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庖惶醺┟竦幕盥纺兀俊�

王静辉说道:“臣不敢妄自猜断太祖太宗皇帝设立厢军的初衷,但从厢军的作用上来看,用它来打仗是不顶用的,所以臣在考虑后才斗胆说出,这也只是臣的片面之言而已。但我想我中华百姓都是期盼着太平日子的,‘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也是老百姓对朝廷最基本的要求。本朝不抑土地兼并,使得失去土地的百姓越来越多,种地用不了这些百姓,我想朝廷就必须为他们谋一条出路,太祖太宗皇帝设立厢军也是以国家之财来换取太平,开始实行的时候没有什么问题,但天长日久百年积累下来到今天便成了本朝的大患。臣窃以为朝廷自然不能为了财政紧张而轻撤厢军,这样会引来大患,与其用朝廷的钱干养着厢军,不如寻条出路给他们自力更生的好。如果行事得当,不仅能够大量节省朝廷在厢军上的花费,说不定厢军还可以为朝廷提供新的财源。”

英宗赵曙和众位大臣听后都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赵曙说道:“爱婿生财有道,心中可有什么想法?”

王静辉说道:“臣那些不过是小道,与众位大臣忧国忧民相比,那自然是落了下乘。不过臣也有些小东西来为圣上暂解忧虑。”说完便从袖中抽出一张纸递给旁边的颍王赵顼,由他递给英宗赵曙。

王静辉接着说道:“圣上,这便是玻璃镜子的做法,以后由臣所开的玻璃作坊为其提供平板玻璃,请圣上将玻璃镜子的作坊设立在火药作坊的小岛上,保密生产。这玻璃镜子要远比现在所使用的铜镜胜过百倍,先前臣以请人估过价格,即便只有书本大小的玻璃镜子,其价格也会在一万贯以上。这镜子的生产成本极低,但大宋身价百万贯者亦不是少数,况且这镜子还可以卖给辽国和西夏等敌国,以消耗其国力,相信到时不愁卖不出去。这玻璃镜子制作的制作周期在一个月左右,一次制作一百块,能够成品的在三四十块左右,朝廷每月可得四五十万贯之财,可以是朝廷的财政暂时缓解一下,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向天下增加税赋,这样就可以为地方革新赢得一定的时间,让圣上和各位朝中重臣得以更多的考虑时间,免得仓促行事出现纰漏。”

英宗赵曙拿过纸张看看,之间上面的材料不过是些玻璃、锡箔和水银等物,重要的还是玻璃,但由王静辉来提供玻璃想来定是如白送一般,用这些东西做出来的镜子,其成本不过数贯,但以倒手便可得尽万倍的利润,当是王静辉白送给朝廷一条快速生财的良方。英宗赵曙知道王静辉献上玻璃镜子的制作方法本意不是为了彻底解决朝廷财政困难的根本办法,但却是为了摸索出中兴大宋的道路提供了缓冲的时间,其用心良苦,他的心中是明白的。

赵曙笑了笑说道:“爱婿苦心,朕自了解!这两天浅予都快把太后的慈寿宫和皇后的寝宫变成水晶宫了,这份孝心朕领下了!爱婿这篇策论写得很好,众位大臣也对此欣赏不已,朕和众位大臣自当会酌情考虑的!”

这两天蜀国公主趁着王静辉完善策论的时机,从玻璃作坊中运出了大量的平板玻璃和毛玻璃进入皇宫,指挥工匠将曹太后的慈寿宫和高皇后的贤宁宫的窗户全部换上玻璃。这玻璃窗户当然要比那些纸蒙窗户和琉璃片嵌床要好的多,并且大大改善了室内的采光效果,进入房中让人的心情也好了许多,蜀国公主和驸马也得到了太后和皇后的夸奖,这当然都传进了赵曙的耳朵,心中对这个驸马行事也是赞赏不已。

不要说给两个宫殿换上玻璃窗,就是把整个皇宫都换上玻璃窗,以王静辉的财力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但后宫的人虽然不能直接参与朝政,但其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曹太后和高皇后在历史上都曾经有过垂帘听政的历史,就是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也曾让这个倔老头儿吃过暗亏,王静辉可没有王安石那份声望来抵挡,有朝一日自己或许不知觉之间侵犯到她们的利益,也好看在今日孝顺的份上缓和解决。虽然向王妃现在就生了一个儿子,高皇后以后能不能听政还是两回事,但后宫的影响力遍观中国古代历史,从来就没有断绝过,熟知历史的王静辉自然也非常注重和后宫搞好关系,至少会留下个孝顺的美名,给自己少找点麻烦,这种感情投资是必不可少的。

第八十五章 外放

在福宁殿问对两天后,王静辉接到圣旨提升他为宝文阁直阁,这种越级提拔实在是太快了,王静辉感到这份圣旨的背后还有其他东西,不单单是进策和献上玻璃镜子生产方法的奖励。

王静辉的预感是正确的,随后蜀国公主和赵顼那里传来,自那天福宁殿问对后,这篇策论由英宗赵曙交给两府、中枢、三司等大佬做更大范围的讨论。不过福宁殿问对,英宗赵曙和宰辅韩琦点了头,张方平、曾公亮、文彦博、张昇、欧阳修、赵槩等人对此也很满意,因为他们的态度也是“缓进”一派的,对于设立类似“特区”来实验良法的想法并不于他们的观念相冲突,所以大宋最高统治阶层的这十数个人原则上都同意了策论上的观点。

王静辉分析到设立特区一事已是箭在弦上了,关键是派谁来实行此事而已。对于谁去干这件事,这在王静辉心中是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无论谁去不过是个遥控木偶罢了,主要的决策权还不是掌握在这几个人的手里?况且自己是策动者,就是碰上什么问题,相信这些大佬第一个想到的人便是自己,所以这件事还是在他的掌控之中,自己只要在后面煽风点火出主意就行了,这样的位置正和自己的心意。

在八月十五这天,王静辉已经过了很长一段逍遥自在的生活了,今天他想起后世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的习惯,但这个时候还没有月饼,那还是“后世”明朝老朱的杰作,所以便把朱元璋的“发明”也给剽窃过来,亲自下厨给众人做了好几种不同馅的月饼,给大家尝尝鲜。做月饼这手绝活还是他在入伍的时候学会的,没有想到用在这个地方,搂着蜀国公主的纤腰,他的思绪不知不觉的飘到了远方。

“驸马!驸马!有圣旨到请接旨!”管家王福急匆匆的跑到后院来打断了王静辉和蜀国公主一同赏月的好兴致。不过既然是岳父老人家下的圣旨,王静辉夫妇也不敢怠慢,设了香案后便跪在地上听旨:“驸马都尉、宝文阁直阁、朝请郎、赐紫金鱼袋王某……量储顾问之职,建议表疏,多有助裨……朕嘉其才,庸劳阁院,故特授宝文阁学士……”

王静辉听后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老丈人又给自己升官了,“不过这官也升的太快了吧,这自己的宝文阁直阁屁股还没有坐热,又升到宝文阁的老大学士位了,够意思!不过下次升官可不要在我和老婆亲热的时候来了,多破坏氛围啊!”王静辉心中默默的想到。夫妇领旨谢恩后刚想站起来,没想到太监轻声说道:“驸马爷、公主,奴家这圣旨还没有完呐,今天万岁爷给驸马两道圣旨……”

没有办法,今天看来是把自己下跪的次数一次都给补回来了,王静辉只能轻轻扶着蜀国公主再次跪下。“……朕赖于贤臣,牧巡一方,授之淮南东路转运使兼提举常平公事兼知楚州军州事……”

听到这里,王静辉心中哀叹不已:“这不是老丈人把我放到地方上当行政官员了吗?!苦也!”王静辉听完圣旨后,呆跪在地上半天,弄得太监还以为他拒收,这可是个麻烦事情,搞不好自己还要多跑几趟了,好在旁边的蜀国公主拉了拉王静辉的衣角,这才好歹谢恩接旨。

太监走后,王静辉对着这两道圣旨直发呆:没想到自己的一道策论送上去之后,换来三道升官的圣旨,还附赠把自己给套到里面去了,真是不知道这个老丈人英宗赵曙和朝中那些大佬是怎么想的,把一个驸马推上前线,他们的大脑难道是进水了?!

对于宋朝那些乱七八糟的官职知道的不多,到现在他也不明白淮南东路转运使兼提举常平公事兼知楚州军州事是多大的一个官职,估计是不小。不过最要命的是那个楚州在那里呀?他只知道杭州,其他什么地名他可是一概不知的,在被加官的官员中恐怕王静辉现在是最郁闷不过的了。

好在旁边有蜀国公主,她给王静辉解释了一下:“路”相当与后世的省级行政区,而“路”下面设有监司和帅司,这转运使和常平公事就是监司下的漕司也叫转运司和仓司也叫提举常平司,这漕司是负责这一路的财赋和监察,仓司是负责这一路的仓储。州是路下的行政单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