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后看了看,答道:“纯敏格格往日都坐在前头,皇上右手那个座儿怕就是了。”
“我还当那是娴贵妃的。往日她都早早到了,怎的今儿不见她?”
皇后咬了咬牙,这位次年年都是如此排了的,皇上的偏心早已是人尽皆知了,唬谁呢!不过也好,让长公主坐这儿,总好过是娴贵妃!长公主这一坐,娴贵妃的座位可不就往后挪了一个了!思及此处,皇后笑答道:“臣妾看纯敏坐这儿挺好。”顿了顿,又说:“今日倒奇了,纯敏不在也罢了,怎么娴贵妃也没到?竟是让皇上等着,也太轻狂了些!”
正在这时,门口的太监高声道:“娴贵妃到!”
一番见礼后,皇后笑着开口:“娴贵妃怎的今日来的这么晚。你再不来,我都该向皇上请罪了!”
娴贵妃向乾隆请了个罪,这才说道:“姐姐这可错怪我了,原是宝铉那丫头拉着我不放。一会儿她来了,姐姐倒不如去向她问罪去。”
皇后闻言讪笑。
乾隆摆了摆手,“倒也罢了,她若贪玩,咱们也不必等她。”低头看了看,“怎的今日的御厨也一块儿懈怠了?都这时候了,竟只上了这几碟子干果、蜜饯、酱菜,还有一个攒盒,旁的竟是连饽饽都不见!皇后?”
皇后温柔一笑:“皇上忘记了?今日宫宴是娴妹妹打理的,这膳食之事,臣妾也是不知的。不过臣妾猜想,方才娴贵妃定是被宝铉拖住了,这才出了这等疏漏。皇上仁慈,还请不要怪罪。”
乾隆想了想,无奈问娴贵妃:“这宝铉,莫不是去御膳房折腾了?”
娴贵妃闻言笑道:“可不是,臣妾瞧着折腾的挺好,皇上且等着瞧便是了!。”
待桌上的碟子都快空了,乾隆无奈掷了筷子,“找个人去催催。”
“宝铉也太没轻没重了!饿着皇上可如何是好!”皇后抱怨道。
不一会儿,去催的人便回来了:“回皇上话,奴才方才在半道上便遇见了长公主,御膳房的宫女太监们捧着食盒跟着呢。长公主赶着奴才先跑了来报信,说稍后就到。”
不一会儿,便有宫女们捧着食盒鱼贯而入。
待前菜四品前菜、一品膳汤、四品御菜上完,又上了寿面、寿桃,就有一宫女上前请示:“皇上久候了。长公主差奴婢问皇上,是否要一劲儿把菜上齐了?”
“今日宫里头家宴,也不必拘着规矩。随她去吧,看她有什么花样!”乾隆浑不在意。
眼见着一碟碟、一碗碗的菜,流水儿似的送上来,乾隆笑道:“这样倒也新鲜!”
皇后笼着袖子,伸出指头一数,惊道:“这。。。。。。竟是少了一道饽饽!娴贵妃,往年你料理这些事也算精心,怎的犯下这般大错!这饽饽若是少了一道。。。。。。”
“皇后嫂嫂别急,饽饽没少,在这儿呢!”
赶来的正是宝铉。
身后跟着的是她的贴身宫女,一人捧着老大一个托盘,上面有一寿字剔彩祥云纹木盒,样式很是古怪。那木盒里头的东西似乎不轻,况且这般大一个剔彩木盒,这宫女捧得颤巍巍的。几个有颜色的小宫女忙上前帮忙。
宝铉行了礼,径自走到乾隆桌前,使唤人将桌子中间留出个空来,又命人把木盒放上。这才笑着说:“皇兄万岁,这是宝铉的寿礼,皇兄看看可喜欢!”
“你如此精心,怕是有所求啊!”乾隆笑道,“朕先看看,若是不喜欢,也是不应你的。”
“那可说定了,皇兄喜欢,必得是要应我的!”
吴书来忙上前小心打开木盒。
众人好奇望去,只见一个从未见过的白白的圆圆的大饽饽,上面放着些鲜果、干果、蜜饯。
乾隆大笑“哈哈,竟是被你折腾出这个!朕很是喜欢!说吧你要什么?”
“哥哥的亲事皇兄也是知道的,如今再来个差事,可不就是双喜临门了?”宝铉忙行礼道。
“准了!就同旁人一样,从三等侍卫做起。原也该如此,不过教你先提了。”正说着,吴书来已尝过膳,取了一小块服侍乾隆用了。“这。。。。。。这是牛乳吧,怎么弄成了这样?”
乾隆自是认得这前世之物。不过有些东西在大清是寻不到的,也不知她从何处弄来的。
“这是牛乳,加上鸡子中清白的部分,和着糖霜,在沸水上搅和出来的。”宝铉说道,“方子留给御膳房了,往后皇兄嘴馋了,吩咐一声便是。”
皇后尝了口,去了帕子拭了嘴,方说:“宝铉的手艺当真是极好。往后成婚嫁了人,怕也是不愁的。”
乾隆不接这话头,只是对宝铉笑着轻斥道:“让薛天相把你惯的,还有薛蟠,好好的姑娘家惯出这么个脾气来!”
“也有皇兄一份功劳!”
乾隆不乐意提起宝铉的婚事,偏还有人往枪口上撞。
小朝会上就有一干老大臣,也不管文的武的,提起这话头便止不住上奏。
“皇上!和硕纯敏长公主常年养在宫外,不合规矩啊!”
“皇上!长公主的婚事,皇上可定下了?”
“皇上!皇上再偏爱,纯敏长公主,,长公主也该出嫁了!”
“是啊,皇上!长公主业已十八了,便从没有那位公主留到过这个年纪!”
“皇上且听老臣一言!太上皇的养女中,和硕端柔公主十六嫁科尔沁郡王博尔济吉特氏齐默特多尔济,和硕和惠公主十六嫁喀尔喀博尔济锦氏多尔济塞布腾。当年和硕淑慎公主十八岁方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观音保,皆因为理密亲王守孝的缘故。如今和硕纯敏长公主业已十七,长公主的婚事可不能再拖了!”
又有一大臣出列,言之凿凿:“皇上!当年和硕端柔公主不肯远嫁,太上皇是如何说的,皇上可还记得?皇上切不可为了一己之心,不顾国家大事啊!”
“混账!”这些人吵吵嚷嚷的,让乾隆很是头疼。开头听着些也罢了,待听到后来,竟是字字句句指着要让宝铉远嫁蒙古!说的像是已经议定了一般!这才惹得他大怒。
“谁给你们的胆子,揣测圣意还不够,竟是要来替朕做主了?”
听着乾隆阴涔涔的话语,满朝文武识相的都闭口不言。
“不论是太上皇,还是朕。”乾隆缓缓开口,一字一句的说:“打从一开始,便没有叫宝铉嫁往蒙古的意思!”
“可是。。。皇上,历来天子养女。。。。。。不都是下嫁蒙古的?”中有一人忍不住开口。
“怎么?朕说的话不算数?”乾隆挑眉。
“臣不敢。”
乾隆盯着他,说:“你也知道说是历来的天子养女。宝铉是太上皇义女。且她非宗室女,满蒙联姻为的什么,不用朕来告诉你吧!宝铉她能嫁到草原上去吗?你可敢一力保证?”
“这。。。。。。”底下顿时一片哗然。
这些人或是受了指使,或是被人挑唆,或是见势起意跟风的,一时半会儿竟没人想到这一点!
“朕也舍不得宝铉远嫁。”乾隆也知道这事起的蹊跷,怕是有人在背后动了手脚。眼下见众大臣都无言以对,心中很是满意。至于别的,待查明了事情,在处置不迟。“朕也知道,如今宝铉也大了,也到了该找额驸的年纪了。。。。。。”
找额驸?竟不是出嫁?
宗室之女,便是封作郡主的,虽其夫也要称一声“额驸”,说起来却也是郡主下嫁于额附。这“找额驸”说的,却是要额驸“尚主”,往往只有皇帝亲女才得如此,养女当中也从未有人得以找额驸的!别说和硕纯敏长公主只是太上皇义女,比养女还降了一等,便是皇上亲女,若是要远嫁蒙古,也不过是个“下嫁”!
似是想到了什么,众人忽的一激灵。
这位和硕纯敏长公主,可是早早在京中赐下了公主府的!
“怎么,太上皇亲封的和硕纯敏郡主,朕亲封的和硕纯敏长公主,当不得此?”
众人皆道不敢。
“很好。朕知道众卿的忠心。还望众卿回去后好生替朕思量,可有青年才俊尚主的好人选!还有一事,太上皇心疼长公主,常言额驸不可有纳妾之事,望众卿牢记。若真挑着了好的,再报予太上皇。由太上皇亲自选看!”
说着,站起身,俯视众人缓缓说道:“还望众卿不要让太上皇失望才好!”
☆、第35章 求凰相看
东平府有子凤求凰亲王寿佳婿初相看
不过小半月,这求亲的、说媒的、荐人的大臣便来了好几拨儿。
有说好了一块儿来的,你夸一句我赞一句,舌灿莲花,恨不能逼着乾隆立时就定下才好。
这便罢了,偏有人碰巧儿在半道上遇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