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霞瞧了她一眼,坐在灶前烧火,“娘,姐姐只是心情不好,你别担心。”
杨氏一怔,有些错愕春霞会这么说。以往挨了彩霞抢白,她可是不依不饶的,结果每次两人都各自觉得委屈大哭,弄得她这个当娘的左右为难。
“哦、哦,”杨氏结结巴巴的道:“你姐姐她,她身子不好,你别跟她计较,啊!”
“嗯!”春霞点点头,母女相视一笑。
缺油少盐的炒白菜和白菜汤很快出锅,春霞见了便主动拿了粗陶碗准备盛饭。
虽然刚刚秋收打了粮食,农家的饭食依然简单,锅里熬了一大锅稀饭。
看见春霞一碗一碗的盛稀饭,杨氏过来笑道:“你这孩子昨天是不是烧糊涂了!”
“嗯?”春霞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很不好意思,脑子里残存的本尊记忆实在不多,绝大部分的事情她都不记得了,唯有身边这几个至亲的人能够记得。
只见杨氏叹了口气,接过她手里的碗和勺子。从碗柜里拿了两个大碗过来,小心的将稀饭里的饭粒捞在两个碗中。捞了两碗比较稠的,锅里的稀饭立刻稀得不成样。
难道早上就喝这个?这两大碗要留着中午继续添了水熬?
春霞心里正想着,只听见杨氏淡淡说道:“你忘记了?你祖母说三叔干活累、你堂哥正在长身体,要吃稠一点的,我们不干活,随便吃点就行了。”杨氏一边说一边不紧不慢的盛了好几碗,每一碗的稠稀程度都不一样,其中一碗光亮可鉴,只见汤水不见米,春霞心里一酸,不用问也大概猜的出来哪一碗是谁的。
“那爹呢?爹不是也干活吗?”春霞忍不住说道。
杨氏立刻变了脸色将她拉了拉,紧张的朝门口瞧了一眼,才俯身小声道:“不要乱说,小心你祖母听见!”
春霞难过的朝杨氏看了一眼,心道:都成了这样,还不如早早把家分了呢!
母女两个摆上饭菜,杨氏便让春霞去叫人来吃饭,她自己则去看了一下躺在床上的儿子,顺便把躲在房里难过发呆的大女儿劝出来吃饭。
杨氏出来,就看见三弟左亮、其妻柳氏和十七岁的大侄子左重明正过来,婆婆张氏也来了,就是不见自己的丈夫。
“小叔回来了,怎么不见我们孩子爹呢?你们不是一起下地的吗?”杨氏的手在围裙上搓了搓笑问道。
只见柳氏大喇喇的坐下,鼻孔里哼了一声傲然道:“我们阿三今早没下地!”
杨氏脸色有些不自然的变了变,柳氏斩钉截铁的继续道:“不分家,以后我们都不下地!谁爱干活谁干去!便宜谁不会占,你们家三个孩子,我们才一个,凭什么我们帮你们养?这个家,早就该分了!要不是你们病病痛痛的拖累,我们早就好过了!”
第4章 哭解决不了问题
“你——”杨氏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祈求的看向张氏,“婆婆,您说句话!”
张氏淡淡的瞟了她一眼,捡起筷子不紧不慢说道:“我看分就分吧,分开过也好。”
杨氏捂脸大哭转身跑进了房里,春霞叫了声“娘”忙跟了过去,背后传来柳氏一连串的泼口大骂。
“娘!他们那么欺负人,为什么你和爹还不愿意分家?我真不明白,跟他们搅合在一起过有什么好!”春霞气得脑门一阵眩晕。
“住口!你小孩子懂什么!”杨氏厉声训斥,见春霞满脸的难过不由又心酸,幽幽叹道:“傻孩子,你当分了家就好吗?这话别乱说出去,你以为分家我们能分到什么?”
春霞黯然。一个锅里盛的饭祖母都做主分出个三六九等来,而父亲和母亲都不敢反抗,祖母的偏心可见一斑,还有那个三婶,一看就不是个善茬,三叔和堂哥看样子也不是好东西,说是分家只怕跟净身出户也差不多!
爹娘之所以不肯,想必最大的原因还是为了自己姐弟三个。如今虽然也过的贫苦,起码还有一口吃的!就为了这一口卑微的吃的,他们宁愿忍受着一切的不平等。
可是,这样的日子就像无底洞,倒不如快刀斩乱麻还能重新开始。
“娘,劝劝爹,这个家还是分了吧!”春霞轻轻的说道:“分了家咱们好好的过日子未必会比现在差。你看三婶、三叔那架势,这么闹下去如何是个头!”
春霞说的杨氏和丈夫何尝不知?只是一直固执的不肯承认罢了!春霞的一番话重重的敲打在她的心上,令她再也无法逃避、自欺欺人。泪水,簌簌而下。
当天,这个家就分了。该怎么分柳氏早已盘算了无数次,她主动提出婆婆张氏跟他们过,所以,这座瓦房理所当然归他们,好的田地也理所当然归他们。之后又称春霞姐弟三个病痛拖累花了许多钱,鸡鸭和好的农具应该算作补偿留给他们。粮食他们也要多分一部分……
总之按照柳氏的算法,结果跟张亮和杨氏估计的差不多,他们的确是等于净身出户!
张亮不是没有意见,只是他一张嘴便换来母亲的一声冷哼,素来孝顺的他便再也不敢吱声。他不出声,杨氏就更不敢了!
“行了,收拾收拾东西,你们赶紧搬走吧!”柳氏终于心满意足露出了笑容,“快点啊,我还等着打扫清理呢!”
张亮和杨氏相视无奈,只得强打起精神把几件破旧衣裳收拾了,在柳氏睁大眼睛盯着下,抬了几件破烂不堪的家具和锅碗,经过菜园,去了东边那废弃了七八年的茅草屋。
茅草屋一共三间,中间一间做厅,两边各一间是房,两张长凳几块木板一搭就是床。厨房是没有的,杨氏只得捡了几块石头在门口搭了一下勉强将就。
一家人收拾干净时,夕阳正当西下,昏黄的阳光将人影拖得长长的映在地上,看上去说不出的凄凉。
望着空空如洗的所谓“家”,即便是左光这样的大男人,也不禁湿润了眼眶,对未来感到一阵迷茫和悲凉。杨氏更不用说,早已绝望的流下了泪。
“别哭了,娘,哭解决不了问题!咱们的日子,还得过!”春霞斩钉截铁的说道。在她的人生字典里,从没有放弃和绝望两个字,只要活着,只要有命在,她相信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彩霞却抬眸淡漠的瞅了她一眼,冷冷一笑。
第5章 日子啊,都是人过出来的
“对,小霞这话说得好!这日子啊,都是人过出来的!”一个爽朗的声音传来,一家人抬头望去。
“哟周嫂子,你怎么来了!”杨氏忙抹了抹眼角勉强笑着站起来。
“听说你们分家了我过来看看!”周嫂子内外打量一圈,不由皱起眉头啧啧道:“作孽哦,这哪里是分家,分明是赶出家门……”
难得有外人说一句公道话,杨氏眼眶一红,“周嫂子……”
“瞧我这嘴!倒招你们伤心起来了!”周嫂子便笑道:“我看你们也累了一天了,今晚就别做饭了,我们家正好多做了点,等会我拿过来,你们凑合着吃一顿吧!好好的计较计较,这往后该怎么着。”说着又笑叹道:“要我说啊这家分了也好,起码以后事事可以自己做主!”
杨氏听了也勉强笑叹点头,又忙道:“这怎么好意思!周嫂子你——”
“你就别跟我客气了!”周婶用力握住杨氏的手,“如果不是你看见救命,我那小女前几年就要淹死在河里了!你的这份恩情我可一直记着呢!往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别跟我见外,啊!”说着又笑着叫春霞,“小霞来,跟婶子家去帮着拿东西!”
春霞知道这种时候不是讲客气的时候,便毫不犹豫的答应一声,感激道:“谢谢你,婶子!您的大恩大德春霞将来一定会报的!”
“哟,小丫头!好好好,小丫头有志气!”周婶一听就乐了,呵呵的笑着,带着春霞家去了。
“周嫂子,谢谢你了!”杨氏叹了口气,没有再阻拦。
不一会,周婶便同春霞回来了,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也蹦蹦跳跳的跟在后边,这就是周婶的小女儿、四年前掉进河里被杨氏救起的周玲玲。
周婶端着饭锅,锅里是大半锅干饭,春霞一手拿着一个碗,一碗莴笋、一碗豆角。那一碗豆角上还有三个煎鸡蛋。
进了屋,春霞便主动拿来自家的锅和碗,把饭菜全部倒腾了出来,将两个空碗放在饭锅里笑道:“婶子,我先送您回去吧!”
“不用不用!你吃饭,我自己拿回去就好了!”周婶笑道,深深打量了春霞一眼,心里暗赞暗叹。
她虽然同情他们一家愿意帮忙,但他们一家好几个病号,还有闻之色变的肺痨,说不忌讳那是不可能的。可是周婶不愿意在人家伤口上撒盐,因此她什么也没有说,只心里寻思着等会儿回去再把他们家用过的饭锅和菜�