿件,但随着批评稿件的越来越难写,读者来信越来越少,他就有了跳槽之心。终于,花了不少钱他调到了本报的文艺部,负责每天的长篇小说连载。刚接手工作时他兴头十足,在京城里到处奔忙,混迹作家圈里猎取高质量的小说稿件。
新闻界曾经流行过这样一个顺口溜:一流记者搞房产,二流记者炒股票,三流记者倒钢材,四流记者开新闻发布会,不入流记者挣稿费。
搞房地产是大买卖;炒股票一段时间里也是收入颇丰;倒钢材虽然是成功率不高,但只要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