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到饭点,苏菱就将安排好的人到酒楼大门大喊打折,发传单。
果然一天今天的饭菜打五折,很多人很感兴趣,天悦酒楼是这镇上最好的酒楼,平时价钱是昂贵了点,只针对中高消费人群,现在打了五折,收入低的也有了消费能力,千载难逢的机会,大家伙肯定争先恐后的上了,就像现代的超市或服装店大甩卖,即使人们那会不缺那东西,但也会被吸引,这就是宣传的力量和消费的心里,消费者都以为花了更少的钱买了好的东西,其实那只不过是表现,商家赚的更多。
苏菱就是紧紧的抓住了这一点,所以才又那么大的把握,现在看看果然不错。
一进如酒楼,还听说有什么VIp卡,以后吃饭都能打八折,他们不懂什么是VIp啊!但听到能省钱,而且这卡还是只有五十张,这可是身份的象征的,那些个有钱的人要的就是这种凸显身份的机会,当你请朋友来酒楼吃饭时,能享受优先的上菜权,这可是倍儿有面子的事。当即大手一挥就买了,一百两银子算什么,面子才重要。
苏菱设计VIp卡时,顾客是可以通过累计吃饭的银子来获得此卡,但必须得在天悦酒楼花费够八百两银子,也可以一次性花一百两购买此卡。
很多人都是一次性的付一百两买(笑话,等你吃够八百两银子这卡都没了),别看VIp卡卖的贵,但还是很多人买的,五十张卡不用一个时辰就全部售出去了。
钱掌柜看着那银票还有那白花花的银子,笑那是一个开心呀!
苏菱看着那么多的客人也很开心,她的计划是不止让高消费者能吃的起天悦酒楼的饭菜,也让低消费者也有享受美食的机会,这才是她的最终目标。
晚上结账时,账房孙先生很快的将这一天的消费都整理好了。
“VIp卡五十张,每张一百两,一共是五千两,饭菜一共是一千五百两,除去食材的供应六百两,我们今天净赚五千九百两。”
听到这个数字,钱掌柜眉开眼笑,要知道平时一个月天悦酒楼也赚不到一千两,现在一天就赚了那么多,除去VIp卡,光是饭菜赚的也不少了,果然二东家就是有办法,不,应该夸大东家有眼光,选了个那么厉害的合作伙伴。
苏菱也很开心,这第一天的成果还是不错的,除去卡赚的五千两,一天就赚了九百两,往后就算没那么多,不过能稳定在五六百两一天也很不错了,这还是只是在青石镇这样一个小镇,要是到了大县城或是京城里岂不是能赚更多,这会,苏菱的思维已经活跃开来了,想着要怎样赚更多的钱。
------题外话------
首推中呢!
大家多多支持,点收藏
谢谢
三十五章 育地瓜秧(多多收藏)
忙活了一天,苏菱很是疲倦,便早早的休息了。
翌日一早,苏菱吃过早餐,便带着那整箩筐的地瓜往苏东的学校赶,今天刚好是苏东放假的日子,两人早早就约好了今天要一起回去。
还是钱掌柜的看苏菱拿那么多的东西给她派了辆马车送去接苏东顺道送他们回花溪村,怎么说苏菱现在也是酒楼的二东家了,也值得更好的待遇。
这一次苏菱又深深的体会到了没车的不便,打算着赶紧买一辆车,就算是牛车也好,总好过每次都要和别人去挤吧!
有车后上镇上也方便得多,也能多照看点酒楼的生意,苏父送食材也不会那么辛苦,这次回去一定得向爹娘提这个建议。
小厮驾着马车匆匆的赶到苏东的学校,发现苏东已经在书院门前等着了。
“哥,这儿。”发现苏东在发呆,苏菱便喊了一声。
“吁。”小厮停下了马车。
“哥,赶紧上车呀!”
苏东看到苏菱从马车里探出头来,还愣了一下,但很快反应过来了,跟着上了车。
“菱儿,你这马车哪里来的?”苏东觉得自己家里应该还不会有马车,能有辆牛车就不错了,况且赶车的小厮他也不认识。
“哥,这是天悦酒楼的马车,钱掌柜派来送我回去的。”接着苏菱又把和天悦酒楼合作分成的事以及昨天悦酒楼的火爆程度和苏东说了。
苏东看着妹妹这神采飞扬的样子,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这个妹妹离他们很远,但是好像又很近,她脑子里稀奇古怪的点子总是那么多,但是这点子每次都能见效,他身为大哥不能承担起家庭的重任,还要年幼的妹妹为家里奔波劳累,甚至是连他读书的束脩都是妹妹赚来的,这一点他深感惭愧,暗暗发誓,一定得用功学习,不能辜负家人,特别是这个妹妹。
很快的两人就到了家,苏东帮着苏菱将那一箩筐的地瓜搬进院子里,苏菱则招呼小厮进屋和口茶,毕竟赶了那么久的车也累了。
那小厮确实是渴了,虽然四月天的太阳还不是特别辣,大也经不过长时间的暴晒,也就没有推辞大方的进去了。
苏荷这小不点,看到马车则是觉得很新奇,要知道这花溪村里可是不经常见到马的,这会见到了,就想上去摸摸,但是一看到哪马庞然的样子,心里有胆怯了。
“姐,你带我摸摸这马儿,我一个人不敢上前。”苏荷拉着苏菱撒娇。
“这马很温驯,二小姐可以上前摸摸,不用担心。”小厮看着苏荷特别想要摸一下那马,但又不敢上前的样子,就开口道。
“听到没,上前摸摸吧!但必须得小心。”说着就领小厮进门了,听到说这马温驯她也不担心会伤害到人,毕竟经过训练的马一般是不会伤人的。
苏荷一听这马温驯,也大着胆子上前摸了摸,本来吧,她是想摸摸马脖子上的鬃毛,奈何她各自不够,只能改为摸摸了马的身子,但这已经让她很开心了,忙着跑出去和小伙伴炫耀去了。
小厮走了之后,苏菱快速的召集苏东,和他商量着要育地瓜秧,刚从田里回来的苏父苏母听到苏菱说地瓜亩产量能达到两三千斤是就震惊了,庄稼人种庄稼最在乎的肯定是产量了,要是这地瓜真有那么好,还是很值得一试的。
特别是菱儿还说这两三千斤只是保守的估计,要是产量上去的话能达到五六千斤,苏父一听这个,不得了,表示出非常大的兴趣,说要帮忙。
其实现在这地瓜也还不能直接种,必须得育苗,苏菱将这个告诉苏父后,苏父直接问该怎样育苗。
苏菱让苏父又重新整了了整院子里的地,弄了三四垄,这地瓜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得到,还是得放在眼前比较安全,而且院子里的土质非常适合种地瓜,用来育苗也是不错的,还方便浇灌。
苏父当下也顾不得身体的劳累了,领着苏东快速的将那几垄地给弄了出来。
苏菱将地瓜给晾置了两天,用一个大木盆盛了水,把地瓜放进去,把整个地瓜放在水里浸泡,放在屋檐底下,育地瓜秧是一定得保持背风向阳,保持水的温度,知道地瓜长出叶子面白根来,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十天左右。
这十天里,苏菱每天都得去看看地瓜,给它补充点水,又或者是太阳直晒的时候,给它挪动一下位置。
到了第十天,看到地瓜好像还是没什么变化,苏菱心里着急啊!明明方法也对了,温度也保持了,怎么还不出芽呢!
但着急也没用。
终于在第十三天的时候,苏菱发现有些地瓜的两头鼓出来圆圆的白芽,苏菱是那个的高兴呀!就像是自己的小孩成长了一样。
当晚向苏父报告了成果,苏父也很是开心。
接下来这几天,地瓜疯狂的长着,需水量也特别的大,苏菱每天得浇灌两三次水,但是看到那长势可人地瓜苗,她的心里非常的高兴。
终于到了种地瓜秧的日子,苏菱不假人手,将一个个的地瓜小心翼翼的种了下去,有浇了水,当然了,现在种下去的地瓜只是为了培育更多的秧苗。
差不多一个半月后,还要重新割地瓜苗,将其截成一小段一小段,那是种的地瓜苗才能长出更多的地瓜。
------题外话------
今天收藏上到五百就加更
大家多多支持
三十六章 端午节粽子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日日的流过,而在人们还没有发觉是就已经到了端午。
端午于这个时代来说当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苏菱不知道这节日的来由,但也清楚一到端午也是要包粽子的。
在庄户人家看来,端午也能算上个大节了,有钱人家里包的是糯棕,即使是穷人家里也会包黄米棕。
苏菱了解到现在的粽子品种较少,有的只是白米,里面什么都不放,还有一种里面放红枣馅,还有就是肉粽,包来包去读是那几样。
今年苏菱在,当然她想制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