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菱不知道他说这话是啥意思,但是这回很多人多在这,他一说这话就是在落苏父的面子,这不是这暗地里说苏父是个不孝子么?直觉的,苏菱发现自己很讨厌这个人。
“这,这……”苏父发觉自己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村里也有其他人家里是分家过了的,也没发觉有像老宅那么多的情况,况且他们这一股早就分出去了,现在又把老人接到他们这一股过算什么,不说苏母不会答应,就连苏爷爷也不会赞同,他们一家被分出来时是净身出户的,现在日子好过了,也会孝敬苏爷爷苏奶奶,但这并不表示就要和他们一起生活啊。
苏菱知道苏父心软,如果再让这吴三贵说下去,没准他说什么苏父都会答应了,是以,她很快的打断了吴三贵的话,“爹,那咱们到底是要选择哪一块地啊?还是两块一起买?”虽然一下子拿出买两块地的钱是有点难,但是如果苏父想要两块一起买下的话,苏菱也是会想办法的。
“那菱儿觉得我们该选择哪一块?”苏父反问道。
“这两块地各有各的好,柳营这一块近水源,这样我们浇灌起来方便,但是这一块又离着我们家近,种植管理起来也容易得多。”苏菱说道。“但是如果爹您怕这一块浇灌不方便的话,到时我有办法能让灌溉变得更简单。”
“你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你说的那灌溉方法能管用么?”苏父问道。
“爹您还不相信我的能力呢?”苏菱说道,“要不咱们回家,我把图纸画下来,到时你就知道有没有用了。”
“那好。”苏父说道,“不好意思,我们明天一早再到牙行找你,到时我们会商量好到底要买哪一块地的。”苏父很抱歉的看向朱牙子。
“没关系,那我明天在牙行等你们。”几人也没有再理那吴三贵,最后朱牙子也由着车夫送了回去。
“爹,你看看,这是我的设计,您瞧瞧,这样浇灌的问题是不是都容易多了?”苏菱说道。
“确实是妙。菱儿真聪明,那既然能决绝浇灌的问题,那咱就买本村这块吧!这样也方便管理。”苏父说道。
“嗯,都听爹的。”其实苏菱原本也是属意这一块的,现在两人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就更好了。
第二天一早,两人就早早的又到了牙行,这次来办就容易多了,两人带上了原来的地主,又拿出了原来的地契,又到衙门重新拟定了一份,朱牙子和衙门的众人都成了见证人,契约拟好后,苏父和原先的地主都在上面按了手印,朱牙子也在见证人这一行按上了自己的手印,又给衙门盖了公印才算完事。
现在苏菱一家已经有了六十几亩的地了,只能算是一个小小小小的地主,这离着苏菱的目标还差很远,看来以后要更努力赚钱才行了。
“娘,我和爹回来了。”
“回来了呀!累不累啊!饿了没?春花到厨房去把今早炖的鸡汤端上来给菱儿和他爹喝。”苏母放下手中的针线吩咐道。
“是,夫人。”
“娘,今天我和爹又买了二十五亩的地。”苏菱的手放在苏母微凸的肚子上,“怎么样,今天弟弟有没有调皮啊?”
“你这孩子,你怎么就知道里面一定是弟弟啊!?”苏菱用手弹了弹苏菱的头。
“我就是知道了,是不是呀弟弟,是的话你就踢姐姐一下哈!”苏菱的手还是没舍得从苏母肚子上移开。
“动了,呀!真的动了,弟弟可真听话。”苏菱惊叫道。
“真的么?”苏父在一旁也问道“真的有动了?”,别看苏父已经是年纪不小了,但这回也像刚做父亲一样,把手抚向了苏母的肚子,感觉到微微的动静就一惊一乍的。
“你们两个呀!这都是正常的反应,孩子在里面呆久了也会累的,所以会反身,可能是不小心踢到的,可不是你们说的什么听到你们的话给你们反应。”苏母说道,对于这妇女两个她也很是无奈,每天回来都会问她孩子的情况,还会每天都摸摸她的肚子的。
'。8。r'如果您觉得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8。R'
一零三章 喜讯
很快的,苏东放榜的日子就要到来了,这几天,全家人的心情明显的都特别的不同,都在很焦急的等待这个消息。
一到放榜那天,苏东早早的就领着侍书去学院门口守着。
快到中午时分,只见侍书匆匆忙忙的跑回来了。
“中了,中了,少爷中了。”还没进门,侍书就嚷嚷开来了,苏东则是不紧不慢的在后头走着。
众人一听闻这个喜讯都特别的开心,特别是苏母,都喜极而泣了。
“老爷,夫人,报喜的人就快要来到了。”侍书说道。
“那好,咱们赶紧都准备准备。”苏父说道。
正说着,就听到了鞭炮的声音。
那鞭炮声是由远及近,到了苏菱家的大门口更是声音震天、热闹非凡。一家人忙从屋里出来,就看见门口站了几个人,长拿了鞭炮在放。两三个人做衙门差役的打扮,另外还有几个人年轻人,是做寻常的装扮。
“给苏家老爷和夫人道喜。”其中一个领头的拱手道贺道。
虽然是先知道了这个消息,但是这回有人过来道贺,苏父和苏母都显得特别的激动。
这个时候,那另外几个人也都纷纷朝苏父和苏母行礼报喜,满嘴的吉祥话儿流水似地倾倒出来。
差役是跟了来,给报喜的,另外的几个寻常打扮有镇上的,也有是路上跟着来的,都是跟来给报喜的。
看到此情景,苏菱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些人是来混喜钱的。一般的大户人家办喜事,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这些人也并不为主家办什么事。甚至有的人他就不做别的,只打听得哪里谁家办喜事,他的穿戴的利利落落的去,说几句吉祥话。讨赏钱。这样的人,还得罪不得。若不打发赏钱,或打发的少了。他就能说出些话来,让人触霉头。
一般主家人逢喜事,自然大方,又要讨那好彩头,打发喜钱、赏钱是不会手软的。
苏菱思及此处,就忙回到屋里,取了些钱出来,她也不操心要给谁多少。只是把那钱都给了领头的,这时候的人也不会说独吞了赏钱的,肯定会一人分一些,特别是这种见过场合的人,一定会分配的更好。
那些人见赏钱丰厚,都连连道谢,嘴里面的吉祥话越加的讨喜了。
见众人都围在门口也不是办法,苏父把前来道喜的都请进了屋里,上茶上点心,好好的伺候着,后面66续续赶来道喜的也是同等对待。
大家落座,话题自然是围绕着苏东考中秀才的事。
县试和府试是童生试。又被称为小考,由地方官主持。而院试,则是科考的入门,是由朝廷同意派下学政,到各地主持考试。考过了童生试,还不能算作入仕。而考过院试,成为生员,也就是大家俗称的秀才,这才算真正的入仕,有了功名。而苏东此次所考的是童生试。
就有人问苏东取在第几名,同案的案首是谁,又问这次派下来的学政是谁,考题是什么等等,苏东都一一的答了。
苏菱在旁听着,才知道苏东这次取在第二十五名,正好处在中上游。
一会工夫,村里的人也都听到消息赶来了,随后苏爷爷领着苏家几兄弟,还有村长也带着村中的几位族老给苏东贺喜。
这么多人,晚上自然是要留大家吃酒庆祝。
苏母怀着身孕不宜劳动,就由李婶,周桂花和秦芳三人领着,苏菱做总指挥,分配了几个丫鬟,张罗着准备晚上的宴席。
“娘,是直接到镇上的酒楼定几桌,还是咱现做?”苏菱就和苏母商量。
“现做吧,咱家材料全,这人手也够。几桌席,一会咱就做出来了。”苏母说道,因为心里高兴,苏母想亲手做几道菜,安排席面,但是奈何怀着身孕,大伙都不准她动手干活。
“娘,我刚才数了数人数,估计一会还得有人来,咱就按五桌准备咋样?”苏菱问道。
“我估摸估摸,有五桌也应该能够。”苏母点头道。这个场合,帮忙的女眷们和小孩都不上桌,只等人家正席吃完了,她们再吃。
虽然很是忙碌,但是苏菱还是忙里偷闲的让侍书套好了马车,到乌山镇给外公外婆道个喜。
王家已经出过了一个秀才,这会要是再有一个外孙也是童生,估计王木知道这消息晚上睡觉都会合不拢嘴。
虽说苏母是干不了活,但是出出主意还是可以的,就让李婶和桂花还有秦芳几人过来商量着要出什么菜式。
最后几人商量出来的结果就是,五桌的席面,要杀五只鸡,每桌一道小鸡炖蘑菇,还要五条大鲤鱼,每桌一道糖醋鲤鱼,另外还要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