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牲畜来源多样化,大宋统治高层对此十分满意,如果说当初韩琦、富弼等老臣之所以支持王静辉的这套策略是因为防止新皇登基后迷恋军事武功,那到现在这套理论的有效性,他们已经不再怀疑了。
参加福宁殿议事的除了以富弼、郭逵为首的枢密院高级官员外,还有宰辅韩琦和两位参知政事吴奎和曾公亮。会议是在福宁殿的一处偏殿中进行的,那里有王静辉当初给韩琦出的沙盘,时至近日已经相当完善,不仅有宋夏、宋辽、大宋疆域沙盘,还有京畿重地方圆一千五百里沙盘,颍王赵顼正在这处偏殿中等候英宗赵曙。
宰辅韩琦看到这些沙盘后,嘴边微微一笑,朝正在看他的王静辉相视一眼,心中也是颇为得意,他知道皇上心中对这个新鲜的指挥工具非常感兴趣,面对这些差着不同标示的沙盘,除了让人能够最直观的看到大宋周边的情况外,还有一种天下尽在掌中的感觉。
枢密使富弼也看了一眼王静辉,他和韩琦都做过参知政事和枢密使,当然能够理解沙盘对军事的作用,可惜是由韩琦因为身兼“校正医书局”的提举而和王静辉先有了接触,才能够捞到这份功劳,想到这里,富弼有些懊恼:怎么自己当初不上道折子组建校正医书局呢?
参谋长郭逵并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自从他从西北前线退下来之后,几乎每个月他都要受到皇帝的单独召见,就是在这座福宁殿的偏殿中,用指挥棒指点着江山给英宗赵曙讲解现在的边境状况,大多数时间都是有颍王赵顼在一旁陪同的。沙盘对他来说实际意义可就要大多了,毕竟现在的帝国军事参谋总部的重要任务便是依照沙盘来给皇帝及各位重臣讲解边境军事状况。不过这样的“讲解员”生涯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了,根据王静辉和他的私人来信所透露出来的消息来看,驸马马上就会动员英宗等人开启参谋部军事战略计划制定的功能了,这一次的王韶来福宁殿讲解的《宋夏长期战略札子》就是这样的计划。王静辉把王韶的事情早就和郭逵说过,对于这样自己急需的战略的人才,郭逵同志自然不会放过。
王韶是第一次看到沙盘,当然沙盘此时还是大宋的机密,西北战场要等上一段时间后才能够有这东西。以前听王静辉讲过这个东西,但只有当你亲眼看到如此细致的沙盘的时候,才会感到它真正的实际意义。王韶从颍王赵顼手中接过指挥棒,开始在宋夏边境沙盘上讲解奏章上关于军事部分的内容。
王韶也是曾经多次参加科考的举子,但却没有什么收获后才到西北军队中任职的,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练,他也算是个能文能武的儒将了,分析起来也是有条有理。当中英宗赵曙和富弼、郭逵等人都曾打断他的讲解提出问题,而王韶在王静辉的郑重告诫下,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对答清晰如流,让所有的人对他的印象都非常好。
参谋总长郭逵问道:“现在河湟地区的吐蕃诸部是怎样的情况,如果我大宋收复这一地区,那会有多大的战争?”
王韶说道:“现在河湟流域的吐蕃诸部基本上处于分裂状态,力量十分弱小,对大宋都有臣服之心,曾经多次帮助大宋对抗西夏的入侵。西夏几乎每年都要发兵攻打这一地区的吐蕃诸部,而吐蕃各部势孤力薄,对与西夏的入侵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防御,要是被西夏在河湟地区得手征服了这些吐蕃诸部,那对于大宋来说可是非常不利的。就如同大宋取河湟可以断党项人的后路一样,如果西夏征服了这一地区,同样也会使他们在宋夏边境中的交锋处于优势,所以大宋决不能坐视不理,必须要得到河湟!”
此时王静辉在一旁补充说道:“河湟地区土地肥美,适于种植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而且那里的吐蕃诸部曾经向我大宋献马,那里也适合做牧场,马牛羊等牲畜适合在那里生长。宋夏边境距离大宋中心比较远,各种物资补给运送到边境,费时费力不说,损耗也极为触目惊心。如果取了河湟流域这片土地,大宋便可以在这里就地发展军垦,以补充粮食战马等物资,这非常有利于缩减国内军费开支!”
英宗赵曙听后:“哦?!那么既然大宋必须得到这里,两位爱卿有何策略呢?”
王韶回答道:“臣与驸马曾仔细商议过如何去取河湟来并入我大宋,所得不过是‘刚柔并济’四个字而已!这些吐蕃诸部都是有心归化我大宋的,大宋只要许下帮助他们对抗西夏的诺言来换取他们的归顺即可,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对河湟的各部族用兵,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去给予他们支援来抵抗西夏的入侵,或是直接出兵帮助他们对抗西夏,或是给予武器钱财粮食等物资来支援他们,两者皆可。西夏刚刚大败于大宋,所以臣以为三四年之内,党项人应该没有胆子在宋夏边境挑起事端,挟此胜之余威而介入河湟,则西夏敢怒而不敢言!”
富弼、郭逵等官员听后都赞同的点点头表示同意,英宗赵曙又问道:“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将这块河湟之地取来?”
王韶的眉头皱了皱说道:“臣只是一介武夫,但凭圣上的诏书,臣即尽心竭力为圣上开疆拓土!不过驸马王大人对此有一些很不错的看法,圣上不妨看看。”
英宗赵曙笑咪咪的看着自己的女婿说道:“驸马,既然你已经有了良期,不妨说出来给朕和各位大臣听听!”
王静辉对于什么时候动手收拾西夏,已经和朝廷的一些最主要官员私下里都说明白了,英宗赵曙不应该不知道自己心里的想法,其他大臣也非常清楚。他不是厌战派,对于他来说依靠大宋现有的条件只要好好发展一下,几年之内干掉西夏不是什么难题。西夏不过是他的跳板,用来建立大宋统治高层已经濒临破产的扩张决心而已,但看赵曙的架势好似要迫不及待的开始执行他的奏章呢?
王静辉沉思了一会儿,决定以前的想法对赵曙说道:“圣上,现在按照大宋目前的状况,只能优先发展自身实力,对外只能采取‘软对抗’手段来削弱敌国壮大自己。况且现在西夏由于皇帝新丧而陷入内讧,如果贸然对西夏采取军事行动,西夏会在外部压力下迅速结束内讧一直对外,到时候大宋会付出不必要的巨大损失!所以臣的建议现在还是不要触动西夏,大力发展自己的民生经济,不过五六年,大宋便可以从容积累发动灭夏战争的准备,争取一次将西夏的国主请到汴都开封来给圣上早晚请安!”
说实在的英宗赵曙看到这道奏章时,心中还是非常渴望在自己的执政时期建立如此功勋的,毕竟自己的身体不是很健康,很难说自己能不能够活到那一天。王静辉的一番话的每一个字就像撞钟一样敲在他的心头,似一盆凉水把他那颗火热的心又给浇灭了。虽然话不合赵曙的心意,但他不是昏君也能分辨出这是金玉良言,就算退上一万步,王静辉支持提前对西夏发动军事攻势,宰辅韩琦等一干大臣也会极力反对,没有他们这些老臣的同意,皇帝除非把他们全部清理出去,否则没有中书签名的诏书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英宗赵曙心中虽然有些失望,但也知道王静辉的话合情合理是正确的,脸上挤出一丝微笑说道:“驸马为大宋忠心耿耿,朕和各位爱卿心中都是明白的!你和王参军所呈送的奏章,朕也准了,朕听说王韶还是建昌军司参军,现在枢密院正在组建帝国参谋部,爱卿可以先去参谋部效力,另外可以进入太子府邸给颍王讲授兵法军事。”
英宗赵曙这样的安排也是王静辉早就猜到的,至于王韶能够进入颍王赵顼的府邸任老师,这是昨天他带王韶去见颍王赵顼的结果,估计昨天晚上赵顼肯定进宫面圣过,才会有这样的效果。
英宗赵曙对王韶的任命也不算过分,所以得到了韩琦等文官的支持,但他们没有意识到一个传统在王静辉的策划下终于开始出现了松动——武官进入枢密院一定会受到文官的弹劾!帝国参谋部虽然现在还是一只雏鸟,但它却是直接隶属于枢密院,王静辉当初这样设计的时候就是为了安排武官进入枢密院,在他的眼中很难想象一个国家的最高军事力量的中枢指挥机构居然是真正带兵将领的禁区。
宋朝之所以形成这样的传统固然是防范武将掌权的心态所使,但这样的防范措施太过头了,武将在朝堂上几乎没有任何信心,而枢密使这样的职位也大都是干过参政知事的官员才能担任。武将进入枢密院在惯例上更是障碍重重,即便是在边疆立功的武将也至是召回汴都开封,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