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宫不比皇宫,规矩也没这么严,所以淑宁到能隔个几天就照见父母。到是一解思念家人之情,遗憾的还是没能见到祖父母和兄长。
“娘娘不必难过,娘娘的兄长们各自努力为自己挣得荣耀,娘娘应该为他们高兴才对。”
永宁侯是男人,他奉行的是男儿志在四方,不被感情连累,闯出属于自己一片天空的准则。
“父亲说的话女儿明白,但这亲人之间的思念又怎能控制。”淑宁看着鬓边已有白发的父亲,不知不觉间曾经那个高大的身影也在渐渐衰老,时间永远都是公平的。
他们做儿女的长大了,父母就会变老。生老病死,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娘娘……”
永宁侯看着失去了天真的女儿,一时间失去言语,不知如何相劝。
“夫君,娘娘也是想念兄长,你应该感到高兴才对,这是兄妹感情深厚的表现啊!”王氏劝了夫君,又劝女。
“娘娘,别怪你父亲心狠,他只是希望你的兄长们能有出息,不然我们百年之后,有谁能做娘娘的后盾靠山呢!”
只有娘家人争气,娘娘在后宫才有底气。荣国府的嫡女又怎么样,他们永宁侯府难道就怕了他们吗?那也太小瞧人了。
荣国府最近一直在朝堂之上找人寻永宁侯的碴,可惜都是一些小事,根本不足为虑。反到是荣国府,最近上窜下跳,引得皇帝不满,荣国公还被皇帝训斥了两回,现在正情绪低落,看到永宁侯都绕路走。
“难为兄长他们了,我现在只希望兄长他们不要踏错路,我在后宫有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和皇上的爱护,不会有事。只要兄长们一步一个脚印,不在着急,安安份份为皇上办事,皇上不会看不到他们的努力。”
虽然与皇帝只有一年的相处,但淑宁看得出来,皇帝确实是一位盛世名君,君王特有的猜疑之心也比以前的君主要轻。为这样的君王服务,也算是一件幸事。
皇帝还不重出身,只论才华,这让许多的寒门士子多了出头之日,也是天下之万幸,是百姓之福啊!
所以淑宁放心让兄长们为皇帝做事,只因不必担心功高震主,被皇帝忌讳。她相信只要没有反心,皇帝都能容得下。
这才是天下臣民之幸啊,有这样一位王者,淑宁很庆幸。起码被名君压,也好过同暴君一起灭国。
“哈哈哈,爱妃啊,朕来了。”
淑宁正在和父母说话,皇帝的笑声便传了进来。
“参见皇上。”
一家人顾不得说话,先行礼吧!
“永宁侯与侯夫人,你们不用多礼,平身吧!”
说完亲自把淑宁拉了起来。
“早上这会儿怎么过来了?”天色还很早,离午膳时间都还有一会儿。
“朕想到今天爱妃召了永宁侯进来说话,做为主人当然要过来问侯一声了。”
皇帝虽是这么说,可依淑宁对他的了解,他不是这样无聊的人。只见皇帝的眼神一直落在永宁侯身上,淑宁一下子悟了。
“母亲,我最近绣了个荷包,你帮我看看绣的怎么样?”
淑宁说完拉着王氏进了内屋,把空间留给永宁侯和皇帝。最近边境不稳,而永宁侯做为武将,皇帝应该是有事问他。
“娘娘,你长大了。”
难得母子俩可以说点悄悄话,王氏伸手为女儿把散下来的头上抿上去。
“人总是要成长的,不然一辈子都浑浑噩噩,不知为什么而活。”
淑宁手把玩着室内的盆景,手指轻轻碰了碰叶子,叶子在她的手上一颤一颤,好不可怜。
“娘娘说的对,人总是要大长的。”
王氏看着稚气全失的女儿,现在满身只剩下上位者的气势与华贵。想着已经订婚出嫁的左相女儿,虽然比淑宁还要大上一、两岁,因为背靠左相府,所以到现在都还是一副女儿作态,做什么事都随心所虬遇,她的夫君也不敢狠管她。
可惜,侯爷说的对,所以她不能报复。
午膳时,皇帝留下了永宁侯,淑宁便留下了王氏和她一起用膳。
让膳房做了几道王氏喜欢吃的,又送了几道永宁侯家吃的去前面。
“哈哈,看来贵妃即便是进了宫也还记挂着的家中的父母啊!”
连父母喜欢吃什么都一清二楚。
“老臣谢皇上,谢娘娘恩典。”
永宁侯跪下谢恩。
“永宁侯起来吧!”
与皇帝吃饭就是这样,动不动就要跪下谢恩,简直累死个人了。
好在皇帝也不想多折腾永宁侯,不过是略一点就散了。到是王氏吃的还好,毕竟是女儿带着她用膳,规矩也没这么多。
淑宁膳后让侯林送他们离开,她自己则进了内室。
只见皇帝躺在床上,一只手盖在眼上,也不知道他究竟是睡了呢?还是睡了呢?
“皇上~”
淑宁轻轻的唤着,皇帝没有回答她。便招来苏公公,和他一起轻手轻脚的为皇帝除了外衣,只留下最里面的一件中衣,拉过薄被盖在他身上。
帮完皇帝,淑宁这才为自己散发,换了一套轻薄的睡衣,对就是睡衣。虽然样子还是跟普通的内衣没什么两样,淑宁就是用它做了睡衣,用的料子还是冰蚕丝,穿在身上睡觉大夏天是再好不过的了。
玉席被梅春她几个用冰水擦过了,而依水阁又依水而建,屋内只消放一盆冰盆就可以了,打开的窗户还有阵阵凉风送进来,简直就是让人睡觉的好地方。
这一觉,淑宁直睡到将近申时才起来,可见睡的有多么舒服了。醒来没看见皇帝,便知道这位勤劳的皇帝已经离开又回到正阳殿处理国家大事去了。至于皇帝今天找永宁侯说了些什么,淑宁一点兴趣也没有。
国家大事她不懂,不过想到前几日兄长来信说十万石粮食已经凑齐,已经运往京城了。因京城的粮价较贵,所以永宁侯让人去外地购的,一连跑了好几个地方才凑齐。
毕竟要是在一个地方买太多,那个地方的粮价势必会增涨,与民无利。以永宁侯的老练怎么也不可能犯这样的错,所以就让人多跑了几个地方,不要造成当天的粮价上涨。
打仗最不能缺的一是粮草,二武器,这两样缺一样都不可,所以皇帝才非常的重视。一听有这么多粮食献上来,皇帝自然不可能无动于衷。
而且皇帝还发现,不用皇室出面筹备粮草的结果就是粮价居然便宜了许多。
让人户部拿出往年的账本,果然比永宁侯买粮时的价格高出了一倍。
这一下子,户部算是捅到了马蜂窝。皇帝直接抄了户部几个管员的家,连发了七、八道圣旨回京。
光是户部尚书一家就抄出了一百多万的白银,这还没有算那些非银钱的产业。这户部尚书可是寒门出身,他哪里来这么多家产?
还敢喊冤,直接打入天牢,秋后问斩。
而被抄家的人当中,就有礼部秦大人一家。虽然让人不解的是,他又不是户部的人,为何抄家也算上了他一份,这只能说人家就是有本事贪到户部的钱,这还是从户部尚书家中抄出来的帐本查到的。
不管怎样,这位秦大人算是惨了。官官相护的结果就是他一起完蛋,跟户部几个官员一起下了大狱。
到时户部左侍郎洪大人一家经过调查后证明是清白的,不但人被放了出来,还升到了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一下子就成为了一部尚书,位极人臣。
和之前的待遇相比,洪大人突然就成了文武百官们羡慕的对象。原来是从二品,现在成了正二品的官员,整个大夏朝也没多少,也就比一品的内阁大臣低那么一点点,许多人一辈子都卡在三品的位置上。由副变正,多少侍郎的愿望,洪侍郎终于做到了。
至于洪大人的家眷,皇后也招了她们进来安抚,淑宁还碰到了已经出嫁的洪家嫡长女,朝她眨了眨眼。
洪家长女看着端坐在皇后身边的贵妃,曾经她们谁能料到方家的庶女有这样的命,进宫为妃。
“贵妃妹妹,我跟洪夫人说说话,你就帮我招呼洪家的几个姑娘吧!”
洪家长女虽然出嫁了,可这一次风波也连累到了她,夫家居然忘恩负义,洪大人刚被抓,还没判罪呢,就迫不及待的把人赶出了洪家,甚至还贪了人家的嫁妆。
等洪大人一出来,又升了官,女婿一家慌了神,又急忙派人来接洪家女。
可惜这个时候已经迟了,洪大人怎么也不可能再让自己的女儿回到那样的家族,只是派人去把女儿所有的嫁妆按照单子拿回来。少了的就找他们补上,不补上就公堂上见。
拿回女儿的嫁妆,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