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影有非常棒的故事和深刻的主题,还有,这可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电影,这代表着什么,我想不用多说了吧?”
“你了解法国电影吗?看过哪些出色的法国电影?”
“我与贝松导演合作过,他是非常出色的导演,至于法国电影……”瑞恩不禁有些挠头,一时间还真想不出来,只好说道,“前几天,我还看过一部叫做《虎口脱险》的老电影,很棒的喜剧片。”
他的回答显然有些出乎预料,那名提问的记者不禁有些尴尬。
离开采访区,整个剧组的主创人员站在了台阶前面,在例行的合影之后,由斯皮尔伯格打头,向着剧院内部走去。
“好久没见了,瑞恩。”刚刚走上台阶,一个大胖子向瑞恩伸出了手。
“嗨,吕克。”瑞恩用力握了下他的手,“你看起来又胖了。”
“那是因为好久没有工作了。”
“我想……”瑞恩先是皱了下眉,接着舒展了开来,“我们还有大把合作的机会。”
“那我等你的好消息。”吕克·贝松笑了起来。
几年前,《杀手莱昂》的成功,使得吕克·贝松和让·雷诺成功打入了好莱坞,相比于让·雷诺还算稳定的演员之路,吕克·贝松后续的作品在北美算不上成功,特别是《第五元素》,90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加上高额的宣传营销费用,电影北美上映后,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差点吐血。
如同好莱坞式的首映式一样,影节宫的前厅中,聚集着大量的圈内人士,剧组进来的时候,他们立即投来了关注的目光,当看到瑞恩的时候,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眼睛里尽是复杂。
里面有羡慕,也有嫉妒,还有钦佩,当然也少不了不屑。
不过,谁都知道这是什么场合,即便看不惯瑞恩以及斯皮尔伯格商业化的风格,他们也不会傻到这个时候跳出来找麻烦,否则,丢人现眼的只会是自己。
特别是欧洲的那些导演,嘴里往往说着不屑,心里面又有几个不想自己的作品能打开北美市场,像吕克·贝松那样,去好莱坞闯荡一番呢?
导演还好说,总要保持着几分矜持,但来自各地的演员就不同了,好莱坞对他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而且瑞恩和斯皮尔伯格还是好莱坞有数的制片人……
听着主办方陪同人员的介绍,瑞恩保持着必要的礼仪,近乎机械般的跟周围的人握手,客套的寒暄几句,至于对方叫什么名字,很少能够记住。
原因很简单,瑞恩或者说好莱坞不需要他们,而他们需要好莱坞。
除了电影圈和媒体的人士,主办方方面,还特意根据剧组的要求,请来了不少参与过诺曼底登陆的老兵,他们穿着旧式的军装,胸口挂满了勋章,格外吸引人的眼球。
相信这部电影中的战争场面,肯定会唤起他们心底最深处的记忆。
好莱坞电影在商业推广方面,自有成熟的体系,一些很小的事情,有时候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电影放映过后,这些老兵对电影的评价,远比影评人的文章更吸引人。
很快,聚集在前厅中的人,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向着最大的主放映厅走去,作为开幕影片的剧组,瑞恩和斯皮尔伯格等人,走在了最后面,等他们进去的时候,按照惯例,全场起立致以热烈的掌声。
握着一只只伸到面前的手,听着一句句恭维的话,毫无疑问,瑞恩获得了与斯皮尔伯格同等的待遇,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哪怕是远离了北美大陆,依然没有人敢小看他这个只有十八岁的小家伙。
他所代表着的,是巨额的财富,数不清的荣誉,以及好莱坞顶层的地位。
“嗨,苏菲。”
令瑞恩没想到的是,他座位的后面,是那位法国男人的挚爱。
“瑞恩,好久没见了。”
威尔士王妃还没有离世的时候,两人曾经在她组织的慈善活动上见过。
“下一次来洛杉矶的时候,记得来家里做客,妮可经常提起你呢。”尽管认识,但远远谈不上熟悉,因此瑞恩随口说着客套话。
“一定会的。”苏菲·玛索露出了标志性的笑容。
又跟前边不认识的一位演员握了手,瑞恩这才坐了下来,在开幕电影放映前,主办方还有些简短的仪式,主要是介绍评委会成员,以及参赛的主要作品等等。
经过了不太长时间的等待后,剧院的灯光终于熄灭,大银幕上短短的字幕过后,一面老旧的星条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正式拉开了这部战争史诗的序幕。
年迈的老人当先而行,后面的家人紧紧跟随,他快速走入了海岸边的战争公墓,这里长眠着无数在二战中,为了自由和民主而战的军人。
最终他站在了一个白色的十字架前,看着上面的名字,哽咽着缓缓蹲在了地上,忍不住哭泣了起来。
镜头缓缓拉近,隐约间似乎有海浪的声音响起,老人的眼前闪现出了当年那段残酷的历史。
1944年6月6日,所有人都不会忘记的D日。
奥马哈海滩绿D区,一片现在已经成为了保护区的滩涂。
湍急的潮水中,一艘艘登陆艇乘风破浪,向着岸上冲去,船里的盟军士兵神态各异,有人晕船呕吐着,有人身体颤抖着,还有人嚼着口香糖……
唯独缺少一脸正义,大无畏的高喊着口号的人。
这才是真实的士兵,而不是假大虚空的玩偶,他们很清楚等待着自己的将会是残酷的战斗,是人间与地狱的分界线。
然而,这场战斗的血腥和残酷程度,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料!
第312章 拯救大兵瑞恩(一)
开场的二十多分钟镜头,几乎还原了真实的二战战场,血腥残酷的令人窒息,尽管所有人都知道,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战争史诗大作肯定不仅是说说那么简单,而电影节组委会肯选这部电影作为开幕影片,绝对有他们的道理。
但是,如此的一幕,还是让他们感到了震惊,特别是那些曾经参与过二战的老兵们,这一刻仿佛回到了曾经抛洒热血的那片战场,久违的激动重新回到了他们身上。
“这是我看过的最真实的战争电影。”这是老兵们嘀咕的最多的一句话。
即便那些来自欧洲,以艺术自居的家伙,此时也挑不出太多的毛病,何况,这可是为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电影!
最让他们感到惊异的是,斯皮尔伯格在这里完全使用了手提摄像机拍摄,从米勒上尉的第一视角出发,以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反映出了这场战场的残酷程度。
登陆艇舱门打开的那一刻,就是人间炼狱的开始,子弹如同雨点般射来,盟军士兵的身体上绽放出了灿烂的血花。
炮弹横飞,登陆艇中弹起火,吞噬者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士兵们匆匆从登陆艇上跳下,落入海水之中,他们身上携带的沉重装备,把他们拖入海底,让他们长眠在了这里。
德军的希特勒电锯喷吐着火舌,无论是海水中,还是岸上的盟军士兵,遭到了毫不留情的收割。
拿着自己断了的手寻找军医,捂着肠子已经流出来的肚子大喊‘妈妈’,想要救人时战友却被补枪,恐惧的躲在弹坑中瑟瑟发抖,拿下M1钢盔看着上面的弹痕还在庆幸的时候被子弹爆头。
鲜血横飞,尸横遍野,这就是二战,它真实的让人惊惧……
躲在海滩上只有一条路,被德军毫不留情的屠杀,加之身负的责任和勇气,无数勇敢的士兵努力向前,打开了缺口,这次换到他们屠杀德国人了,手雷、步枪、榴弹、火焰喷射器都是杀人的利器。
这也是二战。
如果说血腥残酷的战争场面,是对视觉的震撼,那用晃动的镜头,配合米勒上尉的第一视角来观察战争,那就是对心灵的震撼。
在这里,枪声、轰鸣声和嘶吼声就是背景音乐,配合着那些近乎于真实的镜头,触动着剧院中所有人的心灵,而这些只是对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的铺垫。
尽管很多人特别是欧洲的艺术派导演们,总是批评斯皮尔伯格过于市侩,但谁都明白,以他过往在电影方面取得的成就来说,犹太老头不可能只是拍摄一部普通的战争片。
何况,瑞恩能加盟这部电影,出演一个分量不是特别重的配角,也能说明一些问题。≮更多好书请访问:。 ≯
“很惨烈的景象。”
“是,非常惨烈。”
电影再次切换回米勒上尉的第一视角,奥马哈海滩上面,躺满了盟军阵亡士兵的遗体,镜头缓缓从他们身上扫过,最终落在了一具士兵的遗体上,他的背包上分明写着‘瑞恩’!
这就是要被拯救的大兵?怎么死了?
很多观众心头发出了疑问,难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