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娇娥锦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个准备,好好想一下若是调集马匹,该从何处先调,各地的骏马监能调上来多少马匹。”
    话还未说完,张延寿脸一板道:“大哥,这些我都懂,我只不懂父亲。”
    “你是真傻还是假傻?皇帝不立张婕妤为后,若是真的心中有愧,眼下就该主动封了我们张家了,怎么会问父亲谁合适?”,张千秋被这个弟弟逼的无奈。
    “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
    张千秋恨铁不成钢地道:“不然又能如何?皇上不再是原来那个需要旁人扶持才能坐稳江山的皇上了。皇上马上就要改名,太常正在和宗正焦头烂额替皇上选名字呢!这可是你最看不上的赵家上疏提议的,正合了咱们这位皇上的心。皇上现在要正名,以后要做的会更多,张家该往后站站了。”
    “你若真是想让张家好,要么老实些,要么象赵家一般,写个折子,看能不能得了皇上的欢心。”
    生怕张延寿不难过,张千秋又补上了这一句。
    谁又知道赵义可没那么聪慧,一切不过是皇帝白给他个功劳罢了,刘病己为了赵兴的秩级发愁,到人快走了还定不下来,只好先给赵义提秩级呢,但总要师出有名吧。
    看张延寿真的有些泄气,张千秋又道:“父亲虽然没有给我说,但我也瞧出来父亲并不那么乐意让位,你看父亲推举的那位赵充国,比父亲年纪都大,那还不得等到父亲病好了,再让位吗?”
    “也对,若是西域没对付好,也没父亲什么事。”,张延寿觉得这样才象深谋远虑的父亲。
    张延寿得了哥哥一番教导,迅速回房去准备马政的事情了,不得不承认大哥提醒的重要,他才接手太仆之职,还不怎么了解各地骏马监的情况,若是魏相或者赵充国询问,什么都答不上来,只怕要被训斥了。
    刘病己纠结了许久,最终还是采纳了张安世的建议,让该养老的赵充国来代替张安世,代理大司马之职,和魏相拿出来个章程。
    太常和宗正找了不少好名字,让刘病己来挑,最终刘病己决定改名为刘询。当即便下了诏书,昭告天下,内容极其简单,只说为了让民间容易避讳,皇帝改名为刘询。
    既然改了名字,皇帝对上疏之人非常认可,将其提升为丞相长史。
    赵义的秩俸提升为千石,负责丞相府中大小事务,相当于魏相的左右手,有什么事情魏相都直接安排丞相长史去做,这个喜讯真是太惊人了。
    接着赵兴的位置也好安排了,为安定属国丞,秩俸八百石。
    每当有各国降服,大汉就保存其国号者,称为属国。大汉按照地理位置的不同划分为五个属国,由秩俸二千石的典属国来管理,其中安定属国是最早建立的属国,是武帝打败匈奴昆邪王建立的。
    赵兴本来应该是安定属国候,秩俸六百石,如今皇帝刘询提升到了八百石,以示重视。
    这下赵家双喜临门了,赵义乐的找不到北,觉得今后面对老丈人也有了底气。丞相长史可是丞相府中数一数二的角色了。本来赵义已经放弃了千石的抱负,没想到竟然能得到天子的赏识,虽然赵义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个好儿子,但赵义并不认为自己做不下来这个长史的位置。
    有了一千石,二千石还会远吗?
    正在赵家还在尽力消化着这两道喜讯之时,中黄门弘恭又亲自上门,带来了另外一个好消息。

  ☆、第129章 成人

刘询将要在宗庙里举行更名仪式,想到了赵子房。
    赵兴尚未及冠,刘询一时兴起赐字子房,这是总所周知的事情。如今天子更名,也想顺便给赵兴提前举行及冠礼,大汉俗礼二十方才及冠,但也有许多提前举行及冠礼的。
    天子的这个意思非常深远,即表达了刘询对赵兴的喜爱,又展现了对赵兴的重视,在赵兴即将奔赴大宛国之前,给予了臣子极高的期望和荣耀。
    对,是荣耀没错,这是足以让赵家传给后代子孙的荣耀,放眼大汉朝,尚未有那个臣子得此殊荣呢。
    弘恭就是来传这个消息的,这将赵义父子二人惊呆了。
    大汉的及冠礼,非常繁复,要先占卜黄道吉日,再祭祀祖先,加冠三次乃成,赵家自然不可能去宫中举办及冠礼,但是让天子屈尊来赵家做赞者也不可能。
    弘恭期望赵家拿出来个法子,赵义却一直只是张着嘴,虽然赵家父子都长的俊美,但再俊美的儒生也架不住这副蠢相。
    赵兴心中明白,这是皇帝因西域之事表彰自己,看来莎车国之事并没猜错,皇帝只怕想借着攻打莎车国之际,让他在西域趁势展开互市,好为下一步攻打匈奴做准备。
    大将吴起为士兵吸脓,则士兵以死报之,如今,他赵兴只怕真要将性命留在西域了。
    “赵大人……”,弘恭轻轻唤道。赵义看着他,只是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赵兴无奈地道:“弘大人,此事太意外了,我们商议妥当之后再请教弘大人可好。”
    这儿子的确比老子靠谱,弘恭松口气,道:“赵大人明白就好,明白就好。”
    赵义目送着弘恭远去,嘴还张着呢。
    当林天闻讯赶来道贺时,赵义的嘴还没有合上,却并不影响说话。
    赵义一把抓住侄子,叹道:“天哥,你姑父我竟没有想到,我赵家竟然还有这份荣耀,这可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姑父是太高兴了,林天掩下心中复杂的情绪,笑道:“姑父,这是兴哥的荣耀,这是赵家的荣耀,要速速准备才是。”
    “对对……”,赵义像是猛地得了主意,呼喝着赵成忙来忙去,赵成苦着脸,做出一副忙碌的样子,赵义又不管家,这样指手画脚只是添乱而已啊,其实按照大娘子和洛嬷嬷说的做就好。
    赵兴却已从这纷乱中平静了心情,拍了拍林天瘦弱的肩膀道:“天哥,这下你要娶我妹子,更有难度了吧。于大人那里是不是对你要求甚多呢?”
    林天也不掩饰,叹口气算是作答,于廷尉对林天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廷尉府里积年的案件都快被他一个人梳理完了,如今赵家水涨船高,林天心中真有点嘀咕。
    可姑姑一家好,是件好事,不是吗?至少娇娥会得到更好的呵护。
    至于他和娇娥之间,林天内心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失落,这失落让他无法面对娇娥,心里还有一些隐隐的悲凉。
    娇娥让广哥在墙头喊他,他也不搭腔,偶尔和娇娥说上几句无关痛痒的话,便借故走开。他也觉出自己的反常,那日娇娥哭成那样,他不仅不安慰,心头还堆了一股无名之火。见娇娥这几日为了他不开心,林天竟然有些开心。
    可若说林天想怎么着,他自己也不知道呢,他心里还是惦记着娇娥,想早日娶了娇娥,想让娇娥好。
    赵兴看在眼里,知道两人又闹了别扭,借着这个机会敲打表弟,道:“娇娥可是赵家的宝贝,她小小年纪总是想着法子护着家人,什么都想挡在前面,家里若不是有了妹妹,只怕早散掉了,那有如今的好日子,就连阿父都这样说。”
    这样聪慧美貌的妹子眼里就只有你一个人,你还不知道珍惜,臭小子。
    林天苦笑地点点头,扯过话头道:“表哥还不想想如何准备及冠礼,只怕那天赵家的门都要被踏破了。”
    赵兴继续揪着不放,道:“有我妹子和洛嬷嬷呢,我担心什么?”林天苦笑连连:“表哥,我从小到大什么时候没有将娇娥放在心坎上呢?”
    “哼,若不是知道你有这个心,我会不拦着妹妹吗?”,赵兴淡淡地道,“只是你也别太得意了,人还没有取到手呢。”
    林天觉得很冤枉,他难道做的还不够吗,可的确如同大舅子所说,娇娥还没有娶到手呢。
    看看赵家一片忙乱,林天呆了呆也就走了。
    娇娥知道大表哥来过又走了,心中有些酸楚,林天这一阵子对自己和赵家都淡了不少,她只装作不知道,只是让广哥一遍又一遍地在墙头叫大表哥来玩,顺便说两句话。
    准备及冠礼事情极多,赵成又找上来,问东问西,娇娥也就将林天放在脑后了。
    最终,赵家和弘恭商议出了法子,及冠礼还是在赵家举行,请来的赞者和迎宾都大有来头,赞者是夏侯建,迎宾是冯世奉。
    于廷尉也在被邀请观礼的宾客之中,若不是于家和赵家的关系尚不适宜如此高调,于廷尉也想给外孙作赞者,如今只能观礼了。
    不过能请来夏侯建做赞者,也是赵兴的福分,夏侯建继承了大儒夏侯胜的衣钵,开创了小夏侯学,多少人想求都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