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皇帝赵顼的话后,王静辉苦笑的说道:“臣哪里敢有这样的学生?!”

“情报局返回来的消息说李清对西夏也是忠心耿耿,其心甚坚,不可能被策反,爱卿现在可有何良策?!”皇帝赵顼有些丧气的问道,能够策反李清反出西夏从而拔出钉在自己门口的这枚钉子是他的一个心愿,这样能够使赵顼用最短的时间来击溃党项人,但现在的局势已经让他感觉到这和痴人说梦没有什么区别,看来解决李清最终还是要靠武力。

“策反不成就陷害,陷害不成则动用武力!不过这中间还是有个主次分别!”王静辉沉思了片刻回答道。

皇帝赵顼听后皱了皱眉头,他的动作自然落在王静辉的眼中,说道:“李清虽为汉人,但却是站在党项人一边袭扰大宋,害我百姓,作为大宋的敌人虽百死莫赎!圣上为一代明君,想要正大光明的战胜敌人这本无可是非,但大宋现在远远还没有达到汉唐时期中国那么强大,凭借着真实的实力便可以扫平契丹镇服四夷,况且在北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辽国!扫平大宋迈向强大的路途中的障碍,就必须动用一切可行的手段,不断的削弱敌人,然后在以正面对决的方式摧枯拉朽的击溃敌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是没有对错的!”

身为皇帝所接受的教育,不仅仅是正统的儒家思想,相反在中国学术信仰上儒家虽然牢牢的占据统治地位,但讽刺的是作为统治阶级所信奉的圭臬更偏重于法家思想。虽然皇帝赵顼不是很喜欢王静辉说的话,但却不能够否认这是错误的,相反,自王静辉走进他的视野后,对人基本上没有施用过任何权谋之术,但对于大宋的对手辽国和西夏无所不用其极,各种阴谋手段层出不穷,这让皇帝赵顼叹为观止。

“朕受教了!爱卿刚才所说要有主次分别,是指何意?”

“大宋自立国以来国家财政在真宗时代便已经达到了顶峰,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的各种弊政日益显现,在仁宗末年已经危象群生,是以太上皇及圣上继位后不断的锐意进取,终归是几十年的积弱不是朝夕可改,大宋目前的实力若是只对付一个西夏自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辽国从旁干扰,就使得大宋在平夏的过程中不能够一味的蛮干,应该更加有技巧的回避任何可能会造成重大损失或是挫折的境况!”

“朕也明白,平夏并非短期内可以完成,不过爱卿曾经和朕说过有五年到七年的时间便可以平夏,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两年,剩下的三年朕还是等得起的!”

“臣斗胆和圣上立约,不过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妄加猜测,王韶收复熙河、湟州的速度要远比臣设想的快得多,事实上宋夏之间走到今天这一步,我大宋扫平西夏的契机已经出现,只要平稳的走下去,可能用不了五年的时间,西北就可以安然无恙,关中从此变为大宋的腹地!”

“平夏契机已经出现?!”皇帝赵顼虽然日思夜想仿效太祖太宗皇帝为大宋开疆拓土,对手又是几十年来让大宋几乎束手无策的西夏政权,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能够这么快实现自己的抱负。

“党项人现在手里的牌已经没有几张了,我大宋所虑的唯有李清泼喜军一部可能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失,臣这里有一策可以加速李清的灭亡,最不济也可以使西夏内部势力互相倾轧从而实力大损!”

皇帝赵顼眉头一跳,笑着说道:“爱卿有何策可以为朕解忧?!”

“和李清做生意!李清现在在嘉宁军司放牛牧羊,虽然可以解决其下属的军饷,但诸如茶叶、粮食、食盐等等物资在梁太后的干扰下却换不得多少的,他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把目光投向大宋,打仗他是不肯做的,唯一的办法便是从我们手中用牛羊换取所需要的物资,臣可以会合枢密院、情报局和一批大宋商人联手操作此事。”

“那岂不是助长了李清的实力?!”

“李清和梁太后之间水火不容,梁太后自然不愿意看到李清的日子过得好,况且李清这种行为就是放在党项皇族的眼中也是大逆不道,况且李清手中这么大的财富自然会引起别人窥伺,梁太后请李清回兴庆府,李清不敢回去,但他是绝对不会拒绝皇族方面的人宴请他结为同盟的……”

现在已经是初春了,气温虽然还是比较低,但在嘉宁军司李清的大帐中,渐渐暖和的天气让李清的心情好了许多,更让他高兴的便是他从大宋商人手中用牛羊换取了许多茶叶、食盐等生活必需品,这大大的改善了士兵的生活条件。李清心中也明白,和自己做交易的大宋商人应该有很强的大宋高层背景,但在这个乱世中生存,有些事情是不能够较真的——他的周边都是敌人,不管是党项人也好,还是大宋人也罢,都想干掉他,这点他心中是明白的。和大宋人做生意虽然他有些不情愿,但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有些生活物资也只有大宋人可以提供给他,而且自己和大宋人做交易,只卖牛羊,马匹免谈,这样的交易方式让大宋人以很便宜的价格从自己手中买走了很多的牛羊,但马匹这样重要的牲畜是一匹也没有成交,并且还严查属下禁止和大宋人进行马匹交易,这多少让他心中有些安慰了些。

周边地区就数宋朝对他的军事压力最大,而且宋军还占据有利地势攻守自如,并且还有富弼这样知兵的三朝元老坐镇陕西四路,不过和宋朝商人进行交易之后,宋军很少越过白干山来骚扰自己了。除却宋军之外,其他的都是暗中效忠皇族的党项部落,实力最强的仁多翰、嵬名家族和野利家族都对自己的处境表示同情,尤其是仁多翰给他的帮助最大,资助他粮草。一切在李清的眼中看起来都朝好的方向发展,现在他只剩下等待,等待现在只有十二岁的秉常长大亲政,那样他又可以名正言顺的效忠皇族来驱逐把持西夏国政的梁氏后族了。

随着天气的转暖,王静辉和皇帝赵顼等宋朝统治高层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河北诸路,现在只要是个人就可以看出大河以北今年将会面临着一场罕见的旱灾,但赵顼他们更关注的是河北是否会出现蝗灾,尤其是王安石对此更加关注。

王静辉在汴都开封指示其旗下产业向河北运去二十万贯铜钱,并且还为坐镇河北的韩琦献上了如何防止蝗灾和限制蝗灾蔓延的各种章程,并且附上了三十万贯的资金供韩琦调配。这些换来的是代州、定州、真定府等去年有蝗灾苗头的州县其耕地全面的深耕,并且还立下了赏格——每上交十只蝗虫便可以获得一文铜钱,这些都是由遍布河北的食为天粮店兑现,并且粮店的人员还到乡下收购蝗虫,当即焚毁,还教会当地百姓如何更有效的捕捉蝗虫——在夜晚的时候升起一堆篝火,利用蝗虫喜欢明亮的习性诱杀蝗虫。

河北北部的这些州县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最高长官韩琦统一召见他们后,让他们积极配合食为天粮店的人开展灭蝗工作,但有些有头脑的官员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止蝗灾,为了头顶的官帽戴得更稳当,甚至有些县衙开始强制其治下百姓灭蝗,虽然给当地的百姓带来的很多的不便,但到现在为止基本上只要百姓看到蝗虫便开始捕杀,这倒是极好的抑制了蝗灾的形成。各种措施之下,大名府的韩琦每隔几天都会用六百里加急快脚朝汴都开封送信,报告河北诸路除了旱灾之外,并没有形成蝗灾。

虽然韩琦的报信让大宋的高层心中安定了许多,但驸马手中的材料却让他们不敢懈怠,甚至是有些心惊肉跳——驸马运到河北的二十万贯铜钱消耗极快,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四万贯铜钱就都变成了蝗虫的尸体。就算统治高层的数学再怎么不好,也可以轻易的计算出这四万贯铜钱可以买来多少蝗虫尸体!本以为驸马是有钱发高烧做无谓的事情,现在已经没有人敢这么看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连最为抠门儿的司马光也上书皇帝赵顼,请从国库中拨出十万贯铜钱运往河北来学着王静辉的样买蝗虫。

司马光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是对还是错,王静辉买蝗虫发疯,到现在从收购蝗虫的数量上来看,若是这些蝗虫真的飞起来,恐怕现在朝廷中已经乱成一锅粥了,他不敢肯定这样是否能够有效的对付蝗灾,无奈之下他只好从最坏的角度出发,上了这么一道自大宋立国以来最为荒唐的奏章——跟着驸马一起发疯!若是在平常,这道疯狂的奏章会引来所有人的嘲笑,甚至会遭到御史台的弹劾,但现在的状况摆在那里,没有人认为司马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