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hold住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来皇上也是想借北境之战看看各位皇子的能耐,特别是身为储君的太子!”凌云说完顿了顿,低头稍加思索后又言:“北境之战无论由哪一位皇子出征,都可谓是祸福两相依。记得太子曾说过,三位皇子中蒋太尉支持四皇子已是明了之事。那此番,他何不提议让四皇子出征,正好借此为四皇子树立威信?”

“蒋太尉卧病在床,想是对北境之战没有必胜的把握,自不愿四弟远征北境。”宁兮哲想了想说道。

凌云面色一沉道:“我看不尽然。蒋太尉手握虎符,他虽卧病,但手中兵力却足以成为四皇子坚实的后盾。”

“那……老师之意是?”宁兮哲皱眉看向凌云问道。

凌云眼神又冷了几分,低头间一缕寒光稍纵即逝,抬头看着宁兮哲说:“北境之战恐怕不简单吧。战场之上难免有伤亡,北境之战中若太子稍有差池,那岂不是对大皇子和四皇子……”

“那老师方才还说兮哲应主动请缨?”宁兮哲眼神一寒当即明白了凌云那话中未尽之意,但又不完全明了,既然北境之战明里、暗里都有危机为何还要让他主动请缨。

凌云郑重地看着他道:“战是必须战,只是看如何战!”眼神一转又问:“太子是否有了安排?”

“左相之见与老师所言是不谋而合啊!”宁兮哲叹了一声。

凌云闻言挑了挑眉,问道:“那……不知太子欲带哪些将领出征?”

宁兮哲面色严肃起来,说道:“蒋、凌两家应各派一名将领统带自家亲兵,此外兮哲想带武茗青与季懿轩两位将军随军出征。”

凌云低头在脑海中搜索起武茗青与季懿轩的信息来,片刻后点了点头道:“那太子欲让何人任随军参赞,又打算带多少兵力前往北境征讨?”

宁兮哲面上浮起一股自信的笑意:“兮哲以为孜染兄可任随军参赞。至于兵力,北境临近敖牧,为防敖牧趁此作乱,兮哲准备带五万兵力前往,老师认为可否?”

“慕孜染?”听了宁兮哲的话,凌云脑中浮现出一个手持墨玉六孔萧的少年身影,稍微愣了愣后才轻问一声,见宁兮哲点头后,随即又释然一笑。想来也是,慕孜染一直未曾入朝,正好借此事正式介入朝堂,太子如此安排实属情理之中。

当听到后半句话时,凌云眼珠一转,看着宁兮哲道:“韶辅以为太子仅需带三万兵力出征北境即可,北疆尚有驻军六千可用,就算敖牧有所动作,也能控制。”

宁兮哲稍加思索后,问道:“我方兵力不足四万,恐怕……”

凌云拂袖在案几旁坐了下来,为宁兮哲斟了盅茶,示意他坐下说话后才道:“素闻武家军骁勇善战,足可以一敌十。既有武茗青将军随太子出征,实力与人数相中和,就仅需三万足矣。”

宁兮哲低头想了想,也觉有理,随即点了点头。

凌云端起茶盅浅饮间,心念却急转,季懿轩虽说年轻但既已封将又是太子至交好友,而武茗青手下带的军队被人誉为铁军也是上选,更关键的是这两家与大皇子和四皇子都没有什么联系,又是世代将门对朝廷忠心耿耿,这样一来明面上想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了,至于暗中……

想到此处,她瞄一眼饮茶等她说话的宁兮哲,勾起了唇:“呵呵……北境之战至关重要,韶辅倒也甚感兴趣。”

宁兮哲闻言大喜,放下茶盅便说:“老师若愿同往,兮哲自是求之不得。明日早朝向父皇请命之时便奏请父皇让老师入朝,可好?”

岂料凌云却摇摇头,摆手道:“不,韶辅暂时还无意入朝,只是关心太子的北境之战罢了。”见宁兮哲面露疑惑,莫测高深地一笑后又说:“太子该如何还如何,我会暗中抵达北境战地,太子不必与我联系,若有事我自会传信于你。”

“这……”宁兮哲皱了皱眉,但很快又放松下来:“也罢,就依老师所言。有老师在,北境之战兮哲势必大胜而归。”

“呵呵……太子有此信心当然好,不过切不可轻敌!”凌云笑道。

宁兮哲敛去脸上傲意,站了起来对凌云行了个师生礼道:“兮哲谨遵老师教诲!”

随后,宁兮哲再次坐下又与凌云聊了一番,才起身告辞回宫去了。

宁兮哲走后,凌云走出正屋,站在院中仰头望着一片墨竹林,不知在想着什么。

良久后,她袖袍一卷,双手负到身后,轻笑一声:“呵呵……北境,这块敖牧放出的鱼饵,到底能逼出多少鱼儿?明面的胜局不一定是真正的胜利,拭目以待吧……”

☆、第一百章

南宁皇朝的隆阳殿上;一身明黄色龙袍的南宁皇端坐龙榻之上,略显浮肿的眼中隐隐透露出一丝疲意,傲然扫视下方一众朝臣后,视线落到太子宁兮哲的身上;沉声道:“昨日朝上所议之事;不知太子考虑得如何啊?”

一袭杏黄色太子服的宁兮哲闻言起身出列;双袖一拢深深鞠躬道:“儿臣正欲向父皇请命;前往北境平定乱事;望父皇恩准!”

南宁皇唇角轻微上扬;眼露赞许之色道:“太子有此志气;朕心甚慰。准了!”目中神色一改意味不明地看了太子一眼;又问:“太子欲率何将出征啊?”

“回父皇;蒋太尉与凌老将军均卧病在床,自是不能随儿臣出征。但,儿臣以为借此番北境之战正好扬我朝威,为稳妥起见自是蒋太尉与凌老将军各派一员大将率蒋、凌二家亲兵随儿臣出征北境。至于具体为何将,儿臣想,太尉大人与凌老将军举荐就好。”太子宁兮哲恭敬答话。

“嗯。”南宁皇轻应一声,却仍然拿眼审视着太子,似乎在等他下文。

宁兮哲不用抬头,也知道父皇的眼神,当即便说:“父皇,朝中大将儿臣想带武茗青将军与季懿轩将军随军出征。”

南宁皇敛下眼,稍加思索后点了点头。

这时,有两名身着武将服的年轻将军对视一眼,出了列。

二人行至太子宁兮哲身后一步,对南宁皇单膝跪地,齐齐抱拳出声。

“末将武茗青,愿随太子出征北境,平定乱事,壮我朝威!”

“末将季懿轩,愿随太子出征北境,平定乱事,壮我朝威!”

南宁皇含笑点头,挥了挥手,待武茗青与季懿轩起身回到武将一列坐下后,又问太子:“何人任随军参赞?”

“儿臣正欲向父皇请奏。”宁兮哲一拱手道:“儿臣想请左相之三子慕孜染一同前往。”

南宁皇闻言稍皱了眉头,看了看太子又扫一眼众臣,视线落到了左相身上:“素闻慕孜染多谋善断,精通兵法,倒也可行;不过……”

朝上众臣皆各自动起心思来。

一直低着头的左相慕祈凡突然于此时起身出列,对着皇上鞠躬拱手道:“启奏皇上,老臣那小儿年纪尚轻毕竟经验不足,不堪委此重任。”

南宁皇搭在龙榻扶手上的右手动了动,磨蹭两下龙榻扶手,脸上浮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左相过谦了。想当年,武茗青封将时更年轻,不也照样率铁军平定了瑶族之乱?”一句说完,面上又显露出些许忧虑,“但太子这是首次率军出征,若参赞亦无实战经验,难免……朕心稍忧啊!”

南宁皇看似说得轻描淡写,实际却是很担心的,不过自古征战,兵未行而先拂主将之意,这是不吉利的。

低着头的慕祈凡眼神一闪,没有答话。

太子宁兮哲挺直了身子立于堂上,也不说话,但面上神色谁都看得出这是打定了主意就要慕孜染做参赞。

朝上众臣听了皇上这番话,是心思各异,有人悄悄侧目与关系交好的大臣对视一眼。

右相李济舟偷偷瞄了南宁皇一眼,又看了看太子,眼神从左相身上划过,唇角几不可查地扬起,出列快速走至左相身侧,对皇上拢袖一鞠躬后,说道:“启奏皇上,臣以为,慕孜染可任随军参赞,不过可派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将任监军。”

“嗯,所言甚是。”南宁皇想了想,皱起的眉头舒展开来,斜瞄李济舟一眼,“以右相之见,命何人为监军合适啊?”

“这个嘛……”李济舟悄悄侧目,眼神快速往朝上一众武将瞄了眼,心中一动,已经想到合适的人选,但精明如他怎会明说。这北境之战的监军一职,看起来是个美差,实际上不会有任何老将愿意去。试想,率军主将是太子,若是北境之战胜了,那是太子之功;若是败了,首先要追究的便是监军之责;何况既然是老将都有几分傲气,又怎么会愿意给年少的太子作监军?

朝中众臣均拿眼看向右相李济舟,都在等他的下文。

李济舟稍微清了清嗓子,才对南宁皇拱手道:“启奏皇上,行军之事臣不便妄下断语,但臣以为北境之战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