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望期待这样的政策的阶层了,也将会是他最重要的支持者,不过他们的名声太臭了,最起码要把他们“洗干净”了再说。
“徐老,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的!我想现在你我两家所拥有的财富恐怕可以供养几代人都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现在看来财富并不是你我最为看重的事情,我们的眼光应该看的更长远些,为我们的后人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徐老和李管事听后都点点头,他们心中都隐隐约约的知道王静辉的做法。也许和王静辉待在一起的时间久了,旁边的刘账房更加清楚他的想法,心中想到的却是:“驸马又要做善人了”,眉头也不禁皱了皱,不过很快便舒展开来,心中的想法不过是他下意识的,他也知道驸马从来不会乱花钱,手中出去的钱大都是做了善事,在这点儿上他还是非常佩服王静辉的,毕竟像这样的人以他的阅历知道的还真是凤毛麟角。
“其实珍泉兄从河北诸路赈灾回来的时候,我就在想身为一个商人该如何来改变世人对他的看法,在听到你在河北赈灾的事后,心中才明白如果要想受到世人的尊重,就必须去努力付出相应的代价!”
“改之,你是说我们应该多做善事吗?这个方面我们徐氏一直都在做,但也没有看到什么效果啊?!这样真的就能够保护自己的财富吗?!”徐老问道。
“徐老,你也应该听过珍泉兄在河北受到灾民拥戴的事情了吧?其实这次赈灾所花费的资金对于我们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但河北诸路受到赈济的百姓哪个不感激‘食为天’的人?!其实保护商人的财产不受到外部侵犯,就必须保证自己本身的实力比那些窥探者强大,我听说狼吃绵羊的,但还没有听说狼能够吃狼的,无论什么时候自身的实力强大了,外人自然会有所顾忌,这总比把自己寄托在那些朝廷官员护翼之下要好的多!”
“实力?!”在座的众人听后都感到有些迷惑,难道商人有自己的实力吗?恐怕也就是钱多些而已吧,这不仅远远谈不上实力,更是招惹窥探者的诱因。
“不错,是实力!”王静辉站起来对所有人说道:“大家想到商人所拥有的实力不过是财富,但有没有想过以前的那些商人用金钱来取悦于官员,获得官员的某种程度上的保护,这算是一种实力,不过这种实力也会随时毁灭自己,不要也罢!我们为什么不能够把取悦官员的金钱用在百姓身上呢?”
“改之,把钱用在百姓身上就能够保护自己吗?!”
“大家还记得我曾讲过的孟尝君和冯禐的故事吧?正是冯禐烧毁了债款的收条,给孟尝君卖到了仁义,才能够使孟尝君在失势后还能够东山再起。权力并非可怕,可怕的失去民心,只要有民心站在我们这一边,那便是最好的保护!现在如果我们两家的人到河北,那里的百姓都会善待我们,当地的官员也会因为民心所向而感到顾忌,就是那些被我们断了想发黑心财的河北土豪,他们心中尽管很恨我们,但到了地头上他们也不敢有什么过激的举动。这就是保护,想包拯去世十年,但当今天下的百姓对他的事迹还是耳熟能详,这是什么原因?还不是因为包拯一心为民所故?!”
众人听后都点点头,孟尝君和冯禐的故事总是被王静辉挂在嘴边,就算他们以前不知道,现在也知道了,中间的道理也很简单,更具有说服力的还是河北诸路赈灾的事情,李管事没有想到自己到河北去协调韩琦赈灾事宜,会得到当地百姓这么隆重的迎接,每到一地都会有百姓前呼后拥、感恩戴德,这种感觉可不是一般的舒服,而是一种自豪。
“那改之我们该怎么做呢?总不能老是盼望着灾害发生吧?”徐老笑呵呵的开了个玩笑,以往他们都是听王静辉的,到现在也不例外。
“徐老,像这样的事情还用问我吗?不过事先有个规划这样也可以在以后做事的时候有所准备。现在大宋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旱灾等自然灾害,赈灾是最有效最便捷的方式,当然也不止是这一条路,如对教育进行投资、收养孤儿、建立养老院等等都是值得让人称道的善事,甚至有时候善事做好了,反过来更能够促进生意的发展!”
对于王静辉做善事的同时还能够发展生意的手段,在座的众人都领教过,刘账房最喜欢他这点,同时也是非常心疼每次驸马在做善事的同时调动大笔的大笔资金,而徐老则是最热衷的人了,催促道:“改之,具体点!”
王静辉听后笑了笑说道:“赈灾的同时不仅需要我们有丰沛的资金做支持,也需要我们的粮店生意作为支持,例如这次旱灾发生之前我们没有在河北诸路建立完善的粮店系统,那魏国公向我们求助的时候,除了能够调用大量资金之外便无所作为了,正是有了粮店网络才能够最及时的去赈灾。现在我们两家收购再加上皇帝给我的赏赐,积累的土地也不少了,至少连我自己也记不清了,刘先生,我们两家有多少土地?”
刘账房笑着说道:“现在属于我们已经耕种的土地就有五万余亩,还有皇帝刚刚赏赐给你,但还没有开发的河北诸路的土地有万余亩,其他还有当初在许、蔡等地由当地抵押给我们的土地也有近万亩,不过这万亩土地将来是会要被当地人赎回的,估计能够使用六七年吧!有这些土地做后盾,除了按照你的要求收购紧急囤积的粮食需要购买之外,我们在各地开设的粮店所出售的粮食基本上都是自己的土地所收上来的地租,这样两相利润加起来就非常客观了。这次河北赈灾根本就没有动用我们的老本,皇帝赏赐的万亩土地虽然没有开发,不过这次旱灾发生后,已经有很多失去土地的农民从我们这里租种,这些可都是纯利!”
“像粮食生意就看谁的粮店开设的网点多,看谁的粮食进价低,只要这两项控制的好,那谁赚的钱就多,我们有自己的土地,再加上本来我们的生意就遍布各地,到时候设立粮店铺面也容易的很,一般传统的粮商是很难和我们作对的!今后我们还是要多收购土地,在当地收购土地的同时也建立粮店,我的要求便是依托我们两家雄厚的资金,在未来的了两三年之内,我们手中能够掌握十万亩的土地,在大宋主要州府都有四五家粮店,重点便是北方城市,还需要在交通便捷的州府建立大量的粮仓,以备不时之需!一旦粮食生意做大,不仅赈灾方便省力,在平时还可以成为我们两家的一大财源!”
“另外珍泉兄还要多联系楚州商会,我们合力在各地开办蒙学和资助贫困士子完成学业,这样的事情做多了可以得到大宋士林的支持,大宋以文治国,士林是大宋的基础,能够得到他们的声援,那以后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好办的多。曾掌柜也要多配合珍泉兄,商务印书馆印刷的书籍成本远远低于其他书商,我们助学也不用全部以金钱的方式,捐赠书籍也是一种方式之一。”
“我们不仅要开办蒙学,还可以设立专门的技术学校,可以教授医学、财会等学科,我们可以把收养的孤儿放进这些学校中受教育,这样将来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是我们自己的人才,他们的命是我们救的,从小在我们这里长大,将来对我们的忠诚度也高,虽然时间长了些,但这样的人才好处更多,这可不是有钱便能够换来的!”
……
王静辉洋洋洒洒的说了半天,屋里面的众人都不停的点头,时而也会向他提问、争论,他也耐心的解释。经过这几年的合作,双方都知道彼此的脾气,王静辉的合作者们在他的面前比外面结交官员的时候胆子大了很多,双方虽然还是以他的意志为主导,但最起码的平等交流气氛咳死非常不错的。
这些事情都已经在王静辉的脑海中翻来覆去很长时间了,有些事情已经在开展,以前没有和大家解释过为什么这么做,那是因为当初连王静辉自己都没有想明白,从楚州回到汴都之后,他有了比以前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加上治理一地所积累的经验,逐渐去完善自己的计划。虽然在一个以歧视商人为传统的氛围内给商人的名声“漂白”是一项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相信只要自己肯做,是可以慢慢积少成多缓慢改善这一状况的,更何况他最大的优势便是年轻,还不断的培养继承自己理念的弟子,相信这一切终究会有一天开花结果。
徐老、李管事等人心中都明白王静辉决心以定,不管他们参不参与其中,他都会去做,两家合作了这么多年,他们知道一旦王静辉下定决心,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