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辰州进行了炮击,在火炮的掩护下宋军对辰州展开了进攻,曾经一度杀入城内。可惜因为辽国东京辽阳府派出的一万援兵及时赶到,使得大宋军队未能及时攻陷辰州,为了避免损失在火炮的掩护下撤退五十里沿海驻扎,而其周边有二十艘大宋战舰火炮提供保护。

承天二年九月初一,在得到大量补充之后,五万宋军采用了大型攻城装备强攻辰州,两万火枪兵和炮兵掩护两翼,三十艘战舰联合炮击。辰州两万守军坚守不足两个时辰便献城投降,而城外打算用骑兵偷袭宋军的一万五千辽国骑兵被宋军火枪兵击溃,击毙辽军一万多人。九月十三宋军从女直人手中完整的接管了据辰州以东一百五十里的开州,宋军给予的回报是自宋辽第二次交战以来宋军所俘获的辽国军事装备。

此时宋辽交战四十三天便完整的获得了小王驸马称为的“辽东半岛”,杀敌三万,俘虏两万有余,并且获得了三万匹战马等大量物资。在获得了“辽东半岛”后,宋军便以开州和辰州互为犄角,在两城之间驱使战俘和当地征召的民夫修建了三座城寨,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防线。在这条防线上总共由十万宋军把守,大量的守城装备设置其中,除了火枪兵之外,大宋火器都可以在这条防线上找到,近开州和辰州两城就拥有四十门火炮之多,因为辰州临海,宋军在辰州修建了港口,大宋水师的战舰可以进一步驻扎在辰州港内,战舰上的火炮可以直接支援辰州城防。

宋辽第二次开战后,辽国在失去了苏州,锦州和辰州遭到炮击之后,便立刻派出了使者希望大宋朝廷能够终止战争,辽国愿意赔付大宋所有损失。不过此时辽国使者耶律金贵只见到了大宋礼部侍郎苏轼,大宋朝廷的意图非常明显——在短时间内取得“辽东半岛”,彻底将辽国苦心经营了八年的水师全部消灭,做完这些事情之后才会坐下来和辽国讨论赔付的问题。

到现在可能天下人已经没有人去注意那艘已经沉没的大宋商船了,这艘商船的老板姓“徐”,不过最终的幕后大老板便是大宋小王驸马旗下的海运船队——这是规模仅次于大宋皇家海运的大宋商贸船队。这支命名为“志远”的海运船队其活动范围却是以大宋沿海为中心,最远不过硫球和麻逸岛,当然在北方航线中,志远海运商行占有三成的份额,皇家海运船队占有六成,剩下的一成为楚州商人所控制。考虑到王静辉和徐氏在皇家海运中所占有的股份比例,王静辉个人每年能够从大宋北方航线中所获得的利润对于一个普通的大宋富商而言便是一个天文数字。

志远海运商行完全控制了来州和登州两个港口,在这条航线上除了大宋水师的船队之外,只有志远商行的船队可以合法经营。这次劫船事件完全是出自大宋枢密院参谋部的策划,其目的便是使大宋获得向辽开战的理由。王静辉所辖下的志远船行便承担了这次任务,事实上辽国舰队在当天并没有出海对大宋商船进行拦截,以前他们也曾干过,不过却被大宋护航舰队所击溃。大宋以前是出于政治需要才未曾追究过辽国的责任,而辽国人在几次拦截失败后,便对大宋商船不敢招惹了,甚至在距离辽国水师这么近的海域航行,大宋船只也不会有什么担心的。

从承天元年开始大宋便已经下决心要收拾掉辽国的水军了,辽国因为造船工艺不过关,并且水师也仅仅是处在起步阶段,就是十倍于辽国的水师也绝对不是已经把火炮加装在战船上的大宋水军的对手。根据王静辉的建议,这种一艘大型战船上加装二十二门火炮的战船被命名为“战列舰”,虽然船速并不高,但是犀利的火炮武装起来的战列舰可谓是个浑身冒火的火刺猬。

在大宋水师的秘密演习当中,这么一艘战列舰完全可以在敌人未能接近的情况下,独立对抗来自同一方向的同样装备两门火炮的武装运兵船,要是对付传统意义上的水师战船,则无往不利。战列舰的这种火力优势也被大宋参谋部考虑其中,这就使得在劫船事件引发的第二次宋辽战争中,战列舰被作为攻击辽国苏州、锦州和辰州的不二选择,这三个城市极为靠近海洋,并且都在战列舰的火炮控制范围之内,配合宋军攻城则是事半功倍,而事实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辽国水师虽然只发展了七八年,但是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在王静辉看来,海洋是属于大宋的,任何国家都不得染指其中,只要在大宋战舰行驶过的地方,皆为大宋领土。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大宋对高丽和倭国等提出引进大宋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时候,大宋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并且还严密监视。

杭州著名的海商刘氏在四年前曾经是杭州最大的造船商人,根据王静辉所看过的刘氏家族宗谱,这个刘氏可能是汉化的西方人,加上刘氏家族还有做礼拜的习惯,这个刘氏的创始人很可能是个犹太人。不过刘氏家族因为受到高丽的收买,瞒过了市舶司向高丽输送了一批工匠,结果被大宋情报局在高丽的情报网络反馈回来后,立刻将高丽的造船技术有所突破的消息传递回了大宋汴都,经过细致的侦查后确定了是刘氏出卖了大宋的海船建造工艺。

这一结果使得大宋朝廷一片哗然,杭州市舶司和大宋水师立刻将杭州刘氏在第一时间软禁,并且全族押送汴都开封大理寺进行审判。根据王静辉的建议,杭州、楚州、泉州、广州等地十四家最大的造船商行老板被请到了大理寺来参加刘氏审判。在审判过程中刘氏先是百般抵赖,并且通过关系联系到交往密切的官员进行贿赂,妄图来挽救自己。

审判的结果是刘氏族长以下十八人被处以极刑,全族财产皆被查抄,朝廷所授予的一切勋章都被收回,全族除家佣、家奴之外全部被押解至麻逸岛垦荒,连刚出生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妙的莫过于刘氏族长在绝望之下大爆其收受贿赂的官员,并且从刘氏老宅的隐秘处挖出了一本账册,上面详细记述了刘氏每次行贿的详细经过和数量。

刘氏的临时反水使得这场案件又再起波澜,大宋统计局介入了这个案件,这个刘氏家族在杭州也算是一个大富豪。当初因为王静辉排斥和汉化的犹太人、大食人共同做生意,所以杭州商会中也没有敢接收异族人入会,李慎担任杭州知州的时候也是坚持了王静辉的原则排斥异族人。不过这些接受汉化的异族人通过其雄厚的财力,不断的打通各种关节,疯狂的收买各级官吏,李慎在的时候这种现象还不明显,尤其在李慎去职之后其后任官员基本上都接受了贿赂,而且这些人还手眼通天将势力拓展到汴都开封来,朝中也有几个官员成为了他们的保护伞。

大宋统计局根据这个账本介入了调查后,大批官员落马,被移交给吏部和大理寺接受进一步的查询。最令王静辉非常惊讶的是,王雱也隐约牵涉到了这个案件中,不过王雱做的非常隐蔽,而中间人也是一口咬定自己的罪名,为王雱做掩护顶替了罪名。王雱身份特殊,王静辉也没有深究的意思,不过对于那个做替罪羊的官员王静辉可就没有手软的意思了,尽管“王衙内”打过了招呼,王静辉还是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来干扰了大理寺的审判结果,直接把那名官员发配到麻逸岛去开荒了,罪名之重可谓是在这个案件中排前三位了。

刘氏案件牵连太广,影响也非常深,虽然罪名是非常重,但是作为第一个被大宋抓住的“技术走私”典型,这么重的处罚也是在意料之中。与此同时朝廷也明文规定了归化胡商不得从事造船、印刷、纺织、榨油等行业,并且规定了严格的时间要求这些胡商把自己手中的相关产业变卖,否则逾期查抄。这一规定是极为严厉的,毫无疑问胡商在短期内出售这些相关产业将会损失惨重,王静辉不想做纳粹,但是也不想出现第二个刘氏,大宋的技术机密要严格保密,这样才能够保证大宋的领先地位。

虽然处理了刘氏,但是高丽却并不以为然,若不是在军械上非常依赖大宋的话,恐怕高丽常驻大宋汴都的使者未必会出面道歉,即便这样,高丽也是不会放刘氏的那几个造船工匠回国的。不过在两个月后,高丽使者便请求觐见大宋皇帝,原因无他——在高丽拒绝“引渡”刘氏造船工匠回国后不到一个月,高丽粮价没有任何征兆的突然猛涨,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高丽米价上涨近一倍。大宋商人在得到王静辉的暗示后,便陆续囤积粮食,待到刘氏一案最终完结高丽决绝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